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表生地球化学环境下,有益组份二氧化硅和锶在地下水中形成及迁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研究盘山地区含水介质的矿物成分、表生地球化学作用、造岩矿物的风化程度和水交替强度,研究了二氧化硅和锶的地球化学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微量元素锶在风化石英二长岩中的平均含量为0.075%,在原岩中为0.076%。该区流量大于20m3/h的井均位于岩脉两侧或接触带上,年均降雨量677.1mm。半风化岩石的有益组份溶出量最高,新鲜岩石次之,全风化岩石溶出量最少。二氧化硅和锶的溶出受水动力条件影响较大。[结论]盘山地区二氧化硅和锶的地球化学迁移与含水层介质的岩性、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的发生、造岩矿物的风化程度及地下水交替强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岩为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积而成的细粒岩储层,矿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岩性识别难度极大,严重制约了水平井开发过程中Ⅰ类"甜点"的钻遇率.以X射线荧光(XRF)分析方法为主,X射线衍射(XRD)方法、岩石薄片、岩心及测录井资料为辅,在综合分析矿物岩石类型及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的基础上,利用代表碳酸盐岩的Mg元素与代表陆源碎屑的K元素交会建立的岩性解释模型,较好地区分出研究区的6类主要岩性(长石岩屑砂岩、粉细砂岩、云质砂岩、砂质云岩、泥晶白云岩、泥岩);梳理了水平井导向控制点的元素特征,并以实例阐述了钻井过程中井轨迹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水平井轨迹导向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不仅对混积岩岩石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页岩油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盐岩地层夹层多、杂质含量高,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盐岩杂质含量和成岩条件的差异,其水溶特性也会存在差异,从而对盐穴储气库建设中的溶腔速率、造腔形态控制等带来影响。选取平顶山、淮安、安宁3个地区的典型盐岩样品,通过对不同类型盐岩的组分和水溶实验的分析表明:盐岩在低浓度盐水中的溶蚀速率较快,注入清水后5~10 h内,溶液浓度增长迅速,随着卤水浓度的增大,溶蚀速率降低,溶液浓度增长速率减缓。比较不同地区盐岩溶蚀结果,安宁盐岩较平顶山和淮安盐岩的溶蚀速率更快,更易溶蚀。对于杂质含量相对不高(水不溶物质量分数少于40%)且分布较均匀的盐岩和含泥盐岩,其杂质含量对溶蚀速率影响不大,而不溶物含量高的含盐泥岩和钙芒硝岩则溶蚀速率低,较难溶蚀。研究结果对盐穴储气库的溶腔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7,表2,参21)  相似文献   

4.
根据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南堡凹陷高南地区东营组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东营组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蚀作用,原生孔隙大部分被破坏,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长石的溶蚀是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从早成岩B期到中成岩A1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组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粘土矿物的结晶、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沉淀对孔隙度的降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Om)发育典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其一、三、五段主要发育蒸发岩,二、四、六段多为碳酸盐岩,表生溶蚀作用影响了盐上马家沟组五段(Om_5)1~4亚段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成为靖边大气田主力产层。区内对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储层岩溶效果定量评价较少,溶蚀模拟试验也多为温度、岩石成份、岩石结构、流体性质等单因素对白云岩溶蚀机理的定性模拟。因此,以基于地质条件下的溶蚀模拟试验为基础,定量评价岩溶作用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指出在常压、饱和CO_2水(3%~15%)、气温30℃的封闭体系下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组合溶蚀量与膏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白云质膏岩、膏质白云岩、含膏白云岩溶蚀率依次降低,溶蚀前后孔隙度至少增加6%。含盐白云岩溶蚀率最高,达19.8%,含膏白云岩溶蚀率最低,仅为6.3%。据此提出含盐白云岩、含白云质膏岩等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是Om有利储集岩,经岩溶作用后孔隙度最高可提高6%~20%,从而较好地解释了Om_5含膏云坪相带存在规模优质储层的原因,并为阐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岩溶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周冬林  王立东  焦雨佳 《油气储运》2019,(10):1130-1135
中国盐岩大多以层状产出为主,盐岩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盐层溶腔形态各异,研究层状盐岩溶蚀成腔的形态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优化造腔工程设计、高效建设储气库提供参考。利用金坛、楚州、五里铺及应城等盐矿的盐层地质资料、生产资料、腔体声呐检测数据,从生产方式、造腔排量、埋藏深度、盐岩品位、夹层厚度及地层倾角等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盐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坛和楚州地区盐腔形态较为规则,五里铺腔体形态和应城盐矿盐腔形态不规则,单井对流或双井对流溶蚀形成的腔体形态相近,盐腔的溶蚀形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盐岩品位和夹层是影响腔体形态规则的主要因素,地层倾角是造成腔体偏溶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储气库井位设计和造腔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典型黑色岩系分布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风化作用条件下,黑色页岩富含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到环境中,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的分析手段,对发育于浙江寒武系黑色页岩地层(荷塘组)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As、Cu、Zn和Hg