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植物寄生线虫形态学特征,采用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检测方法,鉴定第十四师四十七团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种类。结果表明,15个供试根结线虫群体雌虫会阴花纹的形态特征与南方根结线虫的形态一致;特异性引物扩增检测结果显示仅有南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据此判断四十七团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群体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未发现与其它根结线虫复合侵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危害重庆市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于2020年,在重庆市潼南区、璧山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合川区、江津区等主要蔬菜基地利用5点取样法采集番茄根结线虫病根样品,分离根结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根结线虫雌成虫为白色柠檬形,雌虫会阴花纹接近圆形,线纹呈波浪形,没有明显的侧线,背弓高,呈梯形,顶部平滑,这些特征与报道的南方根结线虫形态特征相似;研究发现,根结线虫DNA只有用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对该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南方根结线虫的一段cDNA序列(Sequence ID:JK286281.1)一致性为93.75%。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研究中危害重庆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该研究结果对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害防治以及抗根结线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根结线虫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雄虫和雌虫的形态特征,明确了河北省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发生量很大,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50条/g,主要为害保护地黄瓜和番茄等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仅局部发生,北方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麻山药,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黄瓜,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发生量相对较少,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10条/g。  相似文献   

4.
陕西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特异性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锋  杨苗苗  孙娟  洪波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1):136-140
为明确陕西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的主要种类,利用已报道的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 (Neal.) Chitwood]、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ld & White) Chitwood]、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和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 (Treub)]的特异性引物,对陕西省20个县市区的24个样区的根结线虫进行PCR检测。样品中检测到了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大部分样区为单一种群为害,但个别样区存在2种种群。  相似文献   

5.
王惠  段玉玺  陈立杰  薛春生 《种子》2005,24(2):13-15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本文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黑豆品种小粒黑豆为父本,以高感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辽豆10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辽豆10号×小粒黑豆杂交组合的F2代大豆材料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供试的143个随机引物有92个产生了RAPD扩增产物,其中产生RAPD多态性的随机引物有25个.筛选到一个与抗大豆胞囊线虫基因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S 11700,此RAPD标记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优良的抗大豆胞囊线虫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8、设施蔬菜栽培根结线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单位名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名称:唐山市科技局评价日期:2010.12.29鉴定出危害唐山地区设施蔬菜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主。通过田间取样,分  相似文献   

7.
鲁西北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发现目前鲁西北区保护地蔬菜上发生为害的根结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占90%以上,引起多种蔬菜根结线虫病.相当感病或高度感病的蔬菜有黄瓜、茄子、番茄、西葫芦、西瓜、菜豆,在同一棚内连作高度感病蔬菜,株发病率可高达80%~100%,病根结指数大于40,造成减产30%~40%.采用阿维菌素乳油连续2年上、下茬4次施药,防治效果可达92.38%.  相似文献   

8.
谢德燕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57-461
为明确笔者实验室研制的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修复剂对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污染的温室番茄土壤的修复效果,该文用浅盘法分离土壤中线虫,鉴定并记录各处理及清水对照的线虫数量、根系根结率。结果显示:在5种稀释倍数中,稀释125倍的土壤修复剂每株、每次施用500ml最能有效地抑制根结线虫,种群数量可控制在30 individuals·100ml-1 soil以下,并使根系的根结率减少至40%以下,同时能促进有益的小杆线虫(Rhabditis (Oscheius) spp.)种群扩增(388 indi.·100ml-1 soil)。研究结果还显示每25d施用一次土壤修复剂可以较有效地修复被根结线虫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通过已感土壤根结线虫病害的胡萝卜(Daucus carota)生产田取样调查发现,南方根结线虫居群对我国胡萝卜生产的危害较大,造成的减产损失达30%。研究表明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居群危害,应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为前提,并根据根结线虫属于专食性植物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实行农作物品种轮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广东省甘薯根结线虫病害发生情况,用常规分离法进行解剖分离,并对分离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从广东省粤东的陆丰、海丰和粤西的遂溪、吴川、廉江、雷州等地甘薯薯块带有明显根结的薯块进行分离,观察所分离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并通过根结线虫鉴定引物扩增条带约750 bp,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甘薯薯块危害的是象耳豆根结线虫。