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计划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环保方面的压力,养猪数量逐年下降,向内地转移趋势明显。陕西养猪具有传统优势,加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陕西养猪应该乘势而上,实现较快发展。目前,国内推广使用的骨干猪种与配套系,绝大部分来自国外,肉质色淡、味差、应激反应强,给生产和消费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大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通过专门化品系选育,利用其繁殖率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与国外猪种的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实施配套化优质猪肉生产,全力推进陕西优质猪肉生产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1陕西养猪生产基础较好1.1养猪存栏、出栏数…  相似文献   

2.
杂交父本和外血含量对苏钟猪杂交后代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猪生产杂交体系中 ,随外种猪血统含量提高 ,瘦肉率显著提高 ,但肉质普遍下降。一些高瘦肉率携带氟烷敏感基因的品种对肉质的负面影响最大。本文以含太湖猪血统的苏钟猪为母本与美系杜洛克、英系大约克和皮特兰杂交 ,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外血含量的肉质 ,以期为商品猪杂交生产体系选择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猪  以 1 /2太湖猪血统的苏钟 1系 (SZ1 )和 1 /4太湖猪血统的苏钟 3系 (SZ3 )为母本与杜洛克猪(D)、大约克猪 (Y)和皮特兰猪 (P)分别进行杂交 ,得到1 /4和 1 /8太湖猪血猪的六个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1 2 饲养…  相似文献   

3.
淮南猪是河南省著名地方良种之一,系豫南淮河流域地方猪种的一个主要类群。它的特点是产仔多,性成熟早,肉品质好,但存在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瘦肉率偏低等缺点,与当前人们对瘦肉猪的需求和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培育出既保持淮南猪较强的繁殖力和肉质鲜美的特点,又有较高的瘦肉率和较快生长速度的淮南猪新品系成为淮南猪育种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为此,河南省畜牧局、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组成淮南猪新品系培育协作组,共同开展淮南猪新品系选育研究,期望在保持淮南猪优良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4.
名称品种特征可引种单位太湖猪以繁殖力高著称,为世界已知猪种产仔数最高的品种(达16头)江苏省扬中县种猪场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四川金堂县畜牧局新淮猪适应性强、产仔多,生长发育快,杂交效果好,但经济成熟较迟,瘦肉率低江苏省金湖养殖公司姜曲海猪产仔多,性温驯、早熟易肥、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鲜美江苏海安县种畜场沂蒙黑猪按体型及早熟性分大型、小型及中型猪,中型猪体躯长,皮灰毛稀,生长发育快,肉质好,屠宰率高,是选育的重点山东日照市食品公司良种繁殖场修水杭猪生长快,性温…  相似文献   

5.
孙兴达  李生飞  李祥 《养猪》2014,(1):47-48
大河猪系云南东北部及中部的地方良种,为乌金猪的一个类型,以耐粗饲和肉质优良著称,1998年被列入国家保种名录,是生产云腿的优质原料猪种,当地养猪生产中大量利用大河猪为母本杂交生产优质肉猪[1]。为做好这一优良品种的保种选育,1976年建成大河种猪场,开始大河猪的保种选育工作。但受选育群大小和育种手段的限制,保种选育过程中对胴体品质(除瘦肉率外)及肉质化学成分相关性状的选育提高关注度不够,因此,在保种选育的世代进程中开展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太”猪是以太湖猪和杜洛克为亲本的育成品种。该猪种既保持了太湖猪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耐粗饲、母性好的优点,又具有杜洛克猪生长发育快、胴体瘦肉率高的优点。为进一步了解“苏太”猪在本地区农村的生产水平,以利于推广,我们对本镇专业户所饲养的“苏太”猪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并以我市传统饲养的二花脸猪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业科学》2005,22(7):74-75
梅山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主要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它也是经济杂交或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良亲本。被誉为“世界级产仔冠军”的梅山猪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与瘦肉型公猪杂交的肉猪具有肉质好、胴体瘦肉多、生长速度快、杂种优势明显,而且适应性强。当今梅山猪又作为高繁殖力的遗传资源,被国、内外养猪业广泛应用,对提高我国乃至世界种猪繁殖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梅山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主要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它也是经济杂交或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良亲本。被誉为“世界级产仔冠军”的梅山猪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宝贵的猪种遗传资源,与瘦肉型公猪杂交的肉猪具有肉质好,胴体瘦肉多,生长速度快,杂种优势明显,而且适应性强。当今梅山猪又作为高繁殖力的遗传资源,被国内外养猪业广泛应用,对提高我国乃至世界种猪繁殖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特种野猪是将优良纯种野猪与瘦肉型家猪杂交后,经过人工选育、驯化得到的野猪新品种。特种野猪保持了纯种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美醇香、适应性强的特点,又兼具家猪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生长迅速等优点。特种野猪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保健肉食品。但到目前为止,特种野猪还未经猪品种委员会评定,其生物学特征及肉质特性还未能确定。为研究含75%野猪血缘的特种野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特进行本次屠宰测定,为广西乃至全国特种野猪的肉质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湖猪高产仔性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太湖猪素以繁殖力高著称于世,是全世界已知的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是珍贵的猪种资源,受到国内外养猪界的重视。自1972年以来,世界上已有阿尔巴尼亚、法国、日本、朝鲜、泰国、匈牙利、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先后从我国引入太湖猪部分类群,有些国家也间接引入了太湖猪。其目的是利用太湖猪的高繁殖特性来提高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从而提高肉猪生产水平。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还投放资金,组织多学科专家,对太湖猪的繁殖机理、营养生理、胴体品质、肉质、与欧洲猪杂交效果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特别致力于太湖猪高产机…  相似文献   

