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虾夷扇贝为大型冷水性、高盐贝类.原产于日本、俄罗斯千岛群岛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州北部.自然分布于盐度较高,无淡水注入的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40 m的沿岸海区.生长温度范围5~20℃,15℃左右为最适宜生长温度,低于5℃生长缓慢,到0℃时运动急剧变慢直至停止;水温升高到23℃时生活能力逐渐减弱,超过25℃以后运动很快就会停滞.对盐度的适宜范围24‰~40‰,盐度不可低于24‰.  相似文献   

2.
通过温度和盐度渐变试验,研究了狼鳗(Anarrhichthys ocellatus )幼鱼的温度和盐度耐受范围.结果表明:狼鳗幼鱼的最佳生长温度为9~16℃,在降温和升温试验中,当温度逐渐低于9℃或者高于16℃后,狼鳗幼鱼逐渐出现不适症状,最低和最高耐受温度分别为0.5℃和24℃.狼鳗幼鱼的最佳盐度范围为20~38,最低和最高耐受盐度分别为6和44.  相似文献   

3.
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12℃,最适水温为8~10℃,在适温范围内胚胎孵化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N=65.925T^-0.9672)。盐度低于27,受精卵下沉,27~30之间悬浮于水体中,盐度高于35,受精卵浮于水面。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25~40和28~36;盐度低于25或高于40,孵化率都降低。研究表明,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0.1℃,有效积温值为1726.48℃.h。另外,根据其Q10值推算的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与实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条件下孵化时间都延长。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7℃,孵化率都在77%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孵化率达89%以上,低于19℃或者高于27℃时孵化率降低且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条石鲷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10.06℃,有效积温值为405.3℃·h。对胚胎发育的Q10值进行了计算。饥饿条件下,条石鲷初孵仔鱼8日龄全部死亡,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第6天,饥饿对初孵仔鱼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庆状 《齐鲁渔业》2007,24(10):27-29
1刺参的生物学特性及工厂化大棚养殖的可行性刺参属狭盐性生物,自然生活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岩礁底或沙底海区,对盐度的要求为18~33,水温在零下3℃和零上34℃都能生存,最适宜温度12~18℃,超过20℃则进入夏眠状态,低于5℃则停止生长。在温度超过30℃或盐度低于18短时期内不会有很大影响。水温和盐度是刺参养殖的关键性指标。对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温度(14℃、17℃、20℃、23℃和26℃)和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条件下培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观察测定其生长及藻体生化组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26℃,最适温度为17~20℃,在此温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温度高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脆江蓠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要比高温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盐度为30,在此盐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RGR,盐度低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高盐度培养条件下脆江蓠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强于低盐度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盐度对大泷六线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及10日龄仔鱼在温度4~16℃范围内都能存活与生长,存活率均在84%以上,温度为20℃试验组的存活率均低于50%.盐度渐变条件下,盐度10~30范围内存活率都大于90%,在盐度为5及以下时仔鱼的存活率降为0,仔鱼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盐度突变条件下,盐度25和30的试验组仔鱼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盐度10~20的试验组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存治率可达56%~75%.大泷六线鱼仔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2~16℃,最适生长盐度为25~3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下皱紫菜(Porphyracrispata)生长及藻体生理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合皱紫菜生长温度为17~23℃,最适宜温度为17~20℃,在此温度下藻体可以保持较快相对生长速率,温度高于23℃时其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溃烂现象,说明皱紫菜耐受低温能力要比耐高温能力强。适合皱紫菜生长的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宜盐度范围为30~35,在此盐度下藻体可以保持较快相对生长速率,低于15或高于35其生长缓慢甚至受到抑制,并出现发白、腐烂现象,说明皱紫菜的耐高盐能力表现强于耐低盐。适合皱紫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4000~7500lx,光照强度过低时其光合作用降低,而过高则影响藻体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及其光泽度,从而影响皱紫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口虾蛄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盐度为23~29时,口虾蛄的耗氧量最低,此盐度范围外,无论提高或降低盐度,耗氧量均有所增加.口虾蛄的呼吸随温度的升高,耗氧量和耗氧率均呈上升趋势.当温度为16~24℃,口虾蛄的耗氧率受温度影响不大,耗氧率变化较平稳,温度系数Q10值均小于1.5;当温度由24℃上升至26℃时,Q10值为4.5;当温度由14℃上升至16℃时,Q10值达8.7;表明低温对口虾蛄呼吸的影响较高温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以种群自然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并依据公式lnNt=lnN0+rt计算,就温度、盐度和酸碱度主要环境因子对牙鲆致病性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盐度为5~40,pH值为3.94~9.50。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然降温和人工升温、降低盐度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规格半滑舌鳎苗种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越冬池底层水温保持在2℃以上,规格8~15 cm鱼种成活率为78.6%,规格22~26 cm鱼种成活率为90%.在每日升高1℃的情况下,水温升至30℃时半滑舌鳎苗种摄食明显减少,32℃时出现死亡;保持32℃水温条件,5 d全部死亡,由此,半滑舌鳎存活温度为2~31℃.在海水盐度每天下降2‰~3‰的情况下,保持盐度在5‰以上,半滑舌鳎苗种可正常摄食、生长,生长速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半滑舌鳎适宜低盐度养殖.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2。温盐度超过适宜范围时,死亡率明显增大,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叙述了,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稚贝生长及发育的影响。蛤仔稚贝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其中以25℃为最好。在此温度范围内,稚贝生长迅速,成活率高达80%以上。稚贝对10℃以下的低温有强的忍耐性,也能忍耐35℃的高温,其死亡的临界温度在40℃左右。稚贝生长的适宜盐度为14.0—33.5‰,最适盐度是20.5‰左右。在此盐度范围内,稚贝发育整齐,成活率高达85%以上。生长的盐度下限和上限分别为7.5‰和40.0‰左右。幼虫变态的适宜盐度在20.5~33.5‰之间,在此盐度范围内,幼虫成活率为65%以上。盐度在27‰时幼体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2.5%。幼虫变态的盐度下限为7.5‰左右,而上限则在于40.0—46.5‰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腐皮病病原异原绵霉Js80122的生长、适宜生长和最适生长温度、盐度和pH值。Js80122在6℃-41℃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0~8.5%盐度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盐度为0~2.5%,最适生长盐度为0~0.34%;在pH值2.0~8.2范围内能生长,适宜生长pH值为6.0~7.6,最适生长pH值为6.8。二因子正交试验显示,最适生长pH值和盐度分别为为7.0和0.0。  相似文献   

