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4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只。试验组于14日龄断喙,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肉鸭在饲养过程中啄羽情况,测量试验鸭增重、科肉比、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肉鸭断喙能有效防止啄羽,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死亡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多增重173g(P<0.05),死亡率降低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鲜雪莲果渣对樱桃谷肉鸭增重效果,选择15日龄樱桃谷肉鸭40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经50d的试验,通过对耗料、增重、料肉比等的分析,试验组的增重、料肉比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鲜雪莲果渣对樱桃谷肉鸭具有明显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肉鸭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低聚木糖,研究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樱桃谷健康肉鸭200只,把试验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鸭,每个处理间肉鸭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具体处理如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mg/kg黄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005%低聚木糖,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01%低聚木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02%低聚木糖。饲养期42d。结果表明,在1~3周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肉鸭平均日增重均不同程度升高,但各处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料肉比降低,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4~6周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肉比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1~6周龄的饲养全期来看,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而料肉比低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试验Ⅱ组肉鸭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发酵饲料对枫叶鸭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死亡率等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008只3日龄枫叶鸭商品代,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日粮是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1%发酵菌种。结果表明,平均体重和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93%和7.8%,料肉比降低7.77%,经t检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菌种的发酵饲料能促进肉鸭增重,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择饲养密度、品种、日龄完全一致的肉鸭17786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网上平养,试验组采用发酵床垫料,饲养试验中对成活率、出栏重、料肉比、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药费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测定。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料肉比、成活率、平均出栏体重、药费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鸭舍NH3、H2S浓度远远高于试验组2~4倍以上;粪便降解充分,无污染、零排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肉鸭多增加经济效益0.9元。  相似文献   

6.
1原因1.1饲养管理1.1.1光照强度过大由暗环境转到较明亮处饲养,如密闭式鸡舍转入开放式鸡舍饲养;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10日龄前后,光照强度大;在开放式鸡舍饲养时,由于鸡舍的跨度较小,又没有树荫的遮挡,使舍内的光照强度太大,雏鸡、生长鸡及产蛋期都会引起相互啄羽、啄肛等恶癖的发生。1.1.2饲养密度过高如果舍内饲养密度过高,而给饲、给水的空间有限,会影响采食和营养供给,甚至造成应激而发生啄羽。1.1.3断喙不当适当的断喙可减少饲料浪费,避免啄羽;但断喙不当可引起啄羽,一般现场发现的啄羽和互啄都与断喙不当有关。1.1.4缺水、断料或拖延…  相似文献   

