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粤北地区禾花鱼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从粤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养殖基地随机取禾花鱼67尾,对其形态进行拍照测量和统计分析,依据形态比例数据可将目前养殖的禾花鱼分为偏向修长型和偏向团圆型两类,与目前已有报道的6种鲤鱼(Cyprinus carpio)的形态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以总体体型为特征的第1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C. carpio var. Xingguonensis)、镜鲤(C. carpio var. specularis)和建鲤(C. carpio var. Jian)聚在一起,而与和瓯江彩鲤(C. carpio var. color)、荷包红鲤(C.carpio var. wuyuannensis)聚在一起的团圆体型禾花鱼区分开;在以头部形态为特征的第2主成分中,长体型禾花鱼与团圆体型禾花鱼聚在一起,而与镜鲤和欧江彩鲤区分开。形态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体型禾花鱼与兴国红鲤、镜鲤、黄河鲤和建鲤聚合为一支,荷包红鲤与瓯江彩鲤聚为另一支,而团圆体型的禾花鱼介于两支之间。COⅡ基因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禾花鱼为鲤属鲤种的一个群体,2种体型禾花鱼的COⅡ多态位点比例仅为0.3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禾花鱼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红鲤四群体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起源及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成辉 《水产学报》2004,28(6):640-644
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及瓯江彩鲤4种红鲤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17种限制性态型,其中5种酶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归结为5种单倍型;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瓯江彩鲤的核苷酸多样性(Ⅱ)分别为0.0087、0.0059、0.0094、0.0286,瓯江彩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瓯江彩鲤起源于单倍型Ⅱ为主的母系祖先,推算分化时间分别约在11.5万年、9.5万年前;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起源于单倍型I为主的母系祖先,推算分化时间分别约为5~5.6万年、2万年前。  相似文献   

3.
福瑞鲤2号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鲤(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受人们欢迎的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其种类繁多、分布广,经人工和自然选择后呈现许多形态和遗传变异。国内重要的野生和养殖鲤群体有黄河鲤(C.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黑龙江鲤(C. carpio haematopterus)、荷包红鲤(C. carpio var. wuyuanensis)和兴国红鲤(C.carpio var. xingguonensis)等。中国养殖鲤的历史悠久,鲤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然而,鲤的育种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通过杂交手段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研究了鲤(Cyprinus carpio)、高寒鲤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 var.wananensis)三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鲤野生群体、高寒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76、0.147、0.0952,平均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为0.431、0.355、0.305。鲤野生群体的杂合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养殖品种,说明其较其他两个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5.
建鲤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单养和混养法,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后代选育群体和未选育群体;建鲤和黄河鲤(C.carpio),建鲤和荷包红鲤(C.Carpio Var,wuyuanensis)的杂交种,亲本黄河鲤和荷包红鲤自后代6个试验组进行生长对比,结果表明,建鲤选育效果明显,品质提高;建鲤与黄河鲤杂交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且生长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红鲤四品系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5,29(5):606-611
综合传统形态学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分析,研究了我国红鲤四个品系(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及瓯江彩鲤)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主要结果:(1)可数性状方面,4品系红鲤无显著差异(P〉0.05)。(2)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合在一起,4品系红鲤间有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表明,瓯江彩鲤、兴国红鲤及玻璃红鲤三者形态相近,而荷包红鲤与这三种红鲤的形态差异明显。在28项比例变量基础上所作判别分析表明,红鲤4品系问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用优选的8项比例变量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2%;主成分分析表明,4品系红鲤间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前半部差异所致。(3)把传统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结合在一起,使用多种多元变量分析技术,可大大增强鱼类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6,30(2):175-180
对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及其双列杂交种(F1)在成鱼阶段的体重和10个形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相关分析发现:(1)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杂交,表现出显著的平均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兴国红鲤×瓯江彩鲤杂交、荷包红鲤×瓯江彩鲤杂交的平均杂种优势不明显,也未表现出超越瓯江彩鲤亲本的超亲杂种优势;(2)体重与全长、体长之间加性相关显著(rA>0.9),但显性相关不显著;全长与体长、全长与尾柄长、体长与尾柄长的加性相关及显性相关均显著(rA>0.9;rD>0.9);全长、体长与体高、尾柄高间均呈显著负加性相关(rA<-0.9);体高与尾柄长呈显著负加性相关(rA=-0.896),体高与尾柄高呈显著正加性相关(rD=0.970)。  相似文献   

8.
