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快速、准确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以大疆Matrice 600Pro六旋翼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关岭县上官镇乐安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的高光谱影像,通过影像处理,借助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波谱角分类方法实现火龙果植株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研究区火龙果植株数的提取精度为92.94%,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地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可为火龙果园精准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准确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以大疆Matrice 600 Pro六旋翼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关岭县上官镇乐安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的高光谱影像,通过影像处理,借助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采用波谱角分类方法实现火龙果植株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对研究区火龙果植株数的提取精度为92.94%,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地提取火龙果种植株数,可为火龙果园精准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棉花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对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中的技术愈发完善,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大田尺度棉花旱情信息也逐步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的原理、方法和诊断水分指标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监测棉花的应用研究趋势,阐述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今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展望,以期在理论上为无人机遥感影像监测棉花旱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空无人机遥感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遥感即是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空间遥感信息,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近年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形图更新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归纳了目前无人机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无人机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2018年5和6月获取的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对北京市大兴试验基地的部分农田进行地物类型提取研究。【方法】确定感兴趣地物种类,对影像进行时相与光谱特征分析,然后确定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NGBDI、修正型比值植被指数MSR和红边波段反射率可以作为最优分类特征,通过基于光谱变量阈值分割的决策树分类法,实现地物分类,并提取种植面积,选取基于目视解译的地面调查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基于时相与光谱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有较好效果,该方法用于小麦、果树和大棚的提取,误差值分别为10.68%、6.06%和16.48%,面积提取误差在17%以内,对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地物识别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结论】无人机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为农田信息及时获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三维森林景观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人机遥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遥感方式,具有快速响应、机动灵活、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采用无人机对研究区森林进行航拍,探讨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DEM的技术方法,并对提取的DEM进行精度检验,然后在提取的DEM上叠加获得的高分辨无人机影像,独立实现了对研究区森林景观的三维可视化,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的DEM精度较高,生成的三维森林景观真实感强,能很好的展现森林的生态、文化、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应急救援中,需要快速了解和掌握搜救区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无人机系统快速获取搜救区域正射影像的处理流程和方法,通过影像序贯平差、基于CPU-GPU异构并行的正射纠正以及影像快速拼接,得到搜救区域无明显拼接缝的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9.
PHANTOM 4 RTK+大疆像控处理技术在燕麦长势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小型消费级无人机航拍获取地物影像,通过地物阴影、高度差、色差快速提取地物,进而获取地物结构信息。【方法】 文章选取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大桥乡为研究区域,针对冬闲田闲置土地资源、种植结构相对单一的区域展开试验,利用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对燕麦进行识别,同时结合超声波传感器数据估算地物高度,并与实际高度和无人机生成的传统测高方法得到的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取高精度、可靠性强的数据。【结果】 基于可见光燕麦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1.46%,Kappa系数为0.857,在增加DSM数据后的分类总体精度为98.91%,Kappa系数为0.982。研究表明由无人机获取的代表燕麦冠层高度信息的DSM数据能够显著提升燕麦的识别效果。相对于传统无人机测高方法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提取地物高度的方法,依赖于光谱和高程信息识别地物信息的方法在计算地物高度时,精度更高,识别结果更可靠。【结论】 该文提出的小型消费级无人机利用地物阴影计算燕麦高度的方法,改进了相机镜头光心地位和RTK天线中心点地位补偿作用,打通了RTK模块、飞控模块及相机云台模块之间的通讯,能够应用于实际准确获取影像地位信息,为无人机遥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物高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无人机遥感农作物类别的快速识别提供参考,以贵定县马场河乡马长河村部分耕地遥感影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采集地面农作物遥感影像,分析农作物之间纹理和色彩特征差异,对农作物的类型及面积信息进行提取和检验,获取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利用色彩纹理特征组合对大豆、水稻和玉米种植信息的提取结果误差分别为7. 01%、9. 71%和1. 75%,提取效果较好。可为农作物分类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间隙度的无人机林地航拍图像序列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机林地航拍图像具有的分辨率高、数据量大、边缘丰富的特点,造成了特征点配准中误匹配率的增加,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人机林地航拍图像序列拼接方法。分形中的间隙度可用于描述图像区域纹理的粗糙程度,本文首先利用间隙度特征选取图像中局部图像块作为候选区域查找特征点,减少了待配准的特征点数量,提高了特征点配准正确率;其次,采用全局拼接技术变换图像,减少传统拼接中矩阵连乘产生的误差的积累和传播。实验中选取了不同拍摄高度的两组图像序列,将本方法与传统的全局SURF特征方法和降采样图像拼接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有效拼接图像,同时不会损失原图像的精度信息,并从视觉效果和均方根误差两个角度证明了本文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Aerial images are useful tools for farmers who practise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difficulty in taking geo-referenced high-resolution aerial images in a narrow time window considering weather restrictions and the high cost of commercial services are the main drawbacks of these techniques. In this paper, a useful tool to obtain aerial images by using low cos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system allows farmers to easily define and execute an aerial image coverage mission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ols in order to obtain mosaics made of high-resolution images. The system computes a complete path for the UAV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on-board camera features once the image requirements and area to be covered are defined. This work introduces a full four-step procedure: mission definition, automatic path planning, mission execution and mosaic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3.
