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评价益气黄芪散的安全性,试验在小鼠急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亚慢性毒性试验,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各试验组灌胃给予益气黄芪散14 d,于停药后第1,14天,各组随机抽取10只小鼠采血并解剖取其肾脏,采用组织病理学分析方法对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并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Ⅲ组小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治疗剂量的益气黄芪散毒性很低,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五加芪粉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五加芪粉对动物的安全性,采用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设五加芪粉高、中、低(8.4、2.1、0.84 g/kg/d)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给药量分别相当于鸡每日临床用量的100倍、25倍、10倍;给药第14日、第28日及停药第14日,各组抽取10只(雌雄各半)大鼠,取尾静脉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对心、肝、脾、肺、肾、胃肠、睾丸、卵巢等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脏器与体重比值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肝、脾、肺、肾、胃肠、睾丸、卵巢等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研究表明五加芪粉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对鸡的安全性,将雌雄各半的64只广东黄麻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按体重以空白、1次单剂量(10 mg/kg)、1次3倍(30 mg/kg)和1次5倍(50 mg/kg)单剂量的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混饲给药,观察各组鸡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并于给药前1 d、给药结束后第7、14 d剖检鸡进行病理学检查、血液生理生化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生长性能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病理变化。提示:10%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对鸡安全。  相似文献   

4.
仔泻康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对仔泻康口服液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剂量对36只昆明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8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4、12和6g/kg体重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d,停药后称量大鼠体重、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器指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等。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最大耐受量试验也无死亡情况;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该口服液对大鼠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经剖检,仅高剂量组可见中央静脉远端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大,但未见坏死和炎性反应,其他各剂量组的实质器官均未发现异常变化;各剂量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根据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标准,该制剂属于无毒物质,安全性较高,在合理剂量下,临床使用仔泻康口服液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黄连解毒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8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分别添加1、3和5倍推荐剂量(3g /L、9g /L、15g /L) 的黄连解毒颗粒,连续饮水给药7天,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组鸡的精神、饮食、粪便情况与试验前后的体重变化,测定给药前、给药第7天及停药后第7天各组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在停药第7天进行剖检,测定脏器指数,观察病理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黄连解毒颗粒各剂量组鸡的临床体征均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第7天及停药第7天各给药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血常规指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1倍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解剖5倍剂量组,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法氏囊均未发生病变。结果表明,黄连解毒颗粒在5倍(15g/L)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柴黄口服液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80只雏鸡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3和5倍推荐剂量(0、1、3、5ml/L)的柴黄口服液,连续给药42 d。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体征,每周末称重1次,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进行剖检。结果发现,柴黄口服液各剂量组鸡的精神状态、生长发育、血液生化生理指标、剖检以及组织显微结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及死亡。综上所述,各浓度柴黄口服液对靶动物鸡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推荐以1 ml/L在鸡饮水中混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通过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该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分别进行了预试验(5 000、1 000、200、40 mg/(kg·BW)),正式试验(5 000、2 500、1 250、625 mg/(kg·BW))和最大给药量试验(60 g/(kg·BW))。给药后,连续7 d观察小鼠精神状态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剖检。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组(10 g/(kg·BW))、中剂量组(5 g/(kg·BW))、低剂量组(2.5 g/(kg·BW))和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30 d,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并记录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计算增重率。给药30 d后,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剖检并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的预试验、正式试验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均未出现小鼠死亡,剖检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天冬糖苷散中、低剂量组受试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均显著高于雄性对照组(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均显著低于雄性对照组(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且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10 g/(kg·BW)剂量天冬糖苷散对受试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和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天冬糖苷散对小鼠的LD50>5 000 mg/(kg·BW),天冬糖苷散在10 g/(kg·BW)范围内连续灌胃大鼠30 d,对大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对仔泻康口服液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剂量对36只昆明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8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4、12和6 g/kg体重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称量大鼠体重、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器指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等。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最大耐受量试验也无死亡情况;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该口服液对大鼠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经剖检,仅高剂量组可见中央静脉远端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大,但未见坏死和炎性反应,其他各剂量组的实质器官均未发现异常变化;各剂量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根据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标准,该制剂属于无毒物质,安全性较高,在合理剂量下,临床使用仔泻康口服液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黄芪的安全性,试验采用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小鼠的脏器系数、病理变化、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致突变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0 000 mg/kg,临床及病理学检查均未出现病理组织学变化;慢性毒性试验小鼠体征无异常变化,未出现死亡,在停药后第28天各组间小鼠脏器系数均差异不显著,各组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检测无致突变性。说明固态发酵黄芪粉安全性良好,对小鼠安全无毒,属于无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三黄连合剂对动物的安全性,采用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设三黄连合剂20 g/kg、10 g/kg、5 g/kg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30 d,观察给药期间和停药后7 d大鼠的临床表现,于停药后第1天(试验第31天)和停药后7 d(试验第38天)分别进行腹主动脉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剖检并采集大鼠实质性脏器计算脏器指数及制作石蜡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三黄连合剂高、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除个别指标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见与药物有关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三黄连合剂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探讨大鼠长期口服三黄连散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三黄连散低(2.5 g/kg·BW)、中(5.0 g/kg·BW)和高剂量组(10.0 g/kg·BW),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混饲给药的方式连续给药30 d,每日观察临床表现,记录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停药后继续观察7 d。