该病害逐年扩大危害对甘薯产业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山东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北方由于蔬菜大棚的大力发展,为根结线虫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日趋严重,为了鉴定危害山东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从山东蔬菜主产区7个地市的蔬菜生产大棚中采集了14种蔬菜根结线虫寄主样本,采用ITS-PCR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表明山东蔬菜主产区的蔬菜根结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ine incogaka).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南部(南疆)皮山农场、二二四团与和田玉龙喀什镇的无花果根际土壤及病根进行采样分离,对分离出来的根结线虫进行计数,统计其密度;并对其卵、二龄幼虫、雌虫及会阴花纹进行观察和测量,对统计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南疆无花果根结线虫有5种,分别为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和摩洛哥根结线虫;皮山农场、二二四团与和田玉龙喀什镇3个采样地以和田玉龙喀什镇的无花果根结线虫侵染最为严重,并从农事操作、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自育的26份番茄育种种质和抗南方根结线虫番茄品种‘仙客1号’及感南方根结线虫品种‘阿乃兹’为试验材料,采用病土盘栽自然发病鉴定、苗期二龄幼虫人工接种鉴定和PCR扩增及CAPS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试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及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番茄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6份(包括抗病对照‘仙客1号’)、感病2份、高感3份(包括感病对照‘阿乃兹’),无免疫材料,且病土盘栽鉴定与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PCR扩增结果表明,27份番茄材料均能检测到一条750 bp的特异条带;TaqⅠ酶切结果显示,具有酶切位点的22份试材中有15份含纯合显性Mi-1/Mi-1基因、5份含杂合显性Mi-1/mi-1基因、2份含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并且这22份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高抗或抗,而其余5份不含显性Mi-1基因的试材则表现高感或感,证明Mi-1是具有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的基因,分子检测结果与病土盘栽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吻合率达92.6%;含有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的高抗材料可能含有其它抗根结线虫基因。分子检测与抗性鉴定相结合,能为创制抗南方根结线虫新种质提供一种更加省时、省力且经济有效的科学育种方法,可为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现已描述的50多种植物寄生线虫中,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造成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农业中具有重要性的种类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这种线虫是甘薯的主要害虫。Jones等人(1986)报道利用集团选择技术成功地找到了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源。集团选择的优点是有可能利用广泛的基因背景。Jones等(1991)育成了两个甘薯群体,分别被命名为I/13和J/8,它们与引种和外来种质一起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与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相关RAPD特征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和获得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的多态性,选用153个RAPD随机引物,对3套材料,每套中包含不同来源、同核异质的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Pol-CMS、Ogu-CMS和CMS96)和保持系线粒体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RAPD随机引物可以在全部Ogu-CMS和CMS96不育系中扩增出特异带,有1个随机引物仅在所有Ogu-CMS不育系中扩增出特异带;同时将OPAH16随机引物扩增的与不育相关的特异带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特异片段均与拟南芥和甘蓝型油菜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部分同源,但与已发表的不育基因序列没有同源性。由这5个序列推导出的蛋白质与拟南芥中的一种未知功能蛋白AtMg00760(ORF109b)具有部分同源性。这5个序列的可能功能正在验证中。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光合培养箱控制烟草生长环境的温度,采用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期烟草品种根系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受到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烟草品种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当温度为25℃时,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最大,温度为35℃时变化最小。因此,35℃高温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活动影响最大,SOD、POD、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调查陕西安康地区绞股蓝根结线虫的发生情况及危害种类,揭示绞股蓝连作与根结线虫的关系,旨在为绞股蓝根结线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安康主产区6个调查点的绞股蓝根结线虫病进行取样调查,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安康市绞股蓝主产区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75.4%,且发病情况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和海拔的降低而逐渐加重。通过分离鉴定,确定了发生在安康地区绞股蓝上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目前未见绞股蓝上发现根结线虫危害的报道,这是首次报道陕西省安康地区绞股蓝上发生根结线虫,为进一步分析绞股蓝根结线虫种群及该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物育种信息》2006,(4):13-1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搭载6年的番茄种子地面种植,进行RAPD检测。结果表明,空间搭载的番茄和地面对照经PAPD分析,40个随机引物中,31个引物扩增的DNA带型一致,9个引物扩增的DNA带型表现多态性。共扩增出269条带,多态性带2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10.8%。空间搭载的番茄和对照相比扩增带型均出现差异,且空间搭载的番茄之间的带型也不同。和地面对照相比,空间搭载的番茄中5号植株的DNA变异程度最大,3号植株变异程度最小。