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已知新生仔猪消化酶的产生缓慢,而且断奶和应激会降低酶水平,改变后肠的形态学,降低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因此,很显然仔猪饲料中补充酶是必需的。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断奶期在饲料中补充酶,可提高仔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迄今所应用的酶,主要是具有消化淀粉和多种纤维活性的糖酶。试验结果表明仔猪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饲料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酶制剂被应用到各种饲料生产行业中,而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就是其中之一。非淀粉多糖(NSP)是构成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而大部分的纤维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包裹在细胞壁内,抑制动物正常的消化功能,阻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导致日粮养分利用率和饲养效益降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将这些NSP去除,使细胞壁释放出营养物质,进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改善动物各方面的生产性能。因此,深入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对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对断奶仔猪的影响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勇 《饲料工业》2007,28(8):13-16
非淀粉多糖是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之一,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内源酶降解,同时增加肠道内食糜的黏度,降低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率。非淀粉多糖酶对于改善饲料品质、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非淀粉多糖的多样性,非淀粉多糖酶的种类、来源及酶活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影响非淀粉多糖酶应用的因素及其在畜禽业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犬粮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粉、小麦粉、大豆等植物性饲料原料在商品犬粮和自配犬粮中都有应用,且在配制过程中比例较高,可以为犬提供能量及各种养分。但由于植物细胞壁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非淀粉多糖(NSP),本身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而且会阻碍消化酶进入细胞内进行消化,从而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同时还能增加消化道内容物的黏度,降低犬的免疫力,所以一般认为非淀粉多糖是抗营养因子。在生产商品犬粮或自配犬粮的过程中,可以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为添加剂添加到犬粮中,帮助犬消化非淀粉多糖,破坏植物细胞壁,提高饲料消化率和犬的免疫力。由于商品犬粮及自配犬粮在生产过程中需膨化或煮熟,所以在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时,应选择使用耐高温的非淀粉多糖酶,同时应注意添加的时机和含量,保证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从断奶到出栏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仔猪断奶后至出栏全期日增重提高9.6%,饲料消耗降低1.4%,料肉比降低5.4%。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研究非淀粉多糖酶对从断奶到出栏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仔猪断奶后至出栏全期日增重提高9.6%,饲料消耗降低1.4%,料肉比降低5.4%。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中性蛋白酶、0.1%非淀粉多糖酶和0.3%包衣复合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饲喂体重为(223.75±22)g的日本品系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28 d,探讨三种酶制剂对温室养殖的中华鳖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2%中性蛋白酶饲料组的中华鳖增重率、饲料系数明显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饲料系数降低0.14,增重率增加5.34个百分点;0.1%非淀粉多糖酶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0.1,中华鳖增重率与对照组相当;0.03%包衣复合酶饲料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当,中华鳖的增重率比对照组低1.74个百分点;在每只中华鳖日摄食量方面,0.02%中性蛋白酶饲料组和0.1%非淀粉多糖酶饲料组的效果较好,0.03%包衣复合酶饲料组次之,但都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02%中性蛋白酶能有效提高中华鳖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8.
3碳水化合物南美白对虾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非常重要,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Cousin等,1993;Davisand Arnold,1993;Cruz等,1996)。幼虾和中成虾摄食40%左右的高水平淀粉,其表观消化率反映了消化性能的增加(见图5)。淀粉具有良好的消化性,无论是粗原料还是熟化淀粉,其消化特性与常规饲料中可利用植物源的数量有关。图5饲料中不同淀粉水平下的淀粉ADC(80%~90%)和蛋白质ADC南美白对虾的消化酶分为3类:蛋白酶(如体内胰岛素、胰蛋白酶;体外氨肽酶;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虾红素)、糖酶(α-淀粉酶和昆布多糖酶)和脂肪酶。南美白对虾中研究最…  相似文献   

9.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1,38(7):20-21
饲料添加剂特别是酶一直受到人们青睐,因为酶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多种酶联合使用可以起到互补和加强的作用),从而降低养猪对饲料投入,同时获得更大产出,使饲料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现在养猪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在于优化猪只的生长性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而收益最大化。饲料成本是占猪场养殖成本中最大的份额,那么在饲料原材料行情日益见涨,精准畜牧业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或推崇的今天,如何以最少的饲料投入而获得最大的产出和利润呢?文章对糖酶及糖酶与植酸酶等组合使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仔猪的消化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且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会影响养分消化和肠道健康。第一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可以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直接提高日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第二代酶(非淀粉多糖酶等)可以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日粮营养的消化利用;而以葡萄糖氧化酶为代表的"第三代酶",则通过非药物性机制和途径杀菌抑菌,改善肠道结构和功能,调节肠道的微生态菌群结构与平衡,从而促进仔猪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