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牛奶中体细胞数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DHI技术,采集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合肥某牧场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所产鲜奶中体细胞数据.与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做对比分析。同时,将牛奶中各项成分的平均数据与平均体细胞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体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性;总体水平上,牛奶中体细胞含量与牛奶品质有相关联系,高体细胞牛奶中乳脂含量下降,乳蛋白含量上升,乳糖含量下降,非水干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芪黄素对奶牛乳房炎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产奶牛中随机选择177头奶牛,进行拌料饲喂双盲对比试验。每月统计牛奶产量、乳房炎发生率等数据,研究芪黄素对奶牛乳蛋白率、乳脂率、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芪黄素对奶牛体细胞数的改善和产奶量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在用药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呈显著下降,这表明芪黄素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不同牧场中的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以100~200g/(头·d)的剂量添加干酪乳杆菌HM-09和植物乳杆菌HM-10及其代谢产物的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数≥1.5×109 cfu/g),应用牛场DHI数据中的乳体细胞数(SCC)数据对试验牛只进行隐性乳房炎分析,研究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饲喂5~10d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后,奶牛平均体细胞数显著降低23.8%~62.8%。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应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一直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一直以来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抗生素残留又一直在困扰奶牛养殖户。因此中药治疗乳房炎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试验牛群体细胞检测和牛博士—奶牛保健散的使用,达到了降低体细胞数,减少乳房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提升奶质量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饲料添加中药后,试验牛群的体细胞数下降了24万个/mL左右,下降率达40.35%;隐性乳房炎降低了30%,而临床乳房炎降低了80%以上,发病率比中低产牛群低50%左右。用药1周后,几乎看不到临床乳房炎症状,淘汰牛情况也不再发生。目标牛群的产奶量,与正常泌乳牛比较提升了1kg/头·天,同时生奶品质也得到了保障。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脂肪、总干物质、非脂类物质、乳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奶缸体细胞数检测牛群整体的健康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中药防控方案是治疗乳房炎,提升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将武汉某牧场的38头隐性乳房炎患牛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进行自家疫苗免疫试验,第二组使用药物治疗。每月采集奶样送至湖北省DHI检测室,探究自家疫苗对降低隐性乳房炎患牛乳体细胞数的效果。结果表明,自家苗免疫组牛奶体细胞数下降幅度极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选取240头不同泌乳阶段、1~8胎次的荷斯坦奶牛,探讨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某些因素。同时,12头健康奶牛、15头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以及15头临床乳房炎奶牛分别分为3组,第1组不添加蛋氨酸锌,第2、3组分别添加蛋氨酸锌5g/d·头和10g/d·头。亚临床和临床性乳房炎奶牛乳房内注射抗生素(100mg),直到完全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冬季乳中体细胞数最高(P0.05),接着是夏季,最低的是秋季。体细胞数的变化是随着泌乳开始产奶量上升到高峰期的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之后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泌乳期的增加也在升高。正常奶牛、亚临床乳房炎奶牛和临床乳房炎奶牛的比例分别为77.71%、15.82%以及6.46%。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产奶收入都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补充蛋氨酸锌导致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亚临床和临床乳房炎补充蛋氨酸锌显著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导电性、康复时间以及与未添加组奶牛相比消耗的费用(P0.05)。  相似文献   

8.
笔者选择110头产奶量相近、泌乳日相近的高体细胞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饲粮中加喂商品名康华素,主要成分为蒲公英流浸膏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期40 d内对照组平均体细胞数上升了20万,试验组平均下降32万。试验组临床乳房炎乳区数比试验前降低了3.18%,头把坏奶数增加了0.91%。添加康华素的试验组隐性乳房炎检测3+比例比试验前降低了5.91%,但2+比例上升了5.45%。产奶量急剧下降,但是通过分析产奶量下降的幅度来看,40 d内对照组产量平均下降5.1 kg,试验组平均下降3.8 kg。试验组下降幅度却比对照组少下降1.3 kg。本试验证明了蒲公英浸流膏对奶牛乳房炎的控制与治疗上有明显的作用,对奶牛产奶量的维持有一定效果。在使用期间没有抗生素残留,符合安全绿色的养殖要求。  相似文献   

9.