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67.81%、7.81%、7.18%、4.68%和1.87%;而Se、Ni、Pb和Cr等未超标;对黑色页岩和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知,超标土壤分布区域与黑色页岩发育区域基本吻合,土壤中Cd、Cu、Se、Ni、Zn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黑色页岩风化释放;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因来源不同而差异显著,其生物可利用率顺序为CdZnSeNiAsPbCuCr;Cd等元素的高生物可利用率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朱集东矿松散层常规水化学特征,以研究区17组水化学常规离子含量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Aquachem软件、Gibbs图、多元统计方法,对其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松散层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K,阴、阳离子中优势离子分别为Cl~-+HCO_3~-和K~++Na~+。水体离子来源受水-岩相互作用较为显著,其离子来源与蒸发盐矿物、碳酸盐矿物及硫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溶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已探明的优质盐矿资源建设盐穴储气库,尽量避免盐层中厚夹层对造腔的影响,需要开展厚夹层盐层条件下的造腔工艺研究。通过造腔试验,明确了厚夹层在造腔过程中是可以垮塌的,其下部盐岩可以造腔。基于盐层地质特征和中国同类项目造腔实践经验,将淮安储气库腔体的理想形态设计为顶底近似为圆锥体、主体为圆台,最大直径位于圆台底部。基于钻井资料,设计了造腔工艺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思路如下:首先采用正循环方式在厚夹层下部盐岩造腔,然后调整造腔管柱,在厚夹层上下同时造腔,促使厚夹层垮塌;进入造腔中后期,改为反循环造腔,可加快造腔进度。数值模拟与实际应用表明该造腔工艺方案可充分利用造腔段的盐岩,该设计思路可为造腔过程中厚夹层的处理工艺提供借鉴。(图5,参21)  相似文献   

10.
苗儿山海拔2142m,年降水量较高,植被繁茂,土壤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局部杂有砂页岩、千枚岩和板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成土过程由强到弱的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其相应的粘粒矿物为2:1型矿物逐渐增加,高岭石不断减少。所有土壤都出现埃洛石和三水铝石,后者在剖面中有由下往上减少的倾向。14A过渡矿物多分布在山的中部消下土壤中。混层矿物出现普遍。 花岗岩发育土壤原生产矿物的风化指数,从山脚到山顶逐渐变小。本文还讨论了三水铝石的转化条件,并对土壤富铝化与土壤风化、红壤化的关系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对桃形李品质的影响,为浦江县更好的发展规划桃形李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浦江县的岩-土-果实及其根系土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比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区的桃形李品质和岩石、土壤及根系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浦江桃形李的品质与Ca、B、Zn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中桃形李品质最好,其次为中更新世红土风化物,酸性火山岩类风化物最差。[结论]浦江桃形李适宜种植在中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城乡周边-皖北夹沟地区水库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性,系统采集了研究区内11座水库21个水样品,采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法、Gibbs图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同时利用灌溉指标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灌溉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3和Ca-HCO3-SO4为主;水化学组分变化受岩石风化作用较明显,主要受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岩盐风化溶滤等天然地质作用影响.灌溉指标显示,研究区水库水的盐害和碱害程度较小,适宜做灌溉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岩石风化成壤过程中重金属等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积累特点,在浙江省选择玄武岩、花岗岩、泥页岩、石灰岩和碳质页岩这5类岩石发育的原位土壤剖面,按发生层采集分层土壤样品和基岩样品,分析主要元素全量组成,并以稳定元素Zr为参照,采用质量平衡法分析了成壤过程中土壤重金属等元素的淋失与积累特点。结果表明,石灰岩发育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元素的淋失和积累明显不同于其他母岩,由石灰岩转变为土壤过程中重金属呈现明显的富集,同时成壤过程中发生了大量重金属等元素的淋失。泥页岩和碳质页岩发育土壤重金属富集不明显,其重金属含量与母岩接近或低于母岩;但碳质页岩因母岩中重金属本底较高,其形成的土壤含较高的重金属。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土壤风化程度高于泥页岩和碳质页岩发育土壤,前者在成壤过程中Si、Ca、K、Cr、Cu、Zn、Hg、Ni、Co的淋失高于后者。成壤过程中重金属的平均淋失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Hg>As>Cu>Zn>Cd>Ni>Co>Pb>Cr,Cr和Pb的稳定性最高。多数情况下,元素的淋失比例由表土向母质层降低。石灰岩成壤过程中镉的富集和高淋失特点可能是石灰岩分布区土壤镉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黏土矿物是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无机矿物,性质较为活波,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为了揭示利用方式对白浆土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通过对水旱利用方式下的白浆土进行了土壤理化特性及黏土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白浆土在水田利用方式下,发生强烈的脱钾过程,进而导致土壤pH值降低,土壤黏土矿物演化也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白浆土黏土矿物的演变过程为:云母类矿物→伊利石→S/I混层矿物→蛭石→高岭石,其理化性质则有较显著的改善,如土壤pH值,更适应水稻的生长;有效钾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得到提高,较大程度的改良土壤,未抑制土壤的酸化.而白浆土旱田利用,白浆土转向物理风化,有机质积累相比水田低,但因其旱田施氮肥缘故,碱解氮积累较多,土壤酸化有所抑制.因此对酸性白浆土的利用,应以水旱利用相结合进行,不仅可交换利用当地水汽资源,还能有效地利用匮乏的水资源,充分改良白浆土,抑制土壤过分酸化.  相似文献   

15.
