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大气温度和CO2浓度不断升高,以及伴随而来的高温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增加,对茶园土壤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剧。气候变化会导致茶园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并改变茶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特别是碳含量增高,而氮、钾、镁、硫、铁和锌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采取减耕和免耕、修剪枝叶回园,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等矿质养分,以及加强茶园排灌系统建设等措施有利于应对气候挑战,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气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伴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干旱、低温冻害、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已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讨气候变化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研发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对于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气候变化"和"有机茶"工作组于2017年8月在斯里兰  相似文献   

3.
正全球气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伴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干旱、低温冻害、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已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探讨气候变化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研发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对于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成一套能精准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等因子的茶园气候变化田间模拟系统。该系统是集合了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和BACE(Boston-Area Climate Experiment)关键技术的OTC (Open-top Chamber)系统。旨在研究气候变化(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茶树生理代谢的响应规律、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茶园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与茶树代谢的互作关系和调控机理等科学问题,研发茶园应对气候变化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以"看看这片茶叶,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她的?"(Reading the tea leaves for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为题刊登了该刊记者Christina Larson的文章,通过采访国内外相关专家,对正在开展的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影响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气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平均气温不断提高,高温、干旱、暴雨、低温和"倒春寒"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鑫  侯静怡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20,(3):16-19,23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生态变化之一,将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尽管CO2浓度升高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对茶树等重要经济作物的影响却很少受到关注。本文回顾和总结了CO2浓度升高对茶树的初级代谢(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氮代谢)和次级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CO2浓度升高环境下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应对技术,旨在为CO2浓度升高背景下茶树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叶消费大国,保证茶叶种植稳定发展是茶叶持续性供应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种植的不确定性,茶叶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茶叶产量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茶叶种植保险能有效转移种植茶叶的不确定性风险,被认为是转嫁干旱、虫灾、霜冻等自然灾害对茶叶种植生产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基于南京市周边茶农调查数据,分析影响该地区茶农购买茶叶种植保险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茶叶种植保险覆盖率的不断增加提供相关实证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曾乐天 《福建茶叶》2016,(11):31-32
茶叶是我国传统农作物的主要出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我国茶叶生产加工的领域范围广、劳动力丰富、茶类品种繁多,具有先天的生产优势,并在后天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发展的情况下,茶叶生产长期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红茶逐渐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导产品,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减弱。文章在对茶叶外贸竞争力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茶叶贸易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炭疽病作为一种茶树常见的叶部真菌病害,近年来在茶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茶叶经济效益。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创新团队在气候变化影响茶树和炭疽病互作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发现,C02浓度升高作为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茶树的咖啡碱合成代谢途径。咖啡碱作为茶树叶片的主要嗓呤碱,在抗性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富阳市气候生态资源对茶叶生产影响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富阳市气象台1955~2007年气候资料及局地农业小气候观测资料,按照茶树栽培环境和茶园地理特征对气象条件要求,对富阳市境内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进行资源评价,结合茶叶生产实际进行富阳市茶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并对不利富阳市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加以分析,提出生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茶树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是一种喜温暖气候条件的植物。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气候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低温已经成为影响茶叶生产、茶树生长和地域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轻者减产,重者茶树死亡,尤其是"倒春寒"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每年给茶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低温冻害已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限制气候因子之一。本文综述了茶树对低温冻害响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应对技术及未来的研究重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叶昌松 《茶叶》2013,39(2):67-69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惠明茶为卷曲形细嫩绿茶。随着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变化,在绿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红茶、乌龙茶、香茶等品种。通过对景宁惠明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Projected change in forage production under a range of climate scenarios is importa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pasture‐based livestock production systems in Brazil.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climate trends on Panicum maximum cv. Tanzânia production, predicted by an agro‐meteorologic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sum of degree days and corrected by a water availability index. Data from Brazilian weather stations (1963–2009) were considered as the current climate (baseline), and future scenarios, based on contrasting scenarios in terms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high and low increases), were determined for 2013–2040 (2025 scenario) and for 2043–2070 (2055 scenario). Predicted baseline scenario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regio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P. maximum production related to variation in temperature and water availability during the year. Production was lower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higher in the rainforest area. Total annual production under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was predicted to increase by up to 20% for most of the Brazilian area, mainly due to temperature increase, according to each climate model and scenario evaluated.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forage production is expected to be in the South, Southeast and Central‐west areas of Brazil. In these regions,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will not lead to changes in the seasonal production, with larger increases in productivity during the summer. Climate risk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as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low forage productions will be lower. Due to the predicted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 in rainfall in the Northeast area, P. maximum production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mainly when considering scenarios based on the PRECIS model for the 2055 scenario.  相似文献   

