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权柄 《果农之友》2004,(6):35-35,37
矢尖蚧是我国柑橘园的最重要蚧类害虫,几乎我国各柑橘栽培区都有危害,尤以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柑橘区受害最重,成为结果柑橘同中仅次于柑橘红蜘蛛的害虫。因此多数地区每年都需要用药防治1~2次,多的达4~6次,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同时还会污染果实和环境,不利于人民健康。该虫取食柑橘叶片、果实和小枝条,严重时引起枝叶枯焦、树势衰退,  相似文献   

2.
柑橘介壳虫是为害柑、橙、柚类的主要害虫,信丰县以矢尖蚧、糠片蚧、黑点蚧、吹绵蚧为害重,红圆蚧、褐圆蚧、红蜡蚧为害较重。介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吸食汁液,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生在一处取食;能分泌蜡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直接接触到虫体;蚧类为害后,使枝梢枯萎,甚至全株枯死,可诱发煤烟病,影响开花结果,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对目前常用防治柑橘介壳虫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柑橘椰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Signoret))是浙江省衢州市柑橘生产上重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和果实汁液为害柑橘等寄主植物。在衢州市该虫第1代若蚧5月上旬初见,于6月中旬、8月、10月上中旬和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出现4个若蚧高峰期,其中尤以8月份第2代若蚧发生量最大,高峰持续期最长。  相似文献   

4.
糠片蚧在赣南各县市均有分布,局部柑橘造成严重为害。寄主多达189种植物,主要有柑橘、苹果、梨、梅、樱桃、椰子、柿、无花果、蔷薇、山茶、樟、月桂、大叶黄杨等。成蚧和若蚧为害寄主植物的枝叶和果实。柑橘果实被害处出现绿色斑点,枝叶受害后可造成枯枝落叶。  相似文献   

5.
柑橘果实生物活性物质与糖尿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靖丽  周志钦 《果树学报》2011,(2):313-320
柑橘果实含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医药和保健价值.现有报道表明,柑橘果实的类黄酮、香豆素类、单萜类、果胶等生物活性物质均有防治糖尿病的功效.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柑橘果实生物活性物质与糖尿病防治的有关研究报道,总结了有关物质防治糖尿病的机理及取得的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柑橘资源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6.
噻嗪酮与杀扑磷混用对柑橘矢尖蚧控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尖蚧,又名矢坚蚧、箭头蚧、矢根介壳虫,是我省柑橘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严重者造成叶干枯卷缩,削弱树势甚至死亡,并严重影响柑橘的商品价值.矢尖蚧主要在成年和老龄果园发生较重,幼年果园次之.该虫在我省1年发生3~4代,从4月上旬若虫初见至10月下旬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柑橘果实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 ,原来一些防治介壳虫效果很好的杀扑磷、氧乐果和水胺硫磷等药剂由于属于高毒类型将被限制或禁止在柑橘上使用。因此 ,筛选安全高效的替代药剂就显得尤为重要。 2 0 0 2年作者选择由传统的石硫合剂和机油加工而成的 30 %强力杀蚧微乳剂 ,  相似文献   

8.
柑橘介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橘产区,尤以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矢尖蚧、堆蜡粉蚧危害最严重。又因其体被有蜡质,采用单纯的化学农药防治.收效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9.
黄圆蹄盾蚧的生物学及防治策略任伊森,王官国,张志恒(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黄圆蹄盾蚧Aonidiellacitrina(Coquillett),又名黄圆蚧,属同翅目盾蚧科,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和果实汁液为害柑桔等寄主植物。历史上在...  相似文献   

10.
30%强力杀蚧微乳剂防治柑橘红蜡蚧若虫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蜡蚧是龙游县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随着人们对柑橘果实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来防效较好的杀扑磷、氧化乐果等高毒药剂已被限制使用(或禁用)。因此。筛选安全高效的替代药剂防治红蜡蚧就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我们选择由传统的石硫合剂和机油加工而成的30%强力杀蚧微乳剂对柑橘红蜡蚧若虫进行防治试验,以探明其经济有效的使用浓度及技术,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防治和控制柑橘矢坚蚧对柑橘的危害,连续4年(2007~2010)对柑橘矢坚蚧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柑橘矢坚蚧在柑橘产区普遍发生.一年发生3代,卵产于母体下,初孵化若虫从爬出母壳在1~3 h内分散转移到枝、叶、果上固着寄生,刺吸其汁液,若虫期发生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11月上旬,时期为28~44 d以上;雌成虫介壳黄褐色或棕色,成虫期长达31~180 d,单雌卵量75~295粒;雄蚧体长形,粉白色,棉絮状.以第1代发生最为整齐,以雌雄成虫形态越冬为主,也有少部分以二龄若虫形态越冬,导致植株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分析其矢坚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和防治病虫害不力.防治柑橘矢坚蚧应结合影响该虫的发生因素,采用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20%蚧杀手EC防治柑橘矢尖蚧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杰  翁法令 《浙江柑橘》2006,23(2):29-30
柑橘介壳虫是影响橘果质量的主要害虫,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需筛选出较好的防治药剂供橘农选用,笔者对台州市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0%蚧杀手EC防治柑橘介壳虫作了验证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柑橘矢尖蚧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矢尖蚧以雌成虫、幼蚧若虫固着于叶片、果实和嫩梢上吸食汁液,被害处形成黄斑,导致叶片畸形、卷曲、枝叶干枯。果实受害处成黄绿色,外观差、果味酸。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果实品质。还可诱发烟煤病。在柑橘产区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柑橘、无花果等。  相似文献   

