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讨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低温胁迫下"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cv.Zaozhong No.6)幼果线粒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SNP处理"早钟6号"枇杷幼果后再经-3℃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幼果线粒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经0.2和0.5 mmol/L SNP处理的枇杷幼果线粒体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CK),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 1.11.1.11)、谷胱甘肽还原酶(GR,EC 1.6.4.2)、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EC 1.8.5.1)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EC 1.6.5.4)活性均高于CK,但采用1.0 mmol/L较高浓度的SNP处理对提高枇杷幼果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不明显。适当的外源NO处理可提高枇杷幼果线粒体GSH和AsA抗氧化剂的含量以及APX、GR、DHAR和MDHAR酶的活性,降低H2O2和MDA含量,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强枇杷幼果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2.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富平  张蕊 《玉米科学》2007,15(4):083-085
0.5mmol/L水杨酸(SA)预处理玉米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玉米幼苗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玉米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高。常温下用0.5mmol/LSA预处理玉米幼苗,提高了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3.
6-BA对低温下水稻幼苗细胞膜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低温胁迫(3℃, 48 h))前后用6-苄基腺嘌呤(6-BA)(44 μmol/L)处理水稻幼苗,可增强水稻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也提高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和叶绿素含量,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变化。在黑暗中处理效果优于在光照条件下的处理。亚细胞组分测定表明,SOD活性对低温敏感的顺序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溶质,6-BA对低温下叶绿体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外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Vc)(1 mmol/L )、苯甲酸钠(SB)(5 mmol/L)和二苯胺(DPA)(5 mmol/L)与6-BA配合,比单独施用对膜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以‘香蜜’甜杨桃果实为材料,研究0.6 μL/L 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12 h对在(15±1)℃、相对湿度90%下贮藏的杨桃果实活性氧代谢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可保持杨桃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内源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减少果实超氧自由基(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增大,保持较高的果实好果率。因此认为,0.6 μL/L 1-MCP处理12 h能有效抑制采后‘香蜜’甜杨桃果实的衰老进程,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5.
 0.5、2.0 mmol/L 的水杨酸(SA)处理水稻幼苗后第3 天用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对未处理叶(第3叶,进行SA处理时用塑料袋套住)挑战接种,2周后调查病情,发现病斑长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0.2%和18.2%,说明SA能诱导水稻幼苗对白叶枯病的系统抗性。酶活性测定表明,两种浓度的SA能明显降低水稻幼苗未处理叶中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明显影响。两种浓度的SA对未处理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0.5 mmol/L 的SA处理下,SOD无明显变化,但20 mmol/L 的SA对SOD活性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SA处理后1~4 d,未处理叶H2O2含量比对照上升了23.6%~72.8%(0.5 mmol/L)和31.2%~122.6%(2.0 mmol/L)。H2O2水平的显著提高可能是H2O2产生加快和降解减慢的共同结果(2.0 mmol/L的SA下),或单纯的降解减慢所致(0.5 mmol/L的SA下)。同时,SA对未处理叶PAL活性有促进作用。提示在水稻中,SA对水稻抗白叶枯病的系统诱导作用可能与H2O2积累和PAL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闽西地方茄子品种‘胭脂茄’种子和幼苗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NP(0、0.1、0.2、0.3、0.4、0.5、1.0、1.5 mmol/L)浸种6 h,分别在28℃和4℃暗培养处理3 d后转入培养箱进行常规培养萌发,统计各处理的发芽指标;对胭脂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0、0.1、0.3、0.5、0.8、1.0、1.2、1.5 mmol/L)预处理3 d后,于10℃/5℃下进行低温胁迫,通过测定幼苗的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及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温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预处理后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供体SNP预处理后,胭脂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均随着SNP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SNP浓度为0.2 mmol/L时,种子萌发各指标达到最大,SNP浓度超过0.5 mmol/L时各指标降低;施加低浓度(0.1~1.0 mmol/L)SNP预处理能够增加胭脂茄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可以增加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幼苗叶片中MDA累积,SNP浓度为0.5 mmol/L时CAT活性最高,其余各项指标以SNP浓度为0.8 mmol/L时达到最佳,高浓度SNP对各项指标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低浓度SNP预处理后可有效保护胭脂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浓度过高反而造成伤害。