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鱼类不同组织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实验以养殖黄颡鱼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黄颡鱼18个组织(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肌肉、脂肪、前肠、中后肠、眼睛、鳃、尾鳍、鱼鳔、骨骼、胃、皮肤、血液、全鱼)中7种矿物元素(Ca、Mg、Zn、Fe、Cu、Mn和Se)的含量与分布。结果显示,Ca在骨骼、鳃、尾鳍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尾鳍和骨骼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Mg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最高,在眼睛中含量最低;Zn在骨骼、肌肉、皮肤和眼睛中占比较高,在眼睛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Fe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血液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Cu在骨骼、肌肉和肝脏中占比较高,在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高,而在脂肪和眼睛中含量最低;Mn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较高,在眼睛和脂肪中含量较低;Se在肌肉、骨骼、皮肤和肝脏中占比较高,在脾脏、肝脏、肾脏和前肠中含量较高,在肌肉和脂肪中含量较低。研究表明,黄颡鱼体内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Ca、Mg、Zn、Fe、Cu、Mn、Se),而且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采用ICP...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在鲫幼鱼组织中的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安全浓度的混合重金属铜(Cu)、锌(Zn)、铬(Cr)和镉(Cd)污染物在鲫幼鱼组织中短期的积累和分布。实验结果表明:Cu、Zn、Cd和Cr4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Cd和Cr在鲫鱼的鳃和肝脏中有极明显的积累(P<0.01),在肌肉中的积累并不明显。除在暴露的12h和24h时观察到Zn在肝脏中有较明显的积累(P<0.05)外,Cu和Zn暴露期间在鱼体各组织中无明显的积累。观察到Cd、Cr和Zn3种重金属的暴露初期,在肝脏中都可见到一个积累高峰,而后又有所下降,推断这与混合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可能与肝脏中金属硫蛋白(MT)的解毒功能有关。Cd和Cr在鳃和肝脏中分别属中度和轻度富集重金属,而Zn在肝脏中属中度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6,(10):2-3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在各个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气泡幕对鱼群有引诱、驱赶和阻拦作用,而气泡幕的这种作用是在鱼类的视觉、听觉、地震感觉和触觉的协同下完成的。本文介绍了气泡幕在鱼类行为中的应用,分析了气泡幕在鱼类行为控制方面的原理和作用,阐述了其在渔业捕捞、建设海洋牧场和减少港口噪音中的潜能和优势,以及使用与气泡幕相关的设备提高渔业高效节能和保护环境友好,并提出了气泡幕在鱼类行为控制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7-β雌二醇诱导鲻雌性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永强 《水产学报》2004,28(2):113-118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服用17 β雌二醇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年鲻脑各部和性腺进行芳香化酶的定位。结果发现,芳香化酶转录物和特异性蛋白在幼年鲻端脑(嗅球和大脑)、间脑、中脑和小脑是丰富的。在性别未分化时,芳香化酶免疫活性细胞在幼鲻脑各部的分布密度有显著的差异。在嗅球,对照组芳香化酶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密度高于实验组,而在间脑、中脑和小脑实验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1~3倍,特别是下丘脑视前区芳香化酶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尤占优势,提示芳香化酶在幼年鲻性分化中可能起关键的作用。另外,在性分化后,芳香化酶免疫活性还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和精巢间质细胞与足细胞。同时,免疫阳性物质也定位在卵巢和精巢的生殖细胞。这些结果揭示了17 β雌二醇诱发幼鲻雌性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芳香化酶的介导,本研究首次提供形态学新的证据。最后,文中还讨论了芳香化酶在鲻性腺发育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野生和养殖鲻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和养殖鲻的消化道指数及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温度和pH对离体状态下消化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鲻和养殖鲻的比内脏重、比肝重、比胃重、比肠长分别为0.043±0.001和0.0480±0.004,0.009±0.001和0.007±0.000,0.008±0.002和0.007±0.000,2.886±0.301和3.158±0.141.野生鲻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与养殖鲻间存在差异.野生鲻和养殖鲻比较,野生鲻各消化器官中淀粉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养殖鲻(P<0.01);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胃中差异不显著(P>0.05),在中肠差异显著(P<0.05),在前肠和后肠差异极显著(P<0.01).在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和幽门盲囊6部位,野生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5℃、45℃、45℃、40℃、45℃;养殖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40℃、40℃、40℃、45℃、40℃、40℃.野生鲻淀粉酶最适pH在肝胰脏为6.2,在其余各部分均是7.2;养殖鲻淀粉酶最适pH在胃和前肠为2.2和8.0,在其余各部分均为7.2.野生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前肠和后肠均为45℃,在中肠为50℃;养殖鲻蛋白酶最适温度在肝胰脏、胃和中肠为40℃,前肠和后肠为45℃.野生和养殖鲻蛋白酶的最适pH胃部为3.2,其余各部分的最适pH均是7.2.  相似文献   

7.
