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ns L.)为原料,设置对照(CK)、青宝Ⅱ号(FS)、植物乳杆菌(LP)、布氏乳杆菌(LB)、丙酸(PAT)、青宝Ⅱ号+丙酸(FS+PAT)、植物乳杆菌+丙酸(LP+PAT)、布氏乳杆菌+丙酸(LB+PAT)等8个处理探讨乳酸菌和丙酸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和丙酸单独处理能够降低青贮饲料pH值和AN/TN比值,增加乳酸含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FS+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营养成分,LP+PAT处理和LB+PAT处理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ns)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乳酸菌制剂1、乳酸菌制剂2、丙酸和甲酸钠等5种添加剂对老芒麦青贮品质和好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降低了老芒麦青贮饲料pH值和NH3-N/TN(P<0.05),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不同添加剂处理对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影响不同,但均能够提高老芒麦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P<0.05)。  相似文献   

3.
以低水分虉草(DM:525.44g·kg-1)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Ⅰ (LAB Ⅰ)、乳酸菌制剂Ⅱ(LABⅡ)、丙酸(PAT)、甲酸钠(SF)等6种添加剂对川西北虉草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均能够显著降低pH值(P<0.05);除PAT处理外,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SF处理外,其他各添加剂处理的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降低(P<0.05);各添加剂处理均能够提高虉草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添加剂均能够改善虉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中以LABⅡ(0.033 g·kg-1FM)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抽穗期“川草2号”老芒麦(E.sibiricns L.cv.chuancao No.2)为青贮原料,探讨丙酸(PAT)和甲酸钠(SF)两种添加剂对老芒麦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酸和甲酸钠处理后的老芒麦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降低。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能够显著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0.05);其中,丙酸(0.3ml·kg^-1FM)处理和甲酸钠(0.3ml·kg^-1F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含量,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P〈0.05)。  相似文献   

5.
不同添加剂对红三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莲  玉柱  陈燕  云鹏 《草地学报》2008,16(5):522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实验处理分别是对照组、青宝Ⅱ号添加组、青宝Ⅱ号+纤维素酶添加组、甲酸添加组和糖蜜添加组。青贮45 d后打开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剂处理可显著降低红三叶青贮饲料的pH值和非蛋白氮含量;青宝Ⅱ号、青宝Ⅱ号+纤维素酶处理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乳酸含量,青宝Ⅱ号+纤维素辅酶处理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甲酸处理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乳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利用添加剂可以改善红三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添加尿素和乳酸菌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由于饲用品质差,而饲用开发利用不足。为了研究尿素、乳酸菌制剂(青宝2号)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添加尿素(3kg/t或6kg/t)、青宝2号(2.5g/t)和青宝2号+尿素(3kg/t+2.5g/t或6kg/t+2.5g/t)5个处理,青贮发酵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青贮,发酵品质较好,但粗蛋白含量较低。尿素(3kg/t或6kg/t)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秸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P<0.05),乳酸菌制剂(2.5g/t)并没有明显改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与单独添加尿素(3kg/t或6kg/t)相比较,尿素和乳酸菌制剂一起添加(3kg/t+2.5g/t或6kg/t+2.5g/t)并没有进一步改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和糖蜜对燕麦与箭薚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处理组(L)、0.15%山梨酸钾处理组(S)和3%糖蜜处理组(M),分别在青贮后第30,45,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制剂和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山梨酸钾添加组,而青贮饲料pH、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两组。添加糖蜜对混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略优于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乙酸、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者,但对青贮饲料pH、丙酸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综上所述,3种添加剂添加效果依次为:糖蜜>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酶和乳酸菌制剂对西藏地区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与青饲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35%:65%)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组.青贮后第15,30和45 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处理组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总氮值降低,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对照组和E处理组中乙酸含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LAB和E+LAB处理组,而酶和乳酸菌组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表明酶和乳酸菌组合添加比二者单独添加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乳酸菌及丙酸钙对全株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霉菌毒素含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蒸馏水(CK组)、复合乳酸菌(LAB组,添加量为5×105 CFU·g-1鲜样)、丙酸钙(PACA组,添加量为鲜草重的0.4%)以及乳酸菌和丙酸钙复合(LAB+PACA)分别添加进全株玉米和燕麦原料中青贮120 d。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优良而萎蔫后的燕麦青贮丁酸和氨态氮含量较高。添加剂在不同青贮饲料中表现不同。所有添加剂均显著提高了燕麦青贮饲料的乳酸和乙酸含量,降低了pH值、氨态氮、丁酸含量和酵母菌数量(P<0.05)。而PACA和LAB+PACA组则显著提高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有氧稳定性并且降低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P<0.05)。LAB和LAB+PACA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玉米青贮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P<0.05)。在两种青贮饲料中丙酸含量只有PACA和LAB+PACA组能够显著增加。因此,添加剂尤其是LAB+PACA的复合添加对于提高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卢亮  李静 《中国奶牛》2011,(11):54-57
本试验以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探讨添加发酵抑制剂对其乳酸菌数量和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甲酸(0.5%、0.8%)、丙酸(().5%、0.8%)、Silo guard(0.05%、0.1%)7个处理,调制青贮饲料,30d后开封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甲酸和丙酸(0.5%、0.8%)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乳酸菌(LAB)的生长繁殖,乳酸含量较低,但pH值、氨态氮占总氮比例(NH3-N/TN)、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发酵抑制剂Silo guard(0.1%)也使pH值和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对乳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川西北牧区的家畜棚圈及利用现状,指出了棚圈暖季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其潜力,提出了暖季开发利用的技术操作要点,对牧区助农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椎实螺在世界上约有30多种,分布很广。它的许多种是人、畜、鱼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传播寄生虫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氯硝榴胺控释剂杀灭椎实螺的效果观察,确认氯硝榴胺是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杀螺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盛世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盛世紫花苜蓿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寒牧区引进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结果:从金川、黑水两县引进的黑黄杂种公牛的适应性最好;从甘肃临夏引进的西黄杂种公牛次之,黑黄杂种公牛稍差。建议在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建立(黑×黄)和(西×黄)黄牛改良制种点,为牧区牦牛三元杂交改良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15.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渡  崔鲜一等 《四川草原》2002,(3):39-41,46
火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草地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长期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起着作用。草地火管理可用计算机模型预测自然火烧或计划火烧等火行为,来取得可预测的资源管理目标、灾情评估数学模型和减灾系统工程,开展研究和监测保证。  相似文献   

16.
A simple microplate method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detecting antibodies to bovine leukosis virus (B.L.V.) is described. The antigen consisted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two major antigens of the B.L.V. (gp 51 and p 24) obtained by a technique of purification using 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 This E.L.I.S.A. was compared with the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A.G.I.D.T.) in a study of 545 bovine sera. The total discrep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tests was 11% with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E.L.I.S.A.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川西北草原建设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生态建设、治理沙化退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笔者于2000-2003年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生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等进行观察测量,并采用国内种植最多、表现最好的国外引进品种Fawn苇状羊茅为对照。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鲜草、干物质及种子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5%、10.4%、30.8%,且达到显著水平,为指导大面积生产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与国外引进品种法恩(Fawn)苇状羊茅、海阔(Hykor)苇状羊茅在不同区域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为期4年的综合评比观测。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较对照品种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69%~98%),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