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IGF-1、OVR作为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的分子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1、OVR进行SNPs检测。结果表明:IGF-1外显子3(A-38965G),OVR外显子3(G-5448A)、6(G-8284A)和8(A-9030T)存在突变位点;χ2检验显示:玫瑰冠鸡群体在A-38965G和A-9030T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G-8284A位点BB型鸡的初生重、开产日龄、300日龄平均蛋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38965G位点AB型蛋重、哈夫单位、蛋白重均显著高于BB型(P0.05);OVR多态位点构建的单倍型中,GAT的蛋壳强度、蛋重均显著高于GAA(P0.05),开产日龄、300日龄总产蛋数均显著高于GGT(P0.05)。这说明IGF-I、OVR与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性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BB、AB型及单倍型GAT有望作为与玫瑰冠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VIPR-1基因12个多态位点与鸡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鸡VIPR-1基因作为早期产蛋性状的候选基因,选取了12个多态位点对644只宁都三黄鸡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分析了其与早期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位于5′调控区的位点A-284G与开产日龄(P〈0.0001)、总畸形蛋数(P〈0.05)呈显著相关,等位基因G有利于产蛋量的提高;位于内含子6的位点C+42913T与30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的总正常蛋数显著相关(P〈0.05),CT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位于内含子8的位点C+53327T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1),等位基因C有利于开产日龄的提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广西麻鸡纯系为实验材料,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检测了与产蛋性状相关的9个候选基因(GnRHR、IGF-1、NPY、PRL、ESRβ、ESRα、PRLR、VIP、GHR)中共18个SNP位点,分析了这些位点与生产性状和蛋品质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显著影响300日龄体重、瑕疵蛋数的位点各有4个;显著影响300日龄总产蛋数、300日龄体重、蛋重、蛋黄色泽的位点各有3个;显著影响蛋壳强度、蛋形指数的位点各有2个;显著影响开产日龄、300日龄鸡蛋浓蛋白高度、蛋壳比例的位点各有1个。这些SNPs位点可为我国地方品种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DRD2基因14个多态位点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DRD2基因与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可作为鸡产蛋性状的重要标记。在该基因上选取了14个多态位点,采用PCR-RFLP及PCR测序等方法在宁都三黄鸡母系644个个体中进行了鸡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位于该基因5′调控区的4个突变位点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与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相关,位点A-16105G还与300日龄总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这4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块与开产日龄呈极显著相关(P=0.006 50.01)。研究结果提示:G-38560C、T-38326G、T-32751C和A-16105G这4个突变位点以及由G-38560C、G-38544A、I-38463D与T-38326G组成的单倍型块可作为产蛋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检测嘉兴黑猪ESR2、FSHβ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嘉兴黑猪273个个体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多态性,并与母猪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两胎间隔和初生均重)开展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SR2基因外显子1的A221G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初生均重显著相关(P0.001),PRLR基因的A13901T影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初生均重(P0.001);上述2个位点合并基因型分析表明基因型为AA-TT和AGTT的个体繁殖性状显著高于其他部分基因型个体(P0.001);其余位点并未发现与繁殖性状显著关联(P0.05)。本研究与常用的ESR2、FSHβ和PRLR基因酶切位点分析不同,筛选并确定了8个嘉兴黑猪新的SNP位点,其中2个位点和繁殖性状紧密相关,这为提高嘉兴黑猪种群的遗传育种水平和生产繁殖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3):46-48
为研究VIPR-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寻找影响产蛋性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河田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HpaⅡ-RFLP技术,对VIPR-1基因外显子2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并对该多态位点与产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用HpaⅡ酶切检测出AA,AG和GG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开产日龄和300日龄蛋重没有显著相关(P0.05),对24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产蛋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GG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AG基因型的240日龄产蛋数和300日龄产蛋数高于AA基因型,但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240日龄产蛋数、300日龄产蛋数呈现GG基因型AG基因型AA基因型的趋势。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阐明骨形态发生蛋自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l5,BMP15)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之间的关系,为鸡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261只邵伯鸡母系BMP15的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的关系.