红鲤4群体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差异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3,27(2):113-118
应用鱼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IC)基因来探讨鱼类种群间遗传结构,寻找分子遗传标记。根据已报道的鲤鱼MICI类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玻璃红鲤及瓯江彩鲤基因组DNA中扩增了编码MICI类分子α2链的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1)编码MHC I类分子α2链的基因多态性较为丰富,234bp长度中有106个变异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45.3%;荷包红鲤的基因序列与其它3群体红鲤有显著差异;(2)由编码MICI类分子α2链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一致,兴国红鲤与团江彩鲤关系较近,属于同一进化支,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分别属于另外两个不同的进化支,荷包红鲤是较为特化的群体;(3)多态性丰富的编码MICI类分子α2链的基因,适宜作为鲤鱼不同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
正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红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产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该品种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且色彩丰富,是一个既能食用又能观赏的优良品种。目前,瓯江彩鲤在成都地区的稻田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carpio var.wananensis)、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wananensis)、柏氏鲤(Cyprinus pellegnini Tchang)以及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柏氏鲤的杂交F2的DNA样品为材料,用20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RAG20,并在F2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至此,本实验室共获得10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更加证明抗寒性状是数量性状(QTL)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此外,将其中4个标记从琼脂糖凝胶上进行回收,并与pMD18-T vector连接,将其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E.coli DH 5α,对克隆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旨为根据每一序列重新设计引物,将RAPD标记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60-364]  相似文献   

11.
江西三种红鲤起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楼允东 《水产学报》2001,25(6):570-575
遗传多样性 (genetic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这里指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这或许可称是遗传多样性狭义的定义[1] 。产于江西省婺源县的荷包红鲤 (Cyprinuscarpiovar.wuyuanensis)、兴国县的兴国红鲤 (Cyprinuscarpievar.xingguonensis)和万安县的玻璃红鲤 (Cyprinuscarpiovar.wananensis)是我…  相似文献   

12.
以建鲤和黑龙江野鲤为亲本,建立黑龙江野鲤自交群体(HH)、建鲤自交群体(JJ)、黑龙江野鲤♀×建鲤♂群体(HJ)以及建鲤♀×黑龙江野鲤♂群体(JH)。于养殖198 d和588 d时测量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4个生长参数。对生长性状、增重率、肥满度以及生长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交配组合在这些指标上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养殖198 d和588 d时,4个群体体重和体长大小顺序均为JHHHHJJJ。4个群体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均随养殖时间而减小。4个群体中,HJ在不同养殖时间内,特定增重率均为最大,JJ群体均为最小;而JH在不同养殖时间内,绝对增重率均为最大,198 d时JJ群体最小,588 d时HH群体最小,说明杂种群体生长性能优于自交群体。在不同的养殖时间内,JJ群体的肥满度均大于其他群体,随养殖时间增加,HH、JJ及HJ群体肥满度不断增大,而JH群体恰恰相反。4个群体的生长指数随养殖时间而增大,并均以JH群体生长指数最大。杂种优势分析表明,HJ群体体型介于黑龙江野鲤和建鲤中间,并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体型逐渐接近黑龙江野鲤。JH群体在养殖第588天时体高和体厚超黑龙江野鲤杂种优势出现了负值,其余数值均为正值,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不同养殖时间,4个群体588 d与198 d体重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JH群体558 d体长和198 d体长、558 d体高和198 d体高;HH群体558 d体厚和198 d体厚间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3.
