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八个杉木地理种源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个杉木不同地理种源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其中广西融水杉木的核型公式为2n=22=22m(2SATs),其他种源第7对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粒,核型公式为2n=22=20m(2SATs)+2sm。核型类型为1B,第4对染色体短臂上有一对随体。融水杉木少数分裂相发现有一条B染色体,在研究中发现,同源染色体两成员长度差异对数多(核型杂合程度高)的种源,均系属于优良种源。而差异对数少的种源为一般种源(会同杉木除外),核型杂合程度的高低。可作为判定种源优劣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2.
对8个不同杉木地理种源的N-带带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显带染色体随体及其相对应的短臂末端均为深着色.着丝粒区域多数有两个明显的小点,其大小、形状和位置与cd(cehtromeredot)带相同.N-带显带难度不大,重现性好.易于检出随体染色体、随体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着丝位位置.对提高核型分析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已往对我国杉木不同地理种源的表型特征及林业性状有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但它所依据的是田间种源试验中树高、胸经、材积等经济性状的综合指标来进行评判的。然而,这种表型差异易受环境作用的影响,准确性不高,利用细胞遗传学的理论,采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染色体标准核型和不同带型来鉴定不同种源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的差异,以确定种源间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4.
宜昌百合、泸定百合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压片法对重庆金佛山的宜昌百合与四川宝兴的泸定百合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为两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4,核型类型均为3B型,核型公式均为2n=2x=24=4m(2SAT) 10st(2SAT) 10t.2个种均在第1对染色体短臂上有居间随体,但另一对随体位置有差异.宜昌百合核型不对称系数80.91%,泸定百合不对称系数为78.72%.宜昌百合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杉木不同地理种源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应用改进的制片方法,获得了分布在15个省区48个种源的常规染色的清晰染色体图象,每种源都有3个以上分裂相和核型的照片。用电子计算机测定了6项核型指标的F值,绘制了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地理种源同不同染色体的不同核型指标多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首次成功地显出了N-带和带纹丰富、重复性高的G-带:比较分析了不同杉木种源的C-、N-和G-带带型,概括出了这三种带型的特点,分析了这三种显带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杉木不同地理种源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林业科技》1994,(3):97-108,115
报道了应用改进的制片方法,获得了分布在15个省区48个种源的常规染色的清晰染色体图象,每种源都有3个以上分裂相和核型的照片,用电子计算机测定了6项核型指标的F值,绘制了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地理种源同不同染色体的不同核型指标多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首次成功地了N-带和带纹丰富,重复性高的G-带;比较分析了不同杉木种种源C-,N-和G-带带型,概括出了这三种带型的特点,分析了这三种显带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去壁低渗法对银杏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结果为:2n=24,染色体相对总长在14.323~6.824内变化。第一对染色体特别长,约为最短一对的2.1倍,亦是其它10对的1.5倍以上,2对具随体。染色体对称性不强。其核型公式为:K(2n)=24=10sm+10st+2m_1~(sat)+2st_5~(sat)  相似文献   

8.
青海产四种沙棘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万福  李常宝 《沙棘》1997,10(4):5-10
对青海产4种沙棘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通过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所有的染色体具中部着丝粒,核型归属于2A;棱果沙棘(H.goniocarpa Lian,X.L.Chen et K.Sun)的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4.2%,随体在第四对染色体上;肋果沙棘(H.neurocarpa)的随体在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1.8%;西藏沙棘(H.tibetana)的随体在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0.5%;而中国沙棘(H.rhamnoidessubsp.sinensis)的随体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0.4%.其中棱果沙棘的核型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该研究选取湖北通山和阳新,四川洪雅和永川,湖南江华和会同,广西融水和那坡,贵州锦屏以及福建邵武等有代表性的十个杉木产区的优良种源进行了有丝分裂的标准核型、染色体 G-、C-和 N-带带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种子的根尖为材料,对兰州地区引种的杜仲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杜仲染色体较小,数目均为34条,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杜仲体细胞染色体核型有2类,第1类为2n=34=20m(2SAT)+10sm+4st,第2类为2n=34=20m(2SAT)+12sm+2st,在2类核型中均见到了随体染色体,随体均位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2类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小于2,臂比值大于2:1的染色体的比例在1%~50%之间,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应属2A核型,与前人的核型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源空间遗传变异模式,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杉木全分布区内的40个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9条ISSR引物共检测出133条带,其中12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1.73%,各种源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7.46%~55.75%和0.201 5~0.344 5,物种水平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和Shannon信息指数(HSP)分别为89.86%和0.565 5;分子方差分析(AMOVA)揭示,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ΦST)为0.4651,这表明杉木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源间遗传分化较大。UPGMA法聚类表明,参试的40个杉木种源可分为7地理种源区。  相似文献   

