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荧光主色素跟踪法和性染色体标记法,对家蚕荧光茧色性连锁遗传类型进行研究。对依据家蚕荧光茧色判别性别起决定作用的荧光黄色素合成由多对基因控制,蚕茧的荧光黄色为数量性状遗传,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主要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雌蚕茧为荧光紫色、雄蚕茧为荧光黄色的家蚕品种春玉和雌、雄蚕茧均为荧光紫色的家蚕品种皓月B的杂交后代群体中,蚕茧的荧光黄色与荧光紫色均能正常表现,控制2种荧光色素合成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不存在显隐性关系。造成荧光茧色性连锁家蚕品种雌雄茧荧光色不同的原因,是雄蚕茧中的荧光黄色素含量显著高于雌蚕茧,出现这种差异是由于与雄性幼虫相比,雌性幼虫的中肠不能有效地透过荧光黄色素,而是富集于中肠中。  相似文献   

2.
用3650A紫外线进行荧光选茧,定向交配,运用原种自系分离及杂交育种等方法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春玉,其蚕茧在紫外线下,雌茧和雄茧分别呈现白色和黄色荧光,准确率达100%和95%;对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春玉,进行了5省联合鉴定,主要经济性状优良,达到实用化蚕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对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间荧光色素的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光”,本所育成。波长3650APK—4型紫外分析灯,浙江产。1.2试验方法1.2.1血液提取液的制备:取雌雄熟蚕血液各2mL混合于5mL70%乙醇中,充分混合抽提后,35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备用。1.2.2绢丝腺提取液的制备:取雌雄熟蚕各5头,用水麻醉,取出中部丝腺10条,蒸馏水清洗后,置于10mL70%乙醇中。同法,将后部丝腺取出后置于5mL70%乙醇中,室温浸泡抽提24h,将提取液离心除去蛋白质等物,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4.
研究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将有助于实现省力化、轻简化良繁和缫制高品位雄蚕丝。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和育成温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品种的特点,提出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思路,结合广西蚕种业生产模式和蚕业发展趋势,探讨亚热带型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种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家蚕荧光茧色品种选育、荧光茧色遗传学研究、荧光色素研究和荧光茧色与蚕茧解舒、蚕茧质量关系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家蚕荧光茧色及荧光色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家蚕荧光茧色及荧光色素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品种“苏·雄×荧晓”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家蚕茧荧光色的遗传机制,将现行普通家蚕品种转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苏.雄×荧晓。该品种孵化齐一、发育快、好养,荧光判性准确率达到100%,茧丝纤度细(2.539 dtex),生丝匀度好,茧丝长1 300 m,解舒率在71%以上,适宜在华东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7.
家蚕荧光茧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将蚕茧荧光色量化,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在不同世代的表现,发现家蚕茧荧光色的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部分性连锁,受多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基因控制。性染色体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茧多偏向黄荧光侧,雌茧多偏向紫荧光侧。蚕茧荧光色判性品种的雌雄结构属于ZFxZFx、ZFxW型。  相似文献   

8.
用紫外光谱分析和纸上色层分析法,对荧光茧色性连锁家蚕品种“荧光”的荧光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茧层的荧光色素来源于中部丝腺,中部丝腺的荧光色素来源于血液,丝腺对荧光色素没有选择吸收功能;5龄4 d后雌雄蚕血液荧光色出现差异,丝腺则在5 d后产生差异;雌雄茧的荧光色主要由4种荧光色素构成,色素种类无差异,造成雌雄荧光茧色差异的原因是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5龄4 d后,随日龄的增加,雄蚕血液的黄色荧光随之加深,而雌蚕中肠的黄色荧光不断加深。雌性中肠对黄荧光色素的透过性低下,可能是造成雌雄荧光色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正> 笔者自1985年,用PK—4型紫外分析灯3650A紫外线,对本所50个家蚕品种,24对杂交种、58个杂交育种材料,进行了荧光茧色观察和不同荧光茧色杂交后代的观察。1986年春蚕期,在本所杂交育种材料8417中,发现了一个荧光茧色判性系统,定名为“荧限8417”。可用荧光茧色鉴别雌雄,较以往削茧取蛹鉴别雌雄,省工省力,简便易行,且雌雄茧能分开缫丝,可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进行了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选育的研究。又选出一个中国系统荧光茧色判性品种,定名为“荧光”。并  相似文献   

10.
家蚕茧在自然光线下,因品种有白色茧、黄色茧、肉色茧、绿色茧等多种茧色。即使在自然光线下呈白色的家蚕茧,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下,因品种、饲养方法、上蔟及蔟中管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黄、白、兰、紫及其中间色等多种可见荧光色。关于家蚕荧光茧色及荧光色素的研究,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源于海洋多管水母属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是目前惟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在蓝光或长紫外光的激发下,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他辅助因子就能发出绿色荧光的新型报告基因,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且能监测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共转染、蛋白运输与定位,以及细胞系谱分类等。GFP对细胞无毒性,且检测方法简单,结果真实可靠,目前在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就GFP的生化特性、GFP的改进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16.
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日本脑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日本脑炎病毒(JEV)N基因片段序列,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同时根据GenBank中的靶序列设计了荧光定量R-PCR的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通过条件优化,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JEV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0拷贝/μL,线性范围为109~100,达10个数量级;对起始浓度为1.0×109、1.0×108和1.0×107拷贝/μL的标准品的最终实际测得值(Ct)分别为17.33、20.52和23.90,变异系数分别为0.54%、0.74%和0.53%,均小于5%.对阳性组织病料的检测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出常规PCR,与套式PCR(nested-PCR,nPCR)具有相近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维生素E的荧光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饲料中维生素E(VE)荧光测定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用抗坏血酸粉作抗氧化剂,用无水乙醇和160%KOH溶液进行皂化,用乙醚进行抽提,在λex292nm/λem340nm处测定VE,经与气相色谱法测得的结果比较后证明,用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的VE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19.
猪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猪瘟病毒(CSFV) 5′端非编码区(UTR)的一段靶序列,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模板.同时根据GenBank中的靶序列设计了用于FQ-PCR的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通过条件优化,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CSFV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0拷贝/μL,线性范围为 109~100,达10个数量级;对起始浓度为1.0×109、1.0×108、1.0×107拷贝/μL的标准品的最终实际测得值(Ct)分别为19.73、22.95和26.24;变异系数分别为0.61%、1.77%和1.18%,均小于5%,说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对阳性组织病料的检测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出常规PCR,与套式PCR具有相近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