本研究结果为合理使用外源NO促进胭脂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为闽西地区有效防御茄子低温冷害提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Hg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小麦品种807为材料,分析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对Hg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1 HgCl2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6-BA能够提高Hg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小麦幼苗叶片的POD、SOD活性和AsA、GSH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提高小麦幼苗叶片的AsA/DHA和GSH/GSSG比值,从而缓解Hg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面喷施10mg·L-1 6-BA对缓解小麦幼苗Hg2+胁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探究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不同浓度处理下‘鬼椒王’果实胎座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浓度SA和MeJA喷施后的‘鬼椒王’5个生长期的果实胎座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SA和MeJA处理条件下,处理与对照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先增加,并在40 d左右(即果实转红期)达到最高,40~50 d含量降低。(2)SA处理中,较低浓度(1.5 mmol/L)的喷施最有利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积累,最大含量分别为98.400 mg/g和5.771 mg/g,而高浓度(2.5、3.5、5.0 mmol/L)的处理显著抑制了辣椒素的积累。(3)MeJA处理下,4个浓度水平的MeJA(1.0、1.5、2.5、3.5 mmol/L)处理均促进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积累,其中,在2.5 mmol/L MeJA的处理下,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6.181 mg/g和7.035 mg/g。本研究为外施SA和 MeJA促进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安喜布(AnsiP-S,纸片型1-MCP缓释剂)是一种新型的保鲜剂.该文探讨有效1-MCP浓度为1.8μL/L的安喜布处理对采后‘中青’台湾青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k.cv.Zhongqing)果实果皮活性氧代谢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喜布处理能保持较高的采后台湾青枣果实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降低果皮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延缓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较高果实好果率.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9,(6):75-80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设置0 mmol·L~(-1)NaCl(对照组)、17mmol·L~(-1)NaCl(T1处理组)以及34mmol·L~(-1)NaCl(T2处理组)3种盐浓度对其进行浸种处理,并将萌发种子转移至含68mmol·L~(-1)NaCl的木村B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待幼苗长至3叶1心期后测定根系的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在高盐胁迫下,T1处理组根系的产生速率与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8.04%和37.44%,SOD与CAT的活性显著增强,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81.82%和179.31%,POD的活性有所下降,但仅比对照组降低了8.82%,差异不显著,AsA与GSH的含量大幅度提高,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9.44%与46.05%;在高盐胁迫下,T2处理组根系的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大幅度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抗氧化剂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17mmol·L~(-1)NaCl)对两优培九进行浸种处理,可以提高幼苗根系的抗氧化活性,缓解高盐胁迫造成的氧化伤害,从而增强其抗盐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云烟系列烟草品种在湘南植烟区的特征特性,2011~2012年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以K326和湘烟3号为对照,对云烟87、云烟97和云烟99进行了品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从株叶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因子看,云烟99、云烟97的大田生长势强,株型节距合理,分层落黄均匀,原烟外观质量好,经济性状好,综合排位分别列第一、第二位,适宜在湘南植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砂培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在缺磷(-P)、适磷(+P)、过磷(++P)处理10 d后对磷吸收情况及(H2PO4--P)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经不同磷水平预处理后,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H2PO4--P的吸收符合离子吸收动力学模型,其吸收动力学参数Vmax值与Km值随磷浓度的增加存在较大差异,随磷浓度的增加,K326的Vmax值增大,Km值增加;粤烟97在+P浓度处理时Vmax值最大,Km值最小;粤烟98在++P浓度处理时Vmax值最大,Km值最小。-P处理时,不同烤烟品种对H2PO4--P的吸收速率表现为:K326>粤烟97>粤烟98;+P处理时,对H2PO4--P的吸收速率表现为:K326≈粤烟97>粤烟98;++P处理时,对H2PO4--P的吸收速率表现为:K326>粤烟97≈粤烟98。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磷供应对不同品种烤烟H2PO4--P吸收速率影响较大,不同基因型烤烟亲和力水平存在差异;低磷胁迫对K326低亲和力系统H2PO4--P吸收速率具有促进作用,高磷胁迫对粤烟98高亲和力系统H2PO4--P吸收速率具有促进作用,而低磷、高磷胁迫对粤烟97磷吸收速率均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在永州宁远县选用NC297、NC55、NC102、KRK26、云烟97、云烟99、湘烟3号、K326( CK)等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烟97、云烟99、湘烟3号大田长势强,株型节距合理,分层落黄均匀,原烟外观质量好,经济性状好,综合排名分别列第一、第二位、第三位,适宜在永州种植,可作为永州烟区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云烟87和K326在南平烟区的表现,通过田间栽培对比试验,研究了云烟87和K326的农艺性状及烟叶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云烟87的株高、节距、叶片均大于K326,叶片数少于K326;云烟87叶片身份较厚,色度较强,结构疏松;K326颜色较深,组织细致,但外观表现较差;云烟87、K326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均较适宜,协调性好;云87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而K326烟气比较细腻。