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朝阳县属于大凌河流域重点治理区。辽宁省全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政策后,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安排资金与劳力问题。朝阳县“四荒”资源十分丰富,待治理面积较大。只有正确处理好拍卖“四荒”与“十放八包”的关系、发展林业和发展牧业的关系、拍卖大户与普通群众的利益关系、统一规划和分户治理的关系、合理确定底价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集中治理与分户治理的关系,才能促进流域快速治理。农民购买“四荒”使用权后,迅速掀起了治理热潮,加快了“四荒”开发治理的步伐,首先体现在资金投入资金和活的劳动上再分配。其次反映在管理上自觉维护,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6年底,全市通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开发"四荒"面积达386.6 km2,占"四荒"总面积的12.4%。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呈现好转趋势,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四荒"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四荒"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封山育林、开发生态旅游区、建设高效益的生态农庄等,通过"四荒"地的合理有效开发,调动了全社会投资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介绍了包头市"四荒"治理开发的具体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忻州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山川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小流域治理经验一度成为全国的典型予以推广。忻州的小流域治理经过集体治理、户包治理和股份制治理、"四荒"拍卖和精品小流域建设、民营水保大户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阶段发展,发生了三次大的飞跃,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为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城市共有1 120户参与"四荒"开发,承包面积9 306.67 hm2。2000年以来,新发展治理"四荒"大户23个,总投资21 545万元,水土保持建设面积达1 322.67 hm2。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坚持科学引导与服务支持等办法,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民营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主要方式为独立出资、农村合作社、股份合作和公司+农户。介绍了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98,(8):19-21
山西省“四荒”地拍卖治理开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太原030002)1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发展90年代初,我省在认真总结户包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大胆推出了拍卖“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改革新举措。这一举措一出台,拍...  相似文献   

6.
1996年开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强农村“四荒”治理的相关优惠政策,为购买“四荒”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据2003年底统计朝阳市共出让“四荒”面积1860.40km2,其中以户包形式出让面积占总出让“四荒”面积的50.24%。以拍卖形式出让的占总出让“四荒”面积的45.52%;共投入资金2733.2万元,投入人工810.1万个。这些治理大户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了具大作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表现出后续资金投入能力不足、而国家项目资金针对小流域投放,不对治理户。治理户投入大,近期效益难以发挥,“四荒”大户治理成果难以得到保护等问题,直接影响治理户的积极性。为此,建议根据有关文件将扶持资金直接补给治理户;加强对大户的技术指导;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以推动“四荒”出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四荒"资源治理开发,对于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等相关利益群体收入,推进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但在大规模治理开发"四荒"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发利用"四荒"资源的意义、方针政策等的认识不够,出现"重开发,轻治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现象等,建议"四荒"资源开发治理要走"两个结合"的路子,实行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倡导效率优先机制,扎实推进千家万户综合治理,寻求资金扶持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鼓励、调动民营水保大户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程,辽宁省在抓好大规模集中连片治理的同时,大力扶持和发展以承包治理开发"四荒"资源为主的民营水保大户,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政府和部门扶持力度减弱,目前"四荒"治理开发进展缓慢,各地发展不平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初,以苗混瞒承包治理新尧沟小流域为标志,民营水土保持正式走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征程。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民营水土保持已成为山西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户30万户,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35亿元,治理开发"四荒"8 100 km2,为加快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民营水土保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创优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民营水保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0.
对黄河上中游 7省 (区 )“四荒”治理新老承包户的调查表明 ,“个体承包”的生命力依然十分强大 ,并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开发性治理“四荒”的新“个体承包”户呈现出投资大、规模化开发的趋势 ,各地对“个体承包”治理“四荒”的管理已趋于完善 ;当前由于认识障碍、资金障碍等 ,政府部门及业务部门的管理主动性减弱 ,管理工作与政策落实到位差 ,“个体承包”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发展对策是 ,强化政府行为和责任意识 ,加强宣传、指导和管理服务 ,列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规范操作行为 ,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突破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在稳定户包治理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水保产权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行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制等做法,进行“四荒”资源的治理开发和经营管理,逐步形成了以农民为市场主体,国家企事业单位、集体、个人和外商等共同参与,谁投资、谁治理、谁管理、谁受益的新机制.目前,全省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和股份合作制等办法进行“四荒”资源治理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涉及13个市地52个县市区,参与的总户数达93600余户,总面积达7880余km~2,其中:参与承包的40237户,承包面积2775km~2;参与租赁的4600户,租赁面积1661km~2;参与股份合作的9407户,面积1449km~2;参与购买的39360农户、500家企事业单位,购买面积2000多km~2,拍卖金额4000万元,已转让使用权的“四荒”治  相似文献   

12.
“四荒”资源的治理开发,既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的有效途径。晋中市在“四荒”治理开发实践中,经历了民营大户开发、股份合作制开发、公司化开发三种模式。“四荒”治理开发,有利于扩大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大农业投入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柳林县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区,“四荒”面积较大且水土流失严重,至今仍属国定贫困县。1992年,县委、县政府以户包治理小流域为基础,进而把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使用权推向市场。短短几年,在全县形成了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形式、高起点开发治理“四荒...  相似文献   

14.
1995年以来 ,攀枝花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广泛宣传 ,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大户等社会力量投入 1.2亿元参与“四荒”地的治理开发 ,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 ,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治理开发“四荒”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 (分流 )人员提供了就业门路 ,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成为该市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介绍了引导大户参与治理开发“四荒”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投入机制、小流域治理和“四荒”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建发展基金、制定小流域治理与“四荒”开发优惠政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鲁山县依托"四荒"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行民营水保大户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对于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弥补国家投入不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民营水保大户在治理开发"四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临汾市治理机制实现了“四荒”资源治理开发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 ;治理投入实现了多种投入大规模、高密度、捆绑式 ;治理形式实现了“户、专、群、机、雇”有机统一 ,常年治理 ;治理规模实现以流域为单元跨乡、县统一规划的大规模综合开发治理 ;监督执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元谋县有 1118km2 可开发“四荒”地 ,为加快“四荒”治理开发 ,县委县政府采取灵活的政策机制、工程建设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补助机制和技术服务等措施 ,大力扶持水土保持专业户和重点户 ,引导、扶持社会上的“能人”投入“四荒”治理开发  相似文献   

19.
抚州市积极推行“四荒”使用权的拍卖、承包、租赁,以发展民营水保为方向,大胆培养种养大户新典型,逐渐形成了多条开发“四荒”资源的成功模式,使得境内23.42%的“四荒”资源得到有效开发与治理。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晋中市流域开发治理户在政府及水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十分迅速。截至目前,治理面积在13.3hm^2以上的治理大户就达382户,治理面积近2万hm^2,累计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超过了1983年以来国家在该市的水保投资总和,成为流域治理的一支生力军。治理大户主要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购买“四荒”形式,开展园区建设型、林牧发展型、生态经济型、旅游开放型等模式的开放治理。由于其投入本金多、起点高、市场意识强、科技含量高、管理先进,开发治理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