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单抗夹心ELISA快速检测鸡新城疫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的病毒分离的方法将免疫鸡群泄殖腔棉拭样品盲传一代,再用新城疫单抗夹心ELISA对F1尿囊液进行新城疫病毒(NDV)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NDV阳性样品检出率很高,且鸡禽流感病毒(AIV)对此无干扰作用;分别检测阳性样品453份、阴性样品2959份,与动物世界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病毒分离及鉴定、毒力试验的经典检测方法相比较,符合率为99.3%、99.7%;测定的变异系数为8%,稳定性较好,同时本法比经典的检测方法缩短检测时间7d。结果表明用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鸡泄殖腔棉拭样品F1尿囊液新城疫病毒实用、准确、特异、稳定、快速。  相似文献   

2.
用新城疫(ND)单抗酶联试剂盒检测从疑有新城疫病毒强毒感染的鸡群中采集泄殖腔棉拭样品68份,检出阳性20份。随机对其中15份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15/15)。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诊断快速,易于基层推广应用。为ND的确诊和免疫鸡群中NDV强毒感染的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诊断试剂盒对3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鸡群进行了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取样,分别取60、35和38份样品,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测出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分别为5、3和2份样品,诊断该3群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用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经典诊断方法验证表明,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非典型新城疫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城疫诊断试剂盒快速诊断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诊断试剂盒对3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鸡群进行了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取样,分别取69.35和38份样品,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测出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分别为5、3和2份样品,诊断该3群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用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经典诊断方面验证表明,新城疫单抗酶联诊断非典型新城疫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快速诊断绿孔雀新城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对一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绿孔雀进行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对病孔雀取样,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出多数病死孔雀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诊断该群绿孔雀发生了新城疫,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经典诊断方法及新城疫疫苗紧急防疫效果观察验证表明,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孔雀新城疫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
用新城疫(ND)单抗酶联试剂盒检测从疑有新城疫病毒强毒感染的鸡群中采集泄殖腔棉试样品68份,检出阳性20份。随机对其中15份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15/15)。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诊断快速,易于基层推广应用。为ND的确诊和免疫鸡群中NDV强毒感染的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对一群发生疑似新城疫的绿孔雀群进行快速诊断,采用肛门泄殖腔棉拭取样方法对病孔雀取样,应用双单抗夹心ELISA试验检出多数病死孔雀新城疫强毒抗原阳性,诊断该群绿孔雀发生了新城疫。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试验的经典诊断方法及新城疫疫苗紧急防疫效果观察验证表明,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诊断孔雀新城疫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城疫病毒强毒快速检测法聚乙二醇介导的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湖南省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感染进行了监测,共检测来自30个新城疫发病群和28个无明显新城疫病症群共58个禽群的泄殖腔棉试样品1719份,并对97份样口进行了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表明,NDV强毒感染的禽种多,易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免疫鸡群在发生形式上呈非典型化趋势,养禽场普遍存在NDV强毒且临诊健康群有一定比例的强毒感染率,这些是目前ND难以控制和净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还表明,所采用的ELISA是监测NDV强毒感染并指导免疫的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养殖场种鸭新城疫和A型流感病毒带毒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从规模化肉用种鸭场固定鸭群共采集360份气管和泄殖腔棉拭子,每份样品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5枚,共有78份样品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通过血凝抑制、Dot-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对分离病毒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病毒均为新城疫病毒,没有A型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鸭群气管和泄殖腔样品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值均出现在2007年9月,分别为87.5%和100%,平均值分别为14.6%和21.7%.  相似文献   

10.
鸭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灭菌棉拭共采集蛋鸭和肉鸭的泄殖腔样品62只,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可凝集鸡红细胞,且不能被ND,EDS-76阳性血清抑制,用病变绒毛尿囊膜制备抗原与禽流感琼扩标准阳性血清作用,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线,证明该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亚型分析结果为H9,电镜负染观察可见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粒子,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鸡表现为弱致病性,研究结果还表明,环境(特别是水体)贮毒可能  相似文献   

