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利用林场、山场和果园等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采用放养与舍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鸡饲养,实现种、养结合,让种养户获得双重经济效益,是一种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1放养场地的选择果园和林地可以为柑果园、桃园、梨园、高架葡萄园,以及用材林、自然山场等,但是不宜选择树木处在幼龄时期、树形矮小的林果地,避免鸡群飞跃枝头影响果树和林树的生长发育。林地树种以落叶阔叶林为宜,森林覆盖密度为60%~80%。落叶阔叶林在夏季可  相似文献   

2.
据《果树学报》2013年第1期《猕猴桃园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多元分析》(作者刘科鹏等)报道,对奉新县15个"金魁"猕猴桃园的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数据进行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营养因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除与有效锰外均呈正相关,不同土壤营养因子与果实品质之间存在着不同大小的相关系数;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单果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世界掀起猕猴桃热,中国除外的世界各国98%以上的商业猕猴桃园种植的是海沃德品种。我国从1978年开始猕猴桃的商业栽培,到1997年,全国栽培面积已有4.14万hm~2,产量8.794万t,预计1999~2000年我国猕猴桃总产将超过意大利和新西兰,并将出现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我国猕猴桃生产的调整有着特殊的意义。 1 我国现有猕猴桃园的品种结构 海沃德不是我国主栽品种,虽然果实美观、耐贮藏、货架期长是其突出优点,但投产期比国内选出的品种晚1年以上,且每100g果肉维生素C含量在国内条件下只有40~50mg,可溶性固形物也只有14%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为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2016-2018年,在修文县主要猕猴桃园,采用Steiner诱捕器、 Mcphail诱捕器内添加实蝇诱剂、蛋白诱饵诱剂对实蝇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与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发生种类为桔小实蝇、南瓜实蝇、具条实蝇。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南瓜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8月下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旬至11月。具条实蝇成虫种群发生数量从7月中旬开始上升,高峰期集中在8月至11月上旬。桔小实蝇为修文县猕猴桃园实蝇优势种,南瓜实蝇、具条实蝇为常见种。目前危害猕猴桃果实的实蝇种类为桔小实蝇,其成虫种群发生高峰期集中在8月中旬至10月,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其种群发生动态,并根据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实蝇种群变动受寄主植物、气象因子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1 选场与布局 猪场选址应考虑到猪场的地势、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等基本实际情况进行选址.首先应从场址的选择和布局着手,理想的养猪场场址应该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利于排污和净化污水、有充足清洁的水源、交通和电力较为便科、又较为偏僻易于设防的地方.而且要有安全的生态环境,远离各种动物饲养场、屠宰场及产品加工厂,远离工厂、闹市、村庄、学校、交通主干道和公共兽医院(站)等,最好离开上述场所1 000米以上或有天然屏障隔离.同时猪场应按功能划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场内要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6.
利用桃园隙地种植紫花苜蓿,可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果牧结合.桃园隙地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快,适应性强、耐旱、产量高,还增强了园地蓄水保墒能力,土壤肥力得到增加,果树生长发育状况改善,果实品质和产量得到提升.紫花苜蓿宜在开远桃园隙地里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次试验中新西兰研究人员发现,蜜蜂有助于提高猕猴桃人工授粉效果。2010年新西兰猕猴桃园花期约有8万箱蜜蜂进行授粉,提供授粉服务成  相似文献   

8.
林下大茶树移栽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大茶树移栽是普洱茶区林下经济的一种模式,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及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济,从而使农林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科学经营林地,提高林地产出,实现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有效途径。林下移栽大茶树是在现有古茶树的树林或有名的古茶山(如普洱山、困鹿山、板山等)中栽植大茶树,以获取优质茶叶的方法,提高农户的收入。实践证明,林下移栽大茶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林中有茶的生态、经济效应,也以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特点,在古茶山中得到广泛应用。大茶树移栽从论证、选地、选树、起树、运输到栽植、管理全过程要细分几个环节,而且都有各自的技术特点。因此,每个环节由技术员严格把关、监督、验收、落实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生态鸡:指在贵州省行政区域内,在其特殊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下,采用生态放养技术,饲养周期为120天以上(其中放养在无污染的林地、果园、草地、农田等生态自然环境中90天以上)的国内地方鸡种。1放养场选址1.1地形地势应选择地势高燥、缓坡、采光充足、水源充足卫生、排水良好、供电稳定、交通便利、环境安静、隔离条件好、具有一定遮荫条件的草地、林带、果园或其它适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饲养土鸡不仅能够培育出口味极佳的鸡肉产品,而且还能够提供营养价值极高的土鸡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土鸡养殖效益,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土鸡养殖技术进行科学分析。1科学选址养鸡场无论是建在林下田间、还是山坡地或果园间隙地,都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而且与主要干道保持一定距离。果树园和林带的树木树龄应在2年以上,林间的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有搭建棚舍的条件,而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为了预防疾  相似文献   

11.
调整江西省果业布局及结构浅见朱一清(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江西省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果树资源丰富,主要果类有近1400个品种、品系和类型。山区野生果树分布也很广,仅野生猕猴挑就有20多个品种和变种。气候、水、土地资源也适宜多种果树的发展。江西果树以...  相似文献   

12.
1饲养场地的选择与修建1.1饲养场地选择1.1.1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草坡、林地、果园等,有经济价值的林地林木要高于1m以上,以免被鸡啄食。1.1.2鸡场距离交通干线公路、其他畜禽场、村镇和居民点至少1km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1选址布局与鸡舍建设1.1选址布局放养场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排水和供电方便的地方,且有适宜放养的林带、果园、草场、荒山荒坡或其他经济林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场区距离干线公路、村镇居民点、生活饮用水源地500m以上,与其他畜禽养殖场及屠宰场距离1 km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畜禽养殖粪便经沼气发酵处理后,沼液如何有效还田利用成为研究重点,应用沼液替代部分化肥,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沼液灌溉强度对猕猴桃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猕猴桃园土壤脲酶与转化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显著减弱,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不显著;施入沼液后,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其中土壤脲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最大。施入的沼液强度越大,酶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寒地果树栽培的建园选址、果园规划、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果树的栽植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西峡县是河南省猕猴桃主产县,目前栽培面积3000hm2以上。部分成龄猕猴桃园果品质量差,为此,我们开展了改良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1 劣质园基本情况 西峡县成龄劣质猕猴桃园约400hm2,树龄9-13年,大多分布在瘠薄山坡地,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树势弱,果实小,风味  相似文献   

18.
在养鸡生产中经常遇到多种各有优、缺点的实施方案,难以做出选择,主要原因是不能有效对所考虑的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鸡场选址”为例.一般在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交通、位置、地势、土壤、水电条件等,虽然我们可以对什么样的交通、位置、地势、土壤、水电条件最适合建造鸡场进行定义,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很难让各种条件同时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1生产地址和生产原材料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畜禽养殖场区选址有明确的要求,首先要求符合当地区划。另一个考量因素是基于对居民生活环境的考虑。除此之外,选址还必须考虑到蛋鸡养殖的生物安全和蛋鸡产品的生产安全。基于此,选址要在适养区内,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500m以上,周围1000m以内不能有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和排放有害气  相似文献   

20.
应激症及并发症是猕猴在长途运输及捕捉引进中容易发生的症状,发病率很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其死亡率也很高(最高达50%以上).文章从猕猴外部环境、体内环境及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猕猴应激症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防治猕猴应激症及并发症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