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花鲈(Lateolabraxaponicus)又称鲈鱼、寨花等,隶属硬骨鱼纲(Osteichsthy)、鲈形目(Perciformes)、鳍科(Servanidae)、花鲈属(Lateolabrax),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沿海,属浅海近岸中下层经济鱼类。花鲈适温范围广,是我国南北方皆可养殖的少数经济鱼种之一,其适盐性也强,无论海淡水都可养殖,且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由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港湾养殖、池塘养殖发展到现在的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其中,稳定的规  相似文献   

2.
海水花鲈俗称白鲈、七星鲈等,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养殖中具有耐广盐、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既能在淡水中养殖,又能在海水中养殖,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目前,海水花鲈在杭州、上海等地市场价格达60~80元/千克,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3.
花鲈(L.japonicusC.etv)又称鲈鱼、板鲈、七星鲈,属鲈形目,科,鲈属。花鲈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是一种生活在近岸浅海中、下层,富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广温、广盐性名贵鱼类。它适合在各种水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坚实,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西省景德镇市于1999年开始在乐平民兵水库开展网箱养殖花鲈商品鱼,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基本掌握花鲈水库网箱养殖技术。一、养殖场地选择花鲈属温水性鱼类,其生存水温为2℃~34.5℃,最适水温为15℃~25℃,10℃以…  相似文献   

4.
正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在珠三角被称之为海鲈、板鲈、鲈鱼。在珠海,花鲈亩产达万斤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珠海花鲈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拥有"中国海鲈之都"的称誉。"白蕉海鲈"以口味细嫩、营养丰富而享誉中外,加上近年来政府从政策、产业等方面的引导,海鲈养殖产业蓬勃发展,花鲈养殖已经成为珠海斗门农户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花鲈(L.japonicus C.et v)又称鲈鱼、板鲈、七星鲈,属鲈形目,(鱼旨)科,鲈属.花鲈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是一种生活在近岸浅海中、下层,富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广温、广盐性名贵鱼类.  相似文献   

6.
花鲈的生物学及淡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雷  刘柱石  宋锦 《水产养殖》2003,24(3):11-12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七星鲈、海鲈,为广温、广盐性凶猛的肉食性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在养殖中,花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适应广、价格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国内外花鲈养殖都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山东省一些地方将花鲈经人工驯化后,在淡水中进行养殖,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樊国平 《内陆水产》1999,24(6):19-20
鲈鱼,又称寨花,花鲈,属鲈形目,科,鲈属,是冷水肉食性海水鱼类,近几年在淡水中也有养殖,其不仅肉味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因此,目前鲈鱼养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但鲈鱼在盐碱水域中单一养殖尚未见报道。为了提高盐碱水域池塘养殖的经...  相似文献   

8.
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 ,分布于我国及日本、朝鲜海岸 ,以其生长快、肉质好而一直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 ,为传统的优质海产鱼类。花鲈为广温、广盐的凶猛肉食性鱼类 ,在通海的江河湖泊中也能见到。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出口创汇的需要 ,花鲈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其天然产量由于过度捕捞、海域污染等原因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需求 ,目前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花鲈在海、淡水中均可正常生长 ,适于各种形式养殖。淡水养殖目前还不多见 ,利用配合饲料主养鲈鱼则更少。为此我们于 1999~ 2 0 0 0年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七星鲈,学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隶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七星鲈对温度、盐度适应性强,并且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海、淡水池塘传统的重要养殖鱼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淡水池塘养殖鲈鱼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出口创汇前景看好。泰州地区地处长江下游,水资源丰富,距上海  相似文献   

10.
海鲈学名花鲈,俗称七星鲈、白鲈,鲈子,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欢栖息于河口或低盐度海域,为广盐性鱼类,在0‰~34‰的盐度条件下均可生长,而且在2‰~20‰的低盐度水体中生长速度更快,在有咸、淡水资源的河口池塘和网箱养殖产量更高,目前是我国半咸水土池塘和海水网箱的重要养殖对象,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养殖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网箱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及肠壁菌群16S r DNA V3-V4区进行测序。肠道内容物和肠壁样品分别获得456和293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属22个门120个属。花鲈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分别占其肠道菌群数量的47.2%、25.8%、14.4%和10.3%。在属分类水平上,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及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属细菌是主要类别。对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与肠壁菌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肠壁菌群多样性略高于肠道内容物。肠道内容物中,发光杆菌属、梭菌属及鲸杆菌属等是主要菌属,其中鲸杆菌属和梭菌属分别占肠道内容物菌群总菌数的17.8%和12.5%,为主要标志性差异种类;在肠壁样品的菌群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弓形菌属(Arcobacter)和Flavonifractor为丰度较高的菌属,其中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为主要标志性物种,占肠壁菌群总数的5.6%。在花鲈肠壁上定殖着格氏乳球菌(L. garvieae)和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等条件致病菌,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注重饵料及环境的管理,避免致病菌大量增殖引起暴发性鱼病。  相似文献   

