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湖浮游生物及鲢鳙鱼产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0年1月-11月采样测定结果,太平湖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52.3万个/升,生物量为1.433毫克/升;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6215.2个/升,生物量为1.14毫克/升。根据浮游生物观存量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100万公斤。本文还对太平湖鲢、鳙鱼的合理放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云龙湖水库浮游生物调查及鲢、鳙鱼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和10月分2次对云龙湖水库进行了4个样点的浮游生物调查。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分属6门、28属,平均密度为4.925×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1.620mg/L;浮游动物29属,包括原生动物11属、轮虫10属、枝角类4属、桡足类4属,平均密度为30353.75个/L,平均生物量2.590mg/L。由此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83639kg;其中,鲢生产潜力为15603kg,鳙生产潜力为68036kg。按起水规格鲢750g、鳙1250g计算,鲢、鳙鱼种理论放养比例约为4∶11。  相似文献   

3.
2005年6月和10月分2次对云龙湖水库进行了4个样点的浮游生物调查。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分属6门、28属,平均密度为4.925×106个/L,平均生物量为1.620mg/L;浮游动物29属,包括原生动物11属、轮虫10属、枝角类4属、桡足类4属,平均密度为30353.75个/L,平均生物量2.590mg/L。由此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83639kg;其中,鲢生产潜力为15603kg,鳙生产潜力为68036kg。按起水规格鲢750g、鳙1250g计算,鲢、鳙鱼种理论放养比例约为4∶11。  相似文献   

4.
2016年4月(丰水期)、7月(平水期)和11月(枯水期)于水体上(距水面0.5m)、中、底(距水底0.5m)层分别采等量水混匀,调查新疆蘑菇湖水库的理化因子状况及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综合评价水库水质营养状况,并根据浮游生物现存量估算滤食性鲢鳙的鱼产力,以期通过合理放养鲢鳙降低水库过量氮磷含量,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结果显示:采样期间蘑菇湖水库平均pH为8.33、平均水深4.55m、总磷含量0.29mg/L、氨氮含量4.94mg/L,水质为富营养型水库;共鉴定浮游植物90种,浮游动物36种,平均生物量分别为6.72mg/L和3.79mg/L,鱼产力分别为鲢468.18t和鳙720.13t。鲢和鳙的理论合理最大放养量分别为27.41万尾和70.33万尾,鲢∶鳙比例约为1∶2.57。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广州市北郊的中小型和龙水库进行藻类调查,共有浮游植物33属,平均个体数3189万个/L,平均生物量为8.47毫克/L,属中营养性水库。总资源量为90.256t,平均每亩为56.41公斤,推算其鱼产力为每亩16.92公斤。  相似文献   

6.
于2013年6月和2014年9月对红旗泡水库6个采样点进行2次浮游生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8种,分属6门,平均密度375ind./L,平均生物量0.991mg/L;浮游动物14种,其中包括原生动物2种、轮虫类4种、枝角类3种、桡足类5种,平均密度114ind./L,平均生物量0.598mg/L。由此可估算鲢鳙鱼产潜力为133 489kg,其中,鲢生产潜力为50 460kg,鳙生产潜力为83 029kg。按照起水规格鲢2.0kg、鳙2.5kg计算,鲢和鳙鱼种理论放养比例大概为2∶3。  相似文献   

