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桑葚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桑葚果汁添加量10.0%,酸奶添加量35.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10.0%。配合后的饮料采用20MPa压力均质,65℃杀菌30min,所得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石榴和巴旦木均是新疆的特色农副产品,本文选择石榴、巴旦木和酸乳制备一种绿色天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乳酸菌饮料,主要研究了石榴、巴旦木、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原辅料的最佳添加量。通过试验可知,最佳石榴汁、巴旦木浆和酸乳配比为30%∶35%∶35%,白糖添加量为10%,蜂蜜添加量为2%,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最佳复配稳定剂为CMC-Na和果胶按0.10%与0.10%配比,最佳杀菌条件为75℃,杀菌25min。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海棠果和大豆为原料,添加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进行发酵制备大豆酸乳,经调配后制成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饮品。通过各项试验得出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方:海棠果汁的添加量为20%、酸豆乳的添加量为60%、白砂糖的添加量为8%、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3%。43℃条件下发酵12h。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够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进行了研究,采用部分因子、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稳定剂添加量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出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0.22%果胶,0.43%魔芋胶,0.06%CMC。以此配比制得的调酸乳饮料稳定性好,口感优良。  相似文献   

6.
主要探讨了影响配制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一个因素--稳定剂.通过试验,并结合实践发现,使用单一稳定剂时,从颜色、口感、风味、稳定性来综合考虑,效果均不良好.然而,配比适合的BE-3复合稳定剂,效果最佳.因此,不同稳定剂之间的配比在酸乳饮料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鹰嘴豆品质优良,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营养素。本文主要研究了鹰嘴豆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各组分最佳添加量。试验表明鹰嘴豆乳酸菌饮料的最佳配方组成为:鹰嘴豆浆和酸乳最佳配比为50%∶50%,白糖最佳添加量为10%,蜂蜜最佳添加量为3%,柠檬酸最佳添加量为0.08%,最佳增稠剂和稳定剂为CMC-Na和果胶按0.10%与0.10%配比。  相似文献   

8.
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铁皮石斛多糖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质量分数计):50%铁皮石斛多糖溶液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0%,在发酵温度42℃条件下发酵6h,所得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9.
李林强  刘进 《家畜生态》2002,23(3):6-7,16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玫瑰茄粉为原料研制一款玫瑰茄酸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玫瑰茄酸乳的最佳稳定剂方案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稳定剂复配方案为结冷胶、琼脂、刺槐豆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04、0.04、0.02 g/100 g.玫瑰茄酸乳最佳优化配方为玫瑰茄粉、稳定剂、白砂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3、0.6、8.0 ~100 g,玫瑰茄溶液pH值为5.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用量的藻酸丙二醇酯对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藻酸丙二醇酯在酸乳饮料中的最适用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调配型酸乳饮料复配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方:藻酸丙二醇酯0.2%、羧甲基纤维素钠0.25%、高酯果胶0.1%、蔗糖酯0.0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保加利亚杆菌和嗜酸链球菌生产搅拌型酸乳,并在凝乳破碎工序中加入酒以进行酸乳酒的研制.通过对比试验摸索出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牛乳加乳酸菌发酵3.5小时,干红葡萄酒的添加量为7%,0.4%的复合稳定剂.  相似文献   

13.
褐色乳酸菌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乳粉与葡萄糖为原料,经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再通过干酪乳杆菌长时间发酵,添加白砂糖、稳定剂、酸味剂等辅料制得褐色乳酸菌饮料.通过对热处理条件、稳定剂、糖酸比等参数的优化,开发出一种风味浓郁稳定性较好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工艺.结果表明:杀菌条件115℃、15 min;稳定剂最优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10%、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0.05%、果胶添加量0.15%;糖酸比为蔗糖添加量9%,pH 4.0.  相似文献   

14.
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桦褐孔菌并提取其多糖,以感官评分与滴定酸度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多糖添加量,进一步优化桦褐孔菌多糖牦牛酸乳的生产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添加对牦牛酸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添加量为0.4%时,牦牛酸乳的感官评分最高且酸度较为适口;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牦牛酸乳的生产条件,获得最佳生产工艺为嗜热链球菌G2与副干酪乳杆菌L9发酵剂复配比1∶1、发酵时间14 h、发酵温度38 ℃、蔗糖添加量8 g/100 mL,该条件下,添加桦褐孔菌多糖的牦牛酸乳中乳  相似文献   

15.
以米邦塔仙人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米邦塔仙人掌酸乳饮料.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其最佳工艺参数(以质量分数计)为:米邦塔仙人掌滤液添加量15.3%、蔗糖添加量9.4%、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6%、发酵温度42℃条件下发酵6.8h,得到"米邦塔"仙人掌发酵乳饮料酸度为93.2°T,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6.
酸枣汁酸乳菌饮料的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酸枣汁酸乳饮料的配方组成及琼脂、CMC复配效果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5%酸乳量、10%枣汁量、10%蔗糖量、0.35%稳定剂(CMC:琼脂=2.5:1)配制的酸枣汁酸乳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搅拌型酸乳的酸度、pH值、持水力、乳清析出量和对酸乳进行感官品评,研究不同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添加量对搅拌型酸乳稳定性的影响,确定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PGA可以明显抑制酸乳贮藏过程中的后产酸现象,较好地增强酸乳的持水力,显著降低酸乳贮藏过程中的乳清析出量,同时可以明显改善酸乳的质地、组织状态和口感。添加PGA有利于搅拌型酸乳体系的稳定,且随着PGA添加量的增加,稳定效果逐渐提升。综合考虑应用效果和成本,PGA在搅拌型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8.
优化试验研究了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pH值与益生菌接种量、后发酵时间和乳糖添加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同时正交试验对发酵后的乳清进行风味的调配。结果表明: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后发酵条件为:乳糖添加量为6%、益生菌接种量为7%、后发酵时间8 h,发酵好的乳清再添加甜味剂蛋白糖0.08%、稳定剂CMC 0.3%、香芋香精0.1%,所得乳清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菊芋和牛乳为基质,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菊芋酸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芋酸乳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菊芋汁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时间4 h;优化条件下生产的菊芋酸乳感官评分为94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清汁苹果乳酸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乳酸饮料发酵工艺条件: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菌液按体积比2:1:2复配,温度38℃、复合菌剂接种量6%、牛奶添加量11mL/100mL、发酵时间11d,此时乳酸产量达13.85g/L;澄清条件:壳聚糖添加量0.3g/L、温度40℃、时间2h,该条件下透光率达96.167%。饮料配方为:100mL饮料中,乳酸含量0.5g、蔗糖添加量6g、氯化钠添加量60mg、蜂蜜添加量0.05g。苹果乳酸发酵醪的总抗氧化能力为42.68mg/mL,100μ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52.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