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颖鲤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颖鲤具有生长快,含肉率高,肉质好,抗寒力强,制种较简便等优点。当年颖鲤个体增重比双亲平均快47%,群体增重快109%。二龄颖鲤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快75.1%。在饲养家鱼鱼种池中,每亩套养当年夏花颖鲤鱼种40~100尾,个体重一般均可达1公斤,大者可达3~3.5公斤。其亩产量平均为75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以上。颖鲤含肉率为  相似文献   

2.
鲤鲫移核鱼与散鳞镜鲤杂交优势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试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 F_2?(以下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以下简称镜鲤),经杂交获 F_1(以下简称颖鲤)。当年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 47%,群体增重平均快 109%;二冬龄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平均快75.11%。颖鲤含肉率为74.58%,移核鱼和镜鲤为61.7%与72.21%。颖鲤和父母本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5%,17.37%和16.95%。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3.
湘云鲫(白鲫♀×四倍体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桂华 《淡水渔业》1999,29(9):12-13
研究了湘云鲫的生长特性及应用效益。当年和二龄的湘云鲫比双亲个体增重分别快1511—1963% ,1154—2535% ;当年湘云鲫个体增重比异育银鲫快 883—929% ,比彭泽鲫快1466—1584% ,比高背鲫快1978—2176% 。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红鳍笛鲷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齐鲁渔业》2002,19(7):11-12
2000年在深圳市进行了7个月网箱养殖红鳍笛鲷试验,个体增重48.4倍,群体增重29.1倍,平均成活率60.2%。商品率(0.4kg/尾)达98%以上,投入产出比1:1.70。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丰鲤在稻田生态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生产效果。结果表明,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8×本地江鲤早,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87%;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七群体稚鳖—成鳖阶段养殖性能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2,26(5):433-439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重/最小个体重比在黄河鳖最低,为5.6(♀)~8.3(♂),崇明鳖最高,为17.1(♀)~17.7(♂);从体重的变异系数看,也是黄河鳖最低。(4)7群体雌、雄性比总平均为:50.7%∶49.3%。雄性较雌性增重快8.4%(t>0.01)。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与建鲤增重相关的分子标记进行建鲤分子育种,实验在建鲤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基因上筛选了与增重相关的SNP位点.首先使用PCR扩增到2个建鲤FABP3基因,jlFABP3a和3b基因,两个基因均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3a和3b阅读框相似性为93%,编码133个氨基酸,相似性为94%,内含子长度和序列存在着明显差异.jlFABP3的系统进化和传统的分类地位一致.通过序列比对,在3a和3b上分别找到26和25个SNP位点.构建PCR-RFLP法检测了其中3个SNPs在建鲤群体中的分布,并与增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30G与检测群体雌、雄鱼鱼种阶段和雌鱼成鱼阶段增重显著相关(P<0.05),CC型个体增重显著快于CG型个体.G267T在5个家系中与雌鱼成鱼增重相关,在7个家系中不同基因型个体增重虽呈相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考虑G267T和C30G位点,则发现GGCC个体在雌、雄鱼增重均最大,在雌、雄鱼中分别比GGCG个体快17%和12%.GGCC个体在实验样本中占约9%,存在着较大的选育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稻田生态条件下,当年丰鲤比杂交鲤(散鳞镜鲤(?)×本地江鲤♀,未定名),禾花鲤、长鳍鲤个体增重分别快29.45%、42.38%、88.22%,群体增重分别快51.98%、48.33%、115.39%。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高邮市,对罗氏沼虾"南太湖1号"选育群体与未经选育的其它养殖群体进行了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群体在大塘养殖阶段具明显的生长优势,选育群体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分别比非选育群体高0.01907g/d、0.242%,d.选育群体的平均产量增加64.5 kg,增产20.6%;产值增加1 758元/667 m2(亩),增幅29.3%;利润增加1110元/667 m2,增幅53.6%;饲料系数降低6.76%,养殖成活率增加8.87%.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沼虾野生群体与多年自繁的养殖群体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再以杂交虾F1与野生虾进行回交,对养殖虾的种质进行改良.结果显示,正反交及其回交的虾苗产量高于双亲自繁的虾苗产量,分别比野生虾和自繁虾的苗产量高20.17%和25.61%,差异显著.获得的杂交虾F1及回交后代的主要经济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其中肥满度、头胸甲...  相似文献   

11.