7.
南四湖的水生生物和渔业生态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鹏 《水产学报》1989,13(3):220-229
南四湖是指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昭阳、独山和南阳四个湖,现有水面11.9万公顷。目前的平均鱼产量是94.05公斤/公顷。1983—1984 年我省对该湖进行了全面的渔业资源调查。南四湖的溶氧含量平均为 8.71毫克/升,pH为 7.1—9.7。湖水中的磷酸盐是0.0108毫克/升,三态氮是0.465 毫克/升。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是 2584.2毫克/米~2,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09和0.601毫克/升,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是92.65克/米~2。鱼类的优势种类是鲫鱼、黄颡鱼、乌鳢、红鳍鲌、长春编、鲶鱼、鲤鱼。并为开发它们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通过对黄壁庄水库增殖放流区的本底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库区游泳生物数量.生态环境、基础饵料条件及底栖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本次调查中没有捕到草、鲢、鲤、大银鱼亲体.草、鲢、鲤、大银鱼的卵和幼鱼以及敌害鱼类的调查结果也为零;浮游植物12种,平均密度为2644个/m^2;浮游动物10种,总平均生物密度为28736.6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122g/m^2;底栖生物8种.总平均生物密度44个/m^2.平均生物量35.76g/m^2。敌害生物本次调查未捕到。调查结果显示.该库区为草、青、鲢、鳙、大小银鱼理想的增殖放流场所。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库地跨湖北省的郧县、郧西、丹江口市和河南省的淅川县,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组成,养殖水面93万亩,库水温度适宜,氧气充足,天然饵料丰富,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从1979年开始,库区群众在水库中设置网箱养殖鲢,鳙,截止1989年,鲢、鳙网箱已发展到247亩,年总产量达103.14万公斤,占水库养殖年总产量的55%。网箱养殖鲢、鳙不需投饵、施肥,投资省,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青草沙水库为上海最大的水源地,常年平均有效库容为2.5亿m3。为了正确评价该水库的鱼产潜力,估算鲢、鳙的合理放养量,改善水质,自2014年起实行生物操纵以控制藻类。调查结果表明:2014~2016年该水库的浮游植物分别有132、215和181种,年均生物量分别为0.895 1、4.683 7和0.755 4 mg/L;后生浮游动物分别有39、49和54种,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9089、0.331 9和0.812 5 mg/L。根据浮游生物量估算鲢、鳙鱼产潜力,2014~2016年分别为516.1、768.9和275.8 t。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0-1982年《石头口门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报告》对该水库的渔业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建议;(1)水库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1.52毫克/升,0.125毫克/升,水化学类型按阿列金分类方法属于C^ca1;(2)其检出浮游植物93个种(属)浮游动物84种,底栖动物很少,鱼类35种,有经济价值的15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1.16毫克/升,浮游生物生物量2.67毫克/升,底栖动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12.
王骥  梁彦龄 《水产学报》1981,5(4):343-350
本文根据浮游植物生产量求得对鲢、鳙的供饵能力,并通过浮游植物对鲢、鳙转化效率的计算,估算出武昌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进而求得武昌东湖鲢、鳙的合理投放量。作者求得东湖浮游植物全年对鲢、鳙的供饵能力是61,153吨(鲜重);由此估算出东湖鲢、鳙的生产潜力是789公斤/公顷以上,每年鱼种(四寸以上)的合理投放量,鲢是209万尾,鳙是110万尾。  相似文献   

13.
网箱养鱼种是柴河水库放养鱼种的主要来源,占总投放量的70%。1981~1985年网箱生产鱼种8.05万公斤(其中鲢占90%、鳙10%),折合平均亩产1,784公斤。以鲢为主的网箱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05公斤,规格11.6~12.6厘米,最低产量每平方米1.72公斤,规格为8~10厘米;以鳙为主的网箱产量每平方米1.16公斤,鱼种产量、规格质量(肥满度)变动幅度较大,经济效果不一。统计分析五年的生产情况表明,  相似文献   

