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估泛素激活酶(E1)对猪精子获能、膜重构和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选取5头长白猪采集精液,以硫醇酯法评估泛素激活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 E1)抑制剂(TAK-243)对精子中泛素(ubiquitin, Ub)与E1结合的影响;将精子分为鲜精组(Fresh)、DMSO组(DMSO)、获能组(Capacitated)及2.4、4.8和7.2 nmol/L TAK-243组,鲜精组用2 mL PBS重悬精子沉淀;获能组用2 mL获能液重悬精子沉淀;DMSO组及2.4、4.8和7.2 nmol/L TAK-243组分别用2 mL含0.07%DMSO及2.4、4.8和7.2 nmol/L TAK-243的获能液重悬精子沉淀,使用微生物动(静)态图像检测系统检测精子的动力学参数;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精子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Zn2+荧光探针检测精子的Zn2+含量;花生凝集素染色检测精子的顶体膜重构;免疫荧光法检测顶体表面精子黏附蛋白(AQN-1、AWN)的表达;体外受精法检测TAK-243...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浓度Ca2+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塔里木马鹿冻融精子为试验材料,将精子分别悬浮于含不同浓度Ca2+(0、1.1、2.2、3.5、5.0 mmol/L)的台氏液(sp-TALP液)中,在培养0、2、4 h时,采用金霉素(CTC)染色法评价精子获能状态,采用SDS-PAGE分离精子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1、2.2 mmol/L有利于精子活力的维持(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浓度组(3.5、5.0 mmol/L;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长(P<0.01),但高浓度Ca2+(5.0 mmol/L)对精子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短(P<0.01);另外,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精子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培养2、4 h时,1.1 mmol/L组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浓度Ca2+(3.5、5.0 mmol/L)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所需的适宜Ca2+浓度为1.1 mmol/L,且获能过程中Ca2+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浓度Ca~(2+)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塔里木马鹿冻融精子为试验材料,将精子分别悬浮于含不同浓度Ca~(2+)(0、1.1、2.2、3.5、5.0mmol/L)的台氏液(sp-TALP液)中,在培养0、2、4h时,采用金霉素(CTC)染色法评价精子获能状态,采用SDS-PAGE分离精子膜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检测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1、2.2mmol/L有利于精子活力的维持(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浓度组(3.5、5.0mmol/L;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长(P0.01),但高浓度Ca~(2+)(5.0mmol/L)对精子活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精子获能率极显著低于低浓度组(P0.01),精子存活时间最短(P0.01);另外,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精子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培养2、4h时,1.1mmol/L组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浓度Ca~(2+)(3.5、5.0mmol/L)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精子体外获能所需的适宜Ca~(2+)浓度为1.1mmol/L,且获能过程中Ca~(2+)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究猪精子获能处理对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的影响以及添加泛素结合酶(E2)抑制剂NSC697923对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和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实验设6个处理,即空白对照组(未添加任何试剂)、阴性对照组(添加DMSO)和4个NSC697923处理组(5、10、15、20μmol/L NSC697923)。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定量分析获能精子的泛素化水平以及抑制泛素化后精子的获能水平;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NSC697923处理组精子与成熟卵母细胞共孵育6 h后精子的黏附率。结果表明:猪精子获能后精子蛋白的泛素化水平显著高于鲜精组;NSC697923处理组未能检测到精子获能状态;NSC697923处理组精子黏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猪精子获能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环,获能伴随着精子蛋白泛素化水平上调,抑制泛素化后精卵结合能力下降,据此提出把精子蛋白泛素化作为检测精子获能标志的可能性,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猪精子获能前后细胞亚组分蛋白进行分离以及对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行鉴定,旨在为哺乳动物精子受精生物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利用动物精子体外获能培养、细胞亚组分分离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分离猪精子细胞亚组分蛋白及酪氨酸磷酸化蛋白鉴定。