15.
水柏年 《现代渔业信息》2004,19(12):9-13,16
通过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设计,在人工控制的水域环境条件下,以每批100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虾苗进行虾苗对光照强度、水温、溶解氧含量和盐度单因子适应性实验,以及对温度和盐度、温度和溶解氧的双因子正交实验。奉文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虾苗有较强的趋光性,虾苗的适光范围为130~1,0601x;虾苗的耐温范围较广,适宜温度为17~23℃,最适温度为20~23℃;虾苗的耐盐范围较广,适盐值为15~35,最适值为24~26;耐受氧浓度一般不能低于4.5mg/l,最适溶解氧范围为6~6.5mg/l以上。本文在对双因子正交实验的数据方差分析时,发现温度对虾苗的影响极为显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环境因子对莫氏马尾藻幼苗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光照强度、营养盐质量比例和水深下莫氏马尾藻(Sargassum mcclurei)幼苗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莫氏马尾藻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0℃,最适宜温度为12℃,温度高于24℃时生长受到抑制,藻体有腐烂现象;其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28,其中盐度为28时生长最快,低于13时生长缓慢甚至受到抑制,并出现发白腐烂现象;其适宜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光照强度过高时藻体有发白腐烂的现象;其生长的适宜营养盐比例为m[硝酸钠(NaNO3)]:m[磷酸二氢钾(KH2PO3)]=15:1;其适宜水深为30cm,水深大于60cm时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盐度急性胁迫对岩牡蛎存活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岩牡蛎(Crassostreanippona)对不同温度和盐度急性变化的适应性,本研究通过将岩牡蛎从暂养环境(27℃,盐度32)直接转移至5个温度梯度(15℃、19℃、23℃、31℃、35℃)和6个盐度梯度(16、20、24、28、36、40),研究了急性胁迫对岩牡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15~31℃组岩牡蛎存活率均高于71.11%,35℃组存活率最低(34.44%),而15℃组免疫指标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 MDA含量在144 h时达到最大值(46.93 nmol/mg prot);温度19℃、23℃、31℃组SOD、CAT、AKP和LSZ活性及MDA含量受应激显著上升后均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盐度实验结果表明, 40组盐度变化对岩牡蛎存活抑制明显,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适宜岩牡蛎存活的盐度变化为20~36组;盐度16组SOD、CAT、AKP和LSZ活性144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MDA含量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最终达到最大值(45.76 nmol/mg prot)。研究表明,温度和盐度突变均会对岩牡蛎5项免疫指标和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岩牡蛎对温度19~31℃组和盐度20~36组突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在室内控制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采用单因子和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缢蛏稚贝的适盐范围为4.50‰至28.30‰,最适盐度为12.40‰至16.30‰。在25℃时,它对低盐(1.80‰以下)有较强的忍耐性,对高盐度(33.50‰至40.00‰)也有一定的忍耐性。缢蛏稚贝的适温范围为10℃至35℃。但最适温度随盐度的不同而异,若在最适盐度的生境中,它的最适水温为27℃至30℃;如果稚贝在最适盐度以外的适盐范围内,经方差分析表明,它的最适温度是22℃。稚贝对低温(5℃至2℃)有很强的忍耐性,致死温度上限是40℃。缢蛏稚贝对盐度的敏感性,比它对温度的敏感性来得强。在22℃以下的温度组中和最适盐度范围内,盐度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太明显;而在27℃以上的较高温度和适盐范围的上下极限时,其相关性显著,它们相应的适盐或适温范围明显地变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观赏海藻大规模微繁技术,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台湾锯齿藻(Prionitis formosana)和海木耳藻(Sarcodia montagneana)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台湾锯齿藻在35℃的条件下死亡,5~15℃藻体负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盐度为22条件下生长正常,其余盐度下均生长不良;叶绿素含量在25℃和盐度22时达到最高。海木耳藻在5℃与35℃时出现死亡,5~15℃时负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盐度为10,其余盐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生长率下降;叶绿素含量在30℃和盐度10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0℃和24℃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O/N比值.温度升至28℃时,O/N比值明显下降.(2)盐度、规格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20-30时,两种规格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盐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盐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盐度为20-40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盐度为20-40时,甲虫螺的O/N比值范围在10.80-22.71之间.盐度为30时,各实验组均有最大的氧氮比值,盐度升至35和40时,氧氮比值明显下降.研究表明,甲虫螺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盐度为30.以期为甲虫螺的人工繁殖以及贝螺混养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