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圆腹(鱼芒)、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为近年新引进的淡水优良品种。 一、生物学特征 1.体型与体色。淡水鲨鱼体色有黑、白、灰、红四种。前三种体色的鲨鱼多作为食用鱼饲养,尤其是灰鲨鱼最受欢迎,其背部青色,体侧青灰色,腹部银白色;红鲨鱼即水晶巴丁鱼,多作观赏鱼饲养。  相似文献   

2.
青鱼又称青鲩、螺蛳青、黑鲩、钢青,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体型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乳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属底栖性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成鱼喜食螺、蚌、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各种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3.
鉴别雄雌金鱼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看体型 雄金鱼通常体细长,腹部突出不明显,从背部观察尾柄较粗;雌金鱼体短而圆,腹部比较膨大而突出一些,从背部看雌鱼的尾柄较……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     
黄颡鱼(见第24页图6)俗称黄腊丁,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其种类较多,有黄颡、岔尾黄颡、长须黄颡和江黄颡等。1.形态特征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形,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可伸达胸鳍基部之后。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条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均为灰黑  相似文献   

5.
<正>巨口牛脂鱼俗称大口胭脂鱼,是北美洲淡水经济鱼类,也是美国池塘养殖鱼类之一。体圆筒形,体侧腹部呈淡橄榄绿色。头部较大,具有较宽的圆钝形的嘴。头长为全长的20%-25%;眼径为吻长的48%-60.5%。侧线鳞35-39个,背鳍长,具23-31个鳍条。巨口牛脂鱼在北美洲分布甚广,在美国,  相似文献   

6.
斑鳜     
斑鳜属鲈形目.斑鳜种,俗称肉鳜、褐鳜、岩鳜等.在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体圆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黄向色。斑鳜属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人工养殖经驯化可食死饵.具有适应性强.病害少,肉质细腻、嫩滑、紧实等特点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养殖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7.
斑鳜俗称肉鳜、褐鳜、岩鳜等,在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体圆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黄白色。斑鳜属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人工养殖经驯化可食新鲜的死鱼。具有适应性强、病害少和肉质细腻、滑嫩、紧实等特点,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近来,抚仙湖的鱼类又增加了一新“成员”——红鳍鲌。红鳍鱼白CultererythropterusBasilewsky),俗称白鱼、大白鱼,属于鲤科鳊鱼白亚科鱼白鱼属鱼类。背部和体侧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上部鳞片后缘有小黑斑。背鳍及尾鳍灰白色,臀鳍呈桔黄色。常见商品鱼个体15~25cm。其性凶猛,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09,26(3):122-122
<正>形态特征体型侧扁,口较大,斜裂,端位。吻圆钝,上颌有细齿。背鳍基部短,在背鳍之后还有1个小脂鳍。胸鳍中等,末端稍尖。腹鳍较小,远离臀鳍。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顶部蓝绿色、黄绿色和棕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白色和灰白色。头部、体侧、体背和鳍部不规则的分布这黑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10.
鳡鱼     
<正>鳡鱼,俗称黄钻、黄颊鱼,是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鳡鱼性情凶猛,捕食其他鱼类,属掠食性鱼种。鳡鱼分布甚广,自北至南的平原地区各水系皆有分布,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具有药用价值。1.外形特点鳡鱼身形如梭,体色微黄。体细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长而前端尖,吻长远超过吻宽。口大,端位,口裂末  相似文献   

11.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鱼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呈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呈银白色。性成熟的个体体侧中部沿侧线有一条类似彩虹的紫红色彩带,延伸至尾鳍基部。头大吻端尖者为雄鱼,吻钝而圆者为雌鱼。我国的虹鳟鱼养殖始于1959年,先在黑龙江进行试养,  相似文献   

12.
乌鳢,鳢形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乌棒、财鱼、蛇头鱼等乌鳢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局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下颔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背鳍和臀鳍基部部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黑斑点。  相似文献   

13.
斑鳜属鲈形目,斑鳜种,俗称肉鳜、褐鳜、岩鳜等,在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体圆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黄白色。斑鳜属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人工养殖经驯化可食死饵,具有适应性强,病害少,肉质细腻、  相似文献   

14.
1.亲鱼雌雄鉴别乌鳢2龄时性成熟.性成熟的雌鱼体长小于同龄雄鱼,胸部丰满圆滑,胸鳞白嫩微黄,腹部膨大突出明显,生殖孔大而突出,呈三角形、粉红色,背鳍上有不规则的淡黄色不透明的斑点.雄鱼体较雌鱼长,性腺发育成熟后体侧呈紫红色,腹部肥软,生殖孔较小,背鳍上有白色小斑,自上而下整齐排列.  相似文献   

15.
赤眼鳟     
赤眼鳟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名红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与河沟的缓流水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鱼体呈圆筒形,头锥形,腹圆,后部较侧扁,被中等大小的圆鳞,体侧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纹列条纹,体形似草鱼,体色银白,背部深灰色,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他各鳍色浅。赤眼鳟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对水温、溶氧等要求基本与四大家鱼相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自然越冬,易于人工养殖,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花骨鱼是一种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中小型鱼类,俗称麻鲤、吉花鱼、鸡虾、麻叉鱼、大眼鼓。该鱼体型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原因,花骨鱼天然资源锐减,近年来市场上很难见到它的踪影。随着花骨鱼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7.
赤眼鳟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名红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与河沟的缓流水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鱼体呈圆筒形,头锥形,腹圆,后部较侧扁,被中等大小的圆鳞,体侧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纹列条纹,体形似草鱼,体  相似文献   

18.
湘云鲫2号     
<正>湘云鲫2号(见第24页图5)体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体被圆鳞,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色,尾鳍灰色。整个鱼体体色光亮,在外形上接近野生鲫,具有体长尾短、头小、背部高而厚、腹部小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含肉率。湘云鲫2号生长速度快,1龄鱼每尾可长到500~600克,2龄鱼每尾可长到1~2公斤。湘云鲫2号抗逆性强,便于运输,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1耐低氧能力强。在  相似文献   

19.
鲮鱼属鲤科,俗称雪鱼、雪鲮,也叫土鲮鱼。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吻短而圆钝,向前突出。背鳍条3、12,臀鳍条3、5,侧线鳞35 ̄37。鳃耙外侧7682。口下位、较小、呈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颌须短小,吻须明显。上唇边缘呈细波形,唇边沟中断。体侧在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 ̄9个鳞片的基部有黑色斑块。肠长为体长的14倍。鲮鱼栖息于江河等水域中下层喜流水,偶尔进入静水水体。属温水性鱼类,对低温的耐力很差,水温低于7℃以下即不能生存,冬季在河床深处越冬。以硅藻、绿藻等为主食,并常摄食泥沙中的有机质和高等植物碎屑,还常吞入污泥,有清洁鱼池的…  相似文献   

20.
斑马鱼又名蓝条鱼、花条鱼.隶属于鲤科。原产于印度及孟加拉国等。斑马鱼体形娇小,为小型观赏鱼类。成年斑马鱼体长4-6厘米.体呈纺锤形,身体背部橄榄绿色.体侧从头至尾有数条银白色与蓝色相间的条纹,像斑马的斑纹,故名斑马鱼。臀鳍处也有与体色相似的条纹。但颜色比较浅。根据鳍的长短.可分为长鳍斑马鱼及短鳍斑马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