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d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3mg/kg大豆黄酮分别饲喂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绍兴鸭,观察其对产蛋性能、血清GH、IGP-1和E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显著降低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饲料转化率下降,并伴随有血清GH水平显著降低.相反,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增加,血清GH水平也明显提高.无论在产蛋初期还是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对血清IGF-1和E2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对绍兴鸭的产蛋性能具有抑制作用,而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可以促进绍兴鸭的产蛋性能,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相应变化提示GH可能是大豆黄酮作用途径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11月中旬,地处江汉平原腹部的湖北省国营运粮湖农场鸭业公司引进咔基·康贝尔(Khaki—Campbll)成年鸭7百余只,经过4年多的繁殖、饲养观察表明,康贝尔鸭不仅适应江汉平原冬季寒冷潮湿、盛夏持续高温的地理条件,而且显示出产蛋的高产性能和很强的抗病能力,极适宜专业户、兼业户和集约化舍饲旱养。1.生长发育特点:康贝尔鸭30日龄体重达到540克,是初生重(约38克)的14.2倍;而荆江鸭、绍兴鸭30日龄体重仅为初生重的10.2倍、9.7倍。康贝尔鸭90日龄体重公鸭达1800克,母鸭为1700克,成年公鸭体重为2250克,母鸭约2000克。其生长发育情  相似文献   

4.
光照是影响鸭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生产上没有统一的最佳光照时长。试验以绍兴鸭为对象,研究16 h、17 h和18 h三种不同光照时长对鸭16~34周龄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①17 h光照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水平维持在90%以上,16 h、18 h光照组高峰期产蛋率水平明显较低,在85%左右。②17h光照组平均蛋重为71.71 g,显著高于16h(70.27g)和18 h(69.51 g)光照组。③16~34周龄间,17 h光照组累积产蛋数达到50285个,明显高于16 h(46063个)和18 h(44764个)光照组;17 h光照组累积蛋重达到2608.13 kg,分别比16 h和18 h光照组重308.76 kg和400.97 kg。综合结果表明:17 h光照组的高峰期产蛋率水平、累积产蛋数、平均蛋重和累积蛋重均优于16 h和18 h光照组。因此,对于产蛋性能而言,光照时长为17 h时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展蛋鸭饲养,提高产蛋率,我们从1979年起至1981年止,对卡基—康贝尔鸭和浙江麻鸭(肖山系)两种鸭进行选留、杂交,以观察比较其后代的产蛋量、蛋重、开产日龄、枓蛋比等生产性能。现将其后代第72周所测定的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6.
辽东白嗉鸭是一个具有独特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地方鸭种资源类群,对丰富世界鸭种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有着重大意义。对该鸭种的种质性能进行测定,结果:从羽色及蹼色可分为3个亚型,即黑羽白嗉、银灰羽白嗉、金掌白嗉;体形、体重有兼用型的特征,成年公鸭屠宰率84.1%,胸肌率17.6%,腿肌率16.4%。银灰羽和黑羽类群公、母鸭的绝对增重峰值期均出现在8~9周龄(28~33g/d),相对增重率的峰值均出现在4周龄(80.43%~85.38%);银灰羽类群公、母鸭的初生重及24周龄体重略高于黑羽类群,但差异不显著(P>0.05);0~6周龄成活率98.6%,7~24周龄成活率97.8%。开产日龄为184d,核心群入舍母鸭年均产蛋量(249±12)个、加权年均产蛋量(285±16)个;普通群入舍母鸭年均产蛋量(174.6±18)个、加权年均产蛋量(186.3±16)个;自然交配公、母比例为1∶9,饲养只日受精率为91.32%。  相似文献   

