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酮病作为围产期奶牛最为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严重损害奶牛健康、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其病因学的一些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某一特定生理时期内小分子量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可以为动物营养代谢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本文就代谢组学在奶牛酮病生物标志物筛选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是检测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质量小于1 000u)代谢物的变化,并以此来研究生物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后所产生代谢产物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后基因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但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从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入手,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疾病、热应激、牛奶质量与奶品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相比传统的研究方法,组学技术从更加基础和全面的角度来研究生物学问题,并对物质代谢的分子生物学规律及机制进行解析,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目前为止,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奶牛营养生理研究中,而多组学联合应用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多组学技术联合应用在奶牛瘤胃代谢、泌乳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奶牛科学的研究以及奶牛健康高效养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奶牛处于多种营养素的负平衡状态,部分生理代谢功能紊乱,易发多种代谢性及其他疾病,严重威胁奶牛健康和高效生产。因此,奶牛围产期的营养调控已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基于本课题组近年的研究积累,本文以奶牛围产期营养生理过程为理论基础,以机体代谢葡萄糖的精准、高效供应为核心目标,从瘤胃代谢调控、小肠淀粉高效利用和肝脏功能调控3个层次论述了奶牛围产期营养调控的相关进展和技术思路,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制订奶业营养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代谢产物是基因转录翻译为蛋白质后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清晰并直观地对机体代谢物的变化进行检测。奶牛生产性疾病一直是畜牧兽医行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奶牛出现生产性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危害。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检测出参与疾病发生的物质和代谢通路,使兽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和治疗。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奶牛生产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奶牛生产中,由于饲喂高精料饲粮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的营养代谢病研究仅从一个或几个生物标志物角度来探讨高精料饲粮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所得结果往往不够全面,甚至还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代谢组学作为组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奶牛营养研究中,能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环境下奶牛的代谢状况,对于阐明生命复杂系统的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精料饲粮引起泌乳奶牛瘤胃液代谢组的变化及其对奶牛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紊乱病,会降低奶牛产奶量和平均使用寿命,影响后续生产性能的发挥,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组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奶牛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可为预防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筛选奶牛脂肪肝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生产实践中快速诊断和治疗奶牛脂肪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够检测生命系统中某一特定生物层次的所有代谢物的变化,并能够利用其特有的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对所得代谢物进行系统性度量。近年来,因其测试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营养学研究中。本文从瘤胃代谢组学、肝脏代谢组学、乳腺代谢组学和血液代谢组学等4个方面对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的关键时期,涉及胎儿生长发育、健康维持、乳腺更新和修复及泌乳启动等重要生理过程,其饲养管理与奶牛健康和泌乳性能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围产期奶牛的主要生理代谢特征已相对明晰,但奶牛围产期饲粮营养平衡和机体营养生理状况评价体系尚未完善,且多以单个生物标志物反映奶牛生理状态,代表性不强,综合指数评价体系鲜有应用。本文汇总论述了奶牛围产期营养平衡和营养生理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进一步明确奶牛围产期营养平衡规律和代谢特征,确定营养需要量参数和精细化饲养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是脑细胞等中枢神经系统和胚胎的主要供能物质,也是泌乳奶牛合成乳糖的前体物质,并且与乳脂、乳蛋白合成密切相关,对泌乳奶牛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为了提高奶牛泌乳性能以及生理健康,有必要深入研究奶牛葡萄糖的营养与生理功能。本文从葡萄糖的生成、乳腺中葡萄糖代谢与调节、葡萄糖代谢对奶牛生产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泌乳奶牛葡萄糖的代谢与利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揭示奶牛葡萄糖的代谢机制、提高奶牛对葡萄糖利用、促进奶牛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奶牛在围产期(分娩前后3周)经历妊娠、分娩、开始泌乳和日粮结构由高粗向高精转变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变化过程,从而遭受一系列应激,同时机体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致使此阶段是奶牛疾病的高发阶段,因此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牧场的养殖效益。本文从内分泌、瘤胃功能、能量代谢、血钙和免疫力变化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代谢变化特点,并讨论了围产前期和后期的营养需要,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围产期奶牛在饲养、分娩、兽医和繁殖管理方面应注意和执行的举措,以期改善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从而促进奶牛的健康养殖和提高牧场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奶牛营养代谢病监控项目有测血液和尿生理生化指标、日粮营养成分、饲养管理和奶牛的外观和行为.奶牛营养代谢病监控项目有病因调查、动物现场调查、饲料调查、饲养管理和实验室诊断.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时,必须针对能引起代谢病的各种因素有目的地进行.奶牛营养代谢病的重要起因是饲料中营养素缺乏或不足.所以,给奶牛配制一个理想的日粮是保证其健康和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的基本条件.在发展现代化营养检测技术方面有几个发展趋势:综合检测、动态营养检测、早期检测、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郝为  吴端钦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301-4307
