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出现后的20多年,它仍然是一种对养猪业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猪病。PCV2的商用疫苗在2006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在减少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提高产量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PCV2在猪场猪群中的流行性和败血症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又使PCV2的流行性上升。本文将评论PCV2疫苗领域最新热点的话题,包括比较商用疫苗的免疫效果、现有疫苗对新型毒株的免疫效力、自然感染和接种疫苗在免疫力上的差异、目前PCV2疫苗研究模型的局限性以及新型试验疫苗的研究新进展。讨论也是在未来PCV2可得到净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出现后的20多年,它仍然是一种对养猪业有重要经济影响的病原体。PCV2的商用疫苗在2006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在减少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和提高产量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PCV2在猪场猪群中的流行性和败血症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新变异毒株的出现又使PCV2的流行性上升。本文将评论PCV2疫苗领域最新热点的话题,包括比较商用疫苗的免疫效果、现有疫苗对新型毒株的免疫效力、自然感染和接种疫苗在免疫力上的差异、目前PCV2疫苗研究模型的局限性以及新颖试验疫苗的研究新进展。讨论也是在未来PCV2可得到净化的前提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猪感染PCV2(圆环病毒2型)会损害机体免疫器官,导致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减少从而造成免疫抑制,周庆雨、王帅、Huang YL等研究也表明,PCV2感染会抑制免疫应答,降低疫苗免疫效果,甚至阻碍仔猪从奶水中获得母源抗体。但是,也有人认为PCV2的隐性感染对猪瘟、猪口蹄疫等免疫应答不产生抑制作用或者影响不显著,甚至有关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白介素-2(PoIL-2)嵌合重组表达质粒(rpcDNA3.1/PCV2-linker-PoIL-2)在猪体内的免疫效果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研制高效PCV2核酸疫苗,将35只10日龄健康仔猪平均分成7组分别以rpcDNA3.1/PCV2-linker-PoIL-2重组表达质粒或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的rCap蛋白进行免疫及免疫保护试验。共进行4次肌肉注射免疫,每次间隔2周;于第4次免疫后3周通过口腔和鼻腔途径感染PCV2细胞强毒。分别于第4次免疫后和攻毒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亚群的百分含量、排毒率和病毒血症阳性维持时间等指标以评价其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猪均产生了抗PCV2特异性ELISA免疫抗体,但rCap蛋白免疫组猪抗体水平较低;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对猪体的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显著优于rpcDNA3.1/ORF2质粒;在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或rpcDNA3.1/ORF2质粒中添加rCap蛋白对重组质粒免疫及免疫保护效果无明显影响。因此,选取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为下一步研制PCV2核酸疫苗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PRRSV与PCV2感染已成为公认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PRRSV可引起母猪生殖障碍及仔猪呼吸系统疾病,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PRRSV、PCV2感染均可引起猪免疫功能下降,使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在感染早期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十分明显,可造成许多疫苗免疫失效。有实验证明,经PRRSV感染的SPF猪对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猪瘟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猪,特别是近年来加上PCV2的感染,更加重了对猪群免疫功能的损害。专家指出,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病毒只要侵入猪群将会永远存在,并可随时激活。作者在文中针对目前猪群免疫力下降,疫病易感性增加的现状,较系统阐述了引起猪免疫抑制的PRRSV和PCV2两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抑制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控措施。以期对养殖企业(户)的安全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4,(9):87-89
本试验旨在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对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猪生产性能及免疫保护力的影响。将287头仔猪随机分为2组,一组于出生后14 d和28 d免疫107.0TCID50PCV2疫苗各1 mL,另一组不予免疫。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变化、断奶体重、保育后体重,并按时采血检测PCV2抗体。结果显示,在PCV2、PRRSV感染猪场,免疫组发病2头,死亡0头;对照组发病18头,死亡12头,免疫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在保育阶段增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PCV2疫苗免疫后能够较快地产生保护力。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4,(2)
<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的病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养猪场。原来认为猪在10~15周龄感染PCV2,当出现病毒血症时几乎所有的肥育猪都已感染。仔猪断奶前后免疫PCV2疫苗可有效地预防PCVD和降低PCV2病毒血症水平,但不能根除感染。既然疫苗免疫不能彻底消除感染,肥育猪还带毒,这表示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可能感染PCV2并且可能在子宫内或者分娩后传染给仔猪。因此,美国中西部的一个母猪养殖场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8.