7.
如皋黄鸡产蛋性能与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如皋黄鸡第4世代的15个家系351只母鸡为实验素材,测定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统计各周龄群体产蛋率,估算开产性状和40周龄产蛋数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如皋黄鸡开产日龄为(153.9±13.13)d,开产体重为(1 366.5±135.51)g,开产蛋重为(32.8±3.17)g,40周龄产蛋数为(101.0±8.94)个;高峰产蛋率为82.1%,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均为中等遗传力0.177~0.320;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间两两呈遗传正相关0.736~0.971,40周龄产蛋数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间均呈遗传负相关-0.832~-0.639;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质和遗传相关一致,且均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大多品种肉种鸭群从26周龄开始产蛋率达到5%,正式达到开产的水平。养鸭户在24周龄就应该开始改喂产蛋期饲粮和增加饲喂量。产第1个蛋时,在此基础上增加饲喂量15%,如24周龄每只鸭的饲喂量为154克,产第1个蛋时喂料为177克。(一)设置产蛋箱每个产蛋箱尺寸为40厘米长,40厘米高,30厘米宽,每个产蛋箱供4只母鸭产蛋,可以用5~6个产蛋箱连在一起组成一列。产蛋箱底部铺上干燥柔软的垫料,垫料每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添加3mg/kg 大豆黄酮分别饲喂产蛋初期和产蛋后期绍兴鸭 ,观察其对产蛋性能、血清GH、IGP -1和E2 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显著降低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 ,饲料转化率下降 ,并伴随有血清GH水平显著降低。相反 ,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 ,绍兴鸭产蛋率和平均蛋重均显著增加 ,血清GH水平也明显提高。无论在产蛋初期还是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对血清IGF -1和E2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 ,产蛋初期添加大豆黄酮对绍兴鸭的产蛋性能具有抑制作用 ,而产蛋后期添加大豆黄酮可以促进绍兴鸭的产蛋性能 ,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相应变化提示GH可能是大豆黄酮作用途径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我国绍兴鸭、马踏湖鸭、金定鸭、褐色蛋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6个品种蛋鸭的72周产蛋性能和300日龄蛋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每个品种约700只。结果显示:在产蛋性能方面,金定鸭、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其他3个品种;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各时期产蛋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其中300日龄产蛋量分别达167.71、168.00个,500日龄产蛋量分别达到345.93、354.08个;6个品种蛋鸭产蛋率曲线均呈S形,且从产蛋初期到产蛋高峰期耗时短,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在蛋品质方面,绍兴鸭(74.91 g)、马踏湖鸭(74.81 g)、金定鸭(72.50 g)、褐色蛋鸭(72.53g)蛋重极显著高于江西山麻鸭(69.55 g)和福建山麻鸭(67.88 g),马踏湖鸭、褐色蛋鸭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大,绍兴鸭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最大,6个品种蛋形指数分布在1.35~1.42。本实验结果表明,江西山麻鸭和福建山麻鸭产蛋性能优于其他4个品种,绍兴鸭、马踏湖鸭蛋重较大,江西山麻鸭、福建山麻鸭蛋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咔叽-康贝尔鸭作为蛋肉兼用型鸭种,引进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着重开发其产蛋性能,并与绍兴鸭进行了系列比较,研究多偏重于产蛋性能[1],对其屠体性能和血脂指标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初步探讨了56 H龄的咔叽-康贝尔鸭体重、屠宰性能和血脂的关系,为初步评定咔叽-康贝尔鸭的肉用性能和胴体品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陆桂荣  李志贤 《中国家禽》2001,23(23):29-29
樱桃谷肉用种鸭整个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5周龄为产蛋初期,饲料喂量应逐渐增加;25~30周龄为产蛋前期,饲料喂量应迅速增加;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应保持本品种种鸭所需喂量的最高水平;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饲料喂量应逐渐减少。1产蛋初期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逐步增加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见蛋,见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种鸭每周5~10克幅度增加供料,以诱导鸭群尽快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开产期的提前(有的种鸭群在…  相似文献   

13.
1产蛋初期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在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克的幅度增加喂料量,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日龄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期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这样势必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产蛋初期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g的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d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蛋较大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有时到25周龄已达到了最大喂料量,这样势必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首先,开产过早,加之初产蛋过大,容易造成母鸭脱肛;其次,种鸭的体成熟和  相似文献   