14.
隆回县天然富硒茶开发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由国家权威部门分析确定隆回全境富硒,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堪称中国三大硒都,且富硒面积居三者之首。隆回茶叶产区金石桥等乡镇,茶叶硒含量达到0.774mg/kg,符合富硒茶标准,是天然的富硒茶。隆回县是我省的主要产茶县,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完全具有开发优质富硒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茶树抗寒变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对10地市茶区,6个气象因子作最短距离聚类分析得出,山东茶主要分布在4个生态类型区域内,第一类型区域在日照岚山、莒县、大坡和巨峰;第二生态类型区域在临沂莒南和青岛胶南;第三生态类型区域在泰安小津口和新泰;第四生态类型区域在青岛崂山和潍坊诸城。从各生态类型区域茶树变异指数分析得出,茶树冻害由轻到重呈花斑式分布。经典型相关分析,各气象因子与叶片组织结构变化呈正相关性,以年降雨量和极端最低温度对茶树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年平均温度、无霜期和日照时数,1月份年均气温对叶片结构变化影响不大。叶片结构以栅栏组织厚度对气候条件最敏感,其次是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与气象因子无关。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甘肃胡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81—2000年甘肃全省71站点胡麻产量和生长期(4~10月)气象资料,用EOF、小波分析和积分 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胡麻产量的时空特征,以及不同气象因子对胡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产量分布 由北向南依次递减;在降水量变化一定的条件下,胡麻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变化一定的条件下,胡麻 产量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适时早播可避免胡麻籽粒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应积极试验扩大复 种面积,提高商品量。  相似文献   

17.
套种圆叶决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丘陵山地茶园普遍面临的土壤退化,季节性干旱严重、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结合目前茶园管理模式,以常规清耕茶园(定期锄草)为对照,研究行间套种豆科绿肥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minyin’)对茶园温湿度、土壤理化性状、茶树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茶园相比,套种圆叶决明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P<0.05),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加57.78 mg/kg;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套种圆叶决明茶园土壤含水量(0~20 cm土层)显著提高(P<0.05),达21.84%,空气温度日变化幅度降低5.1℃,空气湿度日均值显著提高3.9%;同时显著提高夏茶氨基酸及茶水浸出物含量(P<0.05)。茶园套种圆叶决明能有效改善茶园土壤质量及光、温、湿等小气候条件,表明该品种是一种适宜山地茶园推广利用的优良绿肥。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1,31(5):427-433
随着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关注,对无污染、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但作为无公害茶叶的较高层次——有机茶叶的供给却不见明显增长。本文抽取福建省383家茶叶企业进行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通过二元Logit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找出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规模化效应因素、品牌因素等是影响福建省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选择的主要因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投入对于茶叶企业有机茶的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绿茶中的GCG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PLC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的GCG含量、GCG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高温蒸汽处理对绿茶中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份茶树种质中发现GCG的含量大于1.5%的茶树种质有5个;绿茶加工过程中GCG含量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温度是影响茶叶GCG含量的关键因素;茶鲜叶经过高温蒸汽处理,能有效提高绿茶中的GCG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