1991年3月26日至11月14日,在湖北省梁子湖利用天然饲料资源进行网拦放养河蟹试验.在80ha 的网拦区内投放河蟹235.50kg、计32970只(7.14g/只),经过182d 的试验,捕获食用蟹1617.25kg、计9969只,个体平均规格162g,群体增重倍数6.87,个体增重倍数22.69,回捕率为30.24%,益本比为1.58:1.  相似文献   

12.
从1986至1990年,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松浦试验场,用本所培育的散鳞镜鲤与由联邦德国引进的德国镜鲤进行了品系间杂交,获得了一个形态与两亲本稍有不同,而生长等经济性状具有明显超亲优势的杂交种——松浦镜鲤。根据对体长、体高、头长、吻长、眼径、尾柄长和鳃耙数等16个可数、可量性状的测定。松浦镜鲤在头长、吻长、眼径、尾柄长和鳃耙数等5个性状上与双亲不同,而其它性状都界于双亲之间,体高、体厚偏向母本,而尾柄高、鳃耙数偏向父本。因此表现出头小、吻延长,眼径扩大,鳃耙数增加等有利运动和摄食,根据4年的池塘生长对照和抗寒、抗病测验,松浦镜鲤一至三龄鱼的越冬成活率分别比双亲高70.3%、116.2%和17.8%。池塘饲养成活率一至三龄鱼分别比双亲高10%、18.5%和14.7%。由于池塘成活率高,因此,群体产量一至三龄鱼分别比双亲高81.3%、63.6%和59.9%(三个池塘的平均值)。个体体重瞬时增长率一至三龄鱼分别比双亲快7.7%、6.5%和25.82%(三个池塘的均值)。含肉率比双亲均值高8.9%。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安徽省长江水系的姑溪河、南漪湖及虾蟹混养池塘中选择表型性状优良的个体作为亲本,开展3个主要青虾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和生产性能差异试验。3个群体的形态比例参数分析表明,青虾野生群体的体长、体质量、卵重、肥满度皆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抱卵虾)相比,虾蟹混养池塘群体(抱卵虾)可食部分的腹部趋于小型化,表现为退化现象,姑溪河群体(抱卵虾)的腹部较南漪湖群体(抱卵虾)的宽、长,姑溪河群体雌性具有一定的抱卵空间优势;姑溪河群体(雄性)的头胸甲占整个身体的比例明显较其它2个群体的宽、长(P0.05),其经济性状较南漪湖群体(雄性)差。3个群体繁育和子一代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漪湖群体的平均育苗量分别较姑溪河群体、虾蟹混养池塘群体高13.2%、45%;姑溪河群体子一代的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重率分别比虾蟹混养群体高24.7%、5.3%,60 d体质量变异系数比虾蟹混养群体低21.2%。本试验为青虾的选育和种内杂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同一批半滑舌鳎鱼苗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的雌雄比例和生长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整个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情况。在480d的养殖时间里,成活率在89%以上,平均体长46.5~51.8cm,平均体重520~621g。平均日增长0.85mm,日增重1.27g。雌鱼规格89.7%在350~750g,雄鱼规格66.4%在250~350g之间。在生产试验群体中,对不同规格的个体随机取样进行生物学解剖,养殖规格250g以下的全部为雄性个体,250~350g的雄性个体占53.3%,350~500g的雄性个体占26.7%,500g以上的全部为雌性个体。实验总计雌鱼数量为2703尾,雄鱼数量为853尾,雌雄比约为76:24。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差异,本实验利用家系标准化构建方法构建了选育群体、引进群体和近交群体家系,开展共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了三个群体的体质量、存活率和近交衰退情况.结果表明,选育群体收获体质量与引进群体、全同胞近交一代群体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60天收获时,选育群体比引进群体的体质量提高7.11%,比近交群体的体质量提高20.01%;选育群体和引进群体内不同家系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选育群体中增重最快的家系为6012家系,绝对增重率为0.29 g/d,比所有家系绝对增重率均值高31.82%,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61.11%,引进群体中绝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的家系为6008家系,分别为0.33 g/d和3.17%/d,比所有家系均值分别高65%和33.19%,比增重最慢的家系分别高230%和128.06%;存活率方面,选育群体与引进群体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近交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率提高12.74%.