代谢组学是对内源性代谢物的综合评估,可以实现来自生物样品的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的分离、检测、表征和定量,以此来反映生物机体的营养代谢变化、营养状况甚至一些疾病的发展程度等。然而,代谢组学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不过随着代谢组学研究平台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必将日渐突出。本文就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分析技术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能体现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在受到内源性影响或外在的环境影响后互相作用而导致的结果,亦是生物体对遗传改变、疾病、营养、环境等方面影响的最终解释。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凭借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营养学、病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文章针对代谢组学在奶牛不同体液样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营养代谢病已成为我国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从饲养管理、养殖环境以及奶牛自身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早期监测、提早预报"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奶牛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4):757-761
系统兽医学方法是继简化法之后又出现的一种用来解决动物健康问题的新方法。由于简化法未能解决围产期奶牛的很多疾病,最终建立起了系统兽医学方法,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在内的4个不同层面的组学技术,现主要概述代谢组学技术在围产期奶牛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将健康的围产期奶牛30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营养水平100%组,即Ⅰ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营养水平120%组,即Ⅱ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营养水平80%组,即Ⅲ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泌乳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营养水平对围产期健康奶牛血清总胆红素、蛋白及转氨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是机体生理状况处于剧烈变化的时期,奶牛产后的蛋白质代谢活动、转氨酶活性较产前明显增强;但健康奶牛均能通过调整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能量与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适应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基础营养学在描述包括各组织和器官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在内的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并且定量描述该过程营养物质的运转情况(流量)。在最近25年内,对于奶牛代谢方面的研究已经有相当大的进展,包括整个动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的各个水平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整个动物体水平上,对于奶牛怀孕后期和泌乳过渡期营养代谢及青年牛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能量底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运用瘘管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对于营养物质在组织(消化道、胰腺和相关的脂肪组织)和肝脏中的消化利用有了更好的定量描述。分离组织的制备及研究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组织中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这些途径的调控方式。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对于更好的解释基础营养问题所发挥的作用在最近这25年间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用高丰度mRNA测定蛋白质的影响给代谢调控提供了全新视角,在未来的25年里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奶牛营养学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展。“om ics”技术的完美结合(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物组学)以及用其它方法获得组织代谢的方法在以后将是研究的热点。其研究结果将对促进动物健康、提高产奶性能、建立更合理的预测营养需求和供给量的模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菌群的变化在动物健康和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将机体的免疫系统与胃肠道菌群联系了起来。其主要机制可能是菌群紊乱导致菌群-免疫互作失调,营养代谢与能量调控失衡,免疫系统受损,最后诱发疾病。围产期奶牛面临维持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严峻挑战,奶牛在围产期容易感染多种疾病,给牧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的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瘤胃菌群紊乱是导致生产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胃肠道菌群与宿主黏膜免疫系统之间的互作在维持胃肠道动态平衡和抑制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胃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胃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组成,并讨论了菌群与黏膜免疫互作机制在维持奶牛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菌群紊乱与免疫失衡介导的奶牛生产性疾病,旨在为探索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乳汁是为新生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需营养的最佳食物。除了为新生哺乳动物提供营养外,还含有大量小分子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母体和新生哺乳动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联系。在对乳汁的研究中应用代谢组学分析可以挖掘其中小分子物质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能够将关键代谢标志物呈现,并预测营养素等对乳汁代谢组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总结了人类乳汁和奶牛乳汁分析中应用到代谢组学技术的文献,并结合其他关于乳汁或代谢组学的研究,阐述了乳汁中部分低丰度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未来在乳汁分析中的潜在方向,以期为揭示乳汁代谢组的生理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