在鱼类适应环境盐度变化的过程中,鳃、肾、肠是主要的渗透调节器官,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s)、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钠氢交换体(NHE)又是这些器官中重要的渗透调节基因。为研究AQP1、AQP3、CFTR、NHE1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低盐胁迫过程中的渗透调节功能,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种基因在盐度5和盐度10下大菱鲆鳃、肾、肠中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QP1表达量在鳃中极少(P<0.05),在肾和肠中较高,低盐胁迫下,盐度5组和盐度10组在鳃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在肾和肠中均显著上升(P<0.05)。AQP3表达量在肾中极少(P<0.05),在鳃中较高,在肠中较少,低盐胁迫下,盐度5组和盐度10组在肾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在鳃和肠中均显著上升(P<0.05)。CFTR表达量在肾中极少,在鳃中较高,在肠中较少,低盐胁迫下,盐度5组和盐度10组在肾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在鳃和肠中均显著下降(P<0.05)。NHE1在鳃和肠中表达量较少,在肾中较高,低盐胁迫下,盐度5组和盐度10组在鳃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在肾和肠中均显著上升(P<0.05)。这些结果表明,4种基因表达水平因组织、盐度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反映了这4种基因的功能特异性;在低盐胁迫下,4种基因积极响应,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表明AQP1、AQP3、CFTR和NHE1在大菱鲆低盐环境适应中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另外,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半咸水养殖和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培育适应低盐环境大菱鲆良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糖稳态调控特性,本研究克隆了糖稳态调控基因gp1、gp2、pepck1、pepck2、hk、pfk和g6p,分别编码878、842、635、624、918、780和338个氨基酸序列,并进行了进化树、空间分布和禁食对其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同源序列具有较高相似性。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分布于肝脏和肌肉,但呈现出组织表达差异性。其中,gp1在肌肉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脾脏表达量最低。gp2在肌肉中的mRNA水平也最高,在心脏、肝脏表达也较为丰富。pepck1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肠,在脑、脾脏、肾脏和脂肪中分布较少。pepck2在肝脏和脑中高表达,而在脾脏和鳃中表达量最低。对于hk,其在肝脏、肌肉和心脏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其余组织。肝脏中g6p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其余组织。除此之外,其在肌肉、肠和脂肪中分布也较为丰富。pfk的mRNA水平在肝脏和心脏最高,其次是肠和鳃。对实验大口黑鲈禁食后发现,肝脏gp2、pepck2和g6p的表达从禁食第6小时开始上调并持续到24h...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在不同病原(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斑点叉尾病毒)感染后TICAM基因在mRNA水平的组织和时空表达特征。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TICAM基因在肝脏和脾脏中的上调表达,在注射后24h和12h后上调最大分别为2.3倍和1.9倍;而在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则下调到感染后48h的0.15倍和24h的0.53倍;感染链球菌后则导致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TICAM基因表达的强烈上调,最大上调幅度为感染后7d肝脏中表达提高了23倍,其次,在脾脏和头肾中基因表达最大可上调到感染前的10倍左右;在感染迟钝爱德华菌后,TICAM基因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表达上调。其中,感染后7d脾脏中的表达提高到感染前的23.1倍。而感染叉尾病毒后,TICAM基因在肝脏、头肾和后肠的表达上调但幅度不大,基因表达在4种组织内表达变化量在1.5~3.7倍范围内波动,而在脾脏中TICAM表达下调,在感染24h后达到最低为感染前的0.13倍。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斑点叉尾TICAM基因表达变化与病原感染密切相关,暗示TICAM基因在斑点叉尾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凡纳滨对虾JAK(Lv-JAK)和STAT(Lv-STAT)基因应答病原菌侵染的表达变化特征,本实验利用半定量PCR技术分析了Lv-JAK和Lv-STAT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显示,Lv-JAK和Lv-STAT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的9种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均在鳃、肠道和心脏中表达量较高。苏云金芽孢杆菌感染后,在鳃组织中,Lv-JAK和Lv-ST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的中晚期(24~72 h)显著上调表达;在肠道组织中,Lv-JA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的6和24 h显著上调,Lv-ST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的24和72 h显著上调。综上表明,JAK和STAT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凡纳滨对虾体内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引发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探讨凡纳滨对虾JAK和STAT基因应答苏云金芽孢杆菌感染的表达变化特征,有助于研究对虾JAK/STAT通路在应答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召开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通知。通知说:为了表扬在大跃进中上述各个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模范行动,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迎接今后更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决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北京召开代表会议。并提出凡是在大搞群众劳动,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在生产上有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和海洋水域的生态环境,避免遗弃的废旧渔网对海洋生物和渔船的安全构成威胁,美国西海岸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制出两种可以在使用期满后在海水中完全降解的高分子纤维渔网、钓线和渔具。这种新纤维无毒性,在使用期内的性能和强度与目前的网线无差别,在额定使用期满后开始变色并可遗弃,  相似文献   

13.