坡缕石和海泡石是沙漠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常见的矿物,形成了高碱(pH9~11)和富硅镁低铝环境中,在酸性红壤中还未见报道,在研究土壤矿物时,发现我国南方某些红壤中也存在这两种矿物,在收集的47个红壤剖面中,有4个出现这两种矿物,它们分布于部分泥页岩和变质岩发育红壤的心土层和母质层的粉砂,细砂和粗砂中,在表土层和粘粒中无主些矿物存在,据初步分析,泥页岩发育红壤中的坡缕石系母质中遗留的(这些泥页岩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钾对湖北省几种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耕层土壤的粘粒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10年不施钾或是10年连续施钾,同一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麻砂泥田粘土矿物组成中,水云母含量下降,1.4nm矿物含量相应上升,类型由以蛭石为主转变为以1.4nm过渡矿物为主,且1.4nm过渡矿物的热稳定性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土壤钾、镁等营养元素长期“入不敷出”所致;白散泥田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灰油砂土粘粒中,水云母含量上升,1.4nm矿物相应下降,这可能主要是粗粒云母类矿物在表层风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实测物性等资料,对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进行了研究,据此对其优质储层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渤中西次洼东营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黏土矿物充填和溶蚀作用;成岩相主要包括压实相、胶结相、杂基充填相和溶蚀相;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储层普遍处于中成岩A期,少量井的东一段和东二上亚段处于早成岩B期,东三段处于中成岩B期;渤中西次洼东营组砂岩储层东三段处于强压实强胶结低渗储层带内,可重点关注埋藏较浅的边缘相带,而东二段大部分储层处在中等溶蚀中等胶结储层带内,其整体勘探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电镜观察,研究了广东省花岗岩发育的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各粒级的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长石类矿物可直接形成埃洛石和高岭石,进一步转变为三水铝石。云母类矿物则形成针铁矿、赤铁矿、14A矿物和绢云母。斜长石亦能转变成绢云母,再脱钾便生成水云母。 土壤次生粘粒矿物和原生矿物组合的不同,不完全是生物气候为主导的成土因素和地带性的影响,而是各成土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还要注意构造运动的作用。从海南岛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矿物组成特点看来,其风化强度与赤红壤、红壤相比,并非最强,故其能否属砖红壤,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9.
库车前陆冲断带盐下深层发育一套厚200~300m的辫状河(扇)三角洲前缘低孔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平均渗透率为0.05mD。该套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晚期沿缝网溶蚀微孔—溶蚀扩大孔,具有孔隙结构好、连通性强的特点。储层演化分析表明,表生溶蚀期的溶蚀改造作用形成大孔隙,快速深埋期非均质强胶结保留部分大孔隙,晚期强挤压期造缝、沿缝网溶蚀沟通大孔隙。膏盐岩顶篷构造减压效应,低地温梯度快速深埋,晚期强挤压造缝、沿缝网溶蚀改造是盐下超深低孔砂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压砂地砾石风化及成壤过程中的元素行为,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岩石风化及其影响因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及演化、土壤中微量元素活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岩石风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岩石物理特性等方面,对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的研究较少;而对土壤元素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土壤层面,并没有将风化和成壤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土壤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土壤环境和人为开垦的,而针对风化过程对微量元素活动性影响的研究很少,分析各种影响下岩石风化产物对土壤元素迁移和富集的影响方面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如果能深入的探索风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与宁夏当地压砂地结合,进一步探索各种风化产物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将风化与成壤系统地结合起来,探索风化作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影响,对土壤发育以及植株生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