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570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出高抗锈病种质92份,高抗早斑病种质77份,高抗晚斑病种质53份,高抗根结线虫资源3份,高抗青枯病资源102份,抗锈病兼抗早斑病资源58份,抗锈病兼抗晚斑病资源49份,抗锈病兼抗早、晚斑病资源45份,抗青枯病兼抗根结线虫资源2份,抗青枯病兼抗锈病资源1份。蛋白质含量达34%以上的33份,含油量达58%以上的24份,油酸含量达67%以上的18份,亚油酸含量达47%以上的15份。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花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种子品质性状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花生晚斑病抗性遗传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抗晚斑病种质ICGV86699与高感花生品种中花5号作亲本构建重组近交系XA-RIL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晚斑病抗性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XA-RIL群体家系间晚斑病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受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60.10%~86.61%,微效多基因遗传率为6.65%~32.77%。相关分析表明,晚斑病抗性与晚熟、结果数少、小籽粒等性状连锁。鉴定出家系XA006为一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产、高抗晚斑病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8个花生品系配制的4 ×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F4:5家系为材料,研究了单株果重、仁重、结果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等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这些产量性状都是以加性效应为主,多数性状还存在非加性效应;母本963-4-1的单株果重、单株仁重、单株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均最高,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则是904-79最高;父本中花8号单株果重和单株仁重最高,综合表现较好;组合904-79×中花8号的产量具有较高的SCA;大多数的优良F4:5家系来自上述3个亲本间的组合.亲本在F4:5家系表现出的GCA与早世代不一致,花生家系品种的选育应考虑亲本GCA在多个世代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4.
花生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评述了近15年来我国花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已收集保存的6390 份栽培种花生种质资源进行多种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品质性状的鉴定评价,明确了我国拥有花生资源材料主要性状的变异和分布规律。筛选评价出抗青枯病种质112 份,抗叶部病害(锈病、早斑和晚斑)种质248 份,抗根结线虫种质3 份,高蛋白种质(> 33% )83 份,高油分种质(> 57% )55 份,高油酸种质(>67% )22 份,高亚油酸种质(> 47% )18份,并获得了一批兼备多种优良性状的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5.
花生晚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3份材料研究了花生晚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抗病性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抗病性对丰产性的制约程度接近20%;出仁率与抗病性近于呈负的直线关系;单株饱果数、百果重与抗病性之间表现曲线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远不显著。从研究结果预测,通过对抗病性、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的选择,可选育出抗病高产品系;通过对早熟一丰产性的选择,可选育出耐病高产品系。  相似文献   

6.
抗感黄曲霉侵染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7×7 完全双列杂交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7 个亲本中有5 个抗黄曲霉品种(系),2 个高产感病品种。结果表明, 花生荚果和花生仁大小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正相关。单株果重与黄曲霉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果重、单株果数、出仁率、主茎高、分枝长、果枝数、主茎叶数、百仁重等性状是超显性遗传,上位性成分和显性成分占主要,在后代中选择优于亲本的单株的概率很低,容易因遗传漂移而影响选择效果。在抗黄曲霉育种中,产量性状很难突破亲本的局限,因此在选择亲本时必须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花生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美国微软公司OFFICE97中的ACCESS数据库软件,以花生优异种质综合评价中的219 份花生品种资源为材料,把1998 年和1999 年两年中观察到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抗逆性等性状数据输入电脑中,建立了花生优异种质资源数据库。利用数据库软件中的查询和报表功能,使数据整理自动化,并通过设置一定条件,自动形成高抗黑斑病种质报表、高抗锈病种质报表、兼高抗黑斑病和锈病种质报表、高单株生产力种质报表、高出仁率种质报表和果大仁大高单株生产力种质报表等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各种报表,为花生育种选配亲本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花生种质资源抗花生青枯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3381份(国内2257,国外1124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鉴定,共获得高抗花生青枯病的种质资源55份,中抗43份。其中国内资源高抗的50份,中抗的39份,国外资源高抗的5份,中抗4份。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地区来源的资源其抗性表现差异极大。并筛选出一批经济性状优良的高抗种质。  相似文献   

