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能有效补充家禽消化道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动物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起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良好作用,且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副作用。而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进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物质的消化利用障碍,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刺激和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促进和加剧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消…  相似文献   

2.
利用加酶益生素饲喂肉仔鸡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能够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使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因子对动物消化吸收的障碍,还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从而加快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近年来…  相似文献   

3.
幼龄动物机体发育不完全,消化功能尚不完善,但其生长快,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低,因此,需要补充外源酶制剂以弥补不足,满足生长需要。复合酶能够通过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促进消化道内源酶分泌及活性,  相似文献   

4.
加酶益生素饲喂产蛋鸡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益生素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代谢能力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而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全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能够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使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抗营养  相似文献   

5.
陈曦  赵建国 《饲料工业》2006,27(6):14-15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不但能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而且有效降低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降低料肉比,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本文以菌株米曲霉M-4.11为供试菌株,经定向诱变、筛选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两株突变株,并考察了培养基质配比对产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1饲料中为什么添加酶制剂?1.1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主要针对幼龄动物),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1.2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可消化利用性。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存在以不同机制影响动物对其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物质的总称。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通常都是多聚糖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此又称为非淀粉多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NSP。2关于酶制剂效果的问题当前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已经是非常普  相似文献   

7.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不但能补充了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而且有效降低了饲料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酶,能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腹泻率等。该试验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仔猪复合酶替代部分抗生素。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证明酶制剂在仔猪日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对生长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谷物和杂粕饲料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这些非淀粉多糖可以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而对动物具有抗营养作用。同时非淀粉多糖可以阻止动物体内内源酶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降低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提高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是不同报道对木聚糖酶应用效果的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制剂作为动物有益外源微生物 ,可将有益微生物引入动物消化道 ,在肠道菌群异常情况下迅速恢复并有效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提高机体抗体水平 ,降低死亡率。微生态制剂还通过降低胃肠pH值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 ,并激活一些酶或直接参与酶的形成 ,提高饲料利用率。酶制剂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刺激内源酶的分泌 ,从而增强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提高饲料利用率。乌骨肉鸡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保健食品之一 ,必须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有害物质的饲料添加剂以保证其产品对人体有益。微生态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大豆含有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皂素等,大麦和小麦含有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会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饲料消化率。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提高消化率,如加热可使抗营养因子灭活、用酸或碱处理可脱去棉酚等;同时,加工处理可以改变淀粉在整个消化道的消化部位和消化程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饲料的处理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地对饲料进行加工处理,有利于提高家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其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仔猪的消化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且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养分消化和肠道健康。第一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可以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直接提高日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第二代酶(非淀粉多糖酶等)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日粮营养的消化利用;而以葡萄糖氧化酶为代表的"第三代酶",则通过非药物性机制和途径杀菌抑菌,改善肠道结构和功能,调节肠道的微生态菌群结构与平衡,从而促进仔猪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复合酶对生长育肥猪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人和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特定的酶参与下进行的。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利用酶制剂是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革命,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广泛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饲用酶制剂的作用为:①摧毁植物的细胞壁,释放原料细胞内的营养物质;②补充动物体内内源酶的不足,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③消除植物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从而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中亚牌NH饲用复合酶在研制、生产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应用试验。本产品除具有以上的饲用酶制剂的一般作用外,还具有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因其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动物对粗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虽然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自身能够合成纤维素酶,但数量有限,使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有研究证实,外源酶在瘤胃内和十二指肠内都具有稳定的活性[1],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家畜内源酶的不足,添加外源酶能够增加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表面的附着和建植,促进营养物质分解,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2];酶制剂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进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饲用酶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品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随着工业发酵生产的结晶氨基酸的广泛和快速应用.食物添加酶是20世纪90年代取得研究进展最大、影响最大的生物制品。通过添加外源酶可提高日粮的某些性征如去除一些特异性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非淀粉多聚糖的消化率、补充内源酶以利于消化和降低营养损失等,这些都有利于畜禽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为断乳仔猪存在内源酶分泌水平比较低、肠道吸收能力不足、酸性物质分泌能力低和采食量与饮水量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断乳仔猪的增重速度。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断乳仔猪的增重率。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成份.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上述不利因素,提高仔猪增重率。  相似文献   

16.
王德蓉 《畜牧市场》2010,(12):58-59
非淀粉多糖是存在于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不被消化道所降解,遇水形成胶态溶液,使食糜粘度增大,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非淀粉多糖酶对于改善饲料品质、消除抗营养因子影响、提高动物健康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非淀粉多糖的种类、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种类、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要获得客户满意,保证自身经济效益,饲料生产厂家在重视饲料成本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一般认为猪常用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率是较高的,实际上,即使采用高质量的饲料,仍有约20%~30%的食入干物质、20%~25%的总能和30%~50%的氨从体内排泄掉。畜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主要由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种类与活性决定。国内外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适合畜禽消化道内环境的外源酶可以具有内源酶同样的消化作用。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外源酶可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此外,酶对动物无任何副…  相似文献   

18.
抗营养因子是影响和降低饲料中各养分利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酶制剂之所以能显著提高某些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机理之一是它能够消化溶解某些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动物的消化机能,提高代谢水平,弄清楚抗营养因子与相对应的酶的关系。对于如何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来选择日粮类型以及如何根据需要来选用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露聚糖广泛存在于豆粕、棕榈仁粕和芝麻粕等植物性饲料中,畜禽采食后会增加消化道内食糜黏度,降低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甘露聚糖生成甘露糖单元,其在畜禽饲粮中添加可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消除和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转化利用效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就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β-甘露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1 问: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有什么作用? 答:①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补充内源酶活性的不足,尤其能改变幼龄动物消化道酶类的不足和活性较低的状况。②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降低或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③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降低消化道食糜黏度,增大肠壁的有效吸收面积,促进营养物质与消化道黏膜的接触及吸收率。④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