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北京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水资源的匮乏,日光温室节水灌溉机械化进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分析了北京市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系统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北京市日光温室节水灌溉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干旱土石山区集雨水窖是一种行之有效、分散、小型的集雨工程。以白河县的集雨水窖为例,追索了干旱土石山区集雨水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了水窖的推广价值,研究了水窖的结构、配置方式、窖址选择原则,并着重探讨了最优窖容、最优集雨面积、沉沙池的配置方法.最后对干旱土石山区水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雨水资源利用与控制技术的不足,为实现雨水源头减排和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原理,设计了由雨水收集系统、浇灌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集雨灌溉系统,并针对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和运行模式开展了模型试验测试。试验表明:自动集雨灌溉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单片机程序编写合理,整套系统具有较好的智能感知和识别能力,能够自动实现雨水的收集与灌溉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缓解城市内涝提供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山区、丘陵区干旱缺水,农业效益低下。集雨灌溉工程能有效地利用当地降水资源,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只要抓好集雨场、水窖建设,配置好提水、输灌设备,落实工程主体,调整产业结构,集雨灌溉工程就能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山丘区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及灌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潍坊市南部山丘区经济基础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等实际情况,从提高集雨效率、雨水利用率、单方水生产效益和节省能源等角度出发,提出了3种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并研究应用了果树自压小管多孔渗灌、加压微灌、水肥穴灌、日光温室大棚集雨微灌等配套灌水技术,提出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干旱土石山区集雨水窖是一种行之有效、分散、小型的集雨工程。以白河县的集雨水窖为例,追索了干旱土石山区集雨水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了水窖的推广价值,研究了水窖的结构、配置方式、窖址选择原则,并着重探讨了最优窖容、最优集雨面积、沉沙池的配置方法。最后对干旱土石山区水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工植树效率低,成活率往往不高,用机械植树,同时配有灌溉系统将大大改善以上状况。为此,研制了快速植树机。该机采用中型链轨拖拉机后梁挂的方式配置,并配有灌溉系统,可一次完成开沟、植树和浇灌等工序。其成活率明显提高,为机械植树开辟一个新机具。  相似文献   

8.
设施农业在我市正处于发展阶段,农户大部分使用的是日光温室,受温室结构限制,机具配置也较简单。主要有单铧犁、旋耕机、打药机组和育苗设备。对日光温室的结构和主要机型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总结甘肃省自1996年开始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以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集水工程、蓄水工程以及灌溉工程建设利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遍 适宜于在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模式和适宜的单元工程发展规模;根据不同的降水量分区,分析确定了各利用模式下的工程建设投资水平;根据目前雨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现状,选定代表作物,分析了集雨节灌工程不同利用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为今后制定雨水利用发展规划,实施集雨节灌工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灌溉系统结构,提高其智能化作业水平,将模块化的网络分层策略融入农田灌溉体系进行智慧化布局。以灌溉系统网络信道带宽、拥塞控制参数为主要切入点,对系统网络进行合理分层后建立控制模型,根据灌溉信息采集、网络数据传输特性要求,进行系统的硬件紧凑配置与软件功能设计,并展开智慧农业灌溉系统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分层策略应用到灌溉系统,数据丢包率波动范围为0.33%~0.85%,满足灌溉系统的网络数据处理要求;经布局后的农业灌溉系统响应时间有效缩短且稳定性大大提高,整体的灌溉效率提高了9.18%,研究思路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