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采用抗生素是治疗子宫内膜炎常用方法之一,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药物残留,也可产生耐药性[1-3]。所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应用非抗生素类药物疗法的必要性。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催产素和氯前列烯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进行了治疗试验,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材料1.1试验牛选用西宁市郊区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63头作为试验牛。1.2试验药品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类药物在猪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维护生猪健康生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的应用需要科学规范,即根据猪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要合理规范用药行为,保证药物的使用效果能达标。基于市面上可用抗生素种类有很多,本文主要对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常见不良反应、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防治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调查内蒙古赤峰、通辽地区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K-B法分析来源于鹅、牛和猪等患病动物分离出的46株大肠杆菌对13种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鹅源和猪源大肠杆菌对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达95.2%和93.3%;牛源大肠杆菌对盐酸沙拉沙星、恩诺沙星和盐酸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0.0%。多重耐药性结果表明,患病动物的大肠杆菌以6耐(23.9%)为主;牛源大肠杆菌则以7耐(40%)最多。总体耐药谱型以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硫酸新霉素为主(24.4%)。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均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因此不但要求养殖人员学会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同时研究开发逆转耐药性的新药物或对抗生素类药物有增敏效用的新药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禁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目前,抗生素滥用易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出现耐药菌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抗生素会对动物机体带来损害影响动物机体生产性能,降低养殖场户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1抗生素的使用我国临床治疗上,有乱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仅使用剂量较大,还存在配伍混乱的情况。配伍混乱就会发生配伍禁忌,产生毒副作用,同时还会培养出耐药性极强的细菌,这样不利于今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若情况严重还会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我国对地塞米松的使用未进行严格控制,若猪患有感染性疾病,就会使用,同时剂量也会逐渐增加。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肿瘤以及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的眼部炎症,或是严重过敏  相似文献   

6.
<正> 国内外对奶牛配后数小时内,宫注适量抗生素提高情期受胎率的报道较多。常用抗生素有青、链霉素和四环素,这类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影响奶牛受孕。笔者应用一种新型、高效而低价的防腐消毒药—Lugol液,据荷兰繁殖专家Drik Jourmee介绍,  相似文献   

7.
周金慧 《中国蜂业》2012,(6X):65-65
<正>自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抗生素开始在养蜂业中逐渐得到广泛使用。蜂农主要使用磺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和硝基呋喃类等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蜜蜂的美洲腐幼病和欧洲腐幼病,这也导致了抗生素在蜂蜜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8.
牛奶中TEM1型β-内酰胺酶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中存在的抗生素残留是影响牛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来源主要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簇药物.近来出现了一种声称能分解抗生素的"抗生素分解剂"-TEM1型β-内酰胺酶.该酶能将青霉素类药物降解,将"有抗奶"变为"无抗奶"[13].但该酶只是将青霉素类药物水解,而不能将其完全除去,水解产物仍存在于牛奶中.  相似文献   

9.
<正>氨基糖苷类兽药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其疗效好、使用范围广,在畜牧业养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残毒性也是非常大的,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危害。现就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应  相似文献   

10.
<正>耕牛的阳虚宫寒性不孕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使耕牛产犊量大幅降低,严重地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在本病的治疗上多采用激素和抗生素类药物,但易产生耐药性而使疗效降低,且有药物残留及畸变等毒副作用,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国际上已对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作出了严格控制,并大力倡导使用高效无害的中草药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艾附暖宫散配合针灸治疗耕牛阳虚宫寒性不孕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肠杆菌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指导临床及生产用药,对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杆菌是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氯霉素和强力霉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次选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亦可用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养殖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感染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多种抗生素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曾创造了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革命,规模养殖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动物的生产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所产生的负面效益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及畜禽产品中的药残直接危害人体健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动物产品无害化生产要求,禽蛋中抗生素的残留标准是零检出,这就要求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在养殖中应用抗生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目前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情况下动物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养殖业对抗生素应用较为依赖,养殖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加大了动物疾病防治的难度,更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产品中药物的残留使人类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产生"超级病菌"。近年来,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产生机制、体内外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为评价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效学指标和在兽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生产实践证明,同时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或者消除药物的副作用,还可以降低耐药性产生的概率。然而,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容易出现毒副作用,甚至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如果对蛋鸡同时选用2种抗生素,很可能导致其在蛋鸡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产生一定的作用,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给蛋鸡使用药物时,要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药物对蛋鸡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今猪病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尤其是多病原混合感染甚至部分病因不明,依靠疫苗不能解决问题,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食品安全的要求、限制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消毒在养猪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现将养猪场消毒工作应注意的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对江苏省肉鸡养殖现状以及治疗用抗生素和替抗产品应用状况的影响,对全省肉鸡养殖主产区6个市(区)376个不同养殖规模肉鸡养殖场的出栏量、养殖品种和饲养方式、禁抗后临床主要问题、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黄羽、白羽肉鸡养殖各占一半,主要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消化道疾病增多,占比50.9%,其次为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41.0%),且不同养殖品种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肉鸡养殖场治疗用抗生素涵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9大类,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44.83%)及其组合产品(33.33%);85%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控制在1元/只以内。研究表明,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养殖中消化道疾病发生率最高,治疗用抗生素使用类别多,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及其组合产品,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在1元/只以内。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肠道寄生原虫病,对雏鸡的危害尤为严重。在密集饲养的条件下,一次暴发常造成毁灭性灾害。我国以往多使用磺胺类、抗生素及硝基呋喃类药物防治球虫病。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已产生了具有耐药性的球虫株。据北京地区调查,原对鸡球虫颇有疗效的呋喃类药物,1976年有效率仅为30%左右。近年来国内也合成了许多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19.
娄彬 《兽医导刊》2020,(8):22-22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严格意义上讲它只能是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抗生素是广义的抗生素,即包括人工合成类药物的抗生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兽医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且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对人类健康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