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圆环病毒病在许多规模猪场普遍存在,市场上圆环病毒疫苗种类有20多种,猪场应如何选择疫苗来做好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许多猪场非常困惑的问题。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针对性地从疫苗的选择、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何控制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等几个方面提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基因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用PCR方法从6株PCV2江苏分离株(YZ60615,YZ60721,YZ70717,TZ60607,TZ60804、YC60711)中扩增出相应的全基因组DNA片段。按常规方法克隆,获得6个含有相应片段的重组质粒。序列测定结果表明,6株病毒的基因组大小均为1 767 nt,与GenBank中已发表序列同源性为94.6%~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6株江苏地区的病毒与浙江株(AY678532,AY691169,AY510375)、福建株(DQ180393)、江苏株(DQ104422)亲缘关系较近,与多数中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并形成较大的一簇,而与美国株(AF264041)、加拿大株(AF086836)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为临床上能鉴别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野毒株和疫苗株,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EDV疫苗株ORF3基因序列,在245~293位缺失区域两侧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快速鉴别和诊断PEDV野毒株和疫苗株的RT-PCR方法,即PEDV野毒株、疫苗株基因组中分别可扩增出长度为282和233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博卡病毒、猪伪狂犬病毒核酸扩增均为阴性;对PEDV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455拷贝/μL和396拷贝/μL。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区分PEDV野毒株和疫苗株,而且能够鉴别发病猪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有效地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PRRSV的分离及与疫苗毒细胞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Marc-145细胞在临床上分离到的一株猪繁殖-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命名为J株,井将其与另外两株疫苗株A和B进行细胞培养特性和致病性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对于疫苗毒来讲,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长.细胞病变各异,细胞液浑浊,并且其半数细胞感染量比疫苗毒要高1000倍左右.研究表明该临床野毒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力较强,培养的毒力也较高,同时两株疫苗株的TCID50明显低于J株,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在PRRSV疫苗生产过程中时刻监控疫苗的毒力和病毒含量,一方面防止病毒毒力返强,造成人为的散毒,另一方面要保证疫苗中病毒的含量,防止生产的疫苗的病毒量达不到免疫要求,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得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陕西杨凌株,测定病毒滴度(TCID50),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为研制针对性更强的PCV-2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经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中、分离病毒并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电镜观察,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乳化工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油包水剂型灭活疫苗的稳定性因素,以提升猪圆环病毒疫苗的质量,分别对圆环病毒抗原pH值、乳化剪切机转数、乳化时间进行筛选,并以疫苗黏度、粒径、保存温度评价疫苗稳定性。结果表明,抗原pH值为7.0~7.5时疫苗稳定性较好;剪切机转数越高,乳化时间越短,乳化效果越好,样品稳定性较高;在一定的时间内样品随乳化时间的延长,样品稳定性增强,但黏度不断增大。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抗原pH值7.0~7.5,剪切机转数19 000r/min,乳化时间8min乳化的样品稳定性好,黏度合适,建议不同厂家在疫苗产业化生产时需调节抗原pH值至7.0~7.5,根据不同的乳化设备进行乳化试验摸索乳化剪机的转速及乳化时间,从而保证疫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H5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仍使用鸡胚培养的重组病毒灭活疫苗.为加深对重组病毒在鸡胚中繁殖适应性分子机制的理解,并获得在鸡胚中的高产疫苗候选株,以反向遗传技术构建了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SF/H5N1,并在鸡胚尿囊腔中连续传代.同时对第1、6、7和10代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和发生点突变片段的结构模拟.结果均表明,HA片段138位丙氨酸(A)向丝氨酸(S)的突变与重组病毒SF/H5N1在鸡胚传代过程中繁殖性能升高相关.对不同来源重组病毒LF/H5N1进行A138S突变,产生了相似的效果.并且,A138S突变未明显改变重组病毒的抗原性和对鸡胚的致病力.因此,A138S突变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候选株的鸡胚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在疫苗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离得到猪圆环病毒2型(PCV-2)陕西杨凌株,测定病毒滴度(TCID50),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比对,为研制针对性更强的PCV-2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经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中,分离病毒并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电镜观察,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测定分离毒株的TCID50,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分离得到1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株在PK15细胞上的TCID50为10-4.75。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与一加拿大分离株(DQ200735)同源性最高(99.4%)。【结论】 从陕西杨凌分离得到了1个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方法,根据猪伪狂犬病毒(PRV)全基因序列,并参照SA215、Bartha-K61疫苗株基因缺失位点特征,在单一检测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基础上,针对g E、g B和TK基因设计引物,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一次PCR检测能区分感染野毒株、疫苗株SA215和Bartha-K61,且与猪圆环Ⅱ型病毒(PCV-2)、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无交叉反应。多次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敏感度高,可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分别检测出CSFV强毒和疫苗毒。【结论】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SF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为猪瘟的早期诊断及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分离的犬瘟热病毒(CDV)株感染Vero细胞后提取病毒RNA,经反转录后,用犬瘟热病毒的1对引物扩增出融合蛋白融合区的基因片断。经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CDV-YZ-0101与CDV-YZ-0103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一致,与CDV-YZ-0102、CDV-A75/17、CDV-ONPPDV2、PDV1在核苷酸和氮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7.9%、92.9%、98.9%、76.2%、93.3%和98.9%、97.9%、98.9%、83.0%、97.9%,表明分离株和相关毒株的融合区基因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介绍了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猪免疫系统的损伤过程,其他病原对该过程的促进和诱导作用,刺激免疫系统影响病毒复制和临床病例发生,综述了有关疫苗研究情况。国内外在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上有很多相关研究报道,可供借鉴。研究为探讨运用疫苗途径来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评估猪瘟活疫苗、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三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试验选取7日龄健康仔猪500头,分为A组(联合免疫组)和B组(单苗免疫组).A组在21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 mL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疫苗、2mL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1头份猪瘟活疫苗,在55日龄每头仔猪免疫1头份猪瘟活疫苗...  相似文献   

14.