12.
陈华芬  凌志勇 《内陆水产》2001,26(10):21-21
花鲈又称七星鲈、海鲈,属广温、广盐、凶猛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也可在淡水中养殖。它具有生长快、病害少、体色艳、肉质嫩、味道鲜、营养丰富、生肌补血和滋补强身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花鲈淡水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夏花淡化从沿海地区购进的花鲈夏花在常规育苗池内进行淡化处理,放养密度为500尾/米3,淡化期为7天。具体方法是:开始时池水盐度要和苗种产地盐度相一致,接着每天抽去1/3池水,再加入等量的淡水,期间要充气增氧,同时每天投喂适量的新鲜鱼糜。淡化是一个循序…  相似文献   

13.
花鲈淡水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鲈又称赛花鲈,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通过人工驯化在淡水养殖生长快、病害少、效益高,肉质优于加州鲈。现介绍花鲈在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花鲈学名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in Cuvier&Valenciennes),英文Japanese seaperch,属鲈形目、鲐科,俗称海鲈、七星鲈,是河口型的广盐性中下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与东海及日本沿海及淡水水域。每年上半年幼鱼沿江河上溯,下半年则洄游至海洋产卵越冬,花鲈为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贪食,以鱼、虾和甲壳类为食。养殖状态可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从2000年开始在珠海市养殖,并在短短的几年间在珠海斗门区白蕉镇发展为万亩的海鲈养殖基地,亩产可达万斤,“白蕉海鲈”成为珠海的又一个特色品牌,畅销香港、韩国等地。下面详介绍花鲈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5.
林星 《水产养殖》2012,33(2):27-29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鲈鱼、海鲈、七星鲈等,隶属鲈形目、鳍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花鲈因其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形式的养殖;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海、淡水池塘传统的主要养殖鱼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淡水池塘养殖鲈鱼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出口创汇前景看好。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的鲈鱼,  相似文献   

16.
正河鲈属鲈形目、鲈科、鲈属,又名红鲈、赤鲈、五彩斑鱼等。在国际国内水产品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是养殖前景广阔的"名特优"鱼类。2010―2013年在实施"自治区土著鱼类产业开发项目"时,笔者先后参与多个关于河鲈养殖的子课题,现将新疆阿勒泰地区河鲈成鱼养殖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丝足鲈属鲈形目(Perciformes)、长丝鲈科(Osphronemidae)、长丝鲈鱼属(Dsphronemus),是一种中大型食用鱼类,有2个人工品种,即红尾丝足鲈和白化丝足鲈.丝足鲈的自然种群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并具有优良的养殖生物学特性,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8.
淡水养殖鲈鱼试验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vs(Cuvier et Valen-Ciennes)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系温水性鱼类.分布在我国、朝鲜和日本、为近岸浅海中下层凶猛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亦可生活在淡水中.  相似文献   

19.
赵文翰 《齐鲁渔业》2003,20(6):22-22
花鲈又称海鲈,隶属鲈形目、鲈科、花鲈属,是一种海产珍贵经济鱼类,为肉食性鱼类,较耐低温,其适温范围在3~29℃,最适宜水温在16~27℃,可自然越冬。是一种广盐性鱼类,鱼苗经淡化处理后,春季放养规格在10厘米左右的鱼种,经5个月饲养,体重可达400~500克,亩产500公斤左右,市场售价高于鳜,亩效益2000元左右。下面简要介绍花鲈在淡水池塘中养殖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花鲈(Lateolabrax iaponicus)鲈形目、鲈亚目、鮨科、花鲈属,具有生长迅速、个体大、肉味好、食性广等特点,且市场销售较好,现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花鲈为广盐性鱼类,可经过淡化在淡水中饲养,为了了解花鲈在淡化技术方面和淡水池塘中的实际养殖效果,我们做了下述试验,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