发现BMP15基因外显子1序列中存在3个多态位点C397T、A474G和C594T,其中C397T位点C→T的突变使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经RFLP检测,3个多态位点均发现3种基因型.x2检验表明,邵伯鸡母系在这3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3个位点的多态性与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397T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CT型个体(P<0.05),TT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CT型个体(P<0.05) ;A474G位点AA、AG和GG型个体间的各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 ;C594T位点CC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CT与TT型个体.3个位点的合并基因型TTAATT对开产日龄、开产体质量、开产蛋质量、300日龄平均蛋质量、300日龄产蛋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邵伯鸡母系而言,TTAATT是最有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BMP 15基因合并基因型TTAATT可以作为邵伯鸡母系产蛋性状潜在的DNA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ESR、NPY基因对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控制文昌鸡繁殖性状的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神经肽Y(NPY)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检测ESR基因和NPY基因在文昌鸡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对这两个基因与文昌鸡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SR基因多态与300日龄产蛋数相关显著(P<0.05)与个体平均连产天数多相关极显著(P<0.01);NPY基因多态与300日龄平均产蛋数相关显著(P<0.05),NPY基因以加性方式作用,加性效应值为-0.252(P<0.05)。合并基因型AAAC具有最高的300日龄产蛋数、400日龄产蛋数、平均连产天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海兰褐与海兰白两个蛋鸡品系作为研究素材,选择催乳素基因(PRL)、卵细胞卵黄受体基因(OVR)、卵抑制剂基因(OIH)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nRHR)4个基因作为产蛋性状相关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多样性检测,并与蛋重及产蛋数两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RL、OVR和OIH3个基因候选位点在本研究海兰蛋鸡群体中存在SNPs,但3个基因候选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蛋性状关联分析均未能达到显著水平(P>0.05);GnRHR基因候选位点在本研究群体中未检测到多态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2):1-5
为了给提高苏淮猪繁殖性能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选取经产母猪344头,检测了苏淮猪群体内雌激素受体1(ESR1)、卵泡刺激素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单个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ESR1基因中,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近,分别为0.541和0.459;AA型基因型频率为0.308,AB型为0.465,BB型为0.227;不同基因型苏淮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FSHβ基因中,A等位基因与B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48和0.852;AA型基因型频率为0.027,AB型为0.241,BB型为0.732,不同基因型苏淮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ESR1和FSHβ基因合并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重无关联(P0.05)。ESR1和FSHβ基因与苏淮猪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重性状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FSHβ、ESR和PRLR基因功能位点的报道,将3个基因作为母猪产仔数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关联分析,旨在为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淮猪新品系母猪FSHβ、ESR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初产仔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多基因合并基因型对初产仔数的聚合效应。结果表明,FSHβ基因在该猪群中分布处于哈德-温伯格不平衡状态,ESR和PRLR基因分布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状态;FSHβ、ESR和PRLR基因的A等位基因对繁殖性状均具有正的加性效应;FSHβ、ESR基因的AA基因型为该猪群的优良基因型,两基因的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分别提高产仔数1.54(P>0.05)和2.13头(P<0.01),分别提高产活仔数1.55(P>0.05)和1.82头(P<0.01);PRLR基因AB型个体产仔数比AA型和BB型个体分别提高0.77(P<0.05)和1.59头(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65(P<0.05)和1.8头(P<0.01);合并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系表明,以FSHβ、ESR和PRLR基因AAAABB型的总产仔数最高(14.5头)。在种猪选育时提高FSHβ、ESR的A等位基因频率以提高产仔数,PRLR基因是否能应用于淮猪新品系选育中,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究抑制素A(Inhibin A,INHA)基因多态性与太行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挖掘影响太行鸡产蛋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通过对125只麻羽太行母鸡INHA基因进行测序,检测其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太行鸡INHA基因上共存在7个SNPs位点(C187T、T248C、G410A、A680G、T1040C、T1037C、T324C)。在C187T位点中,优势等位基因为C,与500日龄产蛋数关联分析中显示该位点的TT基因型比CC基因型产蛋数显著增高(P<0.05)。在A680G位点中,优势等位基因为A,与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数和500日龄产蛋数关联分析显示该位点的AG基因型开产日龄显著早于AA基因型(P<0.05),且产蛋数极显著增高(P<0.01)。两位点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位点未发现显著关联。结果表明:INHA基因多态性对太行鸡的产蛋性状存在一定的影响,推测C187T和A680G可能是太行鸡产蛋性状的重要SNPs位点。  相似文献   

13.