14.
有机酸是果实主要的品质组分物质之一,直接影响柑橘果实的口感和风味。多数柑橘果实的柠檬酸占总酸含量的70%以上,是主要的有机酸类型。介绍了柑橘果实柠檬酸的代谢途径和国内外柑橘果实柠檬酸研究涉及的果实类型及有机酸特点,综述了参与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基因,指出了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CS在不同报道中的功能差异,整理了目前报道的柠檬酸降解相关的Aco、IDH、ACL、GAD、GS基因以及贮藏相关的PH、AHA基因在影响柑橘果实柠檬酸含量中的作用;特别指出了近年来报道的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相关转录因子研究。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其他果实性状研究相比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笔者对调控柑橘果实柠檬酸积累的重要基因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柑橘果实柠檬酸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KF8000被膜剂对柑橘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的主要柑橘产地普遍采用塑膜袋单果套袋的方法进行柑橘果实的贮藏保鲜。但是,在人们吃完果实后,大量的塑膜袋被丢弃,从而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根源。据报导,北京、上海以及北方的一些大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将禁止塑膜袋单果套袋的柑橘果实进入当地的市场。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替代塑膜袋单果套袋的柑橘果实贮藏保鲜方法,已经成为柑橘生产上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用被膜剂进行柑橘果实的贮藏保鲜,结果表明,KF8000被膜剂处理与塑膜袋单果套袋处理相比,不但同样具有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的效果,而且可以增进果实的外…  相似文献   

16.
柑橘果实内在品质与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的柑橘栽培面积已发展到了 133.3 × 10~4hm~2,产量达到了 1100 ×10~4t。虽 然栽培面积和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市场上果实小、风味平淡、外观差的柑橘果品 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整体内在品质均相差甚远。为此,探讨 提高柑橘果实内在品质(糖、酸)的途径与栽培技术措施,将成为我国今后柑橘生产的中 心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柑橘品质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资料,从柑橘果实的品质要求、 园地气象条件、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树体生长和果实的着生状态方面,阐述其与果实内在 …  相似文献   

17.
柑橘锈壁虱又称柑橘锈瘿螨、柑橘锈螨,是柑橘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果面、叶面背面危害,吸食汁液.被害叶背面初呈黄褐色,后变黑褐色,重者变为黑色,提早落叶,影响树势.被害果称为"黑皮果"、"铁皮果",果皮粗糙,果实品质低劣.由于锈壁虱虫体小,肉眼很难观察,孤雌生殖、繁殖力强,经常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大量黑果,果农难以适时防治.严重影响果农增收.为此,笔者就柑橘锈壁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柑橘大实蝇是国内外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柑橘果实,果实受害后,未熟先黄,大量脱落无收,直接影响当年产量,更重要是给广大橘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橘农丧失了种橘信心,威胁着柑橘产业的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为此,我们为了控制和预防该虫继续蔓延传播扩散,并准确掌握其生活史和发生规律,做到准确及时、不失时机的消灭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柑橘外观品质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果农的关注,在一些提高果实品质,以高端市场为细分市场的橘区,柑橘标准化病虫害管理模式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危害并影响柑橘果实外观的病虫害已作为主要的防治对象。柑橘黑点病是当前果实外观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下的柑橘果实有的直接进入市场 ,有的通过常温贮藏后进入市场 ,1980年代后 ,为提高果实质量有条件地区将柑橘果实进行人工打蜡 (矿物蜡液 )后进入市场 ,但数量很少。 1996年我局首批引进了韩国产的柑橘选果机PH35 0 0型进行橘果商品化处理 ,即洗果─喷蜡─分级─包装处理 ,几年来 ,逐步投入市场应用。为了搞清柑橘果实经选果机处理后的果实品质变化 ,特设本试验 ,并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柑橘果实为宫川系温州蜜柑 ,采收期 10月 2 8日 ,果实成熟度 85 %以上。用韩国产PH35 0 0型选果机进行洗果、喷蜡、分级处理。蜡液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