7.
选用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20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蜂蜡。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试验组肉鸭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5.35%,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89%,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中药四黄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04羽1日龄AA健康肉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羽.中药四黄提取物按200mg/kg添加到试验组肉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40天.在7、14、21、28、35日龄时称重,在40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经济效益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日增重在14日龄时实验组肉鸡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3.8%; 21日龄时实验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5%; 28日龄时实验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3.4%; 35日龄时实验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7%,实验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了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四黄提取物可以促进肉鸡的生长,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肉鸡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9.
用CH复合菌酶制剂对1-21日龄、21-53日龄肉仔鸡进行了试验,1-21日龄肉仔鸡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3%,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1%,每千克增重耗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252%。21-53日龄肉仔鸡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5.15%;每千克增重耗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3.77%。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当归、黄芪、远志、肉桂、山楂等中草药添加到艾维因肉仔鸡饲料中,选用1日龄雏鸡100只,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50只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饲养效果。结果表明,l~21日龄试验组的日增重、育成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8.72%、12.20%,耗料增重比下降8.52%;21~42日龄试验组的日增重、育成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5.75%、12.04%,耗料增重比下降9.57%,差异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同一批饲养的22日龄半番鸭中挑选出体重相近的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为49 d。采用2×2因子水平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3%酵母硒,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剂(300 mg/kg黄芪多糖+0.3%酵母硒)。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并于70日龄每组随机选择12只(每重复4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胸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 h p H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48 h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Ⅲ组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色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120 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8~120 h和72~120 h的丙二醛(M DA)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24~120 h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储存时间延长,各组SOD、GSH-Px活性和T-AOC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但3个试验组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速度比对照组缓慢。4)酵母硒和黄芪多糖对肌肉24 h p H、剪切力、24~120 h的SOD活性、48~120 h的GSH-Px活性、120 h的M DA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交互作用(P0.05或P0.01)。由此可见,酵母硒、黄芪多糖均可改善半番鸭肌肉品质和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效延长货架期,且二者对于肌肉抗氧化、p H和嫩度改善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丝兰属麟凤兰提取物(YSE)和皂皮树提取物(QSE)对0~6周龄北京鸭生产性能、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80 mg/kg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的日粮,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0 mg/kg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显著提高了0~6周龄北京鸭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北京鸭的胸肌率(P<0.05);丝兰属麟凤兰和皂皮树提取物显著提高了21日龄及42日龄北京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和绒毛面积(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十二指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540羽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杆菌肽锌400 mg/kg;Ⅲ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微生态制剂,试验期42 d。于21、42日龄进行屠宰取样,测定樱桃谷肉鸭免疫器官指数、十二指肠黏膜SIgA含量和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Ⅲ组42日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比Ⅰ组提高了35.00%(P<0.05)、25.39%(P<0.05);2)Ⅲ组42日龄的十二指肠黏膜SIgA含量比Ⅰ组提高了12.50%(P<0.05);3)Ⅲ组21日龄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分别比Ⅰ组提高了4.47%(P>0.05)、10.68%(P<0.05);4)Ⅲ组42日龄的空肠隐窝深度比Ⅰ组降低了10.17%(P<0.05)、空肠V/C值比Ⅰ组提高了12.43%(P<0.05);5)Ⅲ组42日龄的回肠绒毛高度、V/C值比Ⅰ组分别提高了3.66%(P<0.05)、16.32%(P<0.05),隐窝深度比Ⅰ组降低了11.18%(P<0.05)。由此可见,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樱桃谷肉鸭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提高十二指肠SIgA含量,并能够提高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红棕油对肉鸭生长性能、肠道发育、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为(50±2) g的樱桃谷肉鸭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添加0.4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0.15%红棕油+0.30%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0.30%红棕油+0.15%棕榈油的基础饲粮,试验3组饲喂添加0.45%红棕油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在1~21日龄,试验2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在1~42日龄,试验3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肉鸭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1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和2组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极显著升高(P<0.01)。3...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一侏儒综合征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樱桃谷鸭和半番鸭群中流行,严重影v向了养鸭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原演化、诊断与防治手段方面对新型鸭细小病毒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上平养肉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网上养鸭的优势性,本试验采用地面平养为对照,分别对两种饲养方式下肉鸭成活率、增重、耗料量、采食量及料重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网上平养成活率比对照组高4.3%;网上平养的全程增重和育成期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就全程耗料量而言,网上平养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网上平养的料重比(1.98)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2.14)。总体结果表明,网上平养的饲养效果比地面平养好。  相似文献   

17.
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或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经典MDPV和GPV毒株引起的病鸭主要症状为腹泻、脚软、渗出性肠炎,三周龄内雏鸭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等地的雏半番鸭和樱桃谷鸭陆续出现一种新型细小病毒病,该病发病率10%~30%,病死率低于3%,临床症状主要为软脚、短嘴和生长障碍。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原与鹅细小病毒亲缘性很近。本文通过比较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经典的MDPV和GPV在基因组、感染宿主范围和致病性的区别,为新型鹅细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40羽1日龄樱桃谷肉鸭(公),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杆菌肽锌400 mg/kg,Ⅲ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微生态制剂(含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等,有效活菌数200亿个/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42日龄肉鸭平均体重Ⅲ组比Ⅰ组提高2.37%(P<0.05);22~42日龄料重比Ⅲ组比Ⅰ组降低3.23%(P<0.05),1~42日龄料重比Ⅲ组比Ⅰ组降低2.62%(P<0.05)。2)血清总蛋白含量Ⅲ组比Ⅰ组提高23.89%(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Ⅲ组比Ⅰ组提高12.05%(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Ⅲ组比Ⅰ组提高19.12%(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320羽10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0 mg/kg芽孢杆菌混合物(试验Ⅰ组)、1000mg/kg芽孢杆菌与寡糖混合物(试验Ⅱ组)、1 000 mg/kg芽孢杆菌与链球菌混合物(试验Ⅲ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3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的腹脂率显著下降(P<0.05),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与寡糖混合物和芽孢杆菌与链球菌混合物均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此外,饲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与链球菌混合物还可提高樱桃谷肉鸭的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究酶和益生菌对不同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3周龄和70周龄樱桃谷肉种鸭各4棚,设置酶加益生菌制剂组(菌酶复合组)、酶制剂组、菌制剂组、对照组共4组。前三组按照500 g/t的剂量分别加入酶加益生菌制剂、酶制剂、菌制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喂周期46 d。统计各组种蛋的平均蛋重、可孵率、正品率、破蛋率、无精蛋率、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1)蛋重: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2)可孵率、无精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和菌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3)正品率:70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33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4)破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菌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酶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5)无精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6)孵化率:70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3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酶与益生菌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延缓高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衰退,同时还能够促进低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