以优质肉鸡S3系产蛋母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IGFBP-2基因内含子3和STAT5b基因内舍子13序列的多态位点,并分析多态位点对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GFBP-2基因内含子3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形成2种基因型,该位点为中度多态,但2种基因型繁殖性状间无显著差异;在STAT5b基因内含子13检测到1个多态位点,形成3种基因型,该位点也为中度多态,BB基因型开产日龄显著早于AA基因型,但其余性状间无显著差异。2个基因的多态性对优质肉鸡S3系繁殖性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84头长白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和卵泡刺激素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并进一步分析这2个基因多态位点及其合并基因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和FSHβ基因均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2基因座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单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ESR基因AB基因型个体部分繁殖性能指标显著高于AA基因型,AB基因型为ESR基因的有利基因型。初产母猪FSHβ基因中BB、AA、AB基因型个体的所有繁殖性能指标均呈递增趋势,而经产母猪中AA基因型个体的性能指标较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ESR与FSHβ的合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聚合效应并不是各个基因效应的简单相加,在繁殖性能已经稳定的第3胎次,AA-AB型个体的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其他合并基因型个体,表明该基因型为不利的合并基因型,故在长白猪选种选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被淘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神经肽Y(NPY)和催乳素(PRL)基因的SNP位点对产蛋性能的组合效应。实验采用飞行质谱技术对如皋黄鸡NPY基因内含子2的A+1259G(P7位点)突变和PRL基因内含子1的C+79T(P8位点)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7位点GG基因型是多态位点上开产日龄和40周龄总产蛋数的优势基因型,5个测定的产蛋性状在P8位点3种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在9个组合中,GGTT和GGCT组合基因型为优势组合基因型,其中GGCT型个体的开产日龄和开产体重比组合前P7位点GG基因型和P8位点CT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分别减少了3.7 d、52.6 g,组合效应显著(P0.05),40周龄总产蛋数比组合前增加了9.9枚(P0.05);2个位点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索CRBP4基因与淮南麻黄鸡产蛋性状和蛋品质的相关性,寻找可作为淮南麻黄鸡产蛋性状的重要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308只淮南麻黄鸡CRBP4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及基因型分析,并对CRBP4基因的多态位点与早期产蛋性状和30周龄蛋品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CRBP4基因exon2和exon3上存在3个突变位点,即C826T、C1240T和A1241G,其中C826T和A1241G导致了49 Se→4 9Leu和97 Ile→97Val突变,这3个突变位点都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型分布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C826T位点与母鸡的开产蛋重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有利于提高开产蛋重;构建的单倍型对开产蛋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CRBP4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与淮南麻黄鸡开产蛋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隆五指山猪的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获得该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FSHβ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FSHβ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猪FSHβ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1内含子(A-757G、A-645G、A-531G)和第2内含子(C+1 431T、A+1 434G、C+1 502T);多态性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中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五龙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产蛋性状的关系。选产蛋高峰期五龙鹅100只,采取个体圈养方式饲养,记录个体产蛋量。结果显示,FSHβ外显子3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AA、AB、BB,产蛋量呈现AA型>AB型>BB型趋势;PRL内含子2上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CC、CD、DD。CC型、CD型、DD型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平均蛋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型、DD型的产蛋总量显著高于CC型(P<0.05);GnRH基因5′端调控区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2种基因型EE、EF型,EF型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平均蛋重都要高于EE型,但是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EE型的产蛋总量显著高于EF型(P<0.05)。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227-2234
为比较繁殖性状主效基因对不同品系大白猪产仔性能的影响,以便在不同品系大白猪选种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促卵泡素亚基β(FSHβ)、催乳素受体(PRLR)、视黄醛结合蛋白(RBP4)、核受体辅激活蛋白Ⅰ(NCOA1)、瘦素(LEP)等5种与繁殖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在英系、美系大白猪群体中进行了检测与关联分析。结果显示:NCOA1和LEP基因多态位点分别在英系和美系大白猪中未检测到BB基因型,其他基因多态位点均存在AA、AB、BB等3种基因型,在美系大白猪群体中5个基因多态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而在英系大白猪群体中除在FSHβ、NCOA1、LEP基因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外,在PRLR、RBP4基因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1)。各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英系大白猪还是美系大白猪,FSHβ基因多态位点在窝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中均表现为BB型为有利基因型,在美系大白猪中BB型较AA型总产仔数高1.6961头(P<0.05),产活仔数高1.696 9头(P<0.05),但在英系大白猪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LEP基因在英系大白猪中BB型为有利基因型,分别较AA型母猪总产仔数高0.790 7头、产活仔数高1.409 3头(P<0.05),而在美系大白猪中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PRLR、RBP4、NCOA1基因对产仔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基因内含子1多态性与太行鸡早期产蛋性能的相关性,及应用这些多态标记对保种群保种效果进行初步评价,试验参考鸡VIPR-1基因内含子1序列设计引物,以260只产蛋记录完整的太行鸡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符合测序要求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通过分析测序结果寻找多态位点,对多态位点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进而评价保种效果,同时对不同基因型和单倍体型组合与开产日龄、各周龄产蛋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60份太行鸡血液样品经PCR扩增均获得了大小为651 bp的条带,该条带明亮、特异性良好,能够满足DNA测序需要;在VIPR-1基因内含子1中发现了8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c,SNP)位点,分别为SNP1(T37748G)、SNP2(G37813A)、SNP3(G37823A)、SNP4(A37962/-)、SNP5(A37973G)、 SNP6(G38013A)、SNP7(C38035G)和SNP8(A38111G);这8个位点均属于中度多态,且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即试验鸡群体未经选择,保种效果良好;SNP4(A37962/-)的各基因型个体间早期产蛋性能存在差异,A0基因型与00基因型在37周产蛋数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单倍体型组合为H1H2(TGGAAGCA/GAA-GAGG)的个体早期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单倍体型组合。说明试验发现了一个与太行鸡早期产蛋显著相关的SNP位点(SNP4)和一个优势单倍体型组合(TGGAAGCA/GAA-GAGG),可作为太行鸡早期产蛋性状的分子标记,用于太行鸡早期产蛋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保种群保种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