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饲料能量的浪费,同时还增强了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生成机制、排放量测定方法和营养调控进行概述,就如何减少甲烷排放进行了讨论,旨在为通过日粮营养调控措施来降低甲烷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胃肠道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之一。降低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对减缓气候变暖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主要来自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本文综述了瘤胃中的产甲烷菌种类、甲烷合成过程和降低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营养调控新技术,期望为进一步制定甲烷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剩余采食量(RFI)已广泛用于测定各种家畜的饲料效率,通过实际采食量与预期采食量之差来衡量。瘤胃是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器官,瘤胃微生物相对丰度和活性决定反刍动物的饲料效率。本文主要概述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参数、甲烷的排放、瘤胃微生物和瘤胃上皮细胞与RFI差异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瘤胃功能与反刍动物饲料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今后选育低RFI动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排放甲烷既会造成环境污染,又会造成饲料能量浪费,因此探究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至关重要。瘤胃存在复杂的微生物发酵系统,反刍动物的甲烷生成与瘤胃微生物区系关系密切。本文对瘤胃甲烷生成的机理和调控途径进行了综述,并着重阐述了主要耗氢化合物及耗氢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为通过添加耗氢化合物调节瘤胃微生物,实现反刍动物甲烷减排与改善瘤胃发酵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瘤胃微生物在饲料正常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不仅造成了对饲料能量的浪费,还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研究的甲烷减排技术较多,但是只有少数是实用和经济有效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甲烷减排技术,文章对近年来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方法及降低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脂具有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减少甲烷排放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功能,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替代抗生素药物的天然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各种来源的油脂对瘤胃发酵和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该文综述了油脂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甲烷排放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油脂在反刍动物健康养殖应用上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甲烷是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降解饲料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温室气体。反刍动物甲烷排放不仅造成了饲料的能量损失,也加重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芸苔属(Brassica spp.)饲用作物主要用于填闲种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不同季节、舍饲或放牧、混合或单独饲喂情况下,芸苔属饲用作物能大幅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针对其降低排放的原因,前人在饲料化学成分、瘤胃发酵代谢参数、瘤胃微生物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其机理仍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芸苔属饲用作物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可能的减排机理。  相似文献   

8.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机体重要能量来源,一般占反刍动物日粮的70%以上,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饲喂反刍动物效果、青贮饲料发酵过程调控、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品质研究、调控碳水化合物饲料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开发及利用等方面。作者综述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机体重要能量来源,一般占反刍动物日粮的70%以上,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饲喂反刍动物效果、青贮饲料发酵过程调控、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品质研究、调控碳水化合物饲料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开发及利用等方面。作者综述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机制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并且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瘤胃中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甲烷产生量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控制瘤胃内甲烷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所产生的甲烷不仅导致饲料中能量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甲烷浓度。文章对瘤胃产甲烷菌的分类、现代分子分析方法在甲烷中的应用、产甲烷菌在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相互关系及近期基于氢离子调控对产甲烷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减少甲烷排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减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之一,因此反刍动物瘤胃甲烷减缓策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降低瘤胃甲烷排放量的各种营养调控技术,包括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添加油脂、日粮的加工调制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减缓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刍动物瘤胃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之一,因此反刍动物瘤胃甲烷减缓策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降低瘤胃甲烷排放量的各种营养调控技术,包括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添加油脂、日粮的加工调制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瘤胃微生物虽然可发酵饲料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为反刍动物供应能量和蛋白质,但是这种发酵过程会造成能量(甲烷排放)和蛋白质(氨氮流失)的损失,从而降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污染环境。离子载体抗生素在减少瘤胃能量和蛋白质损失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寻求抗生素替代物来调控瘤胃发酵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皂苷、挥发精油和单宁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等功能,同时具有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降低饲料蛋白质损失,减少甲烷排放的功能。文章针对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植物提取物的来源、种类、组成特性和应用做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植物提取物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单宁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因其涩味降低反刍动物采食量,故通常被归类为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单宁可与蛋白质结合,抑制蛋白质被瘤胃过度降解,增加了蛋白质在后肠道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反刍动物对氮元素(N)的利用率。此外,研究表明单宁在调控瘤胃发酵和抑制甲烷排放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宁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旺景 《饲料工业》2022,43(3):50-56
瘤胃微生物菌群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动物的早期发育、健康和生理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与宿主生产力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调控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已经成为畜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综述了微生物菌群对反刍动物胃肠道发育、免疫应答、生产性能和甲烷排放等生理参数的作用,探讨了添加剂、饲粮类型、季节变化和饲喂方式等因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合理有效地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培育健康高效的反刍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生成甲烷既造成能量的浪费又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减少瘤胃甲烷生成与排放是提升生产效率与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瘤胃内的产甲烷菌通过共生、黏附和伴生模式,分别从原虫、细菌和真菌中摄取氢,保证氢营养型甲烷生成途径的顺利进行。抑杀原虫和产氢细菌、竞争性结合氢和阻断氢生成甲烷是基于氢调控抑制甲烷生成的途径。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冗余和互作,降甲烷的同时,瘤胃中饲料消化可能受到抑制,且单一的氢调控往往会诱发瘤胃的适应,瘤胃的降甲烷效果仅能短时间维持。为此,需从瘤胃微生物整体出发,通过多种氢调控机制的添加剂联用及间歇饲喂、幼龄反刍动物瘤胃早期调控、甲烷生成途径关键酶调控等的综合应用,实现更优的甲烷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