猪2型圆环病毒福建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圆环病毒GenBank中登录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特征,设计引物对福建省某地疑似PCV2感染病例进行检测。对阳性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得到一株PCV2,命名为FJ11株。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研究员主持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LG株)",经过10年的科技攻关终于获得成功。该疫苗新兽药注册近日通过了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评审,获得了二类新兽药证书。疫苗毒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三农动态     
《新农业》2010,(12):9-12
"猪圆环病毒"疫苗批准上市 2010年9月,农业部批准我国自主研发的"猪圆环病毒"疫苗作为国家级二类新兽药上市。此疫苗由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打破了进口疫苗垄断市场的格局,大大降低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成本。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可显著改善猪场的生产能力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新城疫病毒(NDV)LaSota疫苗株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究,了解该病毒的准种分化情况,运用鸡胚极限稀释法对NDV LaSota疫苗株进行传代纯化,选择病毒稀释度最高、血凝价较高的鸡胚尿囊液作为传代接种物,传至第5代,RT-PCR扩增序列,测定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阐述LaSota疫苗株准种分化情况,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场实际临床生产中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遂将某规模化猪场的一栋存在PCV-2感染的150头产房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头,试验组在14日龄免疫某进口PCV-2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对照组不免疫,并分别在PCV-2疫苗免疫前和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每组随机采血18头仔猪检测猪瘟抗体。结果显示:PCV-2疫苗免疫前两组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猪瘟疫苗二免后30天,试验组的猪瘟抗体平均值和猪瘟抗体离散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表明,PCV-2的感染会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在PCV-2阳性猪场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能够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主要方式,PCV-2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兽医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商品化PCV-2疫苗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嵌合病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其中PCV-2灭活疫苗已在我国规模化猪场中广泛使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类PCV-2疫苗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制与PCV-2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劲松  吴涛  李金祥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7):3397-3404
对主要用于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国内高致病禽流感流行株的主要分支情况作一介绍。随着病毒抗原性的不断变异,疫苗毒株也需随之进行更换,因此必须使用匹配相应分支的疫苗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目前国内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的生产现状是共有10家生产企业,其中2个厂家采用悬浮细胞工艺生产,其余8个厂家均采用鸡胚工艺进行疫苗生产。笔者根据企业上报的产品批签发报告情况,以2016年至2017年农业部规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为例,着重从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两方面对4家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共计488批次产品的批签发检验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从Re-6株、Re-7株、Re-8株不同组分效价的比较可以看出,所有批次疫苗抗体效价几何平均滴度(GMT)至少高于国家标准1个滴度以上,而Re-6株和Re-8株组分抗体效价(GMT)高于国家标准2个滴度以上。虽然产品的效价都超过了国家标准,但抗体水平还是参差不齐,较高产品的3个组分抗体效价(GMT)比较低的要高出1.5个滴度以上。各生产企业产品批间差异较大,这虽有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和优化的因素,但对于相近批次产品批间差异出现较大差异,则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并不十分稳定。4个企业在2017年生产的疫苗各组分抗体效价GMT整体水平均比2016年有所提高,说明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和优化,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严格把关。我国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含有的甲醛和细菌内毒素是造成疫苗副反应的直接原因,因此通过生产工艺改进,降低疫苗中甲醛和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可以降低疫苗的副反应。核酸疫苗是当前禽流感疫苗研究发展的前沿技术,是现阶段禽流感疫苗硏制中最具理想前景的疫苗,也是禽流感疫苗研究的一大热点。另外,具有交叉保护性的广谱免疫原性的通用疫苗可以有效的解决抗原漂移这一难题,是现阶段流感疫苗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