11.
N1系是以长白、太湖各半血为父本,约乌二元杂母猪为母本,通过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再经5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和继代选育培育成一个新品系.该品系猪保持了本地猪适应性、抗逆性强,肉质色香味好,发情明显,护仔性强等优点;又具有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繁殖力强、杂交配合力好等优良特性(见表1).为使N1系种猪在生产中能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经过8年来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N1系猪的科学饲养管理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梅山杂一代母猪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梅山猪具有产仔多、哺育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是国内外著名的繁殖力高的猪种。经试验测定其瘦肉率较低,一般为42%左右,尚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从长远利益看,积极利用外来瘦肉型品种猪作父本与梅山猪进行二元或多元杂交,是提高瘦肉率的有效手段,这不仅利用了瘦肉型父本品种的  相似文献   

13.
陶志伦 《养猪》1989,(1):8-9
猪的瘦肉率属高遗传力性状,通过选育提高是有效的。下表列出了金华猪选育群近五年来胴体组成的变化。可见,胴体瘦肉率从1982年的42.13%提高到1986年的47.31%,显然表明金华猪选育群已向瘦肉型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此,采用本品种选育的方法提高金华猪瘦肉率,是提高以金华猪为母本的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的有效途径。同时金华猪的高繁殖率、优良的肉质等固有特性可以得到有效地保存。  相似文献   

14.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15.
老淮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北地区及鲁、豫、皖与江苏毗邻的部分地区。该品种猪具有成熟早、繁殖力强、抗病力强、耐粗饲、母性好、体质坚实、瘦肉率高、肉质鲜美、杂交效果好等优良特性。曾是赣榆县及周边地区母猪的当家品种。1 老淮猪保种情况为选育和推广老淮猪这一地方品种 ,1982年成立“连云港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赣榆县种猪场作为老淮猪保种与选育中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 ,老淮猪的选育工作一度进展顺利。1987年 ,市老淮猪育种委员会组织专业技术力量 ,在国内知名育种专家的指导下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老淮猪选…  相似文献   

16.
《养猪》1989,(2)
我公司是一个综合性养猪企业,所属猪场设计能力为年产商品瘦肉型猪1.2万头。主要饲养哈白猪瘦肉系。该品系已成为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最佳母本,具有增重快、肉质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优点,本身瘦肉率超52%,其杂种超58%。该场还生产与之配套用的父本。父本的选育以配合力为根据,具有最好的杂交效果,可以得到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刍议太湖猪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张建生(江苏省国营常熟畜禽良种场,常熟215500)太湖猪原产于江、浙、沪交界的太湖流域,以繁殖力特高而著称于世,同时它还具有性成熟早、母性好、耐粗饲、肉质鲜美和杂交配合力强等优点,是提高世界猪种繁殖力和改良猪肉品质的宝...  相似文献   

18.
莱芜猪选育始终以保种选育为基本原则,保纯优良基因、提高生产性能。1984年至2010年主要采用家系选择为主的继代选育方法,以提高瘦肉率、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为目标,完成了9个世代的本品种选育,第九世代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5.06±1.51)头,日增重(426±16.80)g,料重比(4.13±0.26):1,瘦肉率为(42.60±1.12)%;2011年后莱芜猪选育以提高肉品品质和繁殖力为目标,建立性能系,以家系内个体选择为主,以后裔和同胞测定为依据,实现保种选育目标。目前第二世代繁殖性能系产活仔数(13.64±0.52)头;肉质性能系肌内脂肪(11.65±0.83)%,日增重(429±13.6)g,瘦肉率(42.78±0.46)%。在莱芜猪保种选育的同时,对莱芜猪的养殖方法、饲养方式、环境卫生、养殖管理等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饲养管理规程,为莱芜猪的保护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太湖猪杂种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大量的研究,证明中国太湖猪种是提高繁殖力和肉质的宝贵资源之一,中国猪种还是繁殖力和肉质特性基础研究的恰当材料。如果能够拿出中国猪种的遗传优势而剔除其缺点,那么一定能促进世界猪肉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1 引种背景近 2 0年来 ,我国养猪事业有很大发展 ,正逐步走向规模化、良种化 ,商品猪基本上采用杂交生产方式 ,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杂交繁育体系 ,长白猪以其雄性强、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等优势作为父本 ,与我国地方品种杂交 ,或作为“二洋一土”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 ,杂种优势明显 ,显著改善后代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 ,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我省有五大地方良种猪品种 ,也是太湖猪的主产区 ,太湖猪产仔数高的优势和瘦肉率低的弱点同样明显 ,发挥太湖猪优势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其瘦肉率 ,这也是地方良种猪的共同要求。目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