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中线偏右.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向前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向后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  相似文献   

2.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病,是真胃左方移位和右方扭转两种病变的总称。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至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移位。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内,逆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前上方,位于网胃与膈肌之间,或者顺时针扭转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3.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形成机械性转移,是消化道梗阻的综合病症。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据报道,真胃变位85%~88%在左侧。左方变位时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4.
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弓之间.向前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向后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据报道,真胃移位约85%~88%在左侧,发病率为1.22%~2.5%[1].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紊乱.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即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移到了瘤胃与网胃的左侧与左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真胃变位发病高峰是产后30天内;肥胖高产牛多发;冬季发病率高。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奶牛真胃变位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笔者所在牛场做了6例真胃左方变位手术,成功4例,治愈率达到66%,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发病原因1.1牛场饲喂的谷物饲料包括玉米和玉米青贮,因此从瘤胃进入真胃的流动量增多,引起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高,抑制真胃的运动,真胃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由于真胃内含有大量的气体,胃大弯向上扩张,真胃就容易向上移到瘤胃前囊和网胃之间,最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多由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驰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致。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100%。最近,在本公司的河北大曹庄服务点,笔者为当地奶农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受到当地奶农的称赞。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左侧移位和右侧扭转2种病变的总称。左侧移位是指真胃由右侧经腹底移到左侧肋部,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本病多为慢性经过,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后。右侧扭转是指真胃仍处于腹中线偏右的位置,由于向后方扭转或向前方扭转,使真胃内容物排除受阻。真胃内充满气体和液体,高度扩张,可导致真胃破裂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9.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在饲养上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弛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至。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的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了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而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了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到100%。特别是最近在罗威特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河北大曹庄服务点,为当地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当地奶农对罗威特公司这种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服务的做法赞口不绝。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生理位置发生改变,是高产奶牛产后的高发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气体,而使其浮移至瘤胃背囊的上方。  相似文献   

11.
<正>通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发生改变,或移位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左侧腹壁与瘤胃之间,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减退、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异常胀气、腹部疼痛等症状,产生真胃左方变位。笔者于2005年以来诊治奶牛真胃左方变位15例,现将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有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3.
1发病原因本病发生在以糟粕为主的养牛区,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蛋白饲料过多,精料搭配不当,习惯于以料水饲喂,造成奶牛的真胃消化紊乱,使真胃弛缓。这样弛缓的真胃就容易从网胃和瘤胃前的下部间隙,或瘤胃的底部钻入左侧造成变位。2症状与诊断真胃移位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至三周内出现病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或突然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左侧最后肋骨部隆起,粪便减少呈黑灰色,用手推动腹侧常有荡水音。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叩诊时,可听到钢管音,穿刺试验时,内容物酸臭,pH值在2~4。当右侧变位(扭转)时,食欲和反刍停止,粪便减少…  相似文献   

14.
奶牛真胃(即皱胃)变位是高产奶牛分娩后1个月的高发病.它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方移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且因真胃内常积聚大量的气体,而使其飘至瘤胃背囊的上方,右方移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常见,右方变位相对少见。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常呈现真胃亚急性扩张、积液、腹痛、碱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综合征。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死亡率增高,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一种疾病。近期本院成功救治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病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动到左侧腹腔,处于瘤胃和腹腔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顺着它的纵轴发生顺时针方向扭转,转到三胃的后上方位置,处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右方变位一般呈急性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记载已有百年历史(Carougean和Prestat,1898),自1950年由Begg氏和Ford氏描述和确认以来,近50年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最高。要预防真胃变位的发生,就需要研究和探索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真胃变位的发病因素较多、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但认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病因相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对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变位分为真胃移位和真胃转位,是奶牛的常见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此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目前仍以手术整复治疗为主。临床诊疗中,真胃变位整复手术方法多种,各有千秋。本文就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作分析性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红光农场畜牧公司有奶牛(混合群)近2500头。近年来,奶产量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发生率显著增长,2003年1~10月共发病37例,发病率占成母牛2.74%。1发病情况调查最早发病为产后第8d,产后30d发病牛为23头,占62%,说明该病与奶牛分娩有关。妊娠后期子宫的逐渐扩大,将瘤胃上抬,真胃逐步移向前方及左侧,到后期已处于半变位状态,分娩后子宫变空,真胃继续扩张,进而发展成为左侧移位。调查显示,奶牛2场奶牛发病头数最多,而且产后发病时间延长(最长为212d)。这是由于奶牛2场产奶量比其他场产奶量高,糟渣及精料喂量…  相似文献   

20.
正牛真胃变位是指牛的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是牛的常发病,特别高产乳牛发病多。左方变位,是真胃由右下腹部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其扭转程度较轻,进展较慢,临床症状较轻,不易诊断。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是真胃向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方,从而将真胃置于肝区后的右腹壁与饥窝之间(右后上方变位),或者向右前方呈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上方,从而将真胃置于网胃和膈之间(右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