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国际流行现状及防控形势发病的国家或地区数量减少:防控力度持续增强,流行范围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是高发区。感染口蹄疫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经过多年努力,全球FMD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欧洲和美洲已基本消灭FMD。随着全球FMD控制策略的实施,FMD无疫区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目前,除一些发达国家消灭了FMD并保持无疫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美洲国家通过实施口蹄疫(FMD)消灭计划,基本实现了控制和消灭口蹄疫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国口蹄疫的流行情况,阐明了在泛美卫生组织、泛美FMD中心等组织和机构协调下,南美洲各国通过建立口蹄疫消灭计划,实施科学有效的免疫,建立严格的移动控制与追溯体系,开展基于风险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适时申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无疫认证,取得了良好成效。南美国家的FMD防控经验提示,科学防控策略、多方合作、及时评估与调整在FMD消灭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全球口蹄疫(FMD)的防控取得巨大成效,截至2015年5月已有49%的OIE成员被认可为无FMD国家/地区;但是口蹄疫仍在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呈地方性流行。2012年,FAO/OIE正式发布“全球FMD控制策略”,提出了15年内FMD的控制目标,即FMD在大多数国家得到控制、在某些国家甚至被消灭,无FMD国家继续保持无疫。本文介绍了全球FMD流行状况、区域防控经验及其成效,简述了“全球FMD控制策略”的目标、组成部分和主要活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FMD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口蹄疫流行近况 1.口蹄疫仍然是全世界最广泛的流行性疾病.据OIE对17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2009 ~ 2010年FMD疫情状况的调查统计,确认发生过FMD的有132个,从未发生过FMD的仅有30个,其中大部分是岛国,其余16个国家状况不明.消灭FMD是昂贵的,长期的和困难的,因为毒株众多且不断变化,以及在一些国家缺乏优质疫苗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感染偶蹄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FMD的持续感染对流行区域的畜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呼吁进行全球范围内控制和清除FMDV。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介绍口蹄疫重组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核酸疫苗、活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在偶蹄动物间传播的A类烈性传染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直都通过注射灭活疫苗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何评价和控制口蹄疫疫苗质量成为关键。OIE建议,通过监测接种至少两次口蹄疫疫苗的动物血清是否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来评价口蹄疫疫苗纯度,从而为兽用生物制品厂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质控方法。总之,使用高效的新型疫苗并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给预防和消灭FMD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在偶蹄动物间传播的A类烈性传染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直都通过注射灭活疫苗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如何评价和控制口蹄疫疫苗质量成为关键。OIE建议,通过监测接种至少两次口蹄疫疫苗的动物血清是否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来评价口蹄疫疫苗纯度,从而为兽用生物制品厂家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质控方法。总之,使用高效的新型疫苗并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给预防和消灭FMD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一、口蹄疫(FMD)的特点第一,FMD的易感动物种类繁多。重要家畜如猪、牛、羊等都易感,其他如骆驼、鹿和野生动物(野猪、黄羊等)也可感染。近年来,常见由野生动物移动等因素造成的口蹄疫疫情,如欧洲国家保加利亚2010~2011年口蹄疫疫情,蒙古口蹄疫疫情等均与野生动物有关。第二,FMD病原变异性极强。FMDV有7个血清型,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等于面对7种不同的传染病。同型内不同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抗原性也有不同,而新毒株又不断出现。每出现一个新毒株,疫情就出现一次新高潮。第三,FMD病毒的感染性和致病力特别强。例如,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之间无免疫交叉保护性.口蹄疫的发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尚未消灭.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FMD的可靠和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的预防、控制以致最终消灭FMD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最烈性、传染性最强的家畜疾病之一。1口蹄疫的流行特点1.1口蹄疫的易感动物以偶蹄动物中的家畜为主,但在自然和实验条件下食虫目、贫齿目、长鼻目、蹄兔目、食肉目、兔形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所以国际兽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将此病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为有郊地控制牟牛O型口蹄疫病,1999年11月开始我市应用O型口蹄疫流行株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5.
《动物保健》2005,(6):22-25
1.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已有多久历史?1514年在意大利最早记录了口蹄疫.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1898年Lofflerg和frosch证明该病病原是滤过性病毒。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口蹄疫.如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新西兰是唯一未发生过口蹄疫的国家.而非洲和亚洲就从未间断过.也有一些国家采取措施消灭了口蹄疫。近年来.世界口蹄疫的流行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李克斌 《动物保健》2012,(10):40-42
目前,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的发生虽然已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历史上,口蹄疫的流行确有明显的季节规律,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1月前后开始至今,我国及周边接壤的国家都有FMD的发生,且流行的毒株主要是O型缅甸98毒株,危害很大,被称为是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所以,疫情的发生不具有偶然性,秋冬季节对FMD的防控决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FMD)爆发和流行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不仅对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奶品、肉品供应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影响到相关产业如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目前国内FMD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很多,新疆地区如何对于该病做出快速诊断确认,则是控制和消灭该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几种基因表达的真核载体系统与新型口蹄疫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口蹄疫及其防治现状: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爆发流行时,由于动物生产力下降及贸易限制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FMD在世界上流行广且持久.在所有易感动物中使用灭活病毒作为免疫原构成了控制及消除本病的基础,然而,在流行地区用完整病毒粒子灭活苗控制FMD所引起的免疫保护具有血清型局限性,保护期短,因此需要多次重复免疫[1].……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亚洲口蹄疫流行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FAO、OIE等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和支持开展亚洲地区的口蹄疫(FMD)防控,旨在帮助亚洲国家按照区域化原则,逐步控制和消灭FMD,但由于受到经济、养殖模式和防控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亚洲每年发生FMD疫情的国家数量始终居高不下,除文莱、印尼、日本和新加坡等几个具有地理优势的岛国成为OIE认可的非免疫无疫国外,多数国家依然是FMD的重灾区或疫源地。1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口蹄疫流行形式2017年农业部通报的FMD疫情情况显示,我国口蹄疫主要发生在新疆、西藏、广东和贵州等地,以O型口蹄疫为主,主要侵害猪、牛。到2018年,宁夏、河南、甘肃、湖北、安徽、山西。云南、广西等地也发现了口蹄疫,不仅感染猪和牛,羊也偶有发生。我国口蹄疫流行毒株和境外有威胁毒株:现流行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