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又叫“田场生物处理”,就是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来降低耗氧量,去除有害物质,达到处理污水和农业增产目的。但是如果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可能使土壤板结或造成盐渍化。为了解决因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农田而出现土壤恶化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在污灌区和下湿地进行了利用城市垃圾提高污水田场生物  相似文献   

2.
白银市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白银市污水灌溉区与沿黄灌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了污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表明污水灌溉区农田Cr、Cu、Pb、Zn、Cd、As、Hg、F等有害物质已严重超标,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对污水灌溉控制和污染土质改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与对照土壤相比,多年污灌的土壤,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较差,说明这种净化能力受其容量所限。土壤可净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如BOD和COD,但对污染较重的排污河水,只通过土壤净化还不能使其达到地面水标准。土壤对污水中某些重金属亦有净化作用,但污灌后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沈抚污水灌区的矿物油污染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壤、植物对有机污水自然净化的机能,进行污水灌溉。在净化污水的同时,利用污水中肥料成分及水利资源,发展农业,减轻环境污染是污水灌溉的目的。 目前工业发达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与农田退水面源氮磷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解决此类污染的代表措施——“生态净化技术”的发展广受关注。本文从技术发展、技术标准、技术体系三个角度切入,对农村生活污水与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生态净化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技术发展从分析和介绍当前热门生态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开始,通过调研整理这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梳理其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归纳出当前生态净化技术应用所面临的困难。当前相关部门对生态净化工程的监管仅关注出水水质的达标率,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及意见调查反馈。在技术标准方面,本文梳理了关于已发布实施的生态净化工程的的系列标准,认为应引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以完善我国生态净化工程的评价体系。在技术体系方面,以生态净化技术的拦截性和修复性为依据对单一技术进行分类,并分别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退水提出了对应的技术联用体系。  相似文献   

6.
滇池北岸城郊农田生态沟渠构建及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出一套适宜农村地区居民-农田混合类型污水处理方案。[方法]依据生态学原理,对滇池北岸梁家村原有农田沟渠进行生态学改造,扩大沟渠生态容量,强化其污水净化功能,并对其净化效果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对TN,TP,COD的平均浓度削减率,添加微生物的生态沟渠分别为70.3%,66.6%,73.7%,未添加微生物的生态沟渠为48.3%,60.6%,58.0%,而传统渠渠则为30.1%,23.8%,18.4%。[结论]农田生态沟渠不仅污水净化效果显著,而且不另占用土地,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污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累积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污水水质、土壤类型、作物类型等因素对土壤中重金属累积和迁移特性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污灌区农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过对天津市耕地地全面调查,弄清了污灌区的分布,对农田土壤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土壤受到了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由于农时操作过程中用污水灌溉、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以及矿区排污等途径造成农田土壤遭受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硝酸盐以及有机氯残留等污染。通过种植超积累植物(包括农作物的某些品种及某些野生植物)或者通过有益微生物处理土壤、拌种等、采用有机酸、石灰等化学物质和多种有机物质等不同途径,对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均可收到良好的净化改良效果。同时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应用前景以及保证效果的调控原则,并强调综合技术合理搭配应用收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一、污水喷灌技术 利用污水喷灌是将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结合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同时又是一种开源节流的灌溉方式。喷灌净化污水,就是将污水喷洒在田里,利用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成分,并使部分水蒸气散到大气中,部分水经土壤净化后渗透泄出再利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耿暖  王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63-13764
河北省污水灌溉区普遍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以镉累积较为普遍。阐述了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污水喷灌技术利用污水喷灌是将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结合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同时又是一种开源节流的灌溉方式。喷灌净化污水,就是将污水喷洒在田里。利用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成分,并使部分水蒸散到大气中,部分水经土壤净化后渗透、析出再利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分析ClO2在净化畜禽污水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lO2浓度对污水中COD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其原因与ClO2对污水中有机物取代基的选择性有关。ClO2对畜禽污水中的硫化物、大肠杆菌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可使这3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阈值以内,净化后的畜禽污水可用于农田玉米灌溉。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农田灌溉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就污水灌溉的现状及其对土壤、作物、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综述,力求为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污水灌溉农田,是近代国内外科研工作的一门新课题。从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工厂按标准排放污水、农业、水利、城建、卫生部门密切协作,加强科学管理,积极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环境,减轻河道污染,而且可以改良土壤,节约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增产粮食。但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必须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利用污水灌溉,必须因地制宜,综合经营才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污水上部覆土层种植作物,可以达到土地综合利用的目的。为了研究污水土地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利用地下升流式高效土地自然净化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设施,从土壤微生物学的角度对系统顶部覆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对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大幅度增加,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逐渐减少;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污水土地处理有利于提高覆土层的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地下升流式高效土地自然净化技术可以在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污水灌溉条件下Cu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移及其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分析污水灌溉条件下Cu在我国7种典型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趋势及其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试验用添加含有Cu(20 mg·L-1)的人工污水以相当于水作4年、旱作10年的灌溉量(20 L)进行土柱淋溶实验,并应用Hydrus-1D软件对Cu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黑土、黄潮土和黄绵土对Cu的吸附性能很强,淋出液中Cu浓度低于地下水水质Ⅱ类标准,污水灌溉风险较低,进入土壤中的Cu主要积累在0~5 cm表层,确定性平衡模型(DEM)可以对Cu在黑土、黄潮土和黄绵土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进行拟合;红壤、灰潮土和2种水稻土对Cu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进入土壤的Cu含量超过了土壤对它的吸持固定能力,Cu在较短时间里即可穿透土体,对地下水及环境造成潜在危害,污水灌溉风险较大,化学非平衡两点模型(TSM)对Cu在红壤、灰潮土和2种水稻土中的运移有较好的拟舍效果.从Cu在不同农田土壤中的迁移分布及拟合过程来看,土壤对Cu的吸附性能是决定Cu在土壤中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它从宏观上决定了Cu在土壤中迁移、积累的全过程,也是导致污水灌溉条件下Cu在7种农田土壤中迁移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受农用品投入、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水农灌及大气沉降等因素影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农产品安全等问题愈发严峻,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成为中国农业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中国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从有机、无机钝化材料、土壤钝化健康技术出发,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修复技术进行深入梳理、分析,提出目前农田重金属土壤修复中存在的主要关键瓶颈问题,从有机、无机联合钝化、绿色农产品投入、土壤质量健康提升等方面进行展望发展趋势,为土壤重金属逆境的生态治理、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土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重金属污染主要源自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及农用物资的广泛使用等。由于土壤中的重金属难以降解,容易蓄积且毒性较大,不仅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还可能随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整理了国内外常见的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阐述并分析了各项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各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修复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伟 《湖南农业》2007,(12):22-22
①农户比较分散时,将生活污水汇集至厌氧发酵池,污水中有机物经厌氧发酵池分解后流经植物-土壤渗滤系统,使污水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