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源亚精胺(Spd)对燕麦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选用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材料,以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采用砂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3、0.6、0.9和1.2mmol·L~(-1))外源Spd后燕麦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及非酶抗氧化剂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G胁迫显著抑制了燕麦幼苗生长。在PEG胁迫下,与只喷施蒸馏水的对照相比,0.6mmol·L~(-1) Spd处理对燕麦幼苗根系活力、抗坏血酸(ASA)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喷施0.9mmol·L~(-1)外源Spd明显提高了燕麦幼苗的株高、根长、生物量积累,抑制了O_2~-·、H_2O_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含量,促进了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维持了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1.2mmol·L~(-1)外源Spd处理后幼苗生长、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作用出现下降趋势。综合来看,在PEG胁迫下,叶面喷施0.9mmol·L~(-1)Spd可通过提高幼苗抗氧化和渗透能力,维持生物膜系统的稳定,减轻渗透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促进生长和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湘南不同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烟草品种(品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1年在衡阳常宁对NC297、NC55、NC102、KRK26、云烟99、云烟97、湘烟3号、C4288、K326(CK)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株叶型、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综合因子看,云烟99表现最好,其植株较高达90.8 cm,茎围最大达9.1 cm,节距最大达4.2 cm,有效叶较少,叶片较厚,烘烤特性好,单产较高达2867.55 kg/hm2,产值最高达53062.5元/hm2(按照当年收购价),中上等烟比例较高为90.1%;其次是云烟97、KRK26和湘烟3号;表现较差的品种是NC55和NC102,植株矮,节距短,叶片薄,下部叶烘烤素质差,经济性状差.  相似文献   

17.
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对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娟  周清明  刘逊 《作物研究》2011,25(4):336-340
以烤烟K326和云烟8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菜籽饼肥、菜籽饼肥浸提液和菜籽饼肥滤渣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烤烟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能显著提高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不同处理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从高到底依次为:施菜籽饼肥滤渣〉施菜籽饼肥〉菜籽饼浸提液〉纯施无机肥;配施不同形态菜籽饼肥的处理,以施菜籽饼肥滤渣处理增加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方面效果明显,其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物、类西柏烷化合物、美拉德反应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物以及非新植二烯中性香气物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To explain the observation in field experiments that tobacco variety CB-1 was more nitrogen(N)-efficient than K326, the influence of two N levels on growth, N uptake and N flow within plants of the two tobacco varieties was studied. Xylem sap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leaves of both tobacco varieties cultured in quartz sand was collected by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the root system. CB-1 took up more N with smaller roots at both high(HN, 10 mmol L-1) and low(LN, 1 mmol L-1) N levels, and built up more new tissues in upper leaves especially at LN level,than K326. Both varieties showed luxury N uptake, and CB-1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less NO-3in new tissues than K326, when grown at the HN level. At both N levels, the amount of xylem-transported N and phloem-cycled N from shoot to root in K326 was greater than those in CB-1, indicating higher N use efficiency in CB-1 shoots than in K326 shoots. The major nitrogenous compound in the xylem sap was NO-3irrespective of N level and variety. Low N supply did not cause more NO-3reduction in the roo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fficient tobacco variety CB-1 was more efficient in both N uptake by smaller roots and N utilization in shoots, especially when grown at the LN level.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低温胁迫下,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不同组织的抗寒性情况以及品种间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的冷敏感性或耐受机制奠定基础。以橡胶树‘云研77-4’和‘热研8-79’无性系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低温类型的室内低温胁迫处理,对橡胶树不同叶片和茎杆组织进行电导率测定,并结合恢复生长法进行不同组织器官及无性系间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生长实验结果与电导法鉴定橡胶树幼苗不同组织及品种间抗寒性强弱的结果一致,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温度的下降,橡胶树2个无性系叶片和茎杆的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热研8-79’的增幅大于‘云研77-4’,恢复生长后‘热研8-79’植株受害程度重于‘云研77-4,‘云研77-4’的抗寒性强于‘热研8-79’;橡胶树幼苗不同组织器官对低温胁迫响应的敏感度不同,表现为叶片受害早于茎杆,两蓬叶稳定期的幼苗第2蓬叶耐寒性强于第1蓬叶。研究结果为橡胶树品种抗寒性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抗寒机制提供了材料选择和低温处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