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性与gyrA、gyrB突变的关系,本研究对氟喹诺酮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诱导,获得一系列不同氟喹诺酮耐药水平的人工诱导耐药菌,应用PCR扩增野生菌和人工诱导菌的gyrA、gyrB基因并测序,经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氟喹诺酮耐药菌的gyrB基因无突变,氟喹诺酮耐药菌的gyrA有Ser85→Leu和Ser84→Pro的突变。实验结果表明:gyrA突变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氟喹诺酮耐药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28株猪源链球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研究东北地区猪源链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与parC、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通过PCR方法扩增parC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测序分析;18株耐药菌在parC基因80位的突变(AGC→ATT)导致氨基酸Ser→Ile突变,11株高度耐药菌在gyrA基因81位的突变(CAG→)CAT、CTT或CTA)导致氨基酸Ser→Ile、Phe或Tyr的突变.当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1μ/mL时,parC和gyrA基因的QRDR区均未有突变;而当MIC ≥2μg/mL时,ParC的氨基酸发生了Ser80→Ile的突变,同时发生GyrA氨基酸Ser81突变的菌株,耐药水平很高.研究表明,环丙沙星低水平类耐药是由于拓扑异构酶Ⅳ改变引起,而高水平耐药是由拓扑异构酶Ⅳ、DNA旋转酶共同改变引起的.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耐药性的高低与突变位点的多少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临床分离的1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MRSA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纸片法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对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DH5a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并测序。进一步分析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rlA中的2个突变(位于80和84密码子)及gyrA中的2个突变(位于84和88密码子)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临床分离160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MRSA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纸片法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设计引物,以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并测序.进一步分析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突变与环丙沙星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rlA中的两个突变(位于80和84密码子)及gyrA中的两个突变(位于84和88密码子)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临床分离160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MRSA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纸片法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设计引物。以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并测序。进一步分析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突变与环丙沙星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rlA中的两个突变(位于80和84密码子)及gyrA中的两个突变(位于84和88密码子)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分析耐喹诺酮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子特征,本研究从2010—2011年广东33个养殖场的不同动物来源的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grlA、grlB、gyrA、gyrB基因在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特征、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aac6′-Ib-cr、oqxA和qepA)的流行分布特征,同时还检测了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CTX-M、blaCMY和blaSHV)、质粒介导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氟苯尼考的基因(cfr和fexA)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vanA、vanB和vanC)。结果表明,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7%,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药率为5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苯唑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为28%,对妥布霉素耐药率为13%,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10%左右,有2株耐万古霉素。20株耐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grlA和gyrA基因的QRDR发生了碱基突变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GrlA氨基酸只有1种突变模式,Ser80→Phe,而GyrA氨基酸存在3种突变模式:Ser84→Leu,Ala或Phe。PMQR基因中,oqxA检出率最高(80%),其次是aac6′-Ib-cr占13%,qnrS1检出3株、qnrD检出2株。检测到2株菌株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SHV-12;23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全部携带fexA基因,其中3株同时携带cfr基因;2株耐万古霉素菌株未检测到相关耐药基因。广东省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测到超广谱质粒编码的喹诺酮耐药基因流行分布广泛,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质粒编码的耐药基因,提示养殖过程或治疗过程中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尤其是动物促生长剂)都可以筛选出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在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药物培养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对CIP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试验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出禽源Pm标准株C48-1对CIP的耐药菌株,并对CIP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变化及耐药稳定性、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和基因组位点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的CIP耐药菌株的MIC由0.25μg/mL上升至16μg/mL;与亲本株比较,生化特性与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但诱导株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Thr99→Ala的变化,该位点突变首次发现,gyrB、parC、parE耐药基因均未发生变化。说明逐步递增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禽源Pm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导致靶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15株动物源性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进行PCR检测、测序、WDNASIS软件分析gyrA基因中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AcrA以及编码与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相关的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基因。结果表明,15株耐药菌中,QRDR基因在其编码第72、75、83位或第87位氨基酸均发生突变;AcrA基因未检测到氨基酸的突变;qnrS、qepA和aac(6′)-Ib-cr耐药基因阳性菌各检测到1株,序列分析表明不存在氨基酸突变。QRD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4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Ser83→Leu和Asp87→Asn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双突变的7个菌株均表现为高度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表明gyrA基因为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一个重要机制。高度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菌株中有2株没有检测到氨基酸突变的存在,但是aac-(6′)-Ib-cr基因和qnrS检测为阳性,表明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也可单独导致菌株的耐药。存有一个菌株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突变Ser83→Leu,AcrA基因和qnrA、qnrB、qnrS、qepA和aac(6′...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猪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与parC、gyr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34株猪链球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采用PCR方法扩增并测序分析了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氟唪诺酮类约物10株耐药株和9株敏感株的parC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parC基因QRDRs发生Ser79→Phe、Arg 87→Leu的氨基酸突变,在4株高度耐药菌株gyrA基因QRDRs发生Arg66→Ser,Ser81→Arg氨基酸突变;当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时,parC和gyrA基因的QRDR区均未有突变;而当MIC≥32 μg·L-1 时,parC的氨基酸发生了 Ser79→Phe的突变,同时发生gyrA氨基酸Arg66→Ser,Set81→Arg突变.结果表明,猪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低水平类耐药是由parC单一位点突变引起,而高水平耐药是由parC和gyrA双位点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等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20株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扩增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QRDR),扩增的片断长度为496 bp,PCR产物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烟酸诺氟沙星的MIC范围分别为64~>512μg/mL、16~256μg/mL、16~128μg/mL、64~>512μg/mL和64~>512μg/mL。gyrA基因的突变位点均位于83和87位氨基酸位点,主要的变异方式为Ser83→Leu(15/20),其次是Asp87→Asn(13/20),其他的为Asp87→Tyr(6/20),Ser83→Trp(4/20),Ser83→Ala(1/20)和Asp87→Gly(1/20)。说明试验用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表现为多重耐药,其gyrA基因QRDR的突变表现为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