镜鲤与建鲤生长性状共享 QTL 标记及优势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个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构建的微卫星遗传图谱(992个标记)为基础,从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的QTL区间内发掘了54个标记,其与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进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性状间的比较,筛选出83个优势基因型。在此基础上,用54个镜鲤QTL标记分析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作图群体,其中40个标记在建鲤中表现出多态性,比例为74.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中22个标记与建鲤家系的体重、体长、体高或体厚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占多态标记的55.00%;镜鲤与建鲤共享的22个QTL标记中,18个标记与至少1个相同的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从中筛选出建鲤性状具有优势的基因型30个,可用于指导建鲤的选育。品种间共享QTL的发掘能够扩展QTL标记的使用空间,减少新品种重新构建图谱进行QTL标记定位的工作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和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rmatopterus)自交和正反交组合的形态参数, 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分析, 比较了4个自交和正反交组合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间在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胸鳍鳍棘以及腹鳍鳍棘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背鳍鳍棘、背鳍鳍条、腹鳍鳍条、臀鳍鳍棘、臀鳍鳍条以及胸鳍鳍条数量上有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自交组合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 两个杂交组合与两个自交组合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大。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了4个判别方程, 判别准确率P176.7%~96.7%, 判别准确率P285.2%~90.6%, 综合判别率为87.5%。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9个主成分, 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68.943%。研究结果为建鲤和黑龙江野鲤及其杂交后代的种群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垂体和性腺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微卫星标记并分析其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3 652个微卫星标记,对所得位点进行分类,单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7.86%,二、三、四、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4.43%、16.32%、1.25%、0.12%以及0.02%。随机选取30个SSR位点进行PCR验证,有20对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在24个兴国红鲤个体中对上述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为9对。不同位点得到的等位基因范围为2~4,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11 1±0.993 8,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0.597 2±0.233 2、0.539 7±0.178 0和0.467 2±0.172 1。9个微卫星位点中,有4个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P0.05)。Illumina高通量测序提供了一种直观、高效开发微卫星标记的方法,所选兴国红鲤群体遗传多样性维持较好。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dietary lysine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Jia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A total of 990 juvenile Jian carps (initial weight 7.89 ± 0.04 g)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six groups of each three replicates, feeding isonitrogenous (320 g kg?1 crude protein) and isolipidic (50 g kg?1 crude fat) diets containing graded levels of coated l ‐lysine, with dietary lysine content ranging from 22 to 69 g kg?1 of protein, respectively, for 80 days. Final weight, protein deposition and protein production valu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dietary lysine up to 59 g kg?1 of protein and remained nearly constant thereafter. Whole‐body protein content followed a similar pattern as growth parameters in relation to dietary lysine level. Hepatopancreas and intestine protein content, hepatopancreas index (HSI) and intestine index (ISI) were positively affected by dietary lysine level. The dietary lysine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Jian carp estimated by broken line analysis based on weight gain was 59 g kg?1 of protein.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 Quanzhounensis)皮肤组织结构和转录组差异、丰富鲤鱼皮肤转录组信息,选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和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差异,发现禾花鲤与建鲤相比组织缺乏层叠排列的鸟嘌呤结晶且黑色素颗粒增多;利用牛津纳米孔(ONT)测序技术分析了转录组特征,获得高质量数据18.49 Gb,识别为全长序列17 182 183条,检测出可变剪接(AS)事件3 075个、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 57 624个,预测新基因编码区序列15 615个、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771个。其中,可变剪接事件中外显子跳跃、内含子保留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5个多聚腺苷酸化位点的转录本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可变剪接和多聚腺苷酸化参与性状形成相关的调控过程;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转录本841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其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粘着斑等通路富集,GO分析发现其在细胞外隙、转录因子复合体、整合素复合物等词条显著富集,且最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和GO词条均与细胞外基质紧密关联,推测这些转录调控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密度和构象变化。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鸟嘌呤结晶缺失造成的皮肤性状变化,有助于全州禾花鲤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光唇鱼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单养、混养光唇鱼的试验结果表明,在25m2网箱中,单养光唇鱼以200~220尾/m2的放养密度比较合适,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2.7~12.9 kg/m2;瓯江彩鲤网箱中混养光唇鱼,在瓯江彩鲤保持180尾/m2的放养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养20尾/m2的光唇鱼,其效果比单养瓯江彩鲤更好,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03.2kg/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静态暴露染毒方式探讨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幼鱼肝胰脏、肠、鳃和肌肉中重金属铅的积累和净化特征,暴露水体含铅量为0.506μg/L。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铅的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积累量为肝胰脏>鳃>肠>肌肉。建鲤移入清水后,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组织中铅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不同。肠中的铅被迅速净化;肝胰脏中铅的净化速度初期较快,之后变化缓慢,呈现波浪式起伏;鳃中的铅净化缓慢,肌肉中的铅含量下降缓慢,但在净化期其铅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两种稻田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与本地鲤鱼生长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天城乡和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比较了稻田传统养鱼模式和沟坑养鱼模式青田田鱼和贵州本地鲤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经过三个月的养殖,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鱼苗平均末重为175.3 g/尾;本地鲤鱼平均末重为150.7 g/尾;在沟坑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的平均末重为230.3 g/尾,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