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发生率较高,一方面不利于高校畜牧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安全隐患,对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有效控制高校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首先对人畜共患病的相关理论展开了概述,继而详细分析了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的特点以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峰  张坤 《吉林畜牧兽医》2020,(1):122-122,124
在畜牧养殖领域中,禽畜疫病的防治是关键。对于发生的传染性疫病或者重大疫病,为了明确疫病种类,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然而,保护措施不力、实验室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人畜共患病出现,对畜牧兽医以及高校的畜牧专业师生都会构成威胁,这对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本文从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如何进行畜牧兽医实验室人畜共患病防治,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畜牧技术日益走进广大养殖户。目前,广大养殖户对人畜共患病、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迫切需要知道自家所饲养动物是否存在人畜共患病、所进行的免疫是否达到标准、是否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何时再进行免疫等。基于此,柳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近几年广泛深入开展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笔者将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与同行共享、探讨。  相似文献   

4.
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动物疫病预防和人畜共患病控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和政县兽医实验室建设实际情况,就如何有效提升县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诊断技术水平的主要做法作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畜共患病主要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除了可以将动物作为宿主之外,还可以将人作为宿主。近年来,我国已经出现了好几种新增的人畜共患病。许多畜牧站的兽医因与畜禽接触较多,感染人畜共患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为了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本文主要对人畜共患病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危害、种类、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原因、防控措施、处置原则等几方面阐述了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6,(3):56-56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拟定于2006年5月中下旬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是涉及人畜共患病领域的3家国家级学会首次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目的是增加卫生和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共同研讨人畜共患病防治的策略和手段,促进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畜牧兽医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防控人畜共患病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近年来,因动物染疫、动物性食品污染而造成人畜共患病、食源性疾病不断发生和流行,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不断出现,使畜牧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本文通过探讨兽医公共卫生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就如何加强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确保人民健康生活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畜共患病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会对畜牧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如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概述了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流行现状及危害,并针对一些重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SARS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加以阐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畜共患病的暴发与流行不仅危及人类健康,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给当前畜牧产业发展遭受严重的打击,甚至造成全球社会经济动荡.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不仅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减少畜牧经经济损失,更有益于更好更快的发展畜牧业.  相似文献   

11.
畜牧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承担着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近几十年来,全球出现的重大传染病与动物离不开关系,人类的传染病有很多是来源于动物。在新发的人类传染病中,从动物感染到人类的病原体占比达到了75%~80%。据统计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中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有130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家禽》2008,30(11):51
为做好地震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农业部前方抗震救灾专家组与卫生部前方抗震救灾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会商灾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人畜共患病发生。目前,农业、卫生两部门联动,共同开展灾区环境消毒工作。农业部专家组会同四川省畜牧食品局,从省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抽调25名精干力量,从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挑选80名畜牧兽医专业志愿者,成立3个防疫小分队和1个后勤保障组。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中国动物保健》2012,(4):I0001-I0001
“人畜共患病”属于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其饲养的畜禽之间存在共患疾病,但人与野生脊椎动物之间也存在不少共患疾病,后者甚至在猛恶程度上甚于前者。因此,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畜共患病”这一概念扩大为“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与传播的疾病。虽然“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医学界已不再使用,但在畜牧兽医行业,是指人类与畜禽之间的共患疾病,所以仍多沿用旧称“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畜共患病疫情复杂,防控形势严峻,为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全保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榆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榆树市牧业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控措施,扎实抓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全市对布病、结核、炭疽等人畜共患病采取"监测、扑杀、消毒、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布病、结核、炭疽等人畜共患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野生动物疫病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临的人畜共患病形势严峻,目前在我国范围内,传统的人畜共患病呈上升趋势,世界上的新发人畜共患病在我国已有发生,部分还未传入我国的新发人畜共患病也已经在我国周边国家流行。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正在加大,要控制人畜共患病在人间的流行和传播,主要还要从控制人畜共患病在动物间流行传播入手。政府应建立人畜共患病防控机构,建立跨专业领域的疫情通报机制,实现跨学科跨部门与地区间、国际间的整体合作,加强动物疫病的检测、监控,加强技术储备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2006年5月18~21日,由中国科协、卫生部联合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协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承办的“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是迄今我国第一次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共同参与探讨防控人畜共患病的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多专业领域人员参与,是我国人畜共患病领域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会议。本刊将陆续刊登研讨会部分精选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曹凯云)11月9日,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和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北省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本次会议以"‘同一健康’理念下的人畜共患病防控"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融合,共同探讨我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策略和对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病防治所所长孙印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路广计分别作了《河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与防控对策》和《畜  相似文献   

17.
兽医实验室不仅担负着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责任,还是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寄生虫病等人畜共患病检测的主战场。因此,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关系到动物疫病防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融合,由中国科协、农业部、卫生部共同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2日-25日在江苏泰州召开。研讨会协办单位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单位是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动物传播给人类并引起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可对人体健康、畜牧生产、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危害[1]。2009年1月,农业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人畜共患病名录》,共收录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26种人畜共患病,且新的病种仍在不断被发现。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在进行畜禽防疫、治疗、动物产品检疫及化验室血清学检查等相关工作时,不免接触到动物、动物产品、血样及各种动物送  相似文献   

20.
食用动物的沙门氏菌感染与食品工业和公共卫生密切相关。沙门氏菌病是主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可通过许多指标判定其危害,检查部分指标,可确定其危害程度。本文是评述1975—1983年英国的有关报告。1975年的资料基于英国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的月份报告,以后各年的资料来自于《人畜共患病》杂志。为了能与原来的调查加以比较,这些资料仅局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沙门氏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