正1猪圆环病毒病(PCV2)感染和免疫特点锗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仔猪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等多种疾病,临床上以PMWS最为常见。PCV2感染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抑制,研究发现PCV2不仅可以引起猪的原发感染,更严重的是对畜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造成其他细菌或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链球菌、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的并发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4):132-134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病原,在我国已广泛流行,哺乳期和育成期的猪最易感,病死率可达10%;PCV2具有空气传播、垂直传播、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等诸多特点,已经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PCVD在我国的发病和流行情况、科研单位对该疫苗的研究情况、动物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养殖户的使用情况对该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各研究机构、动物疫苗生产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猪PCV2地方流行株分离培养,研究开发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PCV2疫苗对我国的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单纯的PCV-2感染仅产生轻微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原并发或继发感染时,则病情严重和复杂。1流行病学猪是PCV的主要易感动物,病猪和带毒猪(隐性感染)是PC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道、肺脏、脾和淋巴结中,主要从鼻液和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PCV的传播途径:(1)接触感染,(2)空气传播,(3)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猪白介素-2(PoIL-2)嵌合重组表达质粒(rpcDNA3.1/PCV2-linke PoIL-2)在猪体内的免疫效果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研制高效PCV2核酸疫苗,将35只10日龄健康仔猪平均分成7组分别以rpcDNA3.1/PCV2-linker-PolL2重组表达质粒或PCV2ORF2基因原核表达的rCap蛋白进行免疫及免疫保护试验。共进行4次肌肉注射免疫,每次间隔2周;于第4次免疫后3周通过口腔和鼻腔途径感染PCV2细胞强毒。分别于第4次免疫后和攻毒后不同时间通过检测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亚群的百分含量、排毒率和病毒血症阳性维持时间等指标以评价其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猪均产生了抗PCV2特异性EI。ISA免疫抗体,但rCap蛋白免疫组猪抗体水平较低;rpcDNA3.1/PCV2qinker-PolL-2质粒对猪体的免疫和免疫保护效果显著优于rpcDNA3.1/oRF2质粒;在rpcD—NA3.1/PCV2-linkePolL-2质粒或rpcDNA3.I/ORF2质粒中添加rCap蛋白对重组质粒免疫及免疫保护效果无明显影响。因此,选取rpcDNA3.1/PCV2-linkerPoIL-2质粒为下-步研制PCV2核酸疫苗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周婷婷  刘帅 《中国猪业》2022,17(2):81-85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 rcovirus,PCV)包括PCV1、PCV2和PCV3以及新鉴定的PCV4。其中PCV1无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3多见于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和繁殖障碍症状的猪群,PCV4首次鉴定于患有呼吸道症状、肠炎和PDNS的病猪。由于猪圆环病毒通常造成PMWS、PDNS以及PRDC等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因此,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是初步诊断PCV感染的基础。实验室检测方法常作为临床上确诊PCV感染或PCV与其他猪病原体鉴别诊断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对临床上检测PCV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本文就猪圆环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汇总,以期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测圆环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属于圆环病毒科,是一种无包膜、环状、单链DNA病毒。猪圆环病毒属成员最初于2016年被报道,能够感染猪,其结构特征、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和猪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在之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本综述旨在总结PCV3相关研究在病毒基因组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和诊断方法方面的进展。PCV3在全球各年龄段的猪上均有检出,并与一系列临床症状相关,包括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繁殖障碍、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以及亚临床感染。实验性研究发现猪感染PCV3后成功地再现了多系统炎症,但并未暴发临床疾病。这些发现,再加上大量关于PCV3并发感染的报道,表明仅感染PCV3可能不足以导致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疾病。目前尚未充分阐明PCV3的发病机制,也未能确定促进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但已证实PCV3可在受感染猪的滋养层细胞、心肌细胞、皮肤脂肪细胞和神经元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复制。PCV3似乎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实验性和田间研究中,猪感染病毒42 d后会出现持续性毒血症就证明了这一现象,不过感染猪有强烈的体液反应。已经观察到宿主细胞因子谱...  相似文献   