12.
RAPD标记在杉木种源遗传变异上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尤勇  洪菊生 《林业科学》1998,34(4):32-38
本实验首先建立了适合杉木RAPD分析的PCR扩增实验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不同杉木种源区选择7个代表性的种源,然后从这7个种源中采样并提取DNA,利用23个不同随机引物对7个种源进行了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遗传多态性水平较高,在被检测的114个RAPD位点中,多态位点占到798%;7个种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225~04407范围内变动,平均为0322。根据种源彼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从聚类图上显示的杉木种源间亲缘关系可知,分布在南岭山脉西部周围的4个种源相对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测南岭山脉中西部为杉木中心产区之一,并从此处向四周扩散。  相似文献   

13.
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核型分析。旨在了解品种间演化关系,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数都为18,且核型不对称性类型均为2B型,说明4个品种间的染色体核型变异不大。但核型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芽变新品种白玉和其母本的核型公式相似,说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但母本的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11.11%,而白玉为22.22%,说明前者较后者原始。大笨子与玉石籽的核型公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也较近。单就臂比大于2的比例来看,芽变新品种白玉较其它3个品种进化。从核型来看,白玉及其母本比另2个品种的核型不对称性强。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都具有随体,且随体位置相同,但是随体大小稍有不同。4个石榴品种的染色体总体积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树木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不少单位都开展了树木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工作,以探讨种间及种源间的差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产,且为南方面大量广  相似文献   

15.
以思茅松主产区的思茅居群为参照,对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校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为;(1)二者的间期核构形都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核型公式均为K(2n)=24=24m,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1A型;(2)二者在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思茅居群仅有1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位于第3对染色体长臂上,景洪大渡岗居群有4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分别位于第1、3、6对染色体短臂和第2对染色体长臂上。综合前期对思茅松4个不同居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建议研究思茅松各居群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从等位酶位点和DNA水平上深入研究思茅松居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2个藤本月季品种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为藤本月季杂交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12个藤本月季品种共有2种不同倍性:染色体基数为x=7,染色体数目为2n=14,28,除了‘粉铃铛’是二倍体(2n=2x=14)外,其余均是四倍体(2n=4x=28)。未发现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类型中含有m,sm;(2)12个藤本月季品种核型包括1A、1B、2B,其中‘粉铃铛’‘爱娃’‘詹森’‘海格瑞’的核型为1B型;‘情书’‘渔夫的好友’的核型为2B型;其余品种均为1A型;(3)核型不对称系数变化在52.52%-57.68%,为此推测藤本月季品种中,‘蜂蜜焦糖’最原始而‘渔夫的好友’进化最先进;(4)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在1.64-2.37之间;(5)不同品种间染色体核型存在甚微差异,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7.
用去壁低渗法和铁矾-苏木精法,对棕榈、葡萄桐和杜仲三个树种的核型进行了分析,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36、2n=22、2n=34。在葡萄桐多个细胞中清晰地看到有一对染色体带有2个随伴,另一对染色体加有一个B-染色体。按Levan等的命名系统,其染色体核型模式分别为棕桐2n=36=34m+2S_m;葡萄桐2n=22=18m+2S_m+2m11~(sat);杜仲2n=34=26m+8S(m2、3、16、17)。  相似文献   

18.
对8个杉木地理种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带纹总致、带纹分布、纯合程度和带纹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G一带带纹,可以作为识别不同染色体、染色体臂和片段的标记。可供在染色体工程育种、基因定位和进化研究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种源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尾松9个地理种源核型研究表明,马尾松核型为2n=24=24m,均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属于较原始的“IA”类型。不对称系数分析表明,分布在中心分布区的潜山等种源的核型较为对称;而分布在边缘地区的沙县、南郑等种源的核型较不对称。因此种源间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