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遵义优势品牌绿茶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作为材料,国家级名茶都匀毛尖作为对照,用水溶液浸提法对茶多酚和茶多糖进行提纯,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和蒽酮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凤冈有机茶和湄潭翠芽与都匀毛尖相比,茶多酚和茶多糖的含量相近.茶多酚含量:凤冈有机茶28.17%、湄潭翠芽26.46%、都匀毛尖27.02%;茶多糖含量:凤冈有机茶1.19%、湄潭翠芽1.00%、都匀毛尖1.11%.  相似文献   

2.
湖北名优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不同茶区15只代表性茶样进行了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共检出20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9.17%~85.09%。各类氨基酸中,以脂肪族氨基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8.96%~98.02%,而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族氨基酸含量较低。呈现苦味、甜味和鲜味的氨基酸共12种,在茶汤中的浓度普遍低于其阈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特点,选取湖北省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茶样,分别进行感官审评、生化分析、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和氨基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名优绿茶的茶多酚含量为12.70%~16.90%,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00%~5.80%,咖啡碱含量为2.70%~4.20%,水浸出物含量为43.00%~49.60%,儿茶素总量为12.04%~15.74%,儿茶素品质指数为2.81~4.93,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12%~46.52%。测定结果中与茶叶品质正相关的因子含量较高,反映出湖北省名优绿茶品质总体较好。茶样间茶汤色泽、游离氨基酸总量、钾、钙、锰、铁、铝、钼元素变异较大,表明这些因子更易受茶树品种、栽培环境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黔湄101号茶树品系香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湄101号茶树品系和湄潭苔茶群体种茶园内采摘-芽-叶,按夜郎翠片工艺(仿龙井)制成炒青绿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香精油,经GC-MS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黔湄101号具有清高持久的香气特征,所分析的44个香气化合物总含量黔湄101号达44.31,湄潭苔茶为17.33,其中构成黔湄101号茶号香气特征的物质基础-C5,C6醇和脂类化合物含量达3.80,湄潭苔茶为1.35,因此,黔湄101号茶树品系比湄潭苔茶更具备生产高档名优绿茶的香气物质基础,是一个优良的高香型茶树品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湄潭翠芽的泡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冲泡湄潭翠芽后对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多酚化合物泡出量进行测定比较,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特级茶样、一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85℃、5min,其茶汤中各主要成分泡出量较为协调,茶叶的汤色、香气、滋味以及叶底均较佳,适合普遍消费者的口感;二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75℃,3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湄潭翠芽"不同做形工艺.[方法]以黔湄601、福鼎大白茶、黔湄809、黔湄419、黔湄502、湄潭苔茶6个茶树品种单芽为试验材料,经统一摊青、杀青后分别进行多用机做形和自动化做形,分析比较这2种做形工艺所得茶样的理化及感官指标.[结果]理化分析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2种处理均能使试验样品达到扁形茶的基本品质特征,试验设计的"湄潭翠芽"自动化做形工艺技术可行.自动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半烘炒绿茶的范畴,多用机做形处理的样品属于炒青绿茶范畴.[结论]研究可为优质茶生产加工工艺技术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及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5种市售茶叶,探讨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雾绿茶、安化红茶、石门碟峰茶和安化茯砖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6.00、4.00~6.00、10.00和2.00 kGy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辐照处理对湘尖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对云雾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赖氨酸(Lys)在0.00 kGy时含量最高,受到辐照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天门冬氨酸(Asp)在辐照剂量为8.00 kGy时含量最高,在10.00 kGy时减少;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在6.00 kGy时最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5种市售茶叶,探讨γ射线辐照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雾绿茶、安化红茶、石门碟峰茶和安化茯砖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6.00、4.00~6.00、10.00和2.00 kGy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辐照处理对湘尖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对云雾绿茶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赖氨酸(Lys)在0.00 kGy时含量最高,受到辐照后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天门冬氨酸(Asp)在辐照剂量为8.00 kGy时含量最高,在10.00 kGy时减少;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在6.00 kGy时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黄观音秋季茶青加工绿茶的适制性,以黄观音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秋季茶青为原料、采用相同加工工艺制作成卷曲形绿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评审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黄观音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2个不同等级的秋季茶青加工的卷曲形绿茶,综合感官品质、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含量前者较后者高,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儿茶素含量前者较后者低,酚氨比值都在9以上。认为黄观音作为一个乌龙茶品种,采用同样工艺加工而成卷曲形绿茶,一芽一叶茶青加工的卷曲形绿茶综合品质优于一芽二叶茶青加工的卷曲形绿茶。  相似文献   