分别于给药后30 d和停药后7 d进行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解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期间和停药后,各试验组大鼠未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学检查等均无异常变化,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血液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该药物无毒副作用,仅见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三黄连散给大鼠连续饲喂30 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试验根据《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进行了鸡支康口服液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研究,试验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脏器系数和组织病毒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红细胞压积及淋巴细胞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糖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检测指标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的主要内脏器官未见明显异常。试验结果表明,鸡支康口服液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甚微。提示,其按临床剂量使用无毒性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定增乳健牛散(生乳散)的亚急性毒性反应,取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组,以临床应用剂量的2、4、8倍饲喂给药,确定增乳健牛散(生乳散)在28d内对小鼠的亚急挫毒性反应。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全部健活,体征、体重、外观、行为、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脏器系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脏器结构均无异常。增乳健牛散(生乳散)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亚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乳黄消口服液在小鼠和大鼠体内的安全性,为后期确定临床应用剂量提供一定的参考,试验采用半数致死量(LD_(50))法、最大给药量法、最大耐受量法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来评价其毒性。结果表明:小鼠的LD_(50)32 000 mg/kg;小鼠给予最大给药量后死亡率为20%,未死亡小鼠饮食、饮水正常;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50 000 mg/kg,是奶牛临床使用的75倍;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乳黄消口服液各组大鼠体重、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对照组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器官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说明乳黄消口服液实际无毒,可为乳黄消口服液在奶牛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对芩术安胎散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芩术安胎散对家猫先兆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制备芩术安胎散药液,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4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 000、4 800、3 840和3 07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10 d内观察有无中毒和死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2.0 g/mL芩术安胎散药液,18 h内灌服3次,每次0.8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给药后饲养7 d,计算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24只7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30 d内,每日分别给予4 800、2 400和1 200 mg/kg芩术安胎散,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进行灌胃,每日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第31天对各组大鼠称重、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剖检各组大鼠,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变并制作病理切片。临床安全性试验:选取2~5岁健康雌性家猫20只,适应性饲养10 d,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倍临床推荐剂量:1.15 g/kg)、中剂量组(3倍临床推荐剂量:3.45 g/kg)、高剂量组(5倍临床推荐剂量:5.75 g/kg)及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置于胶囊内,口服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空胶囊,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各组家猫食欲、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于第8天对各组家猫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小鼠死亡,LD50>6 000 mg/kg;小鼠对芩术安胎散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明显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调(P<0.05),除此之外的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主要组织器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安全性试验中,不同剂量组家猫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粪便情况均正常,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芩术安胎散无明显毒性,家猫按临床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在小鼠口服抗病毒Ⅰ号无亚急性毒性之后,我们又做了该药对本动物─鸡的亚急性毒试验,经对用药鸡的尸体剖检,消化率、脏器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药对本动物─鸡无明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药"乳宁散"的安全性。将"乳宁散"制备成相当于原药材1.0 g/mL的水煎提取浓缩液,选取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以5000、7500、10000、15000 mg/kg体重的剂量1次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和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浓度(1.0 g/mL)、最大容积(0.04 mL/g)1次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 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大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大鼠体重3000、1500和7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检测大鼠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 g/kg体重,表明该产品实际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大鼠体增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乳宁散"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小鼠口服抗病毒I号无亚急性毒性之后,我们又做了该药对本动物-鸡的亚急性毒试验,经对用药鸡的尸体剖检,消化率、脏器指数及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药对本动物-鸡无明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佳  李强  郭莉  李国辉  赵兴华  刘静  何欣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1):3372-3378
试验通过考察地黄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昆明种小鼠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给药量(MTD)的测定。亚慢性毒性选取80只SD大鼠,分为低、中、高地黄提取物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30 d,试验结束后进行血液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处死后测定脏器系数,并做病理组织学观察。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期内未发现小鼠死亡,未测得LD50,小鼠最大给药量为61.54 g/kg。亚慢性毒性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大鼠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内脏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地黄提取物属实际无毒物质,结合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说明按临床剂量使用地黄提取物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20.
肿节风三清颗粒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靶动物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中,一次性给小鼠灌胃给药,未测出LD50,故采用24 h内多次给药的方式测定最大耐受量。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低、中、高(5、10、20 g/kg体重)3个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用35 d,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体征和体重变化,35 d称重并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取脏器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按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剂量饮水投服肿节风三清颗粒,连续5 d,观察试验鸡的临床体征并按期称重,测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75 g/kg体重(以颗粒计)。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组大鼠的临床体征、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靶动物安全性试验中,各用药组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肿节风三清颗粒无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作用,靶动物临床用药在5倍推荐剂量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