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全面提高我国农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牧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农牧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以逐步实现我国主要农牧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加工和消费,在无公害畜禽肉类加工中必须严格执行,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对猪、羊、牛、禽肉等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畜禽产业从养殖到加工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禽肉类加工食品产量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肉类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猪肉加工的热点、难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平 《中国猪业》2006,(4):45-47
肉类加工既是古老的行业.又是新兴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我国肉类食品工业逐步形成了集畜禽养殖(基地)、屠宰分割.肉制品加工、冷藏、储运、物流配送、批发零售及相关配套行业的完整产业体系.肉制品加工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新时期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对畜牧业的决定性作用,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但在许多地区,畜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不高、良种畜禽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优势不突出等因素仍制约着畜牧业发展的步伐,成为发展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深入研究夏津畜禽结构的变化,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调优品种结构.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体系提供依据,保持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笔者对夏津县20多年来畜禽结构的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肉类加工技术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化企业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得到应用.不仅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肉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各种在冷环境中加工的生鲜肉类.以及各种现代西式肉制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丰富了市场上肉食的品种.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贸委最近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现状,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出了《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对内贸流通与加工工业技术发展目标和重点作了具体部署。其中肉类工业和屠宰畜禽脏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重点如下: 一肉类工业技术发展重点是:发展冷却肉制品,提高冷却肉的市场占有率;改善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提高肉制品的货架期;加强对畜副产品的利用;加快中式向制品生产工业化的进程。 二.屠宰畜禽脏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重点:为综合利用肠粘膜开发肝素类活性物质技术;综合利用动物胰脏开 发…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中国的畜禽性能在不断地提高。促成这一提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现代畜禽品种的采用、畜禽房舍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以及饲料配合和加工的改进(包括现代添加剂的采用)。然而,尽管有了这样的提高,但畜禽的生产性能高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仍然发生。造成畜禽生产性能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饲料原料中养分含量的变异。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国饲料加工商才面临这一问题。但是,中国的饲料加工商每年生产将近6000万吨的配合饲料,并且其产量还在增长,所以饲料原料中养分含量变异的问题在他们面前显得特别重要。虽然许多饲料加工商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兽药是用于防治畜禽等动物疾病的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成效和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也间接关系到畜禽产品消费者的健康和人类所处环境的保护。因此.为加强兽药市场的管理.国务院于1980年颁布了《兽药管理条例》,又多次进行了修订。对于制止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假、劣兽药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主要畜禽饲养量和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200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已经达到643万吨,人均占有66.2公斤,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我省肉类外销总量与生产水平仍然不相适应。为了有效提高肉类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河南畜产品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建立肉类生产质量安全保障系统,特别是检疫保障系统。1肉类质量安全控制的难点肉类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是:既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又不会对人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是伤害。这样的肉类至少应当满足三个条件:经过严格的防疫检疫,消除了动物疫病的危害;严格按照…  相似文献   

10.
菜籽油是我国饲料工业中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菜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多种脂肪酸且比例适当,利于畜禽吸收利用。菜籽油也是生育酚、植物甾醇和菜籽多酚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具有降低总胆固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脑部发育、预防动脉硬化和降低致癌风险等多种功能。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油的质量影响较大,根据畜禽的不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菜籽油加工工艺的发展,并阐述了菜籽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菜籽油加工工艺改良以及饲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畜禽产品相比,反刍动物肉类生产存在较大的环境成本,且饲料生产、运输和利用在全球粮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动物饲料中以人不能食用的生物质替代可食用饲料作物是一种潜在的战略,可减少饲料竞争,减轻牲畜对环境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植物副产物是一种重要的人类非食用饲料资源,这些可以从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获得,如酿酒厂和生物燃料生产、油籽加工、水果和蔬菜加工、糖的生产、根和块茎加工及药草、香料和树木的加工。因为反刍动物特有的反刍消化方式及瘤胃的微生物种群,使其可以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植物副产物,评估和改进植物副产物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肉类质量属性和消费者接受度的前提下提高反刍动物饲养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植物副产物饲料资源对反刍动物生产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强调了这种替代饲喂策略对饲养经济效益和肉类安全的影响,以及与反刍动物肉类生产实际应用相关的战略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1年以来,我国畜禽主要品种出栏量持续增长,人均肉类、禽蛋占有量逐年上升,与2000年相比,人均肉类总占有量增加10.9kg(中国肉类协会,2006)。我国饲料工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止到2005年,我国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400多家,商品饲料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达1.03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饲料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13.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20):31-32
前言 饲料工业 特别是水产饲料制造业 在 : , ,最近 20 年里迅猛发展 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改善促进了对动物肉类的需求 对饲料质量 ,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要生产高质量饲料 就必 。 ,须具备优良的加工设备并掌握质量管理方法 本  相似文献   

14.
冷却肉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肉类产量已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注重于肉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同时对肉的加工体系和消费形态有所要求 ,而冷却肉便是国外目前广泛应用的肉类制品。近年来 ,我国一些大城市也逐步在示范推广。在中国 ,主要有二种肉类产品 :鲜肉和冻肉。大多数人仍喜欢凌晨宰杀、清早上市销售的或畜禽“活杀”后热气腾腾的鲜肉 ,而且一直被认为是最新鲜最安全卫生的肉。实际上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因为刚刚被宰杀后的畜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肉温升高 ,有时温…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虽然我国养殖业生产有了很快的发展.畜禽饲养量和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的养殖业水平还不高.尤其是畜产品的卫生质量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虽然我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但是我国出口的肉类仅占总产量的1%。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的出口地方只有香港地区和东欧.而要向欧盟、日本、美国等地出口却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我国畜产品的卫生质量不过关。要提高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保障广大消费的身体健康.就要从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出口畜禽肉品安全卫生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 ,养殖规模稳中有升 ,其年产量位居全球肉类总产量的首位。然而 ,近年来 ,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 ,我国畜禽及其肉品的出口贸易却有所下降 ,造成出口难的原因集中表现在 :畜禽肉品品种不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畜禽饲养中存在兽药、饲料管理不规范 ;畜禽肉品加工及卫生质量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随着食品安全概念的提出 ,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畜禽及其肉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畜禽养殖、饲料生产、畜禽防疫、屠宰加工等方面入手 ,通过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从整体上提高…  相似文献   

17.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我国的肉类、禽蛋总产量已分别连续21年、26年居世界第一。畜禽产品极大丰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由吃饱向吃好的需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但是病死畜禽经营加工、违禁物品使用、残留超标等畜禽产品安全事件,一次次  相似文献   

18.
饲料是维持畜禽生命的基础,也是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枢纽。粉碎是饲料加工的关键步骤,适宜的粉碎粒度对节约饲料生产成本、提高饲料品质及发挥畜禽生产潜力具有积极影响。文章就饲料原料粉碎粒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饲料品质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肉鸡产业精准饲养技术体系的构建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6-8
研究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必须从产业晦角度观察问题。“入世”给我国肉类带来的挑战是系统化的,不仅关系到国内畜禽屠宰加工业,而且关系到相关的畜禽养殖业和肉类食品流通业。这是一个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利益;涉及国内肉类生产、加工、流通能否在新的开放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GB/T18407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畜禽肉类产品生产加工环境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评价原则、防疫措施及其他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