应用乳汁体细胞直接计数法对取自镇江地区5个奶牛场的188头奶牛的奶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5个奶牛场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4.9%、45.6%、54.8%、58.1%、64.5%。1奶牛场和2奶牛场发病率明显低于3、4、5奶牛场,说明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总体水平上,牛奶中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与平均体细胞数有正相关性,平均乳糖率、平均总固体率与平均体细胞数有负相关性,平均尿素氮率与体细胞数没有直接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乳房健康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和乳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为深入了解奶牛乳房健康情况,本文通过DHI数据从长期和当月分析了上海某规模化牧场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该牧场牛群乳房年平均感染率为31.3%,月感染率与权重体细胞数呈线性相关(r2=0.9401),随着胎次和泌乳天数的增加,体细胞数和感染率升高;该牧场慢性感染牛是风险最大的牛群,牛群存在传染性病原感染。通过2015年12月份的DHI数据分析发现,体细胞数80万个/m L以上的牛占12.4%,但是对大罐奶体细胞数的贡献值却达到60.3%,同时新产牛乳房感染率偏高(28%)。因此从短期看,该牧场应对体细胞数过高的牛采取适当措施,从长期看首先应该减少慢性感染牛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统计分析了2009年12月~2010年5月一○三团奶牛场成年泌乳牛DHI报告中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数据,以及各乳成分及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牛群平均胎次为2.25胎,畜群结构不合理;平均泌乳天数167.3d,从2010年1月日均奶产量下降,表明奶牛饲养管理方案不合理;脂蛋比为0.88,尿素氮含量不稳定,表明奶牛日粮结构不够合理;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应该加强对牛群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昆明市某牧场2018年1—12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统计平均胎次、泌乳天数、305 天产奶量、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高峰日、高峰奶量等指标,将其与DHI指标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该牧场平均胎次为2.43,泌乳天数为166 天,305 天产奶量为9 169 kg,体细胞数为24 万个/mL,乳脂率为3.78%,乳蛋白率为3.27%,高峰奶量为40.3 kg,产奶高峰日在73.2 天。结果表明,该牧场的牛群结构相对合理,配种繁殖性能正常,但存在隐性乳房炎,高峰日过长等问题。建议应该加强育成牛、干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降低乳房炎发生率,缩短高峰日时间。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持续3 个月采集3 种不同垫料类型的规模奶牛场泌乳牛奶样4 877 头份进行DHI分析,结果表明:稻壳垫料的牧场、牛粪再生系统垫料牧场、室外散栏风积沙垫料牧场的泌乳牛乳房炎新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稻壳垫料卧床牛只乳房炎新感染、慢性感染,体细胞数评分明显低于其他类型垫料的牧场;牛粪再生系统垫料卧床能有效控制乳房炎的新感染以及慢性感染发生,也能够满足奶牛健康养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奶牛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常给牧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检测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依据,因此,如何检测牛乳中的体细胞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体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的牛乳体细胞数为基准,用凝乳试验反应法检测的牛乳体细胞数与其对比,结论为凝乳试验反应法检测牛乳体细胞数的准确性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统计分析了2009年12月—2010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一0三团奶牛场成年泌乳牛DHI报告中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数据,以及各乳成分及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牛群平均胎次为2.25胎,表明畜群结构不合理。平均泌乳天数167.3 d。从2010年1月,日均奶产量下降,表明奶牛饲养管理调整方案不合理。脂蛋比为0.88,尿素氮含量不稳定,表明奶牛日粮结构不够合理,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应该加强对牛群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用来管理奶牛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导牛场健康计划、改进日粮配方,加快奶牛遗传改良,提高奶牛育种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某奶牛场2022年1—12月14 024 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并根据数据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该牧场12 个月的平均胎次2.34 胎,日均产奶量为32.03 kg,高峰奶平均为39.6 kg,高峰奶日平均为80.17 天,305 天产奶量平均为9 641.55 kg,乳脂率平均为4.52%,乳蛋白率平均为3.16%,脂蛋比平均为1.44,体细胞数平均为33.3 万个/mL,尿素氮平均为10.9 mg/dL,泌乳天数平均为176.42 天。[结论]该牧场3 胎次以上牛只所占比例偏低,牛群结构不合理,体细胞数较高,尿素氮含量不稳定。应优化牛群结构,加强环境整治、乳房炎健康监测,同时调整日粮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1~3胎次患有隐性乳房炎的体重600kg泌乳荷斯坦牛36头,按照产奶水平、泌乳阶段、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头。试验组奶牛每天灌服200mL浓度为1g/mL的红岩草提取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组平均日产奶量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有上升的趋势,但乳密度和非脂乳固体等指标变化不大;乳汁体细胞数显著下降,试验组在用药第7天和第14天治愈率分别为55.56%和83.33%;血常规分析试验组第7天和第14天试验组奶牛的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数目显著上升。结果表明,红岩草提取物具有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