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旱作区夏播大豆种植效益,充分有效利用当地自然降水资源,在甘肃东部选择2个不同株型大豆品种,进行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株高、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逐渐下降,底荚高度逐渐升高。播种密度对主茎节数、荚粒数、百粒重无显著影响。在设计密度13.5万株~31.5万株/hm2范围内,中黄30适宜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晋豆19为22.5万株/hm2。适宜的种植密度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籽粒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豆套作是我国南方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了提高套作大豆产量,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5个重庆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试验比较套作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结果表明:南豆12、贡选1号的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产量均大于其他品种,667 m2产量分别为126.7 kg、113.3 kg,是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套作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3.
青贮玉米为草食家畜最主要的饲草料来源之一,因其品种、株型及种植生态区域不同,适宜栽培密度也不同。为筛选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武威地区的合理种植密度,对引进的青贮玉米品种雅玉26号、五谷8818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雅玉26号、五谷8818均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植株田间长势整齐、抗倒伏,折合鲜生物、干生物产量均最高,分别为82 600.5、75 883.5 kg/hm2和30 060.0、28 369.5 kg/hm2。说明青贮玉米雅玉26号、五谷8818在武威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是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优质粳稻毕粳43号的适宜播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温光条件下,不同播期处理对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显著,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毕粳43号的适宜播种期是4月1—22日,最适播种期是4月8—15日。  相似文献   

5.
通过播种期和密度两因素耦合试验(3个播期,各播期下设3个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密度组合对夏播玉米群体源库关系及冠层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期(6月22日之前)与适当密度(半紧凑型品种"金海5号"为6.00~7.50万株·hm-2,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为6.75~8.25万株·hm-2)组合的各源库指标表现较优。叶面积指数(LAI)在吐丝期达到4.88~5.97,成熟期仍保持在2.73~4.48;群体透光率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达21.09%~34.82%和27.97%~35.29%;吐丝期穗位叶片Pn较高,达34.4~41.7μmol(CO2)·m-2·s-1;"金海5号"6月15~17日播种、播种密度为7.50万株·hm-2,"郑单958"6月15~17日播种、播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均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4863.50kg·hm-2和15123.30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播期、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鹰嘴豆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确定适宜东北地区鹰嘴豆种植的播期和密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选用‘白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期(3月29日、4月7日、4月16日和4月25日)和4个密度(16.7万株·hm~(-2)、11.1万株·hm~(-2)、8.3万株·hm~(-2)和6.7万株·hm~(-2))处理,通过测定鹰嘴豆干物质含量、叶面积指数、产量性状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粗淀粉和全氮含量,对不同播期鹰嘴豆的生育进程、光合特性、群体质量、碳氮转运和产量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鹰嘴豆的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推迟,生育期缩短,单株荚数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生长发育的推进,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早播的鹰嘴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晚播,晚播能够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高密度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低于低密度,减小密度能促进可溶性糖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上升,同时提高花后氮素积累量。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正相关。播期(X1)、密度(X2)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50.288 9+47.169 3X1+464.092 5X2-1.499 9X12-11.376 4X22+1.292 2X1X2。综上所述,中晚播鹰嘴豆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中早播。延后播期导致花前可溶性糖积累量和籽粒淀粉含量下降,而茎、叶的花前贮存氮素转运率和转运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花后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上升。中低密度鹰嘴豆的花前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花后氮素积累量较高,而中高密度鹰嘴豆的花后物质积累对产量影响较大。中早播、中密度或中晚播、高密度的鹰嘴豆可以提高花前贮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白鹰1号’选择播期4月23日、密度7.64万株·hm~(-2)的栽培方式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在生产中,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在甘南开展白菜型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试验,为高寒区示范推广冬油菜提供技术支持。设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高寒区冬油菜越冬率、生育期、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密度处理的冬油菜均能正常越冬,越冬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60万株/hm2的处理表现出良好的群体效应,越冬率为89.7%,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1 971 kg/hm2。