11.
SPF试验鸡在8、25日龄时接受了2次新城疫(ND)基础免疫,60日龄时分别以标准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中等毒力和弱毒疫苗株人工感染攻毒。应用单抗ELISA试剂盒,对所有试验鸡泄殖腔棉拭样品进行了30d的连续检测。结果表明:从攻毒后第3d起强毒株试验组检测出多例阳性,检出高峰分别在攻毒后第4~6d和11~15d,与鸡群症状表现的时间相一致;中等毒力和弱毒疫苗株对照组均呈检测阴性。本研究证明单抗ELISA试剂盒可以检测免疫鸡群中NDV强毒感染,为ND的监测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用2对已发表的引物和1对自行设计的引物对同一IBVH120株进行RT-PCR,分别获得了S1基因上与引物设计相一致的1720bp,228bp,602bp,的扩增片段。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7个毒株(H120,H52,M41,Conn,Gray,T,Holte)和5个分离株(宜毒,上毒,云毒,HK,118)的含毒尿囊液或纯化病毒进行RT-PCR。结果除Holte株,2个分离株(宜毒,云毒)外,其余均被成功地扩增出602bp的片段。将IBVH120株06kb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为探针,分别与上述各IBV毒株的核酸及其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杂交,均呈现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D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抽提物反应。RT-PCR和核酸杂交技术提供了直接从尿囊液中快速检测出病毒,作为诊断IBV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先前克隆并测定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对IDV各毒株(M41,H52,H120,Aust-T以及野毒株等)攻毒鸡的组织中的IBV进行反转录套式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鸡的其他传染病病毒(IBDV,AIV,ND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反转录套式PCR方法可用于感染鸡体内IBV各血清型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F48E9病毒体外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流式细胞仪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我国鸡新城疫标准强毒F48E9株体外诱导鸡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现象。同时,对其灭活毒以及从该毒株提取的囊膜蛋白诱导鸡T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并以健康SPF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发现,F48E9株及其灭活毒体外均可诱导鸡T淋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而从病毒中提取的囊膜蛋白及SPF鸡胚尿囊液无此特性。新城疫F48E9株体外诱导鸡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一现象初步表明,新城疫强毒F48E9株感染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以及由此所致的感染鸡免疫功能的降低可能和病毒诱导鸡T淋巴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禽流感病毒NP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经优化单项RT-PCR(sRT-PCR)反应体系,建立的多重RT-PCR(mRT-PCR)同时检测禽流感、新城疫的极限分别为10-2.5 EID50/0.1 mL和10-3.75 EID50/0.1 mL,mRT-PCR检测禽流感的敏感性与sRT-PCR一致,mRT-PCR检测新城疫的敏感性较sRT-PCR敏感性下降2个数量级。特异性试验表明,mRT-PCR仅检测到不同亚型(H1、H3、H5、H6和H9)禽流感、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对其他9种禽病原体和SPF鸡尿囊液均未扩增出片断。mRT-PCR检测39株禽流感H1、H5和H9亚型病毒、41株不同宿主源新城疫病毒,结果与sRT-PCR、HI试验完全一致;mRT-PCR和病原分离法同时检测人工感染鸡的组织脏器,2种方法检测禽流感的符合率为93.8%(30/32),检测新城疫的符合率为95.2%(20/21);采用mRT-PCR和病原分离法同时对35份进口禽产品、32份鸡粪拭子检测,2种方法检测禽流感的符合率为100%(67/67),对新城疫的符合率为97.1%(65/67)。病原分离法的检出率虽高于mRT-PCR,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检测鸡新城疫病毒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株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s) 中筛选出2株MAbs—M22和F23,分别用作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而建立的MAbs—夹心ELISA试验,对提纯NDV的最小检出量为25ng/ml病毒蛋白.NDV鸡阳性血清对本试验的特异性阻断作用和与其他禽类病毒交叉反应的阴性结果,证明本试验对NDV的特异性。从临床疑为鸡新城疫的724只病鸡的口腔棉试样品中共检出阳性502只,其中200个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两者均查出阳性鸡176只。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底,北京郊区某鸡场发生1种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取发病鸡腺胃,经研磨离心处理,取上清接种SPF鸡胚,从第4代开始,出现典型的胚胎卷缩、侏儒胚,EID50为10-5.25.病毒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60nm,有囊膜和纤突的类似冠状病毒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病毒增殖.病毒对热敏感,耐酸,无直接血凝性,但病毒经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用此分离毒接种8日龄雏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用鸡胚传代方法从肾脏肿大的病死雏鸡分离到了两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MK和MG,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的两株病毒在电镜下表现为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接种易感雏鸡能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含病毒的鸡胚尿囊液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且于接种后72~96h的活胚尿囊液血凝价较高;能干扰新城疫在鸡胚中的增殖;鸡胚半数感染量MK-6为10775/ml、MG-6为1075/ml。  相似文献   

19.
鹅副粘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晨  张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7-11838
[目的]为了确定江苏省某养鹅场2007年春季发生传染病的病因。[方法]从发病鹅群采集病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红血球凝集试验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通过交叉HI试验测定F2代分离株和Lasota毒株的HI效价,并用稀释的F2代感染鸡胚尿囊液分别感染鹅和SPF雏鸡,观察其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通过SPF鸡胚接种与传代从病、死鹅的脑、脾、胰混合病料分离到1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证明该分离株为禽I型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鸡和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鸡和鹅都具有高致病性,同群混饲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强毒型NDV。这进一步证实该病毒属禽副粘病毒的新成员,即鹅副粘病毒I型。[结论]该研究为NDV出现了某些新的致病特点以及其对鹅同样具有致病性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研究红细胞吸附释放法、PEG-6000沉淀法和超速离心法对新城疫病毒的纯化效果,将含有NDV的鸡胚尿囊液分别用上述3种方法处理,并测定血凝(HA)效价。结果表明,红细胞吸附释放法中采用50%的醛化红细胞纯化病毒效果最佳;PEG-6000沉淀法中,用9%的PEG-6000加1%NaCl处理病毒后再沉淀2~4 h效果最佳;采用超速离心法纯化的病毒主要分布在40%和50%蔗糖区带之间。3种方法比较,以超速离心法效果最好,红细胞吸附释放法和PEG-6000沉淀法纯化效果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