9.
花生茎点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 Pauer & Boerem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在生产上普遍流行、危害严重,2018-2019年通过2年的田间接种试验对国内65份花生种质资源网斑病抗性进行测评。以采自山东莱西的病原菌菌株Wb2制备105/mL的孢子悬浮液喷洒于花生叶片表面进行接种,对照区喷施50%咯菌腈WP防治花生网斑病菌。结果表明,65份种质中,抗病(resistant,R)资源8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2.3%;中度抗病(moderately resistant,MR)资源9份,占比13.8%;感病(susceptible,S)资源37份,占比56.9%;高度感病(high susceptible,HS)资源11份,占比16.9%。测定抗病性不同资源产量损失差异,结果表明,花生网斑病菌对花生产量影响显著,产量损失率随抗病性的降低而升高。本研究为花生抗网斑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并为病害产量损失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生品种(系)叶部病害综合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 998~ 1 999年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 2 0个花生品种 (系 )进行叶部病害综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广泛种植的花生品种对晚斑病、早斑病、网斑病等主要叶部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 ,缺乏高抗和兼抗性材料。花生对叶部病害的抗性与主茎高、分枝数、结果数、饱果率等农艺性状及其分类类型无显著相关。自然发病条件下花育 1 7和花育 1 6荚果产量较高 ,引进花生品种 UF91 1 0 8产量较低 ,但对晚斑病、网斑病等具高抗水平 ,可提供花生育种作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许178背景的综3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基础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总叶片数、穗上叶片数、叶面积等植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在两点共检测到5个株型相关性状的72个QTL,包括23个株高QTL、12个穗位高QTL、6个总叶片数QTL、15个穗上叶片数QTL、16个叶面积QTL,其中,有10个株高QTL、3个穗位高QTL、3个总叶片数QTL、2个穗上叶片数QTL和1个叶面积QTL在2个试验环境中同时检测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例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cm左右,穗长10cm以上,穗颈长30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cm,旗叶宽1.4~1.6cm;倒二叶长19~25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cm,倒三叶宽1.3~1.6cm,高效LAI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Foliar fungal diseases(rust and late leaf spot)incur large yield losses,in addition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fodder quality in groundnut worldwide.High oleic acid has emerged as a key market trait in groundnut,as it increases the shelf life of the produce/product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health benefits to consumers.Marker-assisted backcrossing(MABC)is the most successful approach to introgressing or pyramiding one or more traits using traitlinked markers.We used MABC to improve three popular Indian cultivars(GJG 9,GG 20,and GJGHPS 1)for foliar disease resistance(FDR)and high oleic acid content.A total of 22 BC3F4 and 30 BC2F4 introgression lines(ILs)for FDR and 46 BC3F4 and 41 BC2F4 ILs for high oleic acid were developed.Recurrent parent genome analysis using the 58 K Axiom_Arachis array identified several lines showing upto 94%of genome recovery among second and third backcross progenies.Phenotyping of these ILs revealed FDR scores comparable to the resistant parent,GPBD 4,and ILs with high(~80%)oleic acid in addition to high genome recovery.These ILs provide further opportunities for pyramiding FDR and high oleic acid in all three genetic backgrounds as well as for conducting multi-location yield trials for further evaluation and release for cultivation in target regions of India.  相似文献   

14.
玉米P群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与温带骨干系相比,P群自交系苗期叶色、叶鞘特征特性明显,株型缺乏紧凑类型,生育期偏晚,单株产量低,抗性强,子粒百粒重和容重较高。P群自交系的光敏感反应主要表现在与营养生长相关的几个性状上,如株高、穗位和雄穗分枝数等。在生殖生长性状上光敏感反应比较迟钝。在温带玉米区适应性较好。但是一些P群自交系如沈137、齐319、1127等各项指标光周期敏感仍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3个近年来在吉林省玉米生产中主要应用杂交种的6个亲本自交系为测验种,对4份旅大红骨骨干自交系进行潜力分析。共组配24个杂交组合,以先玉335为对照,分析旅大红骨种质在产量、果穗、农艺性状及综合抗性方面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E28、LD61和丹340的一般配合力可降低株高和穗位高,4个旅系均增加弯孢菌叶斑病、大斑病、灰斑病和茎腐病抗性。丹340和丹598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为增产,特殊配合力表现为延长生育期,增加收获期绿叶数;E28和LD61表现相反。对产量配合力分析发现,产量与总配合力和母本一般配合力极显著相关,与总配合力的相关系数更大。杂种优势分析发现,丹598的杂种优势最好,3个父本系PH4CV、昌7-2和PD752B与被测系旅大红骨的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型间存在互作效应,并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显著影响叶形指数(LS)与单株粒数(GN)、单株荚数(PD)和单株粒重(GW)的相关系数。此外,两种处理下共检测到8个QTL位点,LOD值范围在2.50~7.03,可解释6.4%~16.9%的遗传变异。其中,qLS-15可解释由根瘤菌×基因型互作引起叶形性状6.4%~9.3%的遗传变异,LOD值在2.50~3.69之间,表明qLS-15是与环境互作的主要遗传位点之一。综上所述,根瘤菌可以通过qLS-15影响大豆叶形,研究结果为解析根瘤菌提升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多倍体品种骨干亲本的重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运才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06,(2):15-16,26
对11个多倍体甜菜品种骨干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在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方面差异极显著。四倍体品系的根产量和含糖率均优于二倍体材料,而褐斑病抗性差别不大。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褐斑病病情与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呈负相关外,其余3个性状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昊辰  王震  张先宇  曾兴  邸宏  张林  王振华 《玉米科学》2018,26(2):40-43,52
以引进的17份欧洲玉米种质为材料,利用系谱法获得一批自交系。本试验以其中41份选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耐密性、抗病性等鉴定。结果表明,该批供试选系熟期偏晚,生育期为126 d左右,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抗性较强,总体耐密性较好,但部分选系耐密性较差,区别于以往欧洲早熟玉米种质的特点。DNPA4-5-3-2、DNF26-6-1、DNP16-6、DNP15-5-1、DNF14-8-1和DNR11-10-1等6份选系综合表现优良,具有株高和穗位高适中、耐密好、自身产量较高、高抗或抗丝黑穗病和大斑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符昌武  杨明  张如阳  龚理  王伟 《作物研究》2010,24(3):178-180,183
为筛选出普洱地区适宜性较强的烤烟品种,发展特色优质烟叶,2009年于普洱市景东县烤烟产区比较了KRK 26,KRK 22,KRK 23,T 27四个烤烟新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抗逆性和烟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KRK 26大田生育期最短,具有较强的耐肥性和耐熟性,烟叶外观质量较好,产量可达1 772.50 kg/hm2,产值可达25 808.18元/hm2,上等烟比例可达52.46%,均表现最好。各参试品种均对黑胫病、青枯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病、CM V、PVY表现出抗性,除此之外,KRK 26还对TM V表现出抗性。因此,KRK 26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