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沿淮晚播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晚播小麦的面积不断增加,为明确沿淮地区晚播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13—2015年在不同晚播条件下(11月5日、11月15日、11月25日),设置3个种植密度(300万株·hm-2、450万株·hm-2、600万株·hm-2),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茬晚播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导致小麦生育期滞后,主要影响拔节期前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密度对生育进程无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花前贮存同化物的转运量和花后同化物的积累量下降,花后同化物对籽粒贡献率明显增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下降,进而产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上升。播期对分蘖穗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大于主茎穗。与11月5日播期相比,11月25日播期下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营养器官积累量、籽粒干重、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同化物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在主茎穗中分别下降13.37%、9.96%、9.04%、25.37%和17.07%,在分蘖穗中分别下降55.71%、54.34%、51.80%、59.70%和22.70%。同一播期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上升,花前贮存同化物的转运量减少,花后同化物的积累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增加;穗数增加,千粒重降低;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上升,沉淀值下降。与主茎穗相比,密度对分蘖穗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更大。与300万株·hm-2密度相比,600万株·hm-2密度下单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主茎穗中分别下降17.90%、13.60%和4.76%,在分蘖穗中分别下降20.17%、14.46%和6.23%。可见,适当增加密度有利于增加晚播小麦产量并改善晚播小麦品质性状,本研究中11月15日、11月25日两晚播条件下适宜密度分别为450万株·hm-2、6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在宁县旱塬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7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及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幼苗长势较强,出苗均匀整齐。产量因品种特性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出差异,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以陇单339折合产量最高,为13 920 kg/hm2;金穗1203、陇单8号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13 740、13 160 kg/hm2。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以先玉335折合产量最高,为13 720 kg/hm2;吉祥1号折合产量较高,为12 440 kg/hm2。且这5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抗病、抗逆性强、丰产及适应性好,建议今后在全县范围里选择各自适宜种植密度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合理密植和延后施氮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手段,为阐明不同大豆品种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时期的响应,于2020年在河南省新乡县开展试验,试验以大豆品种齐黄34和郑130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大豆品种,副处理为种植密度和氮施用时期,分析其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及产量要素构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齐黄34和郑1307在18万~27万株/hm2密度范围内苗期、盛花期、盛荚期施氮时产量分别为4027.55~4748.20和4783.65~5113.60 kg/hm2,郑1307产量比齐黄34高12.2%~21.8%。随种植密度增加,两个品种产量均无显著变化,其中齐黄34茎粗降低、分枝减少、有效荚数、有效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其茎秆伸长、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增加;郑1307茎粗和有效分枝降低,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加。氮施用时期对齐黄34产量影响显著,盛荚期施氮产量最高,与苗期和盛花期施氮相比分别提高5%~8%和8%~17%;对郑1307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在27万株/hm2下盛荚期施氮有一定增产效应,且影响其有效荚数和百粒重。综上所述,在18万~27万株/hm2种植密度区间内,种植密度通过调整大豆株型、改变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积累,维持其群体产量;延后施氮对齐黄34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但对郑1307的增产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为稳定提高黄淮海地区大豆单产,保障我国大豆产量及落实“大豆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热量指标鉴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各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和生育期下限温度等热量指标;利用1981-2002年全省81站逐日气象资料对热量资源在50km×50km网格上的内插得到的热量资源空间分布、可能生育期日数结果,与各主栽品种全生育期活动积温、生育期日数的实测值作对比,分析讨论了大豆不同熟型品种分区指标和各主栽品种的适宜分布区域。最后将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划分为两个优势产区(松嫩平原产区和三江平原产区)和一个次要产区(黑河、伊春等北部产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热量指标鉴定及适宜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各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和生育期下限温度等热量指标;利用1971—2000年全省81站逐日气象资料,在50km×50km网格上内插得到水稻生育期活动积温和可能生育期日数的空间分布,与各主栽品种全生育期活动积温、生育期Et数的实测值对比,结合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分布特征,将黑龙江省水稻适宜栽培区初步划分为五类,得到各水稻主栽品种的适宜分布区域,结果可为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指导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播期对东北三省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春玉米适宜播期的变化程度,本文以东北三省春玉米潜在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81—2015年气象资料,1981—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生育期、产量资料以及土壤资料,分气侯区对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进行调参和验证,建立适用于东北三省10个不同气候区的模型相关参数,在各气候区利用调参验证后的APSIM-Maize模型设置不同播期,模拟各年代不同播期下春玉米潜在产量和气候生产潜力,综合高产和稳产性指标,明确了不同区域各年代不同条件下适宜播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APSIM模型对于东北三省7个春玉米品种开花和成熟两个关键生育期以及产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APSI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春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充分灌溉条件下,研究区域内适宜播期范围从4月16日至5月19日,空间上呈纬向分布南早北迟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玉米适宜播期较20世纪80年代有提前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提前趋势更明显;第1、第3、第5、第7和第9气候区雨养条件下较充分灌溉条件下适宜播期有推迟趋势,推迟天数为3~6 d。