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猪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有环境、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实践证明,在猪饲料中添加不同营养成分及调整饲料营养结构可降低猪肉体脂含量,改善猪肉品质.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动物的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瘦肉率起关键作用.试验通过对特种野猪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测定屠宰率、瘦肉率、系水力、眼肌面积、大理石纹、嫩度等指标,衡量特种野猪的肉质情况,检验特种野猪的饲养效果,为更准确地筛选最佳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几个主效基因和QTL对猪肉品质和胴体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几个主效基因和QTL对猪肉品质和胴体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阐述了氟烷敏感基因、酸肉基因、肌肉含量基因、肌肉内脂肪基因、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脂肪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肌纤维的候选基因对猪的肌肉糖元、蛋白质含量、背膘厚度、腰肌面积、公猪膻味、肌肉内脂肪含量、肉品质、腹脂率、烹调损失率、PH1、PHu值、屠宰率、胴体长(cm)、胴体瘦肉率、滴水损失、加工率(%)、酸肉率(%)、多汁评分、风味评分、嫩度评分、大理石状评分等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喜欢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猪肉,同时又要求它的色泽好、嫩度高、多汁、风味鲜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适当。本文集中讨论几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从营养调控的角度提出改善肉品质的措施。 1 维生素E 现代饲养条件下,猪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提高直接导致猪肉品质下降,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产生醛类、酮类和醇类组  相似文献   

4.
影响猪胴体品质的一些饲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胴体品质大体上包括胴体瘦内率及胴体肉、脂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外向型养猪业的发展.市场对用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由原来单纯追求高瘦肉率转为瘦肉率与肉脂质量并重。胴体品质受遗传、饲料、性别、生长阶段、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对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一些影响猪胴体品质的饲料因素。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纳米铬对猪生长性能的饲养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需要猪只瘦肉多,更希望猪肉品质优良。猪肉品质是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和营养性等有关的一些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其中.肉的感官特征如肉色、持水性、嫩度、风味、多汁性等直接决定猪肉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研究开发可改善肉质的新型安全饲料添加剂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因此,  相似文献   

6.
减少脂肪沉积及改善体脂组成的营养学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开始更多地注重动物产品的品质,尤其是对猪、禽肉的品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口感、风味)。影响畜禽产品品质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因素外还有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及饲养管理等。虽然通过遗传育种的手段培育低体脂畜禽是最根本的途径,但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因此给予动物更合理营养组成的饲料是解决问题较现实且可以广泛应用的措施之一。畜禽肉的瘦肉率、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品质都与脂肪组织有关,因此本文主要从营养学的角度阐述如何减少脂肪沉积,从而达到改善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7.
肌内脂肪富含磷脂,与猪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感官特性直接相关。猪肉品质下降与肌内脂肪含量的下降密切相关,日粮调控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的有效方法。降低猪日粮的蛋白质或赖氨酸水平,提高能量浓度有助于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也可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添加甜菜碱、硒或VE等都可不同程度提高肌内脂肪,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殖模式与常规模式生猪胴体和肌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常规饲养模式和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生猪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模式猪胴体品质中的背膘厚和脂肪率极显著低于常规模式(P<0.01),肉色中的亮度值L*显著高于常规模式(P<0.05)。发酵床模式猪肌肉嫩度及烹调后肉的香味、嫩度、多汁性和肉汤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常规模式,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未见发酵床养猪对猪肉的风味和口感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10.
徐丽 《中国猪业》2020,15(4):35-38
猪肉消费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常用肉色、pH值、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嫩度和风味等指标表示。许多研究表明,硒能有效提高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能力,改善育肥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育肥猪的肉色、pH值及系水力等指标,提高育肥猪肉的品质。本文综述了硒对猪生长发育和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12.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郭福友一、猪肉品质及其评定方法肉质是指肉的外观、加工和食用特性。肉类科学认为,肌肉的颜色、系水力、PH值、嫩度、风味、多汁性是重要的食用品质。另外,脂肪的色泽和融点也是肉质的重要要求。关于猪肉品质的评定方法,全国猪...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什么样的绿色、安全产品可以改善猪肉品质越来越关心。铬作为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主要活性成分,能促进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增强胰岛素活性。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能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胴体瘦肉率,降低胴体脂肪沉积和背膘厚、改善肉品品质、加强动物的抗应激作用。通常饲料中添加的有机铬产品为蛋氨酸铬、吡啶甲酸铬、烟酸铬、酵母铬。那么有机铬究竟通过什么机制提高猪肉瘦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消费者喜欢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猪肉,同时又要求其色泽好、嫩度高、多汁、风味鲜美、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猪肉总产量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猪肉品质的下降。猪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肉色、肌间脂肪(大理石纹)、嫩度、pH值、滴水损失、系水力、剪切力、多汁性、风味等等。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本文就饲料中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养猪生产,除了希望具备增重快、屠宰率高、瘦肉率高和单位增重饲料消耗少外,还要求猪胴体肉质好, 即避免出现(白肌肉)和(黑干肉),有足够的嫩度、多汁性和良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猪肌内脂肪代谢与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的主要肉类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研究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与肉品质密切相关。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嫩度、大理石纹、风味和多汁性上。  相似文献   

18.
景绍红 《猪业科学》2005,22(7):60-62
日粮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猪的胴体组成性状和肉质有很大的影响,调整日粮营养水平是实践中改善肉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就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做一综述,为从营养角度改善猪胴体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肉品质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是影响肉质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蛋白质(氨基酸)、能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对猪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