14.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现已知有三个血清型,即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其中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感染猪可自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的免疫抑制性疫病;2016年10月,美国 Kansas州立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三大疫病之一。猪圆环病毒2(porcine circovirus2,PCV2)是该病主要致病原,其可引起猪机体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免疫失败。本文就PCV2发展史、流行情况、传播感染途径及混合感染等方面进行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1.1感染率高PCV(圆环病毒)对猪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的猪,部分怀孕母猪感染PCV2后,经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用PCV2人工感染后,其他未接种猪同居感染率达100%。可经鼻液、粪便等废物中排出病毒。PCV2常与细小病毒和PRRS混合感染。1.2PCV2感染的猪具有免疫抑制特性如淋巴细胞缺失,B细胞和T细胞的数量下降,淋巴器官中的T、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数量升高,因此PCV2感染的猪群免疫功能下降,使猪群对其他病体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研究发现,PCV2感染…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个基因保守的猪病原体。PCV2感染最早发生在子宫内的胎儿发育期间或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母猪以及被病毒污染的产仔环境而感染,其传播不受病毒血症水平或免疫水平的影响。PCV2及其抗体很容易进入初乳、母乳和口鼻分泌物中,但在这些液体中的抗体水平不会影响仔猪病毒血症的水平。仔猪在断奶时常已经感染PCV2或已有母源抗体。目前还不清楚早期PCV2感染或母源抗体的存在对疫苗免疫效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它们有可能受到PCV2相关疫病(PCVAD)的干扰。对怀孕前的母猪进行免疫,可使其血清、初乳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但加强母源免疫不会影响病毒向仔猪传播或母猪中的病毒量。在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2006年实施大规模免疫后,猪群PCV2流行率出现大幅下降,这说明PCV2或许可以根除。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5)
为了解我国猪群PCV2的感染现状,硕腾猪病诊断实验室在2018年12月份至2019年5月份对来自52家规模化猪场的各个生产阶段的4 384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检测了PCV2的抗体,以及对其中在生长猪阶段观察到PCV2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的10个猪场的4、10、16、20周龄随机抽取了196个血清样品,用qPCR方法检测了PCV2抗原。结果显示:我国生长猪群尽管都在免疫PCV2疫苗,总体上PCV2仍然在12周龄以后循环,少数猪场在哺乳期或保育期就感染。瑞圆安誖为首创的PCV1-2嵌合体疫苗,免疫后能诱导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接触病毒后能显著减少病毒血症,改善生产成绩。文章根据IPMA和ELISA抗体的相关性、4类母猪免疫程序下ELISA母源抗体调查结果以及瑞圆安誖的免疫特点,初步推荐了目前减小母源抗体干扰的生长猪免疫时机,并根据4个阶段的PCV2 qPCR检测结果进一步推荐了优化的PCV2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PCV是1974年在猪肾传代细胞系PK一15中发现的一种污染病毒,并不引起细胞病变效应(CPE),无致病性,被命名为PCVl,而后在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中分离该病毒。有致病性,被命名为PCV2。该病与猪的多种综合征有关,除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外,还可弓l起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orcine Dermatitisand Nephropathy Syndrome,PDNS)、猪呼吸系统疾病症候群、母猪繁殖障碍、肠炎等。已有研究表明,PCV2主要侵害猪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及机体抵抗力降低,干扰和破坏猪对其他疫病免疫抗体的产生和维持,从而继发其他疾病。目前该病几乎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所有养猪国家广泛存在,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CV2感染和免疫刺激作用在PMWS发生中起关键作用,母源抗体对PMWS发生有被动保护作用,通过对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进行PCV2免疫。增加母源性免疫和降低病毒血症的措施可以减少PMWS和仔猪的死亡。PCV2疫苗现在虽然已经在商业上应用,但因PMWS并非单独由PcV2引起,其必须与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等病原协同作用于免疫系统,才能够引起猪发病,所以疫苗对PCV2感染预防很难奏效,而且疫苗对PCV2复制和PCVD的诱导增强作用似乎依赖于疫苗佐剂的类型和疫苗的接种时间。因此,对该病的防控必须采取综合防治为主的技术手段。针对目前商用疫苗,人们进行了许多相关的免疫对比试验研究,对母猪在配种前后进行免疫注射,在发生过PMWS感染的猪群,应该根据PCV2感染的时间有目的地制定免疫接种方案,能够控制或者减少PMWS的发生。本文重点综述了PCV2的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并对目前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做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副猪嗜血杆菌(HPs)混合感染十分普遍,造成我国养猪业严重经济损失。本研究将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PCV2 Cap蛋白(BCap)和PCV2灭活病毒液(i PCV2),分别与HPs血清5型(HPs5)灭活菌液混合,加入水性佐剂混合制备成BCap/HPs5与i PCV2/HPs5二联灭活疫苗,进行猪体免疫保护试验。仔猪免疫保护试验结果为:两种疫苗免疫后均可诱导猪体产生PCV2和HPs抗体。免疫后35天用PCV2攻击,两免疫组猪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相对日增重(RDWG)与空白对照组相似,但高于攻毒对照组(P0.05);攻毒后14天,病毒血症明显低于攻毒对照组(P0.05);攻毒后28天剖解,腹股沟淋巴结PCV2载量明显低于攻毒对照组(P0.05),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攻毒对照组。免疫后35天用HPs攻击,对照组猪均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但两免疫组猪无明显临床症状;攻毒后14天剖检,两免疫组病理学变化方面相似,但明显轻于攻毒对照组。结果表明,BCap/HPs5与i PCV2/HPs5两种二联苗免疫仔猪后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