饥饿对养殖鲈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8,自引:9,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4周,每周取样,结果表明,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2周,2周和4周开始显著下降,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饿1周和3周显著上升,血糖浓度在饥饿第1周显著下降,以后几周则较为恒定,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饥饿1周和2周时均有上升,3周后开始下降,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在饥饿3周开始显著下降;Na^ 和Cl^-浓度在饥饿3周显著上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分别在饥饿2周和1周时显著下降,饥饿对K^ ,Ca^2 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没有影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和饥饿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均以3次多项式的R2值为最大,其中又以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R2值最大,分别为0.922和0.902,建议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鲈鱼饥饿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体的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4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将健康虾与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病虾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不同组织均有分布,但在酶活性和条带数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种同工酶均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强,ACP和POD在肌肉中、EST在复眼中表达最弱,AKP在复眼中不表达。感染TSV后,病虾的ACP和AKP均出现酶带数量减少和酶活性降低,如病虾的AC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鳃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1条,酶活性也呈现下降;AKP酶谱在肝脏、心脏和肌肉中缺失的酶带数分别为3、4和3条,且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而病虾的EST和POD表达的酶带数和酶活性却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肝脏和心脏中,EST分别新增3条和5条酶带,POD各新增1条酶带。总之这4种同工酶的表型在健康虾和病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肝脏中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肝脏中这4种同工酶的特异性变化可以作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桃拉综合症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荷兰进行的一个可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的新鱼种的调查中认定,黄尾鰤具备出色的潜力。为了帮助确定这一鱼种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最适合的水质,在两个独立的试验中测试了水温(21,23.5,25,26.5和29°C)和pH值(6.58,7.16和7.85)对它的影响。对生长在中试规模RAS系统中的黄尾鰤稚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应激生理参数和新陈代谢参数等进行了估算。在26.5°C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在水生生态食物链中的积累效应,选择DMP、DEP、DBP、DNOP、BBP和DEHP作为研究对象,在可控条件下模拟了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真鲷(Pagrosomus major)鱼苗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探讨了PAEs在各个生物体内的积累及食物链中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PAEs的富集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DEHP>DNOP>DBP>BBP>DEP,DMP几乎未见富集,随着PAEs浓度的增高,其在小球藻和真鲷鱼苗体内的富集量随之增大,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小球藻和真鲷鱼苗对疏水性和辛醇-水分配系数较大的DEHP和DNOP富集能力较强,其中DEHP的富集系数在0.05 mg/L浓度下分别高达2.46和1.13;0.2 mg/L浓度下分别高达3.25和1.06,均>1;而DNOP在小球藻内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04(0.05 mg/L PAEs)和2.62(0.20 mg/L PAEs),但在真鲷鱼苗体内富集系数均<1;DMP、DEP、DBP和BBP在食物链各个生物体的富集系数均<1.在小球藻-真鲷鱼苗这一简单食物链中,DEHP和DNOP在小球藻和真鲷鱼苗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但在传递过程中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劳动人民和科研工作者,在各项生产和科研领域里,都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进军,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养鱼和培育鱼种生产也是如此。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尝到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甜头,开始理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Khoo和Tan,1980),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最为普遍。各种类型的稻田养殖方法,如在稻田中培育鱼苗和鱼种,生产成鱼等方法已被采用(Chapman,1992;Li和Pan。1992;Yunus等1992)。Costa-Pierce(1992)指出,在印度尼西亚,在稻田中培育鱼种比养成鱼获利更高,因为稻田水浅,可能更适于培育鱼苗和鱼种。在越南,已发现鲤鱼可以在稻田里自然繁殖生长,但是以前还没有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罗非鱼的先例。本文简单介绍1995—1996年在越南太平省利用稻田来繁殖和培育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肌肉、血液、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为24~30h左右,土霉素在各组织中t1/2为2~3d,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肌肉、血液和皮肤中的t1/2与氟苯尼考接近,在肝脏和肾脏中的t1/2与土霉素相似.本试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肌肉组织中降低到最高残留限量0.2、0.1和0.1μg/g下所需要的理论时间为10、20和15d,本试验的水温为23±2℃,考虑到温度为影响药物代谢和残留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建议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休药期为250、500和375度日.  相似文献   

20.
锯缘青蟹脑内5-HT和NPY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辉洋 《水产学报》2005,29(4):441-446
为探讨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存在与否和分布状况,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5-羟色胺和神经肽Y阳性细胞和神经髓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在锯缘青蟹脑中共12个胞体群和11个神经髓质中,前脑和中脑中有4个细胞群和6个神经髓质检出5-HT免疫阳性反应;中脑和后脑中有7个细胞群和3个神经髓质具有NPY免疫阳性反应。5-羟色胺和神经肽Y在锯缘青蟹脑内的特异性分布,为其参与神经牛理活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