结果表明,猪精子经过获能培养后各项活力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且与精子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密切相关;获能精子中126、108、79ku的高分子量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高于未获能精子;分子质量约为25、47、50ku的膜蛋白及47ku胞浆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其中25、47ku的膜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未获能精子(P<0.05);分子量约为23、37、42~50ku的核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获能精子中23ku的核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未获能精子(P<0.05)。结果提示,猪精子细胞不同亚组分中,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蛋白以膜蛋白及核蛋白为主,同时有少量的胞浆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冷冻前添加热休克蛋白A8(heat shock protein A8, HSPA8)和解冻后添加不同浓度精浆(seminal plasma, SP)对冻融猪精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手握法采集长白猪精液, 添加0.5 μg/mL HSPA8到猪精液冷冻保护剂中进行细管分装, 投入液氮中保存3周后进行解冻, 解冻后添加不同浓度精浆(0、10%、30%和50%), 对冻融后长白猪精子的运动能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鱼精蛋白缺乏及体外获能水平等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无HSPA8和精浆), 添加0.5 μg/mL HSPA8处理组(无精浆)的精子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前向性运动(STR)均显著提升(P<0.05), 精子直线性运动(LIN)和运动的摆动性(WOB)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子质量参数中活力、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均显著升高(P<0.05), 细胞凋亡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降低(P<0.05);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之后在解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浆, 与添加0.5 μg/mL HSPA8处理组(无精浆)相比, 精浆添加量达到50%时, 精子VSL、VCL、VAP、LIN、STR和WOB均显著提升(P<0.05);精子活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提高(P<0.05),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精子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降低(P<0.05);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冷冻基础液中添加0.5 μg/mL HSPA8和解冻稀释液中添加50%精浆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冻融精子质量, 将会对猪精液的冷冻保存及商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CLC对牛冻融精子获能、抗氧化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CLC处理组(0.5、1.0、1.5及2.0 mg/mL),检测冻融牛精子体外获能后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及冻融牛精子抗氧化基因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结果:1)在0.5 mg/mL CLC处理组冷冻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和1.0 mg/mL CLC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冻融牛精子获能处理后,在1.0 mg/mL CLC处理组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3)在0.5 mg/mL CLC处理组冻融牛精子抗氧化基因CAT、GPX和SOD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4)在0.5和1.0 mg/mL CLC处理组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CLC可以改进冻融牛精子获能和抗氧化、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获能前后绵羊精子蛋白质的动态变化,通过串联质谱标签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获能前后绵羊精子的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获能前后绵羊精子的差异表达蛋白共有203个,获能后表达上调蛋白质27个,表达下调蛋白质176个。差异表达参与解剖结构发育、生殖等生物学进程;从细胞组分看,差异表达蛋白定位在细胞溶质、质膜中;从分子功能看,主要参与氧化还原等过程。差异表达蛋白也参与蛋白酶体、Hedgehog和cAMP等信号通路。通过差异蛋白表达结合文献分析,筛选出乳铁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在绵羊精子中存在,且在获能后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00 1);RT-qPCR结果表明,乳铁蛋白在获能前后绵羊精子中均存在,且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乳铁蛋白对绵羊精子获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7):40-43
为了探究猪精子在获能、顶体反应及冷休克处理后对精子顶体酶抑制剂表达量的影响,以及顶体酶抑制剂在精子中何时被降解,低温是否会损伤顶体酶抑制剂,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射精精子、获能精子、顶体反应精子和冷休克精子组的总蛋白种类及猪精子顶体酶抑制剂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射精精子处理组与获能精子、顶体反应精子处理组的顶体酶抑制剂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且获能和顶体反应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射精精子与冷休克精子处理组的顶体酶抑制剂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冷休克处理组的顶体酶抑制剂出现异常表达。推测:精子在获能或顶体反应期间,顶体酶抑制剂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被降解,释放出有活性的顶体酶;低温可能导致顶体酶抑制剂蛋白结构的改变或损坏,导致其表达量异常。  相似文献   

10.