15.
恒定光周期对母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3日孵出,饲养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106只母绍鸭随机分成两组,从20周龄开始均分成两组,组Ⅰ和组Ⅱ每天分别给予14小时和10小时的恒定光照处理。结果:组Ⅰ和组Ⅱ达10%产蛋率日龄分别为148和157天;组Ⅰ在174日龄达性成熟(50%产蛋率),而组Ⅱ在整个试验期内不能达到50%产蛋率。组Ⅰ较组Ⅱ产蛋量明显提高,前者是后者的1.92倍。两种光照均不利于获得较高的产蛋率,组Ⅰ的50%以上的产蛋率只维持3周,29周龄时的产蛋高峰为60.24%,最高日产蛋率为71.74%;组Ⅱ也于29周龄达34.03%的产蛋高峰,最高日产蛋率为40.24%。蛋重随周龄而增大,组Ⅰ平均蛋重稍大于组Ⅱ,但差异不显著。组Ⅰ蛋壳百分比大于组Ⅱ,而蛋白和蛋黄百分比无差异。蛋比重和蛋壳厚度组Ⅰ大于组Ⅱ,组Ⅰ蛋比重与蛋壳厚度间呈显著相关(P<0.05)。哈夫单位、蛋白指数和蛋黄指数不受光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杂交得到油麻鸡F1代,再利用油麻鸡F1代母鸡与拜城油鸡公鸡回交得到油麻鸡F2代,在圈养环境下将油麻鸡F2代与父母代良凤花鸡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麻鸡F2代18周龄(120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87.94%,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3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119.48枚,F2代母鸡平均体重为2183g,公鸡平均体重为2935g;父母代良凤花鸡26周龄(182日龄)开产,最高产蛋率为79.01%,70%以上产蛋率维持4周;35周龄蛋平均重为59g,到44周龄每只平均产蛋量为78.29枚,母鸡平均体重为3 394g。通过比较可知,油麻鸡F2代除蛋重和体重比父母代良凤花鸡轻外,其他性能均高于父母代良凤花鸡,同时将油麻鸡F2代产蛋性能与纯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比较,油麻鸡F2代比纯种拜城油鸡体重、产蛋性能均高。  相似文献   

17.
李志贤  陆桂荣 《中国家禽》2002,24(13):30-32
樱桃谷肉用种鸭的适宜开产周龄是21~22周龄.肉用种鸭的预产期一般是指从17~25周龄产蛋率达5%这一阶段,这段时间是种鸭从育成期向产蛋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不仅体重仍在增长,生理上也发生着急剧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着全期的产蛋性能,因此,肉用种鸭预产期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仙湖 3号鸭第 9世代B系核心群 40个家系 2 2 4只母鸭的个体产蛋实测数据 ,统计分析了开产日龄对部分产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开产日龄增加 ,其初生蛋重总的来说呈增加趋势 ;初生蛋重大的 ,其 36周龄、 58周龄的蛋重也大。另一方面 ,母鸭 1 50d产蛋数与开产日龄之间呈曲线相关 ,拟合的回归方程为 :^y =0 1 39x3- 2 891x2 +31 5 535x +1 1 7 82 ,拟合度R2 为 0 867,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樱桃谷肉种鸭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44周龄樱桃谷肉种鸭4 9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32只(公鸭57只,母鸭275只)。5组试验鸭分别饲喂蛋氨酸水平为0.34%、0.38%、0.42%、0.46%和0.50%的试验饲粮(代谢能均为11.29 MJ/kg)。试验期为14周(44~57周龄)。结果表明:饲粮蛋氨酸水平对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增加,合格蛋率呈线性降低(R2=0.878 0,P<0.05),产蛋率呈二次曲线增加(R2=0.989 9,P<0.05),在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2%时产蛋率达到最高(89.4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不合格蛋率和小蛋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增加,双黄蛋率呈线性降低(R2=0.954 7,P<0.05);小蛋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2%时达到最低(5.36%)。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只产蛋数和只产合格蛋数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2%时,肉种鸭只产蛋合格数最高(31.84枚)。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平均蛋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46%时,平均蛋重最大(93.70 g),受精率最高(92.98%)。本试验条件下,蛋氨酸水平为0.42%时,樱桃谷肉种鸭在产蛋中后期(44~57周龄)可获得较佳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