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点林区,其场级森林采伐限额确定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森林永续经营利用的宏观战略问题。本文以樟岭林场的Ⅱ类复查资料为例,提出分区经营,实行综合采育法,进而科学地论证其森林采伐限额,为确定场级森林采伐限额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松花江林管局方正林业局曙光林场为例,采用分区经营理论,以实施综合采育法为前提,论证其森林采伐限额为21800m3。并鉴于50000m3蓄积的初始消耗,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做出限额采伐量5年逐渐过渡到位的具体规划。为确定场级森林采伐限额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当前深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主要是为了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分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森林采伐率是影响森林资源重要指标之一。森林采伐率的大小能够直接影响森林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所以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好森林采伐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森林采伐率出发,运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得出有关最优采伐强度的优化模型,对于不同树种,只需将相应的数据代入,就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等有效的方法,得出来相应的最优采伐强度值,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利用提供可计算的最优采伐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微环境的主要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内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影响,指出采伐作业对森林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采取适当合理的规划措施,就可以降低这些不利的影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探索生态型的森林采伐作业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森林保护与森林采伐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科学处理森林保护与森林采伐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发挥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创造森林社会效益、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探讨森林资源与森林保护两者的关系,探究科学合理的森林采伐方式,提出森林保护与森林采伐的正确理念,为国内森林保护与森林采伐提出理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碧文  张运杰  刘艳 《森林工程》2000,16(3):13-14,58
本文着重从森林景观角度出发,探讨了不同森林采伐模式对作业迹地森林景观的影响。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业地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套评价标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楔形采伐为一种既维持生态景观又兼顾木材生产的采伐方式,且对森林景观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松花江林管局方正林业局曙光林场为例,采用分区经营理论,以实施综合采育法为前提,论证其森林采伐限额为21800m^3,并鉴于50000m^3蓄积的初始消耗,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做出限额采伐量5年逐渐过渡到位的具体规划。为确定场级森林采伐限额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当前深森林采代限额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森林采伐后的伐区蓄积量鉴定结果与其实际蓄积量的误差产生原因及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正确评估森林采伐伐区蓄积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司法认证及定罪量刑、林业资产评估等方面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加强森林采伐管理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郦振平森林采伐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森林的更新、生长和多种效能发挥等问题。对森林采伐的控制和监督,实行限额采伐,做到采育结合,永续经营,是林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采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估法对核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影响采伐限额的核减指标关联程度,获得影响采伐限额的核减指标关联度排序,对采伐限额的具体编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参与式调查法,对河北省几个典型国有林场的森林采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河北省国有林场森林采伐存在限额不足,采伐类型过多,采伐审批手续复杂,监督检查难以落实,指标分配不透明、下达时间晚等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河北省国有林场要以森林经营方案控制采伐限额、取消消耗结构,简化采伐类型、引进林业专业人才,加强采伐管理和优化抚育采伐等方面改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采伐是人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森林景观和森林的生态结构影响具大。过去的采伐方式大多以皆伐为主,严重地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破坏了原有的森林景观,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大大降低;目前采用的择伐方式,由于忽略了森林生态的保护,更没有进行科学地采伐论证,所以对森林生态系统也具有较大的破坏。综述了生态采伐的必要性,探讨了生态采伐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关系,对森林采运理论的研究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森林采伐限额监督检查方法刘建华,张文纲,李广兰(吉林市林业局)过去,有些林业企业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过程中,忽视和淡化了森林采伐限额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对森林采伐限额的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规范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手段。为此,我们根据吉林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回顾安徽省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立足安徽省森林采伐管理改革现状,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和管理特点,研究探索了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的变化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国有林场执行森林经营方案中制订的采伐规划的现状出发,探讨正确执行采伐规划的技术措施,提出采伐规划应当以采伐面积和蓄积双重因子进行控制,实际采伐量与规划采伐量之间允许的误差值以及正确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森林采伐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尺度分割技术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土地的分类及森林采伐信息提取。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中,采用图像分割——基于规则的分类——基于分类的分割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在综合最优分割尺度下,用最邻近分类器对SPOT5影像进行分类;采用两期图像特征比较,提取森林采伐区信息,并结合二类调查成果和伐区设计资料,使用交互式补充判读和修正。结果显示:研究区各地类的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对森林采伐图斑判读的加权综合正判率达到90.8%,其中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92.8%,非皆伐图斑个数正判率83.3%。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进行森林采伐监测,研究结果为提高森林采伐限额监测效率、采伐区识别准确度和面积估算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样本抽取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样本的抽取方法,阐述所抽乡镇林分因子对推算林木采伐总量的影响,并提出改进乡、村样本的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唯物辩证法度的原理应用到森林采伐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对于如何认识和掌握森林采伐的度提出了五点:①把握森林采伐度的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把握森林采伐度的联系性,切忌片面性;③把握森林采伐度的内在统一性,切忌盲目性;④把握森林采伐度的条件性,切忌形而上学一刀切;⑤把握森林采伐度的动态性,切忌凝固化。  相似文献   

19.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工作 ,是采伐更新管理的基础 ,是坚持合理采伐更新 ,控制限额采伐和正确进行资源资产评估 ,防止国有资源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文章就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质量问题 ,提出了强化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质量管理应采取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森林采伐是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整体功能的关键措施。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原则、范围、单位、方法与技术,以期为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