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2.
2007年根据莲都区粮油站粮油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示范项目安排,碧湖农技站在魏村行政村金村自然村建立了西瓜——水稻种植模式示范方,面积200亩。西瓜采用嫁接栽培,平均亩产2500kg,亩产值3000元左右;水稻选用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一中浙优1号,平均亩产量659.3kg,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我镇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特别是近10年来经试验示范,我们成功地探索了麦、瓜、稻套连作高产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测定,麦子一般亩产250kg,西瓜亩产3500kg,水稻亩产550kg,折合每亩产值5700元左右,扣除生产成本1000元后,亩净收入可达4700元.如果将麦瓜稻中的露地西瓜改成大棚小西瓜,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目前全镇麦瓜稻套连作面积已达1200多亩,每年可创经济效益564万元.现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等措施,充分利用地力、人力、光热资源,积极发展西瓜—水稻生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市累计推广0.7万亩,早季西瓜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1200元;晚季水稻亩产450公斤,亩产值738元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地区是麦稻两熟地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1,048.4斤,其中1亩高产田块亩产1,529.1斤。1977年示范面积4,704.5亩,平均亩产948.1斤,有五个县亩产超千斤,有三个大队在近300亩面积上平均亩产1,300斤,并出现亩产1,500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有些单位由于种了杂交水稻,实现了麦稻两熟亩产超吨粮。我们  相似文献   

6.
大棚早春礼品型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市南港镇从1997年试种大棚礼品型西瓜,面积43.2亩,亩产量1468kg,亩产值11854.17元,亩均净收入6668.24元.到2001年,全市早春礼品型西瓜种植面积达883.2亩,平均亩产量2299.2kg,亩均产值9165.23元,亩均净收入4881.21元.  相似文献   

7.
西瓜是我场主要种植作物.1984年开始我场种植棉间瓜,面积多达10000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2200kg,最高亩产可达3000kg,正常年份亩纯收益除棉花收入外可得1500元左右.棉间地膜西瓜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增刊启事     
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等措施,充分利用地力、人力、光热资源.积极发展西瓜—水稻生产横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市累计推广0.7万亩,旱季西瓜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1200元;晚季水稻亩产450公斤.亩产值738元,两季合计亩产健1938元.比单作水稻增加1038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棚西瓜种植在缙云县广泛兴起,土地附加值大大提高。它是一种周期短,上市早,收益见效快,产值高的一种西瓜栽培模式。据统计,2005年我县西瓜实行大棚栽培650个,面积315亩,实现总产量24440750kg,平均亩产11265kg,亩产值达到15771元。  相似文献   

10.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菊花—夏玉米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西瓜4000kg,市场售价0.4~0.5元/kg;亩产菊花300kg,市场售价12~13元/kg,亩收入4000元以上。1西瓜套种菊花—玉米的理论根据1.1生育期不同播种时间不同西瓜生育期85~95天,菊花生育期160~165天,玉米在西瓜收获后播种,三者没有共生期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的绿色食品中国西瓜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全镇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拱棚早春西瓜种植面积3.5万亩。拱棚早春西瓜在生长后期由于温度高、光照强易造成西瓜裂瓜,致使种植效益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农户在拱棚内间作豆角,利用豆角的秧蔓为西瓜遮阴,从而减轻西瓜果期生长温度的剧烈变化、减少裂果,并极大地增加了拱棚种植经济效益。应用早春拱棚西瓜—豆角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一般亩产西瓜3 500~4 000 kg、纯收入6 000~7 000元,亩产豆角2 000~2 500 kg、纯收入5 000~6 000元,合计亩纯收入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小拱棚西瓜与水稻轮作,是我县近年来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据统计,在我县流洞、山北等地种植面积500余亩,亩产西瓜4000千克左右,水稻500千克左右,一年两熟亩总产值达3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龙太子"属小型红肉西瓜,1997年从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引入,因其小型、优质成为西瓜中的精品.1997年嘉兴市种子公司通过试验,"龙太子"品种作夏秋季栽培,采用避雨半遮光栽培技术,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具有结果率高、抗病强、品质优、耐贮运等特点.经1999~2000年示范,已成为我市夏秋季西瓜主栽品种.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在2500亩以上,占夏秋季西瓜面积50%以上.其中嘉兴市秀城区步云乡种植面积500亩以上,该乡花园村蒋子根农户种植1.3亩夏秋季西瓜,亩产1750kg,果品市场批发价每kg1.8~2.0元,亩产值达3538元,亩净收入3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历年来,长泰县早季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约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55~60%,一般生育期135~150天,每亩产量始终徘徊在500~550公斤之间,少部分田块最高单产也难超600kg。2005年1月,从福建省金山种业有限公司引进杂交稻新组合T优551,种植面积0.52公顷,平均亩单产621kg,创造了长泰县早稻高产典范。  相似文献   

15.
灌云县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截2008年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大棚面积达8万亩。在大棚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早春西瓜(间作甜瓜)、秋延后青椒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西瓜4000~5000kg,甜瓜700~800kg,青椒2500~3500kg,每亩年总产值1.2~1.5万元。现将该栽培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州地区1976年试种杂交水稻19.4亩,平均亩产1048.4斤,其中邳县联防公社农科站一亩南优2号,亩产1529.3斤。1977年示范面积4704.5亩,平均亩产948.1斤,有五个县亩产超千斤,三个大队大面积亩产1300多斤。  相似文献   

17.
西渚镇位于宜兴市西南部,山田各半,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近年来我们积极引进推广种植台湾特优礼品西瓜,一般亩产1250~2000kg,亩产值2500~4000元,亩效益1800~3200元,比常规西瓜亩增效益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严格的制种操作规程、先进的制种技术使得我省杂交水稻生产在全国保持优势地位。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创造了全国“四个第一”:一是面积第一,据四川省种子协会统计全省杂交水稻常年生产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最高年达到54万亩以上,占全国水稻制种面积的30%以上;二是平均亩产第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稳定在200kg/亩,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马厂乡部分农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大棚早熟西瓜、水稻栽培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棚早熟西瓜平均亩产4400公斤左右,产值5200元左右;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产值800元左右,除去种、肥、药、大棚等成本,每亩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是小麦、水稻传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3~4倍,2005年这种高效栽培新模式在该乡推广面积已超过了1000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萧山第一农垦场常年种植西瓜1500亩以上,西瓜是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从韩国引进杂交一代蜜童西瓜,通过大田试种,该品种表现坐果性好、产量高、商品价值高、效益好。试验田西瓜总产13.1万kg,亩产5240kg;实现总销售收入35.2万元,亩收入1.4万元;实现总净利润16.8万元,每亩净利润6723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