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整个过程血清NOS活性水平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可增强机体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机体血清溶菌酶活性水平。此外,抗菌肽对花鲈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具有诱导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分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添加APS(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0.05%、0.10%、0.15%和0.20%的APS)的试验组,均投喂日粮.饲喂30 d后,添加0.05%APS的试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饲喂15 d后,添加0.10%、0.15%和0.20%APS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第60天时添加APS的各试验组头肾指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时添加0.15%APS试验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SOD活性为主要参照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PS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添加0.05%~0.10%APS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50 mg Zn/kg)并饲喂凡纳滨对虾,养殖14 d后,取样测定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并进行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中锌蓄积水平随饲料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中锌蓄积更明显。添加50 mg Zn/kg组(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对虾鳃组织中的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肌肉、肝胰腺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但与添加150 mg Zn/kg组无显著差异。而肌肉中SOD活性在添加150 mg Zn/kg组中最高。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半致死时间和全致死时间大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本研究表明,相比摄食未添加锌组饲料和添加150 mg Zn/kg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抗菌机能在摄取添加50 mg Zn/kg(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饲料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添加1%酵母细胞壁(1号饲料)、1%酵母细胞壁+0.23%Vc+0.02%VE(2号饲料)、1%免疫多糖(3号饲料)的饲料投喂异育银鲫,并于试验后4、11、17、24、31 d测定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组饲料均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杀菌活性,其中3号饲料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2号饲料.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壳聚糖和益生菌是否通过甲状腺激素、皮质醇对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进行调控,试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壳聚糖A、0.50%壳聚糖B、0.20%益生菌以及0.50%壳聚糖A与0.05%益生菌的混合物制备试验饲料,饲养异育银鲫64d后,测定各组鱼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其分类、白细胞吞噬活性、脾脏溶菌酶活性、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异育银鲫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对异育银鲫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影响,但是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脾脏溶菌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外周血多形核细胞数量(P<0.05)。除了壳聚糖A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脾脏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之外,其余试验组的脾脏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发现饲料中添加壳聚糖、益生菌或其混合物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T3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P<0.05),除了壳聚糖B对异育银鲫血清中T4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之外,其余均可...  相似文献   

6.
采用维生素C(Vc,以Vc磷酸酯为Vc源)添加量分别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300mg/kg饲料的配合饲料,喂养体质量(42.4±5.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以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探讨vc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Vc添加量为150~200mg/kg时,草鱼生长性能最佳:随Vc添加量增加,肌肉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耐折力呈增加趋势;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Vc添加量为150mg/kg及以上水平时,各实验组草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到300mg/kg后血清溶菌酶(LSZ)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适宜的Vc添加量为150mg/kg饲料.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86、172、258、344和430 mg/kg的酵母核苷酸,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75 d,研究酵母核苷酸对其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344 mg/kg和430mg/kg的酵母核苷酸组显著促进了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172 mg/kg的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考虑生长和免疫酶两方面因素,异育银鲫饲料中酵母核苷酸的适宜添加量为344 mg/kg。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始体质量为(1.04&#177;0.0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对象,在探讨内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内分泌调控。实验分别制作含甲状腺激素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1mg/kg、5mg/kg、10mg/kg饲料的甲状腺激素)和含壳聚糖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1.00%的壳聚糖),在循环水族箱中饲养草鱼70d。实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鱼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故认为甲状腺激素能够调控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壳聚糖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活性、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在各实验组有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壳聚糖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控。鉴于0.50%壳聚糖组具有最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 m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添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液葡萄糖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即GPT/GOT)活性比值。鱼攻毒试验也表明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是最高的。因此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保护肝脏,能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10.