10.
加工方法和成熟度对老鹰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传统工艺、仿绿茶工艺和半发酵工艺,对贵州湄潭4月中旬和5月上旬的老鹰茶新梢进行加工,测定老鹰茶中内含物、氨基酸、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和成熟度的老鹰茶生化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半发酵工艺制作的老鹰茶生化品质较好,成熟度越高的老鹰茶内含物、氨基酸、矿质元素的含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11.
对孝昌县11个引进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品种的春梢1芽2叶制成的冻干样品进行了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氨酸、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分析,并计算出了酚氨比。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45.56%~53.56%;咖啡碱含量24.60~38.64 mg/g;游离氨基酸总量25.17~79.80 mg/g;茶氨酸含量2.78~31.10 mg/g;茶多酚含量127.30~242.22 mg/g;儿茶素含量85.52~177.21 mg/g;酚氨比1.60~9.62。不同茶树品种春梢1芽2叶生化成分含量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安吉白茶、多抗香、舒茶早和仙寓早4个品种明显表现出高氨基酸含量、低茶多酚含量的生化特征,更适合制作高档优质绿茶。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摘期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信阳毛尖茶不同采摘期鲜叶样品的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和成品茶感官审评,分析了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采摘期信阳毛尖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审评存在差异,即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含量表现第二批﹥第一批﹥第三批,儿茶素含量表现第一批﹥第三批﹥第二批;信阳毛尖茶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和综合品质呈逐渐下降趋势;三个批次采摘的信阳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3.02%~45.53%、16.24%~18.78%、3.87%~4.32%,均在名优绿茶规定的范围内,氨基酸的含量范围在2.20%~3.45%之间,这一范围与名优绿茶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探明贵州茶树资源氨基酸和茶氨酸特性,本研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5份贵州地方茶树资源春季一芽二叶生化样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15份茶树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在0.95%~7.96%,平均值为3.40%;茶氨酸含量在0~3.80%,平均值为1.58%;茶氨酸占比在0~67.66%,且集中分布于40%~<60%。在这115份茶树资源中,发现特异高氨基酸(氨基酸总量≥5%)茶树资源11份、特异高茶氨酸(茶氨酸含量≥3%)茶树资源3份。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贵定、黎平和石阡的茶树资源表现出较高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而三都和普安的茶树资源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地方。来自三都的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资源表现出更原始的生化性状,均未检测出茶氨酸。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5类,其中,石苔14号以远高于其他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单独分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用HPLC法分析了苦丁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并与茶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苦丁茶鲜叶检出16种游离氨基酸,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分别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组氨酸为主,它在鲜叶中占氨基酸总量的55.92%,在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中分别占85.4%和71.0%;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而茶叶最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为茶氨酸;其次为谷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苦丁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约为茶叶的1/5~1/50,两种植物分别属于不同的氮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工艺杀青对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三种工艺杀青的扁形特种绿茶氨基酸的组分含量,三种工艺杀青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苏氨酸和茶氨酸、蛋氨酸含量均为蒸汽杀青>锅炒杀青>滚筒杀青,而且蒸汽杀青茶叶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杀青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和组分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技术措施的作用对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遮光对丘陵茶园白露毛尖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0%、60%和40%3个不同遮光率处理和露地对照试验,比较了遮光处理对秋季名优绿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和露地对照处理比较:3个遮光处理茶园的田间气温和地表温度显著降低,空气湿度明显增加,有害高温和低湿出现的频率降低;1芽1叶长度、芽密度、百芽重和鲜叶产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鲜叶中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白露毛尖茶中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苦涩味组分茶多酚等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总量增加,酚氨比值下降,白露毛尖茶色泽、滋味和香气等感官品质明显改善.结果表明遮光处理显著改善白露毛尖茶品质,提升秋季名优绿茶档次,效果以80%遮光率最好,60%遮光率次之.  相似文献   

17.
对29个不同茶树品种进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并不是每个品种均含有检测的天冬酰胺、丝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都以茶氨酸含量最高,占干茶含量的1%~5%,达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0%~60%;其中安吉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尤其突出,其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树品种,分别达到8.67%和4.8%。  相似文献   

18.
以绿茶为原料,分别采用人工接入黑曲霉发酵和自然发酵方法,测定不同时期的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研究其在2种不同的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先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但茶氨酸的含量逐渐降低,人工发酵终止时精氨酸的含量迅速增加且氨基酸总含量迅速升高。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在发酵前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茶树新品种川茶2号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绿茶的适制性,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川茶2号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芽叶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绿茶品质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较早、茶芽匀齐直立等优良性状,适宜采制名茶原料。分析主要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其内含物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89±0.04)%~(49.42±0.03)%,氨基酸总量范围为(3.68±0.11)%~(6.67±0.12)%,其中,2015年春茶茶氨酸比照福鼎大白高46.58%。茶多酚含量范围为(15.65±0.21)%~(18.02±0.05)%,较对照高0.53%~22.08%,但酚氨比低于对照,咖啡碱含量与对照相当。儿茶素总量低于对照,但儿茶素品质指数比对照高8.37%~11.96%。从感官审评结果分析,川茶2号所制烘青绿茶、卷曲形绿茶和直条形绿茶的品质均优于对照。综上所述,川茶2号具有萌芽早,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特点,春梢尤为突出,可生产出外形多样、滋味鲜爽、甘甜苦涩味低的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20.
姜燕华  王丽鸳  成浩  韩震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91-1792
望海茶1号是宁海当地茶树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经对其种植成活率、叶片、花朵、芽叶等形态性状、春梢物候期、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等方面的调查,得出该品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发芽早、芽叶肥壮、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适宜制作高档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