鲜精离心洗涤除去精浆,然后用0.4 μmol/L钙离子载体(IA组)作用10 min或用10 mg/L肝素(HE组)作用90 min获能后,与DNA孵育,再用地高锌(DIG)末端标记的线形外源DNA进行转染,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它们的转染效率;用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获能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并用碘化丙锭和羟化荧光素双探针检测获能对精子质膜完整性的影响,探讨精子获能影响精子结合及内化外源DNA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获能处理降低了精子结合和内化外源DNA能力,IA组和HE组结合率分别为(17.41±4.69)%和(15.00±4.36)%,都极显著低于未经获能处理的精子(32.97±4.58)%(P<0.01).IA组、HE组和对照组(未获能)内化率分别为(12.09±2.50)%、(8.93±1.79)%和(25.52±2.57)%,IA组、HE组均极差异小于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观察和双荧光探针检测都发现精子获能后质膜完整性降低.用IA或HE获能后的精子质膜完整率是分别是(33.16±6.46)%和(33.90±4.14)%,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精子结合及内化外源DNA不是纯粹的分子渗透现象,而是受严格的分子调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负压条件下向Modena稀释剂中添加不同浓度牛磺酸对长白公猪精子常温保存质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猪精液保存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向Modena稀释剂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1、5及10 mmol/L牛磺酸,各组精液在―0.04 Mpa条件下保存11 d。于第1、3、5、7、9及11天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力、活率、畸形率、平均路径速度(VAP)、曲线速度(VCL)及鞭打频率(BCF);利用试剂盒测定精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H2O2含量。【结果】 在保存1~11 d期间,3个牛磺酸组猪精子的活力及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1天时5 mmol/L牛磺酸组猪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自第3天开始,1、5及10 mmol/L牛磺酸组猪精子的V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5 mmol/L牛磺酸组效果最佳;第11天时,5 mmol/L牛磺酸组猪精子的VCL、BCF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牛磺酸可显著提升猪精子的T-AOC (P<0.05),但第11天时T-AOC较弱;第1~3天时,所有试验组间猪精子H2O2含量无显著差异,第5~11天时,3个牛磺酸组的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0.04 Mpa条件下,向Modena稀释剂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常温保存猪精液的质量参数与抗氧化性能,其中以5 mmol/L添加量最好,保存时间在9 d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顺铂(cisplatin,CP)诱导大鼠肾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取24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io组(Dio)、模型组(CP)和Dio干预组(Dio+CP)。C和CP组每天灌胃6 mL 0.5% CMC-Na,Dio和Dio+CP组每天灌胃Dio (60 mg/kg),连续灌胃10 d。在试验第7天,CP和Dio+CP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CP (6 mg/kg),然后每天继续灌胃Dio,CP给药72 h后处死各组大鼠,无菌分离肾脏组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试剂盒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免疫化学法检测肾脏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和RIPK3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Dio组肾脏结构正常;CP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脱落以及空泡变性,肾脏结构被破坏,Dio+CP组肾小管的损伤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P和Dio+CP组肾脏中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AOC和CAT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CP组相比,Dio+CP组肾脏中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AOC和CAT活性均极显著增加(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P组大鼠肾脏中TNF-α、COX-2、NFκB p65和IL-1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CP组相比,Dio+CP组TNF-α、COX-2、NFκB p65和IL-1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I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P组大鼠肾脏中RIPK1和RIPK3蛋白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CP组相比,Dio+CP组大鼠肾脏中RIPK1和RIPK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结论】 Dio通过抑制肾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程序性坏死缓解CP诱导的大鼠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他莫昔芬(Tamoxifen)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以PK15细胞为模型,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他莫昔芬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CytoFLEX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GFP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PRV gB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病毒滴度测定法检测他莫昔芬处理细胞感染PRV-QXX后对病毒的抑制情况。【结果】 他莫昔芬用药浓度在6 μmol/L时对细胞活力无影响;在6 μmol/L以下时,与空白组相比,他莫昔芬处理组对细胞周期与凋亡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处理组PRV-GFP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速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他莫昔芬处理后极显著抑制了PRV gB基因mRNA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给药浓度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了PRV gB蛋白的表达(P<0.05;P<0.01);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同一时间点他莫昔芬处理组的PRV-QXX子代病毒的复制速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他莫昔芬能显著抑制PR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硫化氢(H2S)对顺铂诱导的犬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顺铂组(cis)和硫化氢+顺铂组(H+cis),每组6只。对照组犬经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is组犬经头静脉注射5 mg/kg顺铂,H+cis组犬在注射顺铂前30 min经头静脉注射1 mg/kg NaHS溶液,每隔24 h注射1次,一共3次。注射顺铂72 h后对犬进行麻醉,静脉采血用于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HE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犬肾脏中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犬肾脏中白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 (NF-κB)、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IL-6、IL-4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is组Scr和BUN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is组Scr和Bun水平极显著低于cis组(P<0.01)。病理检测结果显示,cis组犬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而H+cis组犬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有所减轻。