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酸性水稻土双季稻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认为根据磷、钾养分相对吸收量划分土壤磷、钾丰缺指标更符合生产实际,并据此提出了微酸性潴育水稻土双季稻磷、钾丰缺指标。采用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了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依据模型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目标产量)下水稻的氮肥推荐用量和不同土壤肥力磷、钾丰缺等级的水稻磷、钾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建湖县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测定与不施氮空白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初步明确了不同土壤类型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脱潜型水稻土4个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78 kg(1.75~1.81 kg),潴育型水稻土4个土种则为2.09 kg(2.04~2.14 kg);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6.4%(35.0%~37.2%),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1.6%(38.9%~43.3%).  相似文献   

3.
寿县潴育型水稻土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潴育型水稻土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双庙集镇、安丰镇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三都县水稻施肥效应的土壤类型和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总结几年来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成果,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汇总三都县近来在实施水稻肥效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三都县水稻施肥效应的土壤类型和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全县水稻试验中-N区、-P区和-K区平均产量分别为OPT处理的58.85%、72.25%和74.72%,水稻施氮增产最高为19.12%,其次是施磷和钾,分别为14.07%和15.92%,施肥增产幅度为氮>钾>磷;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基础肥力为大眼泥田>黄泥田、斑黄泥田>青红泥田、青潮泥田,水稻产量随着土壤基础肥力的提高而增加,而施肥效应则相反;受土壤类型区域性分布及长期施肥差异的影响,三都县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均表现出区域性差异,南片区的土壤基础肥力、水稻产量均高于北片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建立巢湖市测土配方施肥地力评价和指标应用体系,应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高肥力水平、砂泥田土壤肥料效应方程,并提出了该土壤条件下双季早稻产量8250kg/hm^2。左右的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纯氮172.5-180.0kg/hm^2,五氧化二磷56-60kg/hm^2、氧化钾118-128kg/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几年来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成果,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汇总三都县近来在实施水稻肥效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三都县水稻施肥效应的土壤类型和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全县水稻试验中-N区、-P区和-K区平均产量分别为OPT处理的58.85%、72.25%和74.72%,水稻施氮增产最高为19.12%,其次是施磷和钾,分别为14.07%和15.92%,施肥增产幅度为氮>钾>磷;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基础肥力为大眼泥田>黄泥田、斑黄泥田>青红泥田、青潮泥田,水稻产量随着土壤基础肥力的提高而增加,而施肥效应则相反;受土壤类型区域性分布及长期施肥差异的影响,三都县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均表现出区域性差异,南片区的土壤基础肥力、水稻产量均高于北片区。  相似文献   

7.
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采用3414数据处理程序拟合了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依据模型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目标产量下水稻的氮肥推荐用量和不同土壤肥力磷、钾丰缺等级的水稻磷、钾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8.
上饶市水稻3414肥料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探索在潴育型黄沙泥田上的不同氮、磷、钾配比,旨在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金优603在潴育型黄沙泥田的最大施肥量为N 16.36kg/667m^2、P2O59.35kg/667m^2、26.25kg/667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大为634.07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N 13.62kg/667m^2、P2O56.02kg/667m^2、K2O 14.23kg/667m^2时,可获得591.66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梧州市藤县藤州镇潴育泥田水稻Y两优1号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 9.91 kg/667 m2、磷肥(P2O5) 3.53 kg/667 m2、钾肥(K2O) 3.76 kg/667 m2,可获产量540.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在江西万载县中潴灰鳝泥田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2.02、8.47、3.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盖州市水稻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获得本市水稻作物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目标,选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三种肥料不同配比,采用3414试验设计,建立本市水稻(中、低肥力)施肥效应数学模型,确定单位经济产量需肥量,肥料利用率等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蔚县春玉米合理施肥量,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蔚县代王城镇大水门头村等选择不同肥力水平的10个点进行春玉米"3414+1"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均影响春玉米产量,高肥力土壤氮肥对产量的影响较钾、磷肥大,中肥力土壤钾肥对产量的影响较氮、磷肥大,低肥力土壤磷肥对产量的影响较氮、钾肥影响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分析,春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根据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提出蔚县不同肥力地块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和经济最佳产量施肥量的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3.
沿海水稻土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阳县水稻土上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磷、钾最佳施肥处理下,施氮区产量显著高于无氮区产量;由于射阳县土壤缺磷,因此水稻产量都随施磷量的增多而提高;射阳县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在适量氮、磷施肥处理下,少量或是在当地最佳施钾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最高,该试验中缺素相对产量中缺磷和缺钾相对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平衡吸收氮、磷、钾才能取得最大肥效和最高产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明确我县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每667m^2分别施纯N17.5kg、18.5kg、25.6kg,配施P2055kg、K208kg,可分别获700kg、650kg、600kg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马龙县低肥力土壤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在低肥力土壤上研究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当施氮量小于106 kg/hm2时,水稻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同步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06 kg/hm2时,秸秆产量表现增加,而籽粒产量表现下降,最合理的施氮量是106 kg/hm2。  相似文献   

16.
渗育紫泥田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达州市广泛分布的渗育紫泥田进行水稻测土配方3414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水稻施肥量的关系是高度正相关,氮与产量相关性最好,磷、钾次之。根据试验,提出渗育紫泥田水稻高产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方案:每亩施用有机肥1300—1500kg,尿素20—25kg,过磷酸钙33—38kg,氯化钾7—9kg。  相似文献   

17.
在双庙集、安丰和堰口镇3个乡镇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小麦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施用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氮、磷、钾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合理配比施用氮、磷、钾可促进小麦百千克籽粒养分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建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44-7847
[目的]为探索建立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邓州小麦科学施肥。[方法]在小麦上开展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氮、磷、钾丰缺指标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小麦氮、磷、钾丰缺函数;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有机质丰缺函数为依据,确定耕地肥力水平;以氮肥用量试验,确定不同有机质水平下的氮肥用量;以磷、钾丰缺函数,确定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临界值;以3414试验处理4、5、6、7小区产量与对应磷肥用量建立磷肥效应方程,确定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有效磷含量下磷肥用量;以3414试验处理8、9、6、10小区产量与对应钾肥用量建立K肥效应方程,确定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钾肥用量。[结果]综合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水平下的氮、磷、钾肥用量,初步构建邓州市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结论]该研究对指导邓州市小麦科学施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局部多项式(LPI)、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对湖南省邵阳县水稻土的3种主要亚类共6 051个样点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进行空间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淹育性水稻土有机质、潜育性水稻土有效磷采用局部多项式整体插值效果相对更好,而淹育性水稻土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潜育性水稻土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潴育性水稻上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均以克里格插值法整体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20.
在永康市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肥对水稻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施磷、钾肥基础上,每667 m2施用纯氮7.7,15.3,23 kg,淹育型水稻土分别比不施氮肥分别增产14.36%,17.03%,14.64%,潴育型水稻土分别增产14.19%,16.81%,14.01%,渗育型水稻土分别比不施氮肥分别增产10.95%,14.70%,15.48%;每千克纯氮平均增产稻谷分别是8.78,5.37,3.18 kg。永康市水稻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以15 k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