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品种、进群和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并记录了1 656头后备母猪的繁殖情况,分别按照品种、进群季节、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将其分组,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89.73%)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75.00%)和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80.57%);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窝均总仔数(11.36)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10.35),显著(P0.05)高于长白后备母猪(10.74);②春季和冬季进群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100.00%、100.00%)极显著(P0.01)高于夏季(71.89%)和秋季(51.47%),同时夏季也极显著(P0.01)高于秋季;秋季配种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受胎分娩率(86.2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春季(94.07%)和冬季(97.42%);③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首配日龄在211~230 d组的窝均活仔数(9.30)显著(P0.05)低于231~250 d(10.15)和251~270 d(10.36)组,并且极显著(P0.01)低于271~290 d(10.48)组;211~230 d组的窝均合格仔数(8.96)显著(P0.05)低于231~250 d(9.82)组,极显著(P0.01)低于251~270 d(10.04)和271~290 d(10.21)组。综合试验结果,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产仔性能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在春、冬季节进群时配种利用率较好,在秋季配种时受胎分娩率较差;且其首配日龄在211~230 d时产仔性能较低,在211~290 d时产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品种、进群和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并记录了1 656头后备母猪的繁殖情况,分别按照品种、进群季节、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将其分组,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89.73%)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75.00%)和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80.57%);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窝均总仔数(11.36)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10.35),显著(P<0.05)高于长白后备母猪(10.74);②春季和冬季进群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100.00%、100.00%)极显著(P<0.01)高于夏季(71.89%)和秋季(51.47%),同时夏季也极显著(P<0.01)高于秋季;秋季配种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受胎分娩率(86.2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春季(94.07%)和冬季(97.42%);③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首配日龄在211~230 d组的窝均活仔数(9.30)显著(P<0.05)低于231~250 d(10.15)和251~270 d(10.36)组,并且极显著(P<0.01)低于271~290 d(10.48)组;211~230 d组的窝均合格仔数(8.96)显著(P<0.05)低于231~250 d(9.82)组,极显著(P<0.01)低于251~270 d(10.04)和271~290 d(10.21)组。综合试验结果,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产仔性能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在春、冬季节进群时配种利用率较好,在秋季配种时受胎分娩率较差;且其首配日龄在211~230 d时产仔性能较低,在211~290 d时产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1)
以母猪的配种、分娩季节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对213 321条配种记录和160 545条分娩记录进行分析,以探索季节性差异对基础母猪群繁殖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配种的母猪分娩率和窝产总仔数最高,分别为76.51%和10.66头,极显著高于春、夏两季配种母猪(P0.01);其中冬季配种杜洛克、大白母猪和秋季配种长白母猪的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配种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85头、10.92头和10.52头。另外,春季分娩的母猪窝产总仔数为10.65头,窝产活仔数为9.43头,均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其中春季分娩杜洛克、长白、大白母猪窝产总仔数为同品种分娩季节对比中最高,分别为9.75头、10.62头、10.92头。因此,杜洛克和大白母猪在冬季配种时表现的繁殖性能最佳,长白母猪在秋季配种时可获得最优的繁殖成绩;妊娠阶段在气候温和的冬-春季,分娩时间在春季的母猪产仔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母猪品种和体况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长大、大长母猪的繁殖期体况变化和窝产仔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母猪体况和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品种显著影响其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的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其中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分别多0.96头和1.98头(P0.05),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增加7.19%和25.37%(P0.05),而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繁殖期背膘厚均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配种、孕30d、分娩和21日龄仔猪断奶背膘厚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提高6.63%~12.31%(P0.05),但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4个节点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背膘厚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由此可见,母猪品种与其繁殖期体况变化显著影响繁殖性能,提示在种猪繁殖性能方面应对这些因素加以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试验分别选用长白(2头)、大白(2头)和白杜公猪(2头)对青海八眉母猪(90头)进行杂交生产二元猪,杂交组合方式为长白(♂)×八眉(♀)(简称长八)、大白(♂)×八眉(♀)(简称大八)、白杜(♂)×八眉(♀)(简称杜八)随机选取二元仔猪90头(每个杂交组合30头),同时以纯繁八眉猪为对照,.对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对杂种优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八,大八和杜八仔猪初生重、20日龄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纯种八眉仔猪(P0.01或P0.05),并显著高于纯种长白仔猪(P0.05)。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其中,长八和大八仔猪初生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生长性能杂种优势均优于杜八,以长八的杂交优势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加系长大、大长二元后备母猪配种日龄、体重和P2背膘厚对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的影响,用佳木斯天成养猪繁育基地2009—2010年引入的200头加系长大、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生产水平记录,按照配种日龄和P2背膘厚分成不同的组别,统计母猪分娩后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等指标,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再综合考虑不同配种日龄的生产成本,确定加系长大、大长二元母猪最佳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在一定阈值内,随着初次成功配种日龄和P2背膘厚的增加,窝均产仔数和窝均产活仔数呈线性增加。考虑综合成本,建议长大、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最佳配种日龄为220~275日龄、体重130~145 kg、P2背膘厚为18~23 mm。  相似文献   

9.