由此可见,长时间航天飞行可引起番茄遗传物质DNA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89-5495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筛选抗该线虫水稻种质资源对抗病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实验,利用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隶属函数综合结果,评价了21份水稻品种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显示,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综合抗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华香’、‘绿金占’和‘秀丰占5号’;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敏感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博优225’、‘海秀占9号’和‘L671’。评价水稻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只凭单一指标会存在一定的错差,通过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对水稻抗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进行评价更为科学。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抗和高感种质对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抗根结线虫的水稻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利用我国特有的抗病品种小粒黑豆与辽宁省的主栽品种辽豆10配制杂交组合,以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系统地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寻找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相关的DNA分子标记以及同工酶标记和低分子肽/氨基酸标记,为我国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杂交技术构建了大豆胞囊线虫抗性的分子表达平台.本研究配制了辽豆10×小粒黑豆的杂交组合,并利用海南加代快速繁殖,应用毒力最弱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对F2代群体进行抗性鉴定和移栽,为大豆对胞囊线虫抗性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了均一遗传背景的试验材料.对该组合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符合抗感分离1∶3的比率,表明在辽豆10背景下小粒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是由一对以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2.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在辽豆10和抗大豆胞囊线虫的核心抗源中获得了一个与感病性密切相关的RAPD标记S11700.应用143个随机引物,对由小粒黑豆和辽豆10配制的杂交组合的抗感亲本和构建的抗感池进行筛选,有92个引物产生了RAPD扩增产物,25个引物产生了RAPD多态性,其中一个引物产生了与抗大豆胞囊线虫基因密切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S11700,经多次重复验证,该片段在感病亲本及感病池中被特异性扩增,而在抗病亲本及抗病池中未产生该片段.利用S11700对不同抗性大豆品种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和辅助选择,验证了该特异性片段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紧密相关,可以用于抗胞囊线虫大豆新品种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3.利用BSA法对11个黑色种皮的大豆品种和12个黄色种皮的大豆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获得一个与大豆黄色种皮相关的特异DNA片段S79500.采用该标记对辽豆10×PI437654杂交后代种皮颜色有分化的群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个RAPD标记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辅助选育优良的黄色种皮的大豆新品种.4.获得了一个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相关的SSR分子标记Satt187.应用204对SSR引物对辽豆10×小粒黑豆进行SSR分析,31对引物产生了扩增产物,其中15对具有多态性,从中筛选到一个与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Satt187,其片段大小为172 bp和176 bp,为共显性标记,在F2代分离群体中的分离比为1∶2∶1,呈孟德尔式遗传.应用该标记对辽豆10x小粒黑豆F2代分离群体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和辅助选择,在抗病单株中均检测到标记带Satt187-176 bp的存在,而在感病单株中检测到有Satt187-176 bp和Satt187-172 bp两种标记带或仅有Satt187-172 bp的标记带存在,分析表明该标记具有抗胞囊线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的前景.5.系统地研究了辽豆10×小粒黑豆和辽豆10×PI437654两对组合的亲本及其杂交后代植株体内防卫反应酶系,包括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及根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感亲本、子代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各种防御酶系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产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酶活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定大豆抗源抗性强弱的一项辅助生化指标,在抗胞囊线虫病抗源筛选辅助选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6.采用电泳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抗感亲本及子代中PPO、POD、CAT、SOD等几种同工酶酶谱,获得了一条与大豆胞囊线虫抗性相关的特异性SOD谱带.研究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后,诱导植株体内PPO、POD、CAT、SOD及可溶性蛋白量的增加,抗病亲本诱导产生的酶蛋白及可溶性蛋白量均多于感病亲本,对于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的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谱带.在两对组合的SOD酶谱中,分别出现一条特异性谱带(Rf=0.365和Rf=0.381),利用两对杂交组合F2代抗感单株进行SOD同工酶电泳分析,证明该带可以作为大豆抗胞囊线虫的一项较为可靠的生化标记.7.探讨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及杂交后代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肽/氨基酸与抗性的相关性.应用简便快速的聚酰胺薄膜层析检测技术对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及杂交后代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肽/氨基酸与抗胞囊线虫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抗感亲本和子代在出苗后不同时期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肽/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出苗后1~6 d的变化明显,感病亲本及感病子代在D区和E区存在共有的荧光斑点,而抗病亲本及抗病子代则无,可将该项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大豆对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