云芝多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0.5 g/kg、1.0 g/kg的云芝多糖,对5种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并当添加量为1.0 g/kg时,在14~21d时效果最显著(P<0.05);而添加2.0 g/kg和4.0 g/kg的云芝多糖,5种指标在试验的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银鲫饲料中添加0.5~1.0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二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Ⅰ设计了鱼粉含量为18%和9%的两种基础饲料(分别为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在低鱼粉对照组中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3%、蛋氯酸0.09%,饲养平均体重2.48 g的异育银鲫鱼种6周。结果表明,高鱼粉对照组、低鱼粉对照组、晶体氨基酸组、环糊精包膜氨基酸组、淀粉包膜氨基酸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14.3%、169.8%、173.3%、204.7%、203.2%,与低鱼粉对照组相比,添加晶体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无改善(P>0.10),但添加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提高了鱼体增重率20.5%、19.7%(P<0.05),饲料系数下降0.40、0.39(P<0.05)。试验Ⅱ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分别添加晶体形式、环糊精包膜、淀粉包膜的赖氨酸0.20%、蛋氨酸0.08%,在异育银鲫成鱼(平均体重220 g)摄食上述4种饲料后1、3、5、12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结果表明,添加晶体氨基酸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相对于晶体氨基酸而言,环糊精包膜或淀粉包膜氨基酸则使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上述研究表明,晶体氨基酸经环糊精、淀粉包膜处理后,其在消化道的吸收速度减缓,可利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酵母免疫多糖对受免斑点叉尾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免疫多糖,投喂注射接种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苗的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28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酵母免疫多糖对受免斑点叉尾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用添加200.0 mg/(kg.d)酵母免疫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斑点叉尾,不仅可以使受免斑点叉尾对灭活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提高,增强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800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处理2重复,每重复2000尾,分别饲喂含乳化剂0%和0.05%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2 d。试验结果表明,饲养31 d后,添加乳化剂使异育银鲫的肝胰脏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也表现出升高的趋势(P=0.08);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显著提高(P<0.01)。饲养62 d后,添加乳化剂使异育银鲫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乳化剂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脂肪代谢和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对鲫CYP4503A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霉素为探针,采用NaSH法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对鲫细胞色素P4503A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杏提取物能诱导鲫细胞色素P4503A活性,试验组CYP4503A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鲫头肾溶菌酶的活性和免疫保护率.鲫日粮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的适宜量为25 mg/kg.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18℃下研究了三种复方中药(AB、CD、AH)作为饲料免疫添加剂对体质量(44.6±0.2)g 1+龄健康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肝胰脏和脾脏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鱼分为3组,每天按体质量的2.0%分别投喂添加了3种中药复方的饲料,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每组均设相同数量的鱼做平行,连续饲喂28 d,停食1d后采集血液及组织样品,测定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3种复方中药都能提高鲫体内溶菌酶活性。其中AB组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效果显著,AB、CD组对肝胰脏中溶菌酶活性的提升效果显著,3种复方中药对鲫脾脏中溶菌酶活性的提升均效果显著,说明3种复方中药均可增强鲫免疫力,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但对不同组织溶菌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提示中药作用效果和机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A 6‐month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cottonseed meal (CSM) and free gossypol (FG) on allo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Cyprinus carpio♂ with 4 replicates of each treatment. Isonitrogenous and isocaloric di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the 0 g kg?1 (control), 200 g kg?1, 400 g kg?1, and 560 g kg?1 CSM. Diets with FG were made by supplementing batches of control diet with 214 mg kg?1, 428 mg kg?1, and 642 mg kg?1. Weight gain, specific growth rate, and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p to an inclusion level of CSM of 400 g kg?1 in the diet, with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food conversion ratio. Further increase in CSM to 560 g kg?1 did not cause further changes in fish performance. Free gossypol did not affect fish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at any inclusion level. Neither CSM nor FG caused significant effects in any of the other evaluated parameters such as whole body composition,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ctivities of serum lysozyme, superoxide dismut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histology of hepatic tissues and midgut.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rucian carp can tolerate at least 642 mg kg?1 FG and that it is safe to including 400 g kg?1 CSM in crucian carp feed.  相似文献   

17.
汞暴露对草鱼器官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质量浓度(0 mg/L、0.05 mg/L、0.10 mg/L、0.15 mg/L、0.20 mg/L、0.25 mg/L)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血清、鳃、肝胰脏、脾、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汞离子对草鱼生理代谢的影响。暴露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KP活性在0.05mg/L、0.10 mg/L和0.15 mg/L汞暴露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0.20 mg/L、0.25 mg/L组显著下降(P<0.01);鳃AKP活性在0.10 mg/L和0.15 mg/L汞暴露组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0.05 mg/L、0.20 mg/L和0.25mg/L组无显著变化(P>0.05);肝胰脏和脾脏AKP活性在所有实验组均显著下降(P<0.01);肾脏AKP活性在0.05mg/L组无显著变化,其他实验组均显著升高(P<0.01);肌肉AKP活性在所有实验组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本研究说明草鱼暴露于不同汞离子浓度下,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器官组织的AKP活性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内参基因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中具有校准的作用,然而鲤疱疹病毒Ⅱ型感染异育银鲫内参基因目前仍未见研究报道。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异育银鲫组织和尾鳍细胞GAPDH、EF-1α、18S rRNA和β-actin 4个候选内参基因在组织和尾鳍细胞的转录水平,利用软件ge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和Delta Ct分析了其表达量的稳定性,以筛选出健康异育银鲫不同组织以及鲤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的肾脏、脾脏和异育银鲫尾鳍细胞在不同时间均较稳定的内参基因。geNorm稳定值以及4个内参的表达量Ct值分析显示,健康异育银鲫脑、脾脏、肾脏、肌肉、鳃、肠、肝脏和心脏组织中β-actin和EF-1α都是比较稳定的内参基因;鲤疱疹病毒Ⅱ型感染肾脏和尾鳍细胞不同时间点,内参基因β-actin稳定性最佳;鲤疱疹病毒Ⅱ型感染脾脏不同时间点时,EF-1α稳定性最佳。分别以4个候选内参基因为内参分析PIN1基因在肾脏组织不同感染时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进一步证实,PIN1基因在肾脏组织感染不同时间点以β-actin为内参时,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与cDNA文库测序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一致,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有利于研究异育银鲫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基因的表达分析,可为获得精准的结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