雨养条件下各年代不同气候区理论上的适宜播期较目前生产中实际播期下的产量提高2.84%~9.96%。以上结果为进行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影响及其适宜播期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挖掘玉米产量潜力,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在东北地区已验证的Hybrid-maize模型及多年气象数据对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东部湿润生态区(桦甸)、中部半湿润生态区(公主岭)、西部半干旱生态区(乾安)]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及其相互组合下的玉米产量潜力进行模拟,并对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产量潜力变异情况及品种本身的生产特性,构建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播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不同,湿润区应选择早播,播种日期在4月20日左右较适宜,而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应尽量晚播,适宜播期应在5月中旬左右。2)不同生态区对密度的容纳能力表现为湿润区(桦甸)半湿润区(公主岭)半干旱区(乾安),3个地区的适宜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8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左右。3)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尽量选择晚熟品种,在当前播期条件下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品种生育期内需要的有效生长积温(GDD)可增至1 600℃以上。4)与当前生产技术相比,将播期、密度、品种三者优化组合,高产体系长期平均产量潜力可增产14.39%~29.23%。本研究可为吉林省玉米高产措施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玉米产量大面积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叶面氮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4种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探究不同施氮量及品种类型各器官对标记氮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4.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大豆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及15N积累量总体均达到最高,不同类型品种间,亚有限尖叶型茎及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亚有限圆叶型叶柄、荚皮、籽粒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无限圆叶型根、茎、叶、籽粒及全株氮素积累量最高,无限尖叶型叶柄和荚皮的氮素积累量最高,亚有限圆叶型根、茎和叶柄的15N积累量最高,无限圆叶型叶15N积累量最高,无限尖叶型籽粒15N积累量最高;15N分配率与积累量在根、叶、叶柄和荚皮器官均在同一处理达到最高,而在茎和籽粒中分配率与积累量的最高值不在同一处理。说明茎和籽粒中氮素分配率在不同处理间不同,更易受到叶面施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大豆叶面氮素利用机制研究及不同类型品种叶面氮肥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比较大并具有代表性的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施P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g),进行了3个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在单株产量、品质方面存在着差异。东农42和合丰25以P3处理单株产量和蛋白含量最高,东农46以P2处理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3个品种都是P4处理脂肪含量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子粒蛋白质含量是东农42>合丰25>东农46;子粒脂肪含量是东农46>合丰25>东农42。  相似文献   

17.
辐射诱变培育高油大豆新品种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本文报导了高油品种培育和应用结果,并对高油品种选择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在杂交育种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遗传改良和辐射诱变处理,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培育出合丰46号(合辐931544)、合丰47号(合辐931542)、合丰48号(合辐931556)和合辐931484等4个高油品种(系),油分含量21.28%~23.18%,单产2208~2578.5kghm2,产量较对照品种增加10.1%~13.1%,中抗一种或两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生产布局和品种类型利用更加合理,采用作物生态学的田间试验方法,于2006~2007年间,在甘肃省和云南省各设5个试验点,研究了北、南异地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播期大体相同的条件下,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随海拔的升高而相应延迟,即播种~拔节、拔节~抽雄、抽雄~成熟的"三段生长"时间相应延长.反映生育期长短的出苗~成熟天数与海拔之间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海拔每升降100 m,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延长或缩短4~5 d,株高和穗上叶数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甘南青稞产业种源支撑基础,实现青稞新育品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以青稞新品种甘青11号为试材,在甘南高寒阴湿区旱川地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与播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播量为192.0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最高,为3 720 kg/hm2;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播量分别为223.5、256.5 kg/hm2时,甘青11号青稞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580、3 510 kg/hm2。由此可见,在施肥水平为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25~300 kg/hm2,播量为192.0~256.5 kg/hm2时,青稞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综合考虑,该施肥水平和播量为青稞在甘南高寒阴湿区种植适宜的肥料配比和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