近交衰退结果显示,与选育群体及引进群体相比较,近交群体收获体质量生长性状的实际衰退百分比分别为16.68%和10.76%,近交系数每增加10%所引起的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6.60%和-4.30%,且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在收获体质量上差异显著(P<0.05);存活率性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近交衰退,实际衰退百分比分别为11.30%和10.54%.本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的后期选择育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泥鳅太湖群体为基础群体,采用混合选育方法进行了人工选育,对产生的混合选育F2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泥鳅混合选育F2代的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达到0.022g/d和0.036cm/d,比对照组提高了4.8%和2.9%。混合选育群体体重变异系数和体长变异系数分别比对照群体降低了9.8%和8.1%,经过一代人工选育,泥鳅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且群体规格趋于整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以大口黑鲈为母本、蓝鳃太阳鱼为父本,进行了远缘杂交实验,成功获得了杂交F1群体。大口黑鲈(♀)×蓝鳃太阳鱼(♂)杂交F1的胚胎具有正常的发育时序,在平均水温(22.5±0.5)°C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约49 h,受精率约为65%,孵化率约为21%。室内养殖10周,结果显示杂交F1日均增重1.55 g,饲料利用率为0.75,杂交F1与大口黑鲈(日均增重1.56g)具有相似的生长速率,且显著高于父本蓝鳃太阳鱼(日均增重1.07 g)。杂交F1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杂交属性,可数性状(侧线鳞数、背鳍、胸鳍和臀鳍数)和测量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测量性状)均介于双亲本之间;测量性状比少数偏向于大口黑鲈,多数偏向于蓝鳃太阳鱼,且部分性状比超越了双亲本。5S rDNA基因扩增和分析显示,亲本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各有2种类型的5S rDNA,杂交F1继承了双亲本4种类型的5S rDNA;4种类型的5S rDNA编码区序列(CDS,120 bp)高度保守;杂交F1与大口黑鲈的2种5S rDNA类型的转录间隔区(NTS)均包含1个"GCT"可变区(序列长度186~205 bp),而杂交F1与蓝鳃太阳鱼的2种5S rDNA类型的NTS则高度保守(序列长度分别为86和263 bp)。5S rDNA分析结果证实了杂交F1融合了双亲本的基因组。本研究为大口黑鲈远缘杂交育种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和苗种标准化培育方法建立16组金鳟(Oncorhyncus mykiss)日本品系全同胞家系。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分析不同家系不同时期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各组家系间平均体长、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5月龄阶段,J7家系增重最快,绝对增重率比全部家系的均值高38.83%,比增重最慢的家系J25高98.66%,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9月龄阶段,J7家系增重最快,绝对增重率比全部家系均值高25.93%,比增重最慢的家系J27高85.37%;12月龄时,J7家系增重最快,绝对增重率比全部家系均值高27.68%,比增重最慢的家系J25高58.27%,但不同月龄阶段各组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及体重值排序并不一致;金鳟日本品系个体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体长性状的变异系数,1月龄、5月龄、9月龄、12月龄体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34%、30.60%、27.91%、27.06%,体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4%、10.31%、9.91%、9.40%。在整个生长测量过程中,J7、J11、J15三个家系,无论是体长还是体重都表现出较优的生长速度和增长量,生长优势明显,可以判断J7、J11、J15家系为优秀家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选育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在洪泽湖围网48.4公顷水面,养成蟹28130.7公斤,平均581.2公斤/公顷,群体增重倍数3.01,回捕率92.2%,投入产出比1∶1.60  相似文献   

20.
在三座水库放养匙吻鲟并研究了其生活习性。三年的试验表明:匙吻鲟生长性能良好,2冬龄鱼平均个体达2.49kg,平均增重比池塘快2.54倍,成活率达到85%以上,适宜水库放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