The central concep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is to manage within-field soil and crop growth variability for more efficient use of farming inputs. Remote sensing ha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since the farming technology started developing in the mid to late 1980s. Various types of remote sensors carried on ground-based platforms, manned aircraft, satellites, and more recently, unmanned aircraft have been used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 Original satellite sensors, such as Landsat and SPOT, have commonly been used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over large geographic areas since the 1970s, but they have limited use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ly coars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long revisit ti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s have significantly narrowed the gap in spatial resolution between satellite imagery and airborne imagery. Since the first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 IKONOS was launched in 1999, numerous commercial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s have become available. These imaging sensors not only provide images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but can also repeatedly view the same target area. The high revisit frequency and fast data turnaround time, combined with their relatively large aerial coverage, make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s attractive for many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s that have been used or have potential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sensor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re reviewed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based on the studie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and his collaborator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how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has been used for crop identification, crop yield variability mapping and pest management. Som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n the use of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sensors and other types of remote sensors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无人植保飞机超低量防治水稻田间杂草情况,对防治效果及效率进行了考证,试验表明:24 L/hm2药液量可有效防治水稻分蘖期田间稗草和三棱草;同时验证了宁夏视博公司ZB-810L无人植保飞机的续航蓄电能力,续航能力为6 min,最大载药量为8.0 L,最佳防治单元以0.2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DEM提取坡度·坡向算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1∶1万地形图数字化所生成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坡向。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中误差以及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及标准差、不同坡向面积数据,定量地分析中误差与地形变化的关系,找到研究区较合理的坡度、坡向的提取算法,进一步分析不同水平分辨率DEM所提取的坡度、坡向的面积误差变化规律。运用面积百分比加权总体误差和面积百分比平均总体误差的指标,获取2项指标与水平分辨率的线性函数关系,为实际工作选取适宜的水平分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出苗率是西北地区春播玉米夺得高产的前提保障。针对宁夏大面积玉米种植过程中人工统计出苗状况工程量大、耗时费力、误查漏数等现象。本文设计不同氮素处理试验,运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获取玉米苗期高清图像,运用MATLAB软件中ORB算法与距离加权融合算法合成无人机图像,通过二值化、腐蚀膨胀等深度优化处理技术得出玉米苗期图像轮廓,然后运用MATLAB软件八位连通域和ARCMAP 10.3计算方法自动规划路线并计算出玉米的出苗数量。结合田间人工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工计数和无人机获取玉米出苗株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关系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95、4.359和2.436%。因此,基于低空无人机平台快速获取大田玉米出苗株数,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精准的出苗率获取方法。可为后续玉米高产的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对于优化宁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种植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空无人机获取农田信息,具有实时以及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为快速、精确监测大田规模化种植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四旋翼无人机为平台,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建立快速获取大田烟株中前期图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天空辐射条件较稳定的条件下,采用较低的飞行高度(如20m)航拍获取田块图像,能够得到清晰的拼接图像和三维重建效果;采用基于决策树的植被分割算法将烟草和非植被部分分割后,得到较高精度的大田植株图像。在此基础上进行大田烟草缺苗数估测,所估算的缺苗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视角重建技术的作物三维表型高通量获取系统成本低、获取效率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自旋转式拍摄平台易于搭建,但植物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抖动对点云三维重建和表型解析精度有一定影响。为评估旋转式多视角成像在小麦植株三维表型解析中的适用性,基于植物旋转设计了便携式小麦植株三维表型高通量采集系统,选取穗期不同品种的小麦植株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点云重建,基于Hausdorff距离评价了重建点云的精度误差;并基于人工测量数据,对所提取的表型指标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物旋转式重建的点云与相机旋转式重建的点云有较高的一致性,点云精度差距基本控制在0.4 cm以下;获取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均根方误差分别为0.79、0.13和0.53 c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26%、7.63%和0.74%,表明该方式适合穗期的小麦植株表型重建,具有较高的点云重建和表型提取精度,并为小麦植株表型评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森林植被监测的精度、成本和效率,故选择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方法及结果缺乏的问题,从林业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分析空间变异并综合考虑监测精度、成本和效率来确定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方法。基于最新的国产高分二号(GF-2)全色影像,利用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对湖南常宁洋泉镇林区3种典型分布类型森林植被进行拟合分析,初步确定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低分辨率。然后对重采样形成的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监督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合影像成本和数据处理时间,找到适合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研究表明:不同分布类型的森林植被,适合遥感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不同:①小冠幅森林植被3.2 m;②大冠幅森林植被16.0 m;③混合冠幅森林植被8.0 m。该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区域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树深松插干植树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深松插干造林技术是一项效率高、成本低、成活率高、易于推广的技术.杨树深松插干植树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作业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于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深栽造林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