14.
渔业养殖和供水的兼顾是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分析了许家崖水库水质现状和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不合理养殖方式,提出了以大水面放养鲢、鳙为主,有限度地发展网箱养鱼,确保库内鲢、鳙生物量达40 g/m2以上等5项有利于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溪口水库正常养鱼水面为44700亩,最大水深25米,平均约10米。库水水质较肥,饵料生物丰富,经采样分析测定,该库饵料生物量年均分别为:浮游植物376.4482万个/升、6.8458毫克/升,浮游动物7020.6个/升、1.3772毫克/升,底栖动物2720.65个/米^2、120.28克/米^2,水生维管束植物2790克/米^2。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下旬使用挪威Simrad公司EY60型(70kHz)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对清河水库进行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资源声学调查。使用声学处理软件Echoview4.0进行声学回波数据的后处理,研究库区内鲢和鳙昼夜分布特性,尝试使用回波计数法与回波积分法进行资源密度的评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适合于水库鲢和鳙的声学调查方法。结果表明,鲢和鳙分布于水库10m附近水层,昼间较为集中,单体回波较少,夜间较为分散,可以识别的单体回波较多。深水区域个体较大且密度较低,较浅的区域个体较小且密度较大。声学计数评估更适合夜间进行。根据夜间数据,2种评估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回波积分法获得鱼类密度为0.063ind.m-3,回波计数法为0.049ind.m-3,可以确定2种方法均适合鲢和鳙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姜礼燔 《淡水渔业》2000,30(4):36-36
本品属双烷基二甲基卤类复合制剂 ,其特性在规定浓度范围内起到高效、速效杀灭野杂鱼、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及藻类而却能维持虾、蟹存活的作用。现简介如下 :1 清塘灭鱼作用 作者在 6口平均水面 2 0平方米、水深 1米的水泥池中放养草、鲢、鳙、鳊、鲤、鲫、罗非鱼、罗汉鱼、鱼、鱼参鱼、及虾虎鱼等品种 ,应用本剂分别使池水成 5、 6、 7、 8、10毫克 /升浓度及设对照池比较。这些池水水质pH7 5~ 8 2 ,硬度 3 8毫克 /升 ,溶解氧 >4毫克 /升 ,水温 2 0~ 2 2℃。经观察 4 8小时的结果表明 :鲢、鳙、鳊、罗非鱼、鱼参鱼、罗汉鱼及…  相似文献   

18.
鲢、鳙对三角帆蚌池塘藻类影响的围隔实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浙江金华汤溪威旺养殖基地的三角帆蚌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研究了单养鲢、鳙和三角帆蚌的池塘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属)组成等的差异,以及养蚌池混养鲢鳙对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以及优势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养蚌(10#)围隔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高密度鲢(12#)围隔(P<0.05),其蓝藻数量及生物量显著高于高密度鲢(12#)和低密度鳙(13#)围隔(P<0.05),绿藻数量则显著低于低密度鲢单养(11#)围隔(P<0.05)。在鱼蚌混养的情况下,单养蚌(10#)围隔浮游植物平均数量显著高于鲢-蚌混养(15#,16#)和鳙-蚌混养(17#,18#)围隔(P<0.05),其蓝藻数量及生物量极显著高于鲢-蚌混养(15#,16#)或鳙-蚌(17#,18#)围隔(P<0.01),其绿藻数量显著低于混养高密度鲢(16#)或低密度鳙(17#)的混养围隔(P<0.05)。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鲢、鳙和三角帆蚌三者对水体藻类组成的影响有别,三角帆蚌养殖池中适当混养鲢或鳙可以有效控制蓝藻(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促进绿藻(四尾栅藻)的生长,并最终有利于三角帆蚌的养殖,混养鲢密度的增加有利于控制藻类生长,而鳙密度的增加促进了裸藻等中大型藻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水丰水库初级生产力及鲢鱼产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白瓶测氧法对水封水库的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测定,并对水封水库的鲢、鳙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水柱平均日生产量为14.5g O~2/m~2·d;初级生产力评估水丰水库鲢鳙鱼产力达17284333.5kg。水丰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高,可根据水库水质状况科学合理制定发展渔业发展规划、科学指导渔业生产,对实现水库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水利渔业》1987,(4):37-39
洈水水库位于湖北省松滋县境内,与湖南省澧县相连,总库容5.93亿立方米。库区跨湘、鄂两省,有养鱼水面20300亩。长江水产所1980年查明,水库属一般营养型?饵料生物较为丰富,有鱼类37种,鱼产力在40万公斤左右,其中鲢、鳙20万公斤,其它经济鱼类15~20万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