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cis组肾脏中GSH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H2O2和NO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cis组相比,H+cis组犬肾脏中GSH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而H2O2和NO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cis组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NF-κB和COX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而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cis组相比,H+cis组犬肾脏中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促炎因子IL-β、IL-6、TNF-α、NF-κB和COX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 H2S通过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来改善顺铂诱导的犬AK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对BHK-21悬浮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影响。【方法】将悬浮的乳仓鼠肾细胞(BHK-21)以感染复数(MOI)0.01接种PRV,分别在接毒后12、24、36、48和56 h取样,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按Reed-Muench法检测病毒滴度,筛选病毒接种处理的合适时间;以不接毒细胞作对照组,分别在感染后12、24、36和48 h取样,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及UPR的3种感受蛋白(PERK、IRE1、ATF6)相关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在接种PRV同时分别加入0、0.001、0.005、0.01和0.02 μmol/L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Tg)和0、20、40、80和160 μmol/L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48 h收集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和细胞存活率。【结果】PRV感染56 h细胞存活率低于70%,感染48 h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8.1 lg TCID50/mL),因此后续试验分别在接毒后12、24、36和48 h取样。与对照组相比,PRV感染36和48 h GRP78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PERK通路中,转录激活因子4(ATF4)转录水平在PRV感染36、48 h均极显著升高(P<0.01),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34(GADD34)转录水平在PRV感染36 h显著升高(P<0.05)、48 h极显著升高(P<0.01),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P-eIF2α)蛋白水平在PRV感染36、48 h均极显著升高(P<0.01);IRE1通路中,PRV感染组细胞36 h后多以剪切形式sXBP1存在,同时下游p58IPKmRNA水平在36 h显著增加(P<0.05),p58IPK和EDEM mRNA水平在48 h均极显著增加(P<0.01);ATF6通路中,PRV感染不同时间ERp57、PDI、Calnexin和Calreticulin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0 μmol/L组相比,0.01和0.02 μmol/L Tg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0.005和0.01 μmol/L Tg均极显著增加了PRV病毒滴度(P<0.01)。【结论】PRV感染可以诱导BHK-21悬浮细胞内质网应激,激活UPR的PERK和IRE1信号通路,说明PRV利用内质网应激增强其复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6~45日龄竹丝公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此生长阶段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 625只26日龄竹丝肉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鸡,各处理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8.5%、19.5%、20.5%、21.5%和22.5%,试验期20 d。每个重复于试验结束当天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鸡屠宰,制备血清和分割屠体,测定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1),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肉鸡屠宰率(P<0.01)、半净膛率(P<0.01)和全净膛率(P<0.05),但对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屠宰率和半净膛率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或P<0.05)。③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胆固醇(TC)含量(P<0.01),且TC含量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血清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饲粮21.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19.5%~20.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胴体性状,18.5%粗蛋白质水平可调节脂代谢。根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建议此生长阶段竹丝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41%~21.83%,可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定为11.30(Ⅰ组)、11.72(Ⅱ组)、12.14(Ⅲ组)和12.56(Ⅳ组) MJ/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①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其中Ⅳ组ADFI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料重比(F/G)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低。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和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高。③各组间摄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和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Ⅱ组最高。④各组间血清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和Ⅲ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P<0.01)。【结论】比较4个试验组,Ⅱ组雉鸡平均日增重(ADG)最高,F/G最低,且Ⅱ组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摄入能量水平及能量利用率也较高,故Ⅱ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实测值为12.30 MJ/kg)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芦丁和不同冷冻速率对杜洛克公猪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及其二者的互作关系,以期为指导生产实践和提高优良种猪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冷冻稀释液Ⅰ液)和试验组(分别在冷冻稀释液Ⅰ液中添加0.2、0.4、0.6、0.8和1.0 mmol/L芦丁),在距离液氮面上1 cm (快冷冻)和3 cm (慢冷冻)处分别进行冷冻。在液氮中保存30 d后,检测冷冻-解冻精子的运动参数、质膜完整率(MI)、顶体完整率(AI)、DNA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MMP)、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和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来评价解冻后的精液品质。【结果】 冷冻速率方面,在相同浓度芦丁冷冻液中,慢冷冻效果均好于快冷冻效果,差异显著(P<0.05)。芦丁浓度方面,快冷冻和慢冷冻组均以添加0.6 mmol/L芦丁的效果最好(P<0.05),添加0.8 mmol/L芦丁的效果次之。二者互作方面,冷冻速率与芦丁浓度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慢冷冻×0.6 mmol/L芦丁组合的精子的运动参数、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DNA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试验组(P<0.05),ROS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合试验组(P<0.05),SOD、CAT和GSH-Px的活性较其他组合试验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不同芦丁浓度与不同冷冻速率间存在互作效应,其中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0.6 mmol/L芦丁慢冷冻猪精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