母猪窝产仔均匀度相关性状是影响哺乳仔猪死亡率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对9 458头长白猪和13 317头大白母猪分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长白和大白猪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分别为17.9%和18.0%,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分别为262.6、257.6 g。研究表明,母猪品种、配种组合、母猪产活仔数、胎次、季节及母猪妊娠天数影响母猪窝产仔均匀度。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依次为大长杂繁(YL)长大杂繁(LY)长白纯繁(LL)大白纯繁(YY)(P0.05);随着产活仔数的增加,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和标准差显著升高(P0.05);初生窝内平均重标准差和初生窝内平均重变异度均是第1胎最低,随着胎龄而增加。本研究提示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规范胎龄分布和有效的季节性管理措施可以改善猪群窝产仔均匀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哺乳期发情长约二元母猪 15头,参加人工辅助交配,配种后观察所带仔猪情况及下一胎繁殖成绩,对照组为 35天断奶后同期配种长约二元母猪 25头。试验结果,哺乳期配种有本胎仔猪体重,母猪下胎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方面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结果表明,哺乳期配种是可行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12.
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7—2011年的初配母猪繁殖记录中选取了法系大白猪66头、美法系大白猪149头、美系大白猪43头,对3个品系母猪头胎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白猪适宜的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各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在7、8、9月龄配种的较多,分别占后备母猪群的86.36%(法系)、85.9%(美法系)、83.72%(美系);在220~240、240~260日龄配种的法系大白后备母猪的头胎繁殖性能均高于220日龄以下配种的母猪(P>0.05);在240~260日龄配种的美法系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于其他日龄配种的母猪,其中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240~260日龄配种的美系后备母猪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龄配种的母猪(P<0.05);各系母猪随着初配日龄的增加,所产仔猪初生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2)
以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875头后备母猪的前3胎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索初情日龄、初配前发情次数和初配日龄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初情日龄早于195 d的,其前3胎窝产总仔数分别为12.30头、12.13头和12.86头,为各组中的最高;初配前有3次或以上情期的,其前3胎窝产健仔数分别为10.57头、10.59头和11.10头,均极显著高于仅有1次发情期的(P0.01),但与有2次发情期的差异不显著(P0.05);后备母猪初配日龄分别为225~255 d、255~270 d和270~285 d的,其第1胎窝产健仔数依次为10.47头、10.48头和10.50头,均极显著高于初配日龄大于285 d的(P0.01)。因此,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初情日龄应控制在195 d前,初次配种日龄在225~285 d内,并有2次或以上情期经历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测定了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杂母猪共 2 5 3胎次的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和二元母猪之间胎盘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长白和所有试验母猪的胎盘效率高的 2 / 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 ;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胎盘效率高的组与胎盘效率低的组的差异不显著 ;各类母猪中 ,胎盘效率高的 2 / 3母猪的窝均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与窝均产活仔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浙江某种猪有限公司2010-2013年的母猪繁殖记录,统计分析不同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结果表明:配种季节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夏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极显著低于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P0.01),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极显著低于春、秋、冬季配种的母猪(P0.01)。冬季配种的母猪其仔猪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春、夏、秋三季配种的母猪(P0.01)。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的繁殖性能未见明显影响(P0.05)。但秋、冬季节配种的母猪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似有高于夏季配种母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丹系与美丹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胎产活仔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超  谭岳华  江科  张超  彭兴  周玉 《猪业科学》2018,(11):116-117
文章主要通过比较丹系和美丹系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胎产活仔性状,分析不同品种的丹系和美丹系产仔性能的差异,从而为品系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整理了2017年1-11月广西某种猪场丹系和美丹系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的繁殖记录,共2 301窝,其中美丹系196窝,丹系2 105窝,并对胎产活仔数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丹系大白、丹系长白和丹系杜洛克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数分别为(15.37±0.76)头、(14.30±0.54)头和(7.63±1.06)头。美丹大白、美丹长白和美丹杜洛克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数分别为(12.35±1.48)头、(11.66±1.33)头和(8.59±1.06)头。丹系和美丹大白母猪差异显著(P 0.05),丹系和美丹长白母猪差异极显著(P 0.01),而丹系和美丹杜洛克则差异不显著(P 0.05)。丹系大白和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性能优于美丹大白和长白母猪,而美丹杜洛克母猪的产活仔性能则强于丹系杜洛克母猪。研究为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纯种大白、长大二杂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778头母猪的有效乳头数进行分析,以探讨有效乳头数与第一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纯种大白还是长大二杂母猪,胎均总仔随着其有效乳头数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大部分生产单位胎均健仔有上升趋势。其中,15个以上(含15个)有效乳头数的大白母猪胎均总仔可达14.08头(P0.01);15个以上(含15个)有效乳头数的长大二杂母猪胎均总仔为12.69头(P0.01)。综合以上,母猪有效乳头数可以作为评价母猪繁殖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其杂交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八眉猪产仔数显著高于长×(约×八)(P<0.05),极显著高于约×(约×八)(P<0.01);八眉猪和长×(约×八)产仔活数显著高于约×(约×八)(P<0.05);二元杂种母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长×(约×八)、长×(长×八)和约×(长×八)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约×(约×八)21日龄重与八眉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长×(约×八)、约×(约×八)、约×(长×八)和长×(长×八)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各组断奶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下一胎次生产性能的影响,根据断奶日龄将某种猪场5 271头2~5胎长大二元杂种断奶母猪分为6组,跟踪对应母猪下一胎次配种、产仔情况,分析其生产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猪的断奶至配种时间间隔在断奶日龄为18~20、21~23、24~26、27~29的4个时间段时差异不显著,配种分娩率、胎均总仔数随断奶日龄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而断奶复配率、断奶母猪产仔效率根据断奶日龄的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综合评估,当断奶日龄为24~26 d时,对应母猪的下一胎生产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整理了河南省某公司群养模式下母猪5 625窝和限位栏饲养模式下母猪5 086窝的繁殖记录(包括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饲养模式下初产及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仔数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总产仔数提高了0.63头、产活仔数提高了0.64头、健仔数提高了0.79头、畸形数降低了0.01头(P0.01)。在生长性能方面,相比于限位栏饲养模式,初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1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55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46 kg(P0.01);经产母猪在群养模式下所产仔猪初生窝重提高了3.44 kg、平均初生重提高了0.18 kg、断奶仔猪数提高了0.61头、平均断奶重提高了0.59 kg(P0.01)。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品种之间,初产及经产母猪的产仔数、活仔数、断奶仔猪数、断奶重等各项繁殖相关参数多在群养模式下升高,显现出了一致性。在发情及平均使用胎次方面,群养模式下母猪断奶后再发情间隔缩短了0.77 d(P0.01),年均胎次增多了0.27胎(P0.05)。说明群养模式下,母猪整体繁殖性能及利用率优于限位栏饲养模式,杜洛克、长白、大白初产及经产母猪的繁殖相关参数表现出了相似的变化趋